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96908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 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成因及其综合治理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总结了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发生为害情况,并对鼠害成因加以分析,提出了互助县退耕还林区鼠害的综合治理对策。关键词 退耕还林

2、工程区;鼠害;发生情况;成因;综合治理;青海互助中图分类号 S4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150-02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祁连山南麓,境内地形北高南低,沟壑纵横,山川交错,介于东经1014610245、北纬3637379之间,海拔2 1004 353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3.4,年均降水量534.4mm;总土地面积为33.6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3.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1.52%。分布在我县境内的树种有:青海云杉、油松、白(红)桦、青杨、山杏、榆树、枸杞、拧条、垂柳、红柳、沙棘、藏沙棘、小檗、杜鹃类、(金)银露梅等。我县是全省退耕还林(

3、草)工程重点地区之一,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共完成退耕任务1.8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0.83万公顷,宜林荒山造林0.97万公顷。涉及21个乡镇179个村3.017万户农户。森林鼠害在我县各个乡镇的林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脑山地区封山育林地、人工造林地、苗圃地发生尤为严重,鼠害防治成为实现我县“一降三提高”森防目标管理的关键。1鼠害发生危害情况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兔害在我县发生范围广泛,涉及全县所有21个乡镇,179个村,发生面积1.48万公顷,其中中度以上发生面积为1.01万公顷,占发生面积的68。危害退耕还林草区林草的主要害鼠有高原鼢鼠、鼠兔、田鼠,鼢鼠平均9只/hm2,鼠兔

4、45105只/hm2,田鼠300405只/hm2,单位密度非常高。为害树草种为青杨、沙棘、桦树、山杏、云杉、紫花苜蓿等乔灌木树种、草种,平均取食株率42.32,平均死亡株率25.84。从秋季到翌年春季青草发芽前,是鼠为害的严重时期,鼠害啃食针、阔叶树和灌木的树皮、树根、树枝和种子,常造成大量幼树死亡和种子消耗。2鼠害、兔害为害种类及为害树种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兔害为害有2种形式:一种为地上为害型,包括阿拉善黄鼠、大林姬鼠、根田鼠、松田鼠、高原鼠兔、甘肃鼠兔、达乌尔鼠兔、高原兔和草兔等,分布广泛,主要为害云杉、油松、桦树、山杏、榆树、青杨、沙棘、枸杞、拧条等树种;另一种为地下为害型,主要是指

5、专门啃食植物根部的鼢鼠(甘肃鼢鼠、高原鼢鼠),分布于各乡镇,为害云杉、桦树、白榆、山杏、沙棘、青杨等树种。3鼠害成因分析近几年,我县随着三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实施,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快速推进,新造林面积大幅增加,营造林成效开始显现。但是,伴随着植被建设和恢复速度的加快,森林有害生物的危害呈加重趋势并出现了新的特点,特别是在退耕还林等工程区内的鼠害和兔害,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林造林地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因素。退耕还林地鼠害普遍发生,取食苗木根系,环剥、切断根茎,造成缺苗或环剥至死。许多地区甚至出现了“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现象,经济损失惨重。退耕还林工程区鼠害、兔害大面积发生并形成危害是多种原因

6、造成的。首先,由于植被类型的变化,原先适应农田环境的鼠类数量骤减,代之以适应次生草场环境的鼠类。其次,由于该群落处于初级演替阶段,没有形成复杂的食物链,也就是说,鼠类还没有天敌。第三,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下,加之本身种群变化周期目前进入新的暴发期,鼠类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第四,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草植被大面积增加,扩充了鼠类的食物谱。第五,树苗所能提供给鼠类的食物(树苗基部韧皮部)生物量与其他植物提供的相比,比例不会太高。最后,在鼠类在随机取食的情况下,苗木被取食的几率最高。特别在冬季,由于苗木韧皮部饱含水分,再加之较低的被捕食风险,苗木基部韧皮部被鼠类优先取食。4灭鼠方法随着鼠害的加重,世

7、界各国对灭鼠工作越来越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灭鼠视为保障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一项措施。由于啮齿动物种类繁多,其栖息环境、生物学特征及生活习性各异,不可能有同一的适合于全部害鼠的灭鼠程序或模式,一般是根据防治对象及其生态环境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灭鼠措施,归纳起来有如下4种灭鼠技术:4.1生态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恶化鼠类的生存条件,降低环境对鼠的容纳量来实现灭鼠的。其中减少鼠的隐蔽场所和断绝食物来源最为重要。4.2生物学方法利用鼠类的天敌来控制鼠类数量。故应保护自然界中鼠类的天敌,如猫头鹰、蛇、狐、鼬等。4.3物理学方法使用捕鼠器械捕杀老鼠,常用的有各种鼠夹、鼠笼及弓箭等。4.4化学方法利用化学杀鼠剂

8、灭杀害鼠的方法,这也是最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作用快、效果好,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达到控制鼠害的目的。5鼠害的综合治理对策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机磷农药的大量出现,使鼠害的化学防治取得很大的进展和成绩。然而,由于农药的不断使用,防治费用也不断增加。环境生物的防治是一个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问题。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并定义为“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它按照有害动物种群动态和环境之间关系,尽可能协调地运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使有害生物的种群保持在不足以引起经济危害的水平以下”。综合治理的基本观点是:生态学观点。从保护和防治对象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协调的

9、基础上考虑治理对策。经济观点。力求降低防治费用,使之与保护对象的经济效益相适应。环境保护观点。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制剂,注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综合治理的目的并非将靶标动物完全消除,而是允许靶标动物的种群维持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以下。通常除了人们住宅、其他建筑物周围、草坪、果园、堤坝和渠壁不容许有鼠类外,其他地方,如农田、草原和森林等,并不要求完全无鼠。6鼠害的综合治理措施(1)退耕还林工程区应结合林业生产措施,管理害鼠的栖息场所,从而减少隐蔽场所和食物来源,使之不利于害鼠生存。主要措施是:加强抚育,清理地面的树枝和低层植被。不仅减少低层植被对树苗的竞争,而且有利于树苗的成长。营造针阔混交林

10、,比仅营造针叶林鼠害轻。增加造林的密度,及早形成郁闭。可采用驱避剂驱避害鼠,保护树苗和树种。(2)监测、预报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以便采用预防措施。鼠类种群数量有周期性波动,每34年有1次数量高峰。一般于鼠害严重年份之后接着是低谷期,掌握这个规律,可以预测害鼠的发生,有助于做好防治工作。(3)退耕还林工程区灭鼠应选用不产生或较轻微有二次中毒的杀鼠剂,以保护鼠类的天敌。(4)退耕还林工程区鼠类天敌很多,应采用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作用,控制鼠害数量。7今后工作建议(1)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组建防鼠专业队。(2)退耕还林区鼠害治理应尽快列为病虫害工

11、程治理项目,加大资金投入量,提高科学防治水平,重点进行防治。(3)退耕地在造林前,凡有鼠害、兔害发生的,要先防治后造林,严重地块暂缓造林。(4)种植苗木时,结合施用防啃剂或拒避剂,保护苗木安全。(5)提倡使用生物杀鼠剂、生物灭鼠方法和人工捕杀,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杀鼠药剂。(6)兔害防治要以驱避及人工丝套捕杀为主。(7)要精心组织,搞好防治。在提倡专人承包或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鼠害、兔害防治的同时,鼓励和发动群众做好群防群治。(8)防治时要会同乡镇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构,调查掌握同区域活动的野生动物种群情况,避免防治工作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9)要注意监测,形成机制。我县要充分发挥森林病虫害国

12、家级测报点的作用,把鼠害、兔害监测作为经常性工作抓实抓好。搞好与农业部门的合作,逐步建立健全全县鼠害、兔害监测网络,形成农、林、牧相结合的监测、防治协调机制。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3、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

14、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

15、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