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论文: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975423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论文: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银行论文: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银行论文: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银行论文: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银行论文: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论文: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论文: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意义及加强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分析摘要:2009年,我国经济进入全球陷入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阶段,我国银行业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难以解决或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去解决许多问题,而自1996年以来形成的信贷管理方面的监管法规,随着市场的变化,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己经不能适应实际业务及有效风险管理的需要了。本文分析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出台的意义以及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以及实际过程中的风险情况,并对银监会新颁布的“三个指引一个办法”的风险管控进行了分析,以此也提出了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分行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对待贷款新规提出了个人建议。关键词:三个办法一个指

2、引 贷款新规 意义 风险管理 建议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及信贷管理水平,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地配置信贷资源,保障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自2009底到今年2月份,中国银监会连续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简称“三办法一指引”)。这“三办法一指引”涵盖了包括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在内的各类贷款业务,明确规定对贷款实行全流程风险控制,强化了对贷款资金支付的管理,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将作为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

3、排。所以,“三办法一指引”的贷款新规对我国银行业信贷资金的支付管理是一场重要变革,对加强银行信贷管理具有深远意义。一、实施“贷款新规”的重要意义(一)切实保证贷款流向实体经济,有利于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贷款新规”紧紧抓住贷款实际用途这一关键环节,通过贷放分控、实贷实付和完善的贷后管理等,加强对资金流向和用途的监督,将传统的实贷实存转为实贷实付,挤掉那些并非用于实体经济的虚假信贷需求,从源头上堵住虚假骗贷和贷款挪用等制度性漏洞,保证贷款流向实体经济。从而进一步保证和增强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促进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信贷业务风险防范能力的进一步增强。“贷款新规

4、”从加强贷款全流程管理的思路出发,要求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实现贷款经营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同时,以贷款资金向交易对象支付的“受益人原则”为抓手,重点强调贷款资金交易的真实性,可以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杜绝贷款用途虚构和贷款资金被挪用所形成的风险。(三)规范贷款行为,使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贷款新规”通过必要的操作流程及内部控制等手段,规范商业银行贷款支付行为,防止借款人资金被扣留、挪用或变相挪用(以贷抵存),确保贷款资金真正、及时流向实体经济,进而更加有效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资金使用、减少利息支出等合法权益。二、商业银行

5、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1、信用风险: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不履行契约、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无务偿还或不愿偿还贷款本息而形成的信贷风险,一般是企业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因为市场条件和生产技术等因素而引起的。近年来,信用风险更多的暴露于个人按揭贷款上,借款人不按照还款计划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现象屡见不鲜。2、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对银行信贷造成的影响。政策变动对信贷业务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因为对企业的影响和间接威胁的影响而间接威胁银行的信贷安全。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 所引发的四类风险,并由此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期

6、诈、外部欺诈、员工行为和工作场所问题,客户、产品和经营行为,实物资产损坏、经营中断和系统瘫痪,执行、交货和流程管理。4、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在信贷业务中,利率风险表现为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引起存款、贷款利率在期限、数量、方式上不相匹配而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利率是随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的,利率波动幅度大,信贷业务的利率风险越高。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普遍存在的问题1、信贷流程缺乏有效性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按照牵制原则,设立贷审会制度, 即通过在贷款调查环节人为设立双人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由信贷业务前台主管签阅后提交

7、信贷管理部门审查、贷审会审议、最后由信贷审批人终审等各道关卡来降低风险。但是各银行的贷审会成员由银行内部各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其人员组成基本不流动,贷款是否通过审议,由集体讨论一致通过,组成牢固的内部利益集团。一旦将来信贷资产发生问题,“集体决策=集体责任”,组织的弊端很难起到真正决策作用。 2、客户选择存在偏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集团性企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商业银行信贷客户选择上出现盲目“抢大户”的情况,对冠有巨头、中国几百强、世界几百强字号的企业,银行更是盲目增加授信和扩大授信范围,对新增贷款未进行有效的信贷风险组合,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

8、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3、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形式化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在贷前调查中大多都只是对借款企业的主体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查,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有效、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未能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信贷风险。并对不同风险类型的贷款规定了相应的检查频率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均制定了系统的贷后管理规章制度,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

9、于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各行贷后检查的频率虽然能达到要求,反映客户风险的贷后检查报告质量低下, 各期贷后检查报告内容雷同,只是企业相关数据的简单罗列,未能深入揭示企业财务、经营和借款人自身的异常情况。在贷后检查手段上,往往过于偏重听取企业自身介绍,分析性复查较少,贷后管理流于形式,没能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四、贷款新规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1、强调全流程管理原则。不论是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还是个人贷款,均经过从借款人申请贷款到贷款业务结束的过程,全流程贷款管理强调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上述贷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新出台的贷款新规改变了以往将贷款流程只划分为贷前管理、贷中管理、贷

10、后管理三个环节的粗略划分方法,对贷款流程进行了更细的环节划分,同时,对每个环节出台了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了贷款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化的过程;2、强调诚信申贷原则。诚信申贷的实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借款人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按照贷款人要求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提供贷款申请材料,并且承诺所提供材料是真实、完整、有效的;二是借款人应证明其设立合法、经营管理合规合法、信用记录良好、贷款用途明确合法以及还款来源明确合法等。贷款申请是贷款全流程管理与风险控制的第一个环节,对于管理客户关系、开拓业务市场、发现潜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贷款新规强调贷款申请人应秉承诚实守信原则向贷款人提供真实、完整、

11、有效的申贷材料,有助于从立法的角度保护贷款人的权益,从而使贷款人能够更有效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做好贷款准入、在贷款的第一环节防范潜在风险; 3、强调协议承诺原则。协议承诺原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应与借款人乃至其他相关各方通过签订完备的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规范各方有关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调整各方法律关系,追究各方法律责任。协议承诺原则通过强调协议的完备性、承诺的法律化及管理的系统化,弥补过去法律合同的不足。一旦违约事项发生,银行或者免责,或者可以追责,这样不但能够切实保护贷款人的权益,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4、强调贷放分控原则。是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

12、节,分别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推行贷放分控,一方面可以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践行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建设流程银行,提高专业化操作,强调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有效制约,避免前台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贷放分控的要义是贷款审批通过不等于放款,体现为: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贷款发放部门或岗位,贷款人应审核支付申请的信息是否与商务合同相符;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对借款人提交的支付申请进行审核;采用贷款共管账户进行资金支付的,贷款人应审核支付申请的信息是否与商务合同相符,贷款人应按照贷款人委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进行审核。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对借

13、款人提交的支付申请进行审核;5、强调实贷实付原则。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在借款人需要对外支付贷款资金时,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有及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方式,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实贷实付原则的关键是让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用途,减少贷挪用的风险;6、强调贷后管理原则。贷款新闻要求监督贷款资金按用途使用,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控,强调借款合同的相关约定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约束性;明确贷款人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贷后管理的法律责。 7、强调罚则约束原则。指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贷款新规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对于明显违反贷款新规的银行业

14、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将利用市场准入、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手段给予处罚,以保障贷款新规的执行力,以此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的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的水平。五、我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建议 华夏银行银行襄樊分行是于2010年8月18日正式营业的一家新机构,如何贯彻落实和执行好“贷款新规”,我谈点看法与见解。1、加强学习,不“晕贷”。从贷款新规的内容来看,内容多,条款细,操作性强,仅流贷办法就有八章四十二条,个贷办法有八章四十七条,包括总则、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和支付、贷后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新规

15、的新特点、新要求,对照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加强学习新办法、新制度,熟之于脑,操之于手,形成适应的高度自觉,避免“盲人牵瞎马”,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现象,或者“书到用时方恨少”。2、加深理解,不“惜贷”。“贷款新规”旨在防风险、强管理、促发展,但风险控制不等于“惜贷”。要准确理解“贷款新规”的监管要求,深入领会其主旨和重点,全面、准确地明了其政策标准,明晰其操作流程、规定,规范、统一地遵循贷款新规的要求。对在有放贷能力、有放贷对象、借款人有贷款需求、符合申请贷款条件的情况下,以贷款新规的规则、流程为准绳,合规操作,能放则放,该多放则多放,防止出现有款贷不出、有款不愿贷的现象。3、加大宣传,不“惧贷

16、”。“贷款新规”无论是对借款人,还是贷款人,均做出了较以往更为严格的要求,客户、信贷员均有可能出现“惧贷”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宣传上狠下工夫,达到借贷双方乐于接受新规,使贷款新规深入人心。一方面,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辅导。管理人员、专业部室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职员就贷款新规进行充分辅导、培训和说明,防止因新规采取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了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而产生“惧贷”心理,陷入“三难一怕”(收贷难、收息难、资产保全难、怕失去工作)的境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部客户的引导。强化对客户的沟通和解释,让广大客户深知贷款新规并不是提高了获得贷款的门槛或繁化了程序、增添了麻烦,而是基于客户的利益,根据客

17、户实际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护客户和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促使客户形成执行贷款新规的自觉性。4、加紧执行,不“停贷”。“贷款新规”的出台,既将银监会对银行的监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也将督促各家银行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如果制度执行不到位,再新、再好的制度也只会是一个“传说”。银监会也把各金融机构执行贷款新规的情况作为监管评价的重要参考。为此,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顺势而为。就我行而言,对今年确定的贷款投量目标,必须从紧、从快、从好执行贷款新规,且不偏离、不走样、不折扣。切忌因没能吃透政策而停贷、休贷,致使业务停滞不前;要确保在新规的执行中实现贷款有效增

18、长,促进业务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5、减缩受理环节。对客户提出的贷款申请,要按照贷款新规的要求,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合规的前提下,合理简化办贷环节、缩短办贷链条和时间,提高为客户办理贷款的效率和效能。要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为客户完成贷款受理、调查和审查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贷款需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足。通过减缩受理环节,提高办贷效率,降低办贷成本,强化风险控制,加强指导,科学放贷,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促使贷款业务不“断档”。6、减少工作重叠。在贷款营销中,各专业部室、客户经理应当既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进行营销管理和辅导,也要强化协调合作,建立信息库,注重资源共享,解决各部门、客户经理各自为政、分头管理带来的重叠和遗漏等问题。在贷款的调查、审批、发放过程中,要避免内容上重复,操作上重叠,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支出和额外的工作,达到资源配置的最大优化,避免自身能量的不必要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