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7734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试论传统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周 华,赵晓霞(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雅安 625014)2010.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 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政治层面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 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 其

2、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掌握群众、如何社会化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是简单地从外面强行“灌输”的过程,而是中国人民自觉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让它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转化为社会大众日常话语的一部分, 这就需要在民族文化心理上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 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智慧的结晶。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 变异性, 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无时无刻

3、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思想资源, 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结果。 中国化指导大众化,大众化促进中国化。 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作用, 首先就表现

4、在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思想资源,用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形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方面, 毛泽东思想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养分和优秀品质。 如求真务实、经世致用、自强不息、 扶贫济困等都在毛泽东思想中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和创造性的运用。 另一方面,毛泽东的著作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

5、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合, 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形式。 例如,毛泽东用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概念表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用“矛盾论”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用“实事求是”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愚公移山”来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说明实践出真知;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来说明党内斗争的方针,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说明具体情况必须具体分析等。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具有鲜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由此可见,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就

6、不可能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毛泽东思想。 (二)传统文化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 但邓小平理论的精神气质、基本范畴以及邓小平理论所表现的语境,无一不表现出真正的中国特性。 邓小平明确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早对传统小康理想给予系统阐述的是礼记礼运。 礼记礼运把“小康社会”与“大同世界”联系起来,作为未来社会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理想的基础。 邓小平沿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创造性地把“小康”理想运用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三)

7、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它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强调仁民、忧民、爱民、取信于民。 其重视民众巨大作用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有相通、相融之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详细阐述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华的整合。 (四)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和平、和谐思想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

8、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和谐论”是儒家和平文化的核心,包括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与群己和谐。 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是和谐论的集中表述。 胡锦涛指出,“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论推向了新阶段。 由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相通相近之处, 这些相通相近之处就是两者的契合点所在。 正是这些相通相近之处促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

9、主义的认知障碍, 从而奠定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 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增强了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与中国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和复杂的地理环境相适应,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兴盛时期, 诸子百家通过相互辩难,在争鸣中取长补短,发展了自己的学说。 到了秦汉时期,百家融合,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相互包容。 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长期交往中,吸取了他们的优秀文明,丰富了自身的内容。 即使是对外域的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博大的胸怀,吐故纳新。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是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条件和

10、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由此决定了它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有较大的差异。 如在时代性上,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日益形成的农耕文化,是小农意识的代表,具有很大的保守性。 马克思主义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开放性;在地域性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东方文化, 而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尽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差异, 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涵摄性和包容性。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两种文化的精华相互吸收,包容荟萃,交相辉映,

11、不断发展更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表现在:第一,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地位,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科学、民主、革命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正确地说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它以批判性和革命性为显著特征,是为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服务的科学理论。 它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 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 第二, 马克思主义促使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转换。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学说为理论基石,批判了我国古代民本主义中“封建王权本位”思想的历史局限,发扬了进步的重民

12、思想,形成了人民群众的理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功。 第三,马克思主义促使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理想,由空想变为现实。 纵观中国的革命和斗争历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执着精神为动力, 从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宏伟构想,一步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文化生态, 它凭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并逐步渗入民族精神成为其新的理论基础,成为我国现代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

13、从国家意识转化为民族意识, 这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传统文化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自强不息、 独立自主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维系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它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 在我们民族危难之际,如外族入侵、政权易手之时,它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历史上,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以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都悲壮的失败了。 正是在中国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

14、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也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1(P11)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济中国的危急及不独立”,才“可以和世界革命合流”。 2(P306) 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新中国才得以建立。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建设时期能较成功地反对照抄照搬斯大林模

15、式,在新时期又顶住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的压力,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奇迹为世界所瞩目, 终于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国富民强的愿望,中华民族骄傲地屹立于民族之林。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精神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旗帜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共鸣,推动了广大群众更好地去理解、接受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四、 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现代化是人类社

16、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表现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生产和消费全球化。 现代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 中国人民选择、接受、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在原有的资本主义体系之下, 中国无法实现本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走向现代化,而社会主义则为中国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另一条道路。 罗荣渠先生对此曾指出:“追求现代化的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西方文化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主要是从它具有强国富民的使用价值来考虑问题的。 ”3(P32)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落后国家,中国的发展是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这是一种追赶型的现代化,即实现农业社

17、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三级两跳”。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也暴露出许多弊端,如贫富分化、阶级对立、人的异化、环境污染、诚信缺失等。 而这些社会现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不相符的,必须要加以纠正。 邓小平很早就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4(P143) 因此,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 既要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指导作用

18、, 又要尽量避免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现代化病”。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在数千年里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智慧、思考与行为方式、伦理生活秩序、价值理念、审美情趣等。 它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中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说明它与现代化是兼容的,能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新生,并展现其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功能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经过现代性解读,可以对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纠偏作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本土文化资源。 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征服自然的思想恰当地结合起来, 或许能成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正确途径,“和而不同”“仁文化” 中所包含的建立和谐的入际关系,倡导群体凝聚的精神,对我们

1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仍然有一定借鉴作用。 以人为本、兼爱互利的原则,对处理好各种利益冲突,为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性与功能性的互补作用, 能够预防和纠正现代化建设中的种种弊端,这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坚定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都有积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罗荣渠 . 从 “ 西化 ” 到现代化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