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6648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以甘肃省民乐县南古镇景会村为例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多、可耕地面积少、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原因始终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要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注重

2、农村的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大力提升当前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素养;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农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先进文化和思想武装农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 :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文化;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in western rural regions- in minle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 NaGuZhen jinghui

3、 village as an exampleSuxiaoqin(Kaili college, institute of marxism ,Guizhou, Kaili, 556000)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peoples demand for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has been improved.Our country is still a developin

4、g country, and agriculture has been the ba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but also the basis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social stability.But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less arable land, the low cultural qualit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low level of productivity, and always restricts the

5、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In order to revitalize the economy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o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made a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for the future of Chinas

6、rural sketch out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wealthy life, polite phenomenon, clean and tidy appearance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the new blueprint.And to build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moral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untryside, enhance the farmer

7、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national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a sense of pride and motivates people to

8、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has a very important guiding role and make unremitting struggle.Therefore,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in the rural areas, farmers armed with advanced culture and though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culture has a realistic

9、significance. Keywords: Farmers Ideology and morality Construction Cultural 前 言(一)、研究的由来 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前提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要让社会全面进步,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那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就变的刻不容缓,而思想道德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经济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置,相应地,一些原有的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造成思想道德水平越来越低下。因此,在这

10、样的情况下必须加快思想道德建设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大半,农村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而农村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政治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可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本文在进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着重以甘肃省民乐县南古镇景会村为例,首先分析景会村的传统文化,这是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第一步,其次就从具体的方面分析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再者,农村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处理好文化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对思想道德建设进程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 就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而言,理论界的大多学者对

11、农村文化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有如下观点:全国范围内都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比较落后的农村很多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都是表面工作,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下,与新型农民队伍相差甚远。张永清在先进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16卷第5期)中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 农村文化的现状从整体上看还不容乐观。严峻的现实昭示我们,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特别需要先进文化的引导。先进文化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代表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方亮在我国农村文化发

12、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3月,第20卷第3期)中指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 任务长远而艰巨。只有全面客观分析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 才能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于大海、李春花在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9卷第3期)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余泽娜在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年,第6期)中指出转型期农村社

13、会生活的变动带来了思想道德层面的冲击, 因此, 应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农村地区思想道德建设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考验。 与本文相关的国外文献不多,主要都是我国学者对外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些研究。章晴文关于日本文化本质属性的思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第18卷第1期)中认为日本文化在形成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王敏、赵云芬论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在我国的借鉴意义(研究与探索,2008年,第30期)中指出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的农民毕业于高等农业院校;前西德35 岁以下的农民中,70%以上的农民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5 岁以上的农民受

14、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也高达50%。由此看来,美国、英国、日本等这些大国的国民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高,从而对本国政治经济发展和建设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研究农村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著作和论文均有一些,但著作多以研究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或目的为内容,很少有涉及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与农村文化的关系的研究,即便有也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而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的实质性作用及其影响。 (三)、研究目的 在不断推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全民的整体道德素质上升,才能跟得上世界发展的要求。另外,加强农村思

15、想道德建设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摒弃落后保守的思想,接受先进文化和思想,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确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尽量地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文献资料法;仅仅通过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研究这个课题是远远不足和片面的,必须在借鉴他人优秀的研究论文上,再结合书本理论知识用正确的理论完成本论文的写作。我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中国知网和贵州数字图书馆等学术网站下载了许多优秀期刊、专著、论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第二,比较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

16、在研究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与城镇思想道德建设做了比较评析。不同学者对于不同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比较分析其所述,在叙述过程中都会加入个人色彩,个案分析和比较分析能够使叙述尽可能的接近事实。第三,访谈法;为了收集有关资料信息,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收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本论文的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农村文化的发展情况就所调查的景会村而言,景会村位于南古镇西北角5.1公里处,距县城35.7公里,辖管7个村民组,总户200多户,总人口1300多人。目前,该村遵循重视发展教育的理念,全村受教育程度比以前明显有所提高,适龄儿童都得到了应有的教育,不再有辍学的情况,而农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差不多

17、都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得出来景会村农民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该村离县城相对偏远,不利于该村的长久发展。就目前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景会村近几年在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村民的文化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整体文化水平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大多数农民通过到外地打工,在外面接受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思想,眼界开阔了。原先的小农思想、封建迷信思想也少了许多。但总体情况还不容乐观,在文化事业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景会村在发展文化建设事业上加大了力度,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比如在村里修建文化室,增加宣传栏等,农村

18、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还在村与村之间举行篮球比赛,加强了各村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在村里举行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使得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景会村的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相应地,农民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由原先的供给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由于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当官的人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只管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没必要搞文化建设;再加上经济支持不够有力,即便是乡村自筹的也没有保障,因此在文化建设事业方面缺乏必要的意识和资金投入,这就使得景会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依然薄弱;

19、文化管理服务职能偏弱,并且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只是针对一小部分人,没有面向全村,因此文化活动开展得很不平衡,而且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没有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因此文化活动缺乏地域特色。 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指在农村思想领域进行观念更新,消除小农思想、封建残余和旧风陋习,使农民理解、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奋斗,充分发挥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的道德建设。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有效成果,就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有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几

20、个方面。 (一)、理想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才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中国的农村人口占了全国的一大半,所以加强农村理想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加强农村理想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对村一级干部的理想宣传教育。这样有利于在农村培养有素质有理想的领导班子,在这个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21、村就容易入手了。其次,把坚定理想信念即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理想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坚定了理想信念,村民才能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配合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最后,要让村民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能安于现状。这样有利于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二)、道德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原有的一些传统思想观念、封建习俗被动摇,狭隘的小农意识被逐步破除,人们从保守、封闭渐渐迈向积极开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正在逐步形成。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观念更迭和新旧碰撞,使得几千年来的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越来越陷入尴尬和失语的境地。5因此

22、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道德的缺失的现象,农村地区尤为严重,所以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要加强道德建设,首先,要让村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积极投身到各种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当中。这样做有利于农民建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对美好的明天充满希望,更进一步促进精神世界的发展。其次,加强传统伦理文化建设,加强亲人之间的感情,家庭成员责任感。这样做能够让子女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加强子女的责任感促进亲人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正确的婚姻生活伦理观念。最后,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这样做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改善农民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

23、道德建设的质量。(3) 、法制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每年都平稳增长,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针对三农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有了这些措施,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对消费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的进步。但经济发展了,也不免出现一些问题,一部分农民不求上进,闲暇无事便聚众赌博,打麻将等,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要想顺利地完成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干部的民主法制观念。这就有利于村一级干部了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4、,从而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其次,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观。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干部因盲目攀比而做出的一些虚假政绩。最后,通过宣传栏,普法教育等方式在村里定期做法制宣传,让村民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有自我反省意识,杜绝赌博、聚众闹事等不良行为,自觉维护村规村纪。 三、农村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相互影响文化贫困比经济贫困更可怕, 更难解决1。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这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

25、群众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就谈不上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无法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1) 、传统文化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中华民族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世世代代流传着一脉相承的优秀文化。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为人、礼仪之道。例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精忠报国”的岳飞等爱国、卫国、执政为民的先贤和千古流芳的民族英雄。例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孝道。尽管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但至今还是人民群众对社会道德行为评头论足的基本标准和规范。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在社会发展过

26、程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始终决定着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方向。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传统的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它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社会经济中复杂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关系,急需确立一整套经过历史检验、人民认可,并且能够达到大多数人民拥护的文化体系。因而,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当今的先进文化必然会事半功倍。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在经济落后、法律知识匮乏、思想水平低下的农村

27、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以传统的优秀文化为基础,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先进文化为导向,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其精粹和优秀部分,大力宣传和颂扬社会公认的传统美德,创建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秩序。通过逐步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最大程度的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情操和法律知识,思想道德建设就能稳定、持久地发展,“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中早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主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如同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文化创造,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足一样,我们的祖先在古代社会创造的传统文化,尽管辉

28、煌灿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将给农民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宗法性因素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与家庭成员关系的协调,这自然有它的长处。但不容忽视,中国古代的家庭,都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等级观念为特色的封建伦理家庭,始终保持以父权为中心,以长子继承权为中轴的宗法制的特点,家长拥有专制的特权。所以家庭是农村文化事象集中的场所,无论是民间文化中的信仰问题、伦理问题等都是在家庭中开始。4这种家长独裁模式,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础。与人人平等的现代民主观念、民主制度格格不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们民主意识、民主风气的形成,尤其在农村,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因此,我们要去粗取精,继承和发扬优秀的

29、传统文化,使其与建设中的新农村相适应。保守性因素的消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先进的思想,但古人对世界的总体见解,却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崇古薄今是整个古代社会普遍的心态,相信上天是人类社会的主宰。崇古薄今,往往表现出对传统的盲目尊崇,而轻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反进步性的因素,造成了国民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和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心理。农村之所以像现在这样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崇古薄今的取向,是阻碍我们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也不利于竞争观念、开放意识的养成。要促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必须要以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的勇气,竞争的观念,开放的意识

30、重新解读传统文化。(二)先进文化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 先进文化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代表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2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把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培育“四有”新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31、的意见指出,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因此在农村发展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也有利于。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的限制,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方式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限制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自己的路子,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凝聚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大力促进建

32、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及安,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

33、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的认识不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当今社会是个科技的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若是农民还是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话,则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这样,就能以农民文化知识的提高为铺垫,促进整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当前,要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建

34、设,就必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步伐;加强村干部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推广先进文化,加快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步伐。(1) 、正确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共同的理想信念,正确把握这个方向更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想正确把握这个方向,就必须在村里广泛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也是唯一的终极目标。(二)、着力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为了进行新农村建设,景会村村一级干部也

35、进行了配合,在村里积极组织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但很多措施都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没有深入群众,因此也就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要使得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深入群众,全面实施道德教育,加大道德教育工作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举一些反面实例来对农民进行教育,让农民认识到道德对社会、对家庭所造成的危害性。(3) 、努力营造健康高尚的道德环境 无论何时何地,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地论证了这一观点。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心理本来很健康的人经常跟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呆在一起,那么时间久了他也会变成道德败坏的

36、人。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表面宣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但如果村里到处都是打麻将赌博的人,那么思想道德建设也无从谈起。这就凸显出了营造健康高尚的道德环境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健康高尚的道德环境,思想道德建设才会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4) 、切实加强道德硬件的建设 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光靠宣传那些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注意加强有利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进程的硬件建设,如:增加文化室,宣传栏,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等,另外积极发展乡镇企业,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资金帮助,另外政府也要加大投资力度,坚决支持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硬件设施。只有这样,在进行先进文化的思想传播的过程中才能

37、够有保障。结语总之,在农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虽然国家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但农民整体思想认识和文化水平还不高。综合分析,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没有取得显著成就,主要是由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村一级干部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没有健康的思想道德建设环境、村民学习先进文化的积极性不高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通过景会村研究的现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深入地进行思想道德建设,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就得不到发展,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而跟不上社会全面发展的步伐。因此,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在农村进行思

38、想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共同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相信在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下,我国村民思想道德素质一定会提高,村民整体文化素质一定会有所上升,培养新型农民也将不是问题,从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事业也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1唐金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三农”问题研究,2008,62张永清.先进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16(5).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N.光明日报, 2005- 12- 12(1). 4章咏秋.民间传统文化与农民道德建设以黄山市

39、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2(6).5唐奇林,刘镇江.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3(1). 6赵增彦.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成因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 7方亮.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3).8于大海、李春花.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3). 9余泽娜.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与意义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6).10章晴文.关于日本文化本质属性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18(1).11王敏,赵云芬.论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在我国的借鉴意义J.研究与探索,2008(30). 12马忠.我国农村的优秀区域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良性互动J.理论月刊,2006(2). 13年宏伟.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探究J.党史文苑,2013(4). 14欧阳锋.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N, 理论导报,2000(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