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97707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沈 阳 大 学论文题目:内蒙古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生姓名: 缪丽云 准考证号: 010402100565 指导教师: 丁 旭 完成日期: 2014年2月21日 内蒙古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大学生在经过了大学时期专业知识、思想素质的洗礼与深造后,可以说是人才资源市场的较高层次人才。但是,在近些年却被“就业难”问题所困扰,“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状况也屡见不鲜了,并且在各高校不断扩招的今天,这种情况更是逐渐趋于上升趋势。于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近些年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就业难”问题为何如此严重,它对于毕

2、业大学生的影响如何,更重要的是为何会出“就业难”这样的问题,它的成因是什么基于这些问题,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但都没有成最为完善、最为权威、最为全面的学术理论和改善问题的理论指导。故,问题仍然严峻。 近几年来,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且企业招聘十分困难,这与金融危机影响后全国就业不景气的大背景有关,也受到自治区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局限。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来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关乎区域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更关乎我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出发,分析我国、我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及对大学毕业生就业

3、的影响,并提供几点解决措施。首先,介绍国内外有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进行界定;其次,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进行分析,分别对一、二级劳动力市场分割,内、外部劳动力市场分割,东、西部劳动力市场分割,行业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该种分割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最后,以劳动力市场分割为理论基石,从大学生自身层面、高校层面、社会需求层面、国家层面对解决内蒙古自治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内蒙古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内蒙古;就业难,就业指导Abstract Students in the unive

4、rsity period afte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deological quality baptism and after further studies, can be said to be a higher level talents resource market.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difficult employment problem plagued by, graduation means unemployment has it is often seen., and the univ

5、ersity enrollment today, this situation is gradually rising trend. S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social concern.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why so serious,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graduates, more important is the reason of employment ques

6、tions such as, what are the reasons, public opinions are divergent.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each airs his own views. But has not formed the most perfect, the most authoritative,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academic theory and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problem. Therefore, the problem is still

7、serious. In this paper, I tak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as study case, through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 concrete data, collect the related academic data and so on, and have many years experienc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fficult employment problems

8、have deeper, more practical, more specific view. In general, the formation of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 problem is not a short duration of time, it formed a diversified, roughly divided into personal factor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in three aspects, and in every aspect

9、 and contains a number of small causes specific, because the days and months multiplying these small problems, forms the now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analyzed the status of district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he impact on employm

10、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provide some solutions. First of all, introduc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defined, so that the theory more in line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

11、nd my reality; Second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secondary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dustry,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between the description

12、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kinds of segmentation for the impact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Finally, the labor market divided into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level from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college level, the social demand level,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t the n

13、ational level to solve this problem by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solution strategy to Inner Mongol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contribution to the humble. Key words: Mongolia;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目 录前 言1一、内蒙古大学生就业现状2二、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2(一)内蒙古高校就业难普遍原因分析2(二)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特殊性分

14、析3(三)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4三、 改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可行性建议43.1渠道上,强化中介作用,拓展就业渠道43.2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5四、针对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难解决办法5(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54.1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54.2先就业,再择业54.3面向基层,选择西部6(二)以学校发展为基点,作坚实后盾61.高等院校:巩固和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62.招生上,学科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实现对接 。63.培养上,强化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74.就业上,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7结 论8参考文献9内蒙古高校毕业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前 言

15、 伴随着高校招生与教育的逐渐普及化,伴随着从“毕业后就分配”到“自主就业”的就业形势改变,我们的高校教育正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也从 2003 年的 212 万直线上升到 2012 年的 680 万人。同时,广大的更高学历人才也同样涌入人才市场,如研究生、博士生,可见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在以内蒙古赤峰学院为研究个例的走访调查中,普遍毕业大学生都遇到了相似的矛盾问题,如为了先找到一份工作,往往这份工作与自己的所学专业不同,真正可以从事喜欢、擅长工作的毕业生少之又少,“转行”现象屡见不鲜;理想与现实往往失之交臂,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有的选择顺势而行,慢慢积累

16、经验再寻求满意的工作,有的则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对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不报太完美的期望。等等这些严峻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何为大学生更好就业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如何为他们指点迷津,提高其自身素质;如何联合社会、学校各界力量做好“就业”中介;如何将改变“就业难”的理论用于实践,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且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一、内蒙古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但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上升,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了

17、问题。据统计,2005年至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就业率分别为72.6%、87.7%、70.9%、71.3%、2009年截止到7月1日就业率仅为68%,形势不容乐观。2005年至2009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从4.05万人增加到7.89万人,一次就业率平均为70%左右。同样令人关注。二、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一)内蒙古高校就业难普遍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纵观全国其原因具有普遍性。首先,高适应性差。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适应性较差的现象,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人才的培养层次、结构、模式以及

18、学科和专业设置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政府与学校限制较多,学校办学自主权较小,高校没有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组织与内容基本仍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没有很好的与市场需求接轨;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少高职院校和专科院校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使其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还有相当距离。其次,就业观念落后。传统的就业的观念仍有着很深的影响,大学毕业就要求到大城市,进大企业,享受社会保障和较高福利待遇等。这样,大学生对岗位的期望所能提供的有限条件之间的矛盾,势必造成部分毕业生难于就业。再次,就业市场发展缓慢。我国的就业市场还很

19、不成熟,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同样受到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步入市场化发展轨道,但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社会人才资源配置机制相对滞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第四,大学毕业生供给和需求状况相对改变。任何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状况的好坏,都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在近几年越来越明显,1998年高校毕业生数还仅为83万人,2005年有307万,是1998年的3.7倍,而2009年达到了611万,是1998年的7.4倍。大学生是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较高的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劳动力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应该具有优势;但是中国的

20、比较优势仍然是劳动密集型,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仍然以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对普通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的需求更大。这样,大学毕业生快速增长的供给和较少的需求,就造成了不匹配问题。(二)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特殊性分析 基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普遍原因,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又有其特殊性。 第一,区域局限性强。内蒙古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区域局限性是制约该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北接蒙古国,南与我国9个省、市、自治区毗邻,是我国东西跨度最长的省份,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差。内蒙古地区人口相对分散,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且以农牧业为主。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

21、展速度较快,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由于自然的原因,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不够合理,使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主体主要集中在汉族群体之中,而由于民族间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会考虑到民族问题,有时还会存在民族歧视,致使许多少数民族学生不能顺利就业。这是内蒙古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第二,高校师资力量匮乏。有许多本土的资深教师,因为环境因素或者学术研究,而选择在其他地方或者其他单位供职;许多区外的教师因为不能很好的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和生活条件也选择了离开;一些在职教师由于能力和学识上的欠缺会选择继续深造,由此也会造成暂时性的师资短缺。面对高校逐年扩招和师资力量的匮乏

22、,于是区内的高校中就会出现一些“华于其表,乏于其内”的只注重课本的教师,却忘记了大学教育的根本。虽然,大学学习讲求自主性,但教师的引导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教师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载体,一旦载体出现匮乏,学生就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知识,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得到丰富的专业知识、没有得到较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必然就业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将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是解决就业的根本。 第三,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偏低。内蒙古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这与长期以来区域性的教育水平和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内蒙古地区高校招收的学生,综合素质不

23、高,加之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毕业时学生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等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存在“高分低能”问题。同时,该地区的大学生还相对缺乏主动性,不善于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以及实习活动,不善于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进行了解,为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埋下了隐患。 第四,政策扶持存在偏差。首先,内蒙古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所需的各种信息的采集还不够充分。其次,政府的扶持不够到位,尽管国家已经通过征兵、“西部志愿者计划”等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讲,政府的政策约束力过强,而政策的导向型较差,同时,对市场的运作规律缺乏具体的了解,不能够有效的建立与完善市场机

24、制。(三)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从总体上讲趋于理性,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对突发事件能够较好接受而不逃避现实,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能够做到妥善处理,对挫折(失败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不仅能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充分认识(肯定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友善(信任(尊重等积极的态度同时,大学毕业生还具有自主创业和愿意去基层和家乡工作的心理,调查显示有 42.5%的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心理,67%的大学生愿意回家乡工作,57.5%的大学生愿意去基层工作,希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体现人生的价值 其次面对就业难,有 5

25、4.8%的大学生为了就业可以放弃所学喜欢也这在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趋于理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所学专业的限制最后,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到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的前六位是个人努力(个人能力(拥有的社会关系(工作经验(就业心态和就业信息多数大学生都认为通过个人的努力,拥有了就业信息和良好的就业心态,动用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都会帮助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不难发现,在面对就业竞争压力的时候,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全方面的看待问题,大学生就能够如愿达到就业择业的目的。三、 改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从大学毕业生自身层面看,必须树立正

26、确的择业观,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仍旧存在的时候,适应分割状态,正确择业;从高校层面看,合理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程度,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从社会层面看,尽可能降低就业歧视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潜在影响,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阻碍;从国家层面看,健全并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就业相关问题的立法,早日打破户籍制度的制约,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3.1渠道上,强化中介作用,拓展就业渠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人力中介组织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与服务,例如,人才需求信息提供机构、就业咨询指导服务机构、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机构。高校与人力中介组织合作这一模式在国外许多国家得到

27、成功验证,例如美国,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帮助大学生就业水平达到70%左右。当前我国,人力中介机构存在较多,但是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介绍与服务功能,甚至只是一个就业咨询场所提供机构。其实,一些大规模的正规人力中介机构不仅信息网络渠道畅通,就业信息丰富,诚信度好,还配备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符合其自身专业、实际条件、具体要求的求职方案。这样,一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可能无法提供的、更优越的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就业服务指导从学校的负担中剥离出来,节省教育资源。 3.2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 内蒙古区域自

28、治,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共居住有 49 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又相对聚居的民族有蒙古、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鄂温克、鄂伦春等 8 个民族。2009 年末,我区在校大学生 31.67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 9.81 万人,主要为蒙古族学生,人数达到 8.63 万人。由此可见将近十分之一的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我区整体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部分民族学生来自比较偏远的农村、牧区,由于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使他们在一些方面,例如,英语和普通话水平、微机的熟练操作等方面相对弱于城市生源的大学生,使其就业道路更加艰辛。可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学生个

29、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区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政府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应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政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破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的难题。 四、针对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难解决办法(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4.1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把公务员当成是毕业后的唯一选择,认为只有端上这种“铁饭碗”才算有了一份正式工作,这种对国家机关、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盲目追寻已经迷惑了很多人的眼睛,使他们忽视了竞争的残酷性。2009年内蒙古计划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1008 人,

30、报名人数却为 56546 人,1.78%的比例更是甚于当年高考的残酷。所以,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实现就业的根本前提。 4.2先就业,再择业 面对日趋严重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无论面对何种职位,大学毕业生应该脚踏实地,立足于工作岗位,努力工作,增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将来的更好择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再抱有希望一步到位的就业态度,应该清醒的看到,大学毕业生人数一年多于一年,如果不正确定位,不能很好的抓住眼前的就业机会,当由应届毕业生身份转为往届毕业生时,将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同时既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也不利于自己

31、在事业上更好成长发展。 4.3面向基层,选择西部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响应国家有关就业号召,在区内大力实行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社区民生”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等政策,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向基层,深入农村、牧区。大学毕业生刚刚走出校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或者盲目攀比现象严重,使自身错过较实际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评价自我,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形势的发展,要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符合时代的发展和政策的导向,而不要仅仅局限在眼前的点滴得失之中。大学毕业生应该重视并珍惜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

32、主动下基层,去西部,进行经验的积累和自我能力的提升,然后借助国家对西部计划人员的相关政策支持,进一步实现人生规划。“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才能在失业的大潮中驶向光明的彼岸。 (二)以学校发展为基点,作坚实后盾1.高等院校:巩固和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 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源头上讲,大学生的数量与专业结构都取决于大学培养目标,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大都是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潜移默化建立起来的,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是在在校期间积累的,最后,在大学生就业期间,高校还提供就业指导等服务工作。所以,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

33、业问题上具有贯穿始终的作用。 2.招生上,学科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实现对接 。 供需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极其宝贵的人力资本,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为什么现如今却被就业问题所困扰?原因之一就是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供给方,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上,没有经过很好的理论论证,而是盲目的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提高学校综合性草率上马,进行招生,结果造成高校定位不准,培养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或者超过社会对该专业的承载能力,造成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高校在学科设置和专业建立方面,应该具有高屋建瓴

34、的眼光,不要一味的追风,大力设置当前社会“热门”专业,而没有看到几年之后社会的需求量和承载量。 3.培养上,强化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大学毕业生经过在学校的系统教育后,专业理论知识在就业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一方面由于部分书本理论知识陈旧或者超前于社会现实,使其无法转化成就业资本;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不利于其实现就业。所以,高校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完善结构搭配,使教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逐步起到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就业上,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 首先,高校要加强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35、部门,拥有稳定、专业的人员设置,专项资金运转,把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与整个教学过程相结合,促使教学、科研、就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应区别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区别对待并贯穿于整个教育培养过程之中。例如,面对大一学生,做好从高中到大学身份转变的过渡,引导其适应大学生活,初步探索专业和就业的关系,辅助其树立初步目标;面对大四毕业生,则应该以择业观念、面试技巧、就业信息搜索、就业政策及相关法律知识为主进行辅导,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提供帮助;再次,针对我区民族特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还应重视注意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需求和民族心理认同感,配备少数民族

36、就业辅导员,专门开展民族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结 论 如今,“就业难”问题普遍存在,这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问题。于是,社会各界纷纷从不同视角发表意见观点,为解决“就业难” 问题献计献策。但是,各学术观点都较片面,视角较单面,措施较空洞,缺乏实际性和实践性。于是,全面性研究应时而生。 在此次全面性研究过程中,为保证成因和措施的真实性和实效性,笔者以 内蒙古赤峰学院为研究个例,深入大学生活,通过对于在校大学生、毕业大学生 以及在校教师的走访调查,深刻地了解大学现况以及“就业难”的个人及高校原因;通过对于应聘机构、用人单位等方面的走访,发现“就业难”问题的社会原因;通过根据这

37、些资料所编制的调查问卷,整合问题所在;最后,查阅各类相关资料,分析总结,争取全面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所在。 而在措施方面,笔者同样追求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从个人方面、高校方面以及社会方面全面思考。针对问卷中所展现的问题、针对现象所映射的成因,总结出全面的可行性措施,争取每个提出的问题都有详尽的解决措施。 此次研究结束了,但为改变“就业难”问题的征程还未停止,问题仍然存在,我们还需努力。集合社会各界,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改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时俱进,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需求人才;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理论中提高,在实践中巩固,作社会所需的栋梁人才。 总之,改善“就业难”

38、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但“就业难”问题仍然不可忽视。希望此论文的学术观点能够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改善“就业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校的继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个人的职业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当然,最重要的是,将这些措施付诸于实践,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1 刘心红.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策略J. 全国商情理研究 11-02-282 颜秉新. 当代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对策J. 企业导报- 2010-09-15 3 侯天佐.浅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应对措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 4 月第 3

39、卷第 4 期4爱娟 方香庭 大学生心理调查研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5 虞海霞.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 科技信息- 2011-11-256 魏莉媛. 当代大学生求职所面临的困境及如何解决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09-23 7 薛维忠. 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角度谈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J.职业时空- 2010-07-20 8 王 颖.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应对策略J. 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05 9 13 邱晶晶. 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能力的途径J.党史文苑 2011-02-20 10 高文洁. 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读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J2010.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1-04-25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