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97649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银行论文:欠发达地区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面临新难点 自2010年以来,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助农惠农普惠金融政策,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积极开展金融服务“村村通”试点。以银行卡支付结算为介质,以布放在行政村的POS终端为载体,向客户提供账户查询、助农取款、刷卡消费、转账汇款、自助缴费和代收代付等功能,实现“打工地挣钱,家门口取款”,“不出村、低成本、低风险”办理金融业务,打通中央惠农支付“最后一公里”。根据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的实践,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是金融机构落实党和政1府惠农富农政策的有效途径;是金融机构打通

2、中央惠农支付“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三农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社会和谐。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难点:一是广大农村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经济总量小。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才起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虽人口众多,但经济总量小。根据笔者粗略测算,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县(市)的城镇居民大约占20%,集中在县(市)城镇的存款却占60%以上,而广大农村居住着80%左右的居民,却仅拥有不到40%的存款资源。资源不足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二是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在行政村全覆盖的投入大、后续维护难,收入微小。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全州

3、经过新一轮行政乡镇、行政村撤并后,共有行政村1548个,每个村建设一个“村村通”服务点,购置机具设备和服务点建设,一次性投入在15000元左右,全州需投入2322万元,每月对特约商户补贴和手续费支出在50万元以上,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每月至少要对特约商户进行一次巡查维护,不考虑人力费用至少需要支出10万元的车辆使用费。而由于广大农户卡均存款小,交易量不大,跨行跨省区交易才会产生手续费收入,且需要与中国银联和发卡行分润,对金融机构而言,除方便农户、减轻柜台服务压力外,收入非常微小,还要承担经营管理风险。在后续维护方面,除农村信用社因在行政乡镇设立固定营业网点可以就近进行维护,工作难度稍微小

4、一点,其他金融机构后续维护难度较大。在只有投入并承担经营管理风险而几乎无收入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对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缺乏动力。三是广大农村地区村民使用银行卡消费的观念亟待培育。现代金融知识普及是个漫长而浩大的工程,需要地方党政部门、宣传教育部门和金融机构长期宣传教育培训才能实现,并通过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做依托,逐步转变广大群众的金融消费观念。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户,特别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妇女,由于金融知识少,对电子银行更不了解,只习惯于使用存折办理基础金融业务。金融服务“村村通”是以银行卡支付结算为介质,以布放在行政村的POS终端为载体,向客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消费观念不转变、农户持卡面小直

5、接影响“村村通”发挥助农惠农作用。从贵州省黔南州农村信用社系统自2014年4月份全面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全覆盖发生业务情况看,只有在经济社会较发达的行政村设立的“村村通”业务量较大,且常规功能都能发挥作用,能正常运行的“村村通”不到三分之一;而全州有三分之二的“村村通”每月办理业务不到10笔,有的甚至还处于闲置状态。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银行卡宣传力度,大力推广银行卡,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是全面推动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的当务之急。四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偏远地区的农村发展能力不足。我国正在实施城镇化发展,给新形势下新农村的发展带来机遇,但对偏远地区农村发展则面临挑战。据有关资

6、料显示,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个自然村寨在消亡,很多年轻一代通过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自主创业成功后,举家搬迁到城镇居住,只有留恋故土的老年人留守村庄,靠传统种养殖业维系生存,除了有一点涉农补贴和农村低保外,几乎没有经营收入。推进金融服务“村村通”全覆盖,在有的行政村根本找不到合适的特约商户设立服务点,而这些地方的村民又是更需要金融扶持和帮助的弱势群体,这些突出问题一直困绕着金融机构。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腾讯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腾讯朋友收藏收藏0顶顶0踩踩0回复 举报关于普通会员如何申请成为论坛认证会员?彩云之南4628主题8好友1万积分总版主Rank: 19Rank: 19Rank: 19Ra

7、nk: 19Rank: 19Rank: 19第八届年会专用章 特约通讯员 优秀版主勋章 社区建设勋章 06年度优秀会员勋章 论坛第六届年会爱心勋章 论坛第七届年会爱心勋章 06年度最佳魅力勋章 手机达人发消息2楼 发表于 2014-6-27 08:36:45 |只看该作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顺应新时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变化,围绕富民惠农目标,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积极创新符合农村经济特点,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密度,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向乡村和社区延伸,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和便利度,使

8、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安全、便捷、丰富、高效的金融服务,共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成果,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政1府主导作用,大力营造氛围。金融服务“村村通”服务点是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的重要触角,是党和政1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各级地方党委政1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中央政策制定本地区发展普惠金融政策,以金融服务“村村通”为载体,明确政1府金融办公室牵头主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和公1安机关将“村村通”服务点纳入治安联防和“天眼工程”覆盖范围,宣传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农村远程教育部门配合金融机构做好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人行、银监部门加强监管指导,金融机构全力推进,共同营造良好

9、的发展氛围。二是国家出台补贴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针对金融机构在建设金融服务“村村通”服务点前期投入和后续维护费用较大的问题,由国家出台补贴政策,制定服务点建设标准,建设达标的服务点由中央财政对金融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同时,为提高“村村通”服务点特约商户的积极性,各级地方政1府在财政预算中列出一定费用,每月对正常运行的服务点给予固定补贴,承办金融机构提高特约商户代理手续费标准,提高金融机构和特约商户参与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的积极性。三是农村金融机构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推进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建设。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根在农村,命在农业,情系农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茁壮成长

10、,已从草根成长为大树,回馈社会扶持三农发展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涉农金融机构应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成本合理、风险可控”的原则,全面推进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建设,实现“村村通”在行政村全覆盖的工作目标,让广大农民全面享受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果。同时,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农户发放银行卡的力度,并免收农户办理银行卡的工本费和手续费,大力营造农户持银行卡结算的环境。四是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惠农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增强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服务功能。金融机构要本着惠农原则,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增强“村村通”服务功能,努力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便利度。在完善“村村通”小额存取款、转帐、汇款、消费结算的基础上,顺应

11、新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自助缴费、批量代收代付、金融IC卡等功能,不断改进“村村通”POS机具,便于特约商户和广大群众简便操作。加强与乡镇党政部门和村支两委的沟通联系,加大对村民的宣传培训力度,让广大村民对“村村通”业务家喻户晓,不断提高“村村通”服务点的业务量,在方便农户的同时逐步实现金融机构保本微利的目标,形成政1府、金融机构和农户多赢局面。五是农村金融机构要继续发扬流动服务车、背包银行、马背银行优良传统,扩大农村服务范围。针对偏远农村地区建设金融服务“村村通”投入大、维护难、业务量小、无收益,甚至找不到合适的特约商户的情况,金融机构不必硬性选择特约商户建设“村村通”服务点,造成不必

12、要的浪费和经营管理风险。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按照“服务跟着农民走”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的网点优势,通过设在乡镇的营业网点,发挥农信银自助终端内部商户的作用,发扬流动服务车、背包银行、马背银行的优良传统,由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员工持移动POS机利用走村串户时机,定期到偏远村组上门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六是农村金融机构应在人行、银监机构的指导下,将金融服务“村村通”建设成综合服务平台。金融服务“村村通”是金融机构将柜面服务和自助服务延伸到村庄的重要形式,除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外,金融机构应按国务院办公厅、人行、银监机构关于发展普惠金融和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的要求,将“村村通”服务点打造成集基础性金融服务、零钞和残损币兑换、反假货币宣传、征信宣传、支农联络员信贷咨询服务及金融惠农政策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全面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