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论文解读普拉斯之死———活在母亲期望下的悲剧.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7038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美文学论文解读普拉斯之死———活在母亲期望下的悲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英美文学论文解读普拉斯之死———活在母亲期望下的悲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英美文学论文解读普拉斯之死———活在母亲期望下的悲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美文学论文解读普拉斯之死———活在母亲期望下的悲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美文学论文解读普拉斯之死———活在母亲期望下的悲剧.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解读普拉斯之死活在母亲期望下的悲剧 解读普拉斯之死活在母亲期望下的悲剧徐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摘要:美国自白派诗人希尔维亚普拉斯的自杀引起了无数学者的关注,关于其死亡的论文也层出不穷。 但学者无一不把普拉斯的死亡主要归咎于其丈夫泰德休斯,认为他背叛是普拉斯自杀的最主要原因,但很多学者都忽略了一个人的重要性,这个人就是普拉斯的母亲。本文通过分析普拉斯的生活和其自传体小说钟形罩来解读其死亡的根源是其母亲对其无限的期望和施加的无形压力,而非休斯的背叛。 关键词:母亲;希尔维亚普拉斯;期望;寄托引言希尔维亚普拉斯是美国著名的自白派诗人,小说家。她于1932年生于波士顿,八岁那年父亲去

2、世,其后她和她弟弟有其母亲靠教学和打字挣钱养活。1956年她遇到英国诗人泰德休斯并很快与之结婚,1963年2月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各方面的痛苦而选择煤气自杀,年仅30岁。而钟形罩是普拉斯自杀前一年,以自己早年的生活为模版,用第一人称回忆叙述方式讲述了埃斯特格林伍德大学时期的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本文通过解析普拉斯的生活经历和解读钟形罩试分析普拉斯之死,并得出普拉斯自杀的真正根源是来自其母亲的压力,特德休斯的背叛只是直接原因而非主要原因。 1.负债于母亲普拉斯的母亲欧瑞利亚(Aurelia)是普拉斯父亲(Otto plath)在波士顿大学的学生。欧瑞利亚是非常优秀的学生,省级优秀并且容貌出众,其毕业后

3、即在一所学校教书,并且梦想成为一位诗人。其父亲当时被其母亲的聪明和美貌所吸引,但碍于师生关系没有表达。欧瑞利亚毕业后,Otto向欧瑞利亚表达了爱慕之情,欧瑞利亚也仰慕Otto的才情已久就答应了Otto。于是Otto很快与前妻办理了离婚手续而与欧瑞利亚结婚。婚后欧瑞利亚辞掉所有工作,在家做家庭主妇,因为也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也协助Otto的学术事业,经常帮Otto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因为Otto比欧瑞利亚大很多,所以对欧瑞利亚事事也比较谦让,因此婚后他们的生活也相当美满。 但1935年,Otto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而他自己认为自己是癌症而拒绝就医,这段时间欧瑞利亚不但要照顾丈夫和孩子,还要帮助Otto

4、完成其学术研究的著作,后来作品出版后,Otto在任何场合都没有提到过欧瑞利亚的帮助,但欧瑞利亚并不介意,而是继续做一位贤惠的家庭主妇。后来Otto被查出患的只是糖尿病而非癌症,但确诊时间已晚,Otto死于1940年11月(转引自彭予2004)。 普拉斯的父亲去世后,家庭负担落到欧瑞利亚一人身上,于是她继续去学校教书,并且在空余时间给别人做打字员来挣钱供普拉斯和其弟弟生活上学。她是一位很坚强并且很有事业心的女性,但她的生活违背了她自己的意愿,她并不能实现自己做诗人的梦,于是她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两个孩子身上。她努力工作,支持普拉斯和她弟弟的学业,这无形当中给了普拉斯和她弟弟很大的压力,特别是聪明而敏

5、感的普拉斯。 聪慧的普拉斯很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其8岁时就发表了一首小诗。她上学后努力学习,各科成绩全优,并获得奖学金,这样就减轻了其母亲的经济负担。她在学校里努力提高写作方面的能力,立志成为诗人,并且担任学校杂志的主编。其更于1955年获得福布莱特奖学金到英国读书。所有的这些无不如其母亲所愿,也是对其母亲未曾实现的梦想的一个补偿,同时也是对母亲无偿付出的回报。 2钟形罩中母女的纠结母亲的期望伴随着普拉斯度过纯真的童年和懵懂的少年,已经深深印在普拉斯的信念中,她把它看成是自己奋斗的动力,是自己前进的目标,而很少甚至也没想到去考虑这是不是她需要的和想要的。直到进入大学后,她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母亲

6、,来到了社会的缩影大学中,她的自我意识渐渐觉醒,同时对社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时她困惑了,到底自己想要什么,在母亲期望中走的路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所有的这些困惑在她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都得以体现。钟形罩中,她以第一人称从埃斯特的视角进行叙述,顺序和插叙结合,现实和回忆交织,从而表现出她混乱的思绪和对生活惘然不知所措的心态,同时也表现出对母亲的厌倦和不满。 埃斯特生活于“传统家庭观念”盛行的50年代的美国,二战后纷纷涌现的“新女性”逐渐为人们所抛弃。弗洛伊德的理论使广大妇女相信,女人只有在结婚、生孩了后,才会感到幸福,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当时的社会要求女性要顺应自己的自然本性,做一个“幸福的主

7、妇”,“家里的天使”,相夫教子,尽心尽力地完成做妻子和母亲的使命。而将那些有事业抱负的女性视为没有女人味、神经质。这种论调在小说钟形罩中也比比皆是,例如,巴迪总爱引述他母亲关于男女关系的见解:“男人需要的是配偶,女人需要的则是无限的安全感”,“男人是射向未来之箭,女人是箭的出发点”(转引自杨静2003)。 然而这些都是与她受到的教育,尤其是从她母亲那受到的教育是相悖的。此时她产生了困惑,她弄不清楚哪条路是对的,她盼望有个杰出人物可以引导自己安全走过青春之路,她观察周围女性,试图从他们身上有所收获,但她却找不到更好的精神支柱,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榜样来和传统的观念抗衡。虽然是她的母亲把她引向这条独立

8、的路,并在生活中处处提醒教育她成为社会认可的诗人,但是她的母亲当年成绩优异,在诗歌上也有造诣,但结婚后还是走上了传统的道路,在家相夫教子,做父亲事业上默默无闻的助手。于是埃斯特想走出家庭,从外界找到自己的榜样来界定自己以后的路,但她还是失败了。 埃斯特曾经一度把“新女性”杰西作为自己的偶像和榜样。在埃斯特眼中,杰西是个“有头脑的人”,“会好几种语言”,“认识时装杂志这一行所有的一流作家”,但是她“丑得像个母夜叉”,“看上去挺吓人”,没有一点女性特征(邵妍2008)。这种事业型女性为了事业上的成功付出了过多的代价,她们牺牲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但埃斯特并不想这样,她向往事业的成功,但也同时渴望有

9、个幸福的家庭,有爱自己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 通过解析钟形罩,我们可以看到普拉斯被困于现实和其母亲为其塑造的理想当中,无从抉择。这一困惑在小说中也有体现,“我看见自己坐在这棵无花果树的树丫上,饥肠辘辘,就因为我下不了决心究竟摘取哪一枚果子。我哪个都想要,但是选择一枚就意味着失去其余所有的果子。我坐在那儿左右为难的时候,无花果开始萎缩变黑,然后,扑通扑通,一枚接着一枚坠落在地上,落在我的脚下”(杨静2003)。每一枚无花果代表着一种身份,正因为没有鉴定的信念,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导致了普拉斯无所适从,进而走向毁灭。 试想假如普拉斯的母亲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普拉斯身上,从一开始就让普拉斯自己选择自己

10、的路,随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走,那么是否还会有这样的悲剧呢?如果走上诗人这条道路从一开始就是普拉斯选的,那么她的意志会很坚定,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人。 3.与母亲的抗争中走向死亡当普拉斯像钟形罩中埃斯特一样,纠结于现实和母亲营造的理想中,无从抉择的时候,其母亲还是不顾普拉斯个人的意愿不断对其施加压力,她和普拉斯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一直希望普拉斯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替自己实现未曾实现的梦想。普拉斯在彷徨之中选择自杀,被救后有被送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尽管这样,普拉斯的母亲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期望,她仍然坚持普拉斯很快就会好起来,这致使普拉斯非常厌倦,以致于在接受治疗期间她根本不愿意见自己

11、的母亲,并认为“妈妈是访客中最糟糕的一个”,她甚至说“我恨她”,可见普拉斯对于自己母亲的期望是多么的厌倦。她想反抗,想永远脱离母亲,但是她又做不到。 即使在后来的婚姻生活中,她仍然生活在矛盾中,母亲为其营造的理想根深蒂固,但现实也很残酷,这使她变得很极端,而且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发怒,她和休斯婚姻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其性格的缺陷和在矛盾中对死亡的迷恋。 最终在1963年,她的婚姻失败,虚无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有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她选择了最终的解决方法死亡。 4.结束语普拉斯将她的一生建立在母亲的期望之上,但她始终难将自我和母亲的期望相融合,为此她渐渐在人格上和精神上走向分裂,她努力寻找着平衡的方法,但最终只能用死亡来平衡这一切。参考文献:彭予,2004.美国自白诗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邵妍,2008.迷失在钟形罩解读普拉斯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埃斯特的悲剧J.科教文汇(11)。 杨静(译)、西尔维亚普拉斯,2003.钟形罩M.南京:译林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