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77992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原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原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原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原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原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 院:工学院 班 级:机制09-3班姓 名:蔡战 学 号:200940614312课程论文题目:论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原理的科学性与现实性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论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原理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学生:蔡战(工学院机制09-3班,学号:200940614312)摘要:两个必然”的思想既不是出自于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是源于向往未来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批判性和革命性,体现了马克

2、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关键字:科学性、客观规律、必然实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实性、剩余价值、艰难、限制、渐变、突变、世界性、历史性、差异导入语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著名论断,是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高涨时期提出的。是时,共产党宣言发表,其中充满了革命的激情煽动。而“两个决不会”的论断的提出是在1859年1月,当时是欧洲工人运动低落的时期,“两个决不会”的论断是对前一个论断的补充。马恩曾7次为宣言作序,对其中不成熟的观点加以改进。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过程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

3、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两个必然”的思想既不是出自于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是源于向往未来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批判性和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可以说,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然而,“两个必然”理论在当代又受到种种的误解、曲解和挑战。对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理性和当代中国改革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当代实践的高度进行新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一、“两个必然

4、”的科学性社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两个必然”就是这样的规律。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生产方式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所以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可能永恒存在,如同希图万世一系的封建王朝最终走向崩溃一样,在历史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必然历史地走向灭亡,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两个必然”就植根于历史过程本身,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本性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中的基本矛盾,并造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

5、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而资本形成和增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的不断生产和实现的过程。“劳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剩余劳动的创造是资本的价值增加或资本的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资本作为无限制地追求发财致富的欲望,力图无限制地提高劳动生产力并且使之成为现实”反过来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要受到生产必须表现为资本的价值增殖这个规定性的限制。具体地说,资本的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生产过程向流通过程的转化,而资本离开生产过程重新进入流通过程时,立即就受到两种限制:(一)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受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

6、力的限制。资本的生产和积累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它必然造成两极对立,即一方是少数的人不断积累财富,一方是为数众多的人不断陷入贫困,一边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发达,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难以摆脱贫困的状态。这就造成了极其有限的消费能力,造成了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深刻对立。 (二)作为新的价值,资本生产出来的产品受到现有等价物的量的限制,首先是货币量的限制。剩余价值的实现需要“剩余等价物”,正如产品作为使用价值受到的限制是他人的消费,产品作为价值受到的限制是他人的生产。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都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生产,表现为

7、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世界市场弱组织性的对立,因而在交换总体上,就没有实现所有剩余价值的等价物,这就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生产受交换价值的限制。所以马克思指出:资本首先受到“货币量的限制”,“剩余等价值现在表现为对于资本的第二个限制”。从根本上说,这两个限制就是对生产力无限发展趋势的限制,而资本总是力图在不断发展生产力和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的过程中突破这些限制。“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问题在于,这每一次“创造性的破坏”都使资本陷入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机之中。资产阶级不理解或者说忘记了,无论是消费量的限制,还是“剩余等

8、价物”的限制,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无限发展趋势的限制,这是资产阶级无法突破也不愿意突破的“大限”。因此,资本主义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经济危机。二、“两个必然”的现实性150多年前,他们曾宣告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15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的现实时,如果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不免会对“两个必然”的前景产生困惑和忧虑;而如果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就会对“两个必然”历史发展趋势充满信心。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认识当代资本主

9、义的新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资本主义所发生的新变化,实际是资本主义在其自身矛盾的推动下,不断进行着的自行扬弃,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资本主义早期的股份公司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是对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这种自行扬弃是资本主义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朝着资本社会化方向进行的改革。因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本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这迫使资本家阶级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

10、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这就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自行扬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以“铁的必然性”发挥着作用的客观规律所使然,显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我把生产的历史趋势归结成这样:它本身内于自然变化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 在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客观存在的现实是,这种对资本主义起着扬弃作用的新的社会因素正日益增多。对这些新社会因素的作用和性质的认识,我们既应从马恩已有的认识出发,同时又不能仅仅停留在100多年前的认识基础上,而应根据时代的前进和现在的情况,加以深化和发展。这里的关键是能否用马

11、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理解“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一)“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一个渐进过程,其间有突变而不仅表现为突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把“两个必然”的实现看作为一个过程,就不会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狭隘地理解为泾渭分明、非此即彼、首尾相接的两个阶段或仅表现为一种突变;相反它更多的是一种否定扬弃、此消彼长、不断趋近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局部质变(社会主义因素在资本主义胎胞里积累),再到全部质变的过程。从这样的思路来看,马克思所说的“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我们今天完全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因素”。资本主义内部新的社会因素的不断增多和积累,将为

12、新社会的产生创造出必要的条件,这显然是一种走向社会主义的趋势。在这个意义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是更趋近了社会主义,而不是更远离了社会主义。 (二)“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立足于单个国家而不限于某个或某几个国家 “两个必然”理论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紧密相连。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提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本质要求是全人类的解放;价值目标是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因此,“两个必然”从根本上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作为地域性的存在不可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或者只能是“粗陋的共产主义及其变种”。把“两个必然”的实现看作是世界历史进程的结果,就不应把

1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仅仅看作是我们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事情,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不论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会程度不同地纳入到这个世界历史的总进程中。列宁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会只有一个路径,一种方案。结束语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这依然是我们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84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版,第27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8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8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