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79769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摘 要: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 求。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教育需要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的专业人才。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4系统工程,要建立以创新教育为根本的 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全方位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目 录 一、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教育理念的转变体现教育理念的转变1 二、二、制定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原则制定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原则.

2、2 (一)加强基础、淡化专业.2 (二)突出个性.2 (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2 (四)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3 三、三、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4 (一)积极借鉴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4 (二)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4 (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5 (四) 多种途径相结合,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5 (五) 借助评价制度,引导和督促学生创新6 四、四、结论结论.7 致致 谢谢.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9 第 1 页 一、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

3、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理念居于指导与支配地位,它制约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应首先从转变教育理念着手,以创新的教育来 培养创新型人才。综观近代世界教育状况,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三个过程:一是知识传 授的过程,二是能力培养的过程;三是素质培养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 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现行“智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务、重技 能轻法制、重技术轻道德”“四重四轻”现象。这些现象在课程体系中表现为:课程知 识结构狭窄,制约学生潜能的开发;对企业环境和活动要素的全面

4、教学力度不足;在进 行案例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很薄弱。这些问题与21世纪高质 量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极不适应。 高等教育应体现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我国经济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全球化、市 场化的趋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需要对原有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进行 校正,重新整合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其人才培养 应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手段,建立与人 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 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素质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前者系指学

5、生作为一个成 功的社会人所应有的素质,大体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后者则指学生将来成为工商管理类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如管理业务的熟练程度、 管理的职业道德、对经济现象敏锐的洞察力、批评性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工商管理类 教育要为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管理咨询公司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类人才应 具有以下特点:(1)有很强的适应性;(2)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能力;(3)有进一步发展的 潜力;(4)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 第 2 页 二、制定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原则 ( (一一) )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加强基础、淡化专业 长期以来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过分强调

6、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的传授,不利于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i应以学科大类为背景,通过改革和 修订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归并、缩减和革新,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内容之 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强化教学管理,积极推行弹性学分制;适当 扩大选修课的比重,拓宽知识面,以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来进行选择 和学习,构建协调一致、有机结合的创新性、开放性、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 (二二) )突出个性突出个性 珍惜个性,培养个性,是现代创新教育的重要使命,没有个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 创新强调“标新立异”,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个性就难以“

7、标新立异”。 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绝对出不了天才,天才往往不是全才,如果要求全面,往往会扼 杀真正的天才。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重 视学生的个性,就意味着对学生的正当的兴趣和爱好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人才培 养的个性化、教学的个性化,成为一些教育家的理想追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便因 倡导大学教学的个性化而闻名,他指出:“大学教学不能陷入一定的格式,有利于培养 智力的教育通常都采取个性化的形式。只有当教授采用适合于讲授他的思想的真正客观 的方法时,他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 ( (三三)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

8、 知识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等,它是能力和素质 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 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增强,较强的能力 又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素质是把从外界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而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高 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方案一定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 第 3 页 ( (四四) )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体现工商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殊性

9、 工商管理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计划、生产、技术、人力 资源、财务和营销等管理与分析工作,实践性较强,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高 度重视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环境日趋复杂,管理难度 日益加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和日臻完善,要求现代工商管 理人才不仅要会经营管理,而且要懂工程技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种专业性质的特 殊性,决定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其职业道德、 社会公益心和尊重他人、团体合作与创新质疑精神的养成,需要在大学期间就能熟练掌 握沟通、交往、协调、组织、领导等多方面的实际管理能力,

10、努力造就全面管理者,以 便为社会提供有用人才。 第 4 页 三、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 (一一) )积极借鉴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积极借鉴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 美国的大学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突出对学生独立性、自 主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培养,重视“通才”的培养。例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不 断更新教育思想,推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百科全 书式”教育,强调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恰当的比例融合于一体,作为通 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占学生课程的一半。在美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在本科层次上的培 养目标,一般

11、都是以适应社会需要,受到基础广泛的管理和人文教育,毕业生能够顺利 找到工作为宗旨,注重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培养。1990年,日本发表了题为建立新的 高等教育体系,向21世纪迈进的教育方针的教育白皮书,指出:“在当前动荡变化和 复杂的社会及学术活动向新的方向发展的形势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对学 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教育,并且加强基础能力的训练。”_1 我国的工商管理教 育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将更 趋多样化,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应按照“加强基础,优化结构, 注重实践,体现自主”的原则,采用顶层设计和系统整合的思路优

12、化人才培养模式,构 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体系。 ( (二二)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教师采用动态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式教 学等先进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而言,尤其要注重动态教学模式和案例 教学的运用。 动态教学模式强调情景模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贴 近企业实际的环境。教学活动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成为 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更多的则是担任导演

13、者角色。目前动态教学方法已经在国内部分 高校中实施,得到广泛好评。该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大量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 能使学生认清自身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特 别适合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 第 5 页 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运用专业理论对复杂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 人才培养方案中,除单独设置案例课程外,还积极举办企业家论坛,企业家结合企业管 理实际,阐释自己管理企业实践的理念。 ( (三三) )

14、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无缝”对接对接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由于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更突出 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应用性学科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教 学和实习基地实训教学。在进一步完善手工模拟实验室的基础上,优化计算机模拟实验 室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加大实验中心建设的力度和速度。努力构 建“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模拟实训为基础,以实习为依托,以大学生创业大赛为补 充,以毕业论文为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对传统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整合

15、, 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努力改革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如采用“ERP 沙盘应用模式”综合 实验考核方式,学生通过首席执行官、市场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监等角 色组成的团队,模拟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让学生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过程。聘请一些实 习效果好的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实务导师,对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 业实习、创新竞赛和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安排学生在实习期间和寒暑假期间到实务导师 单位实践锻炼,应用专业知识协助实务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协助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 题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 (四四) ) 多种途径相结合,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多种途径相结合,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 学校要创

16、造条件,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在人才 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学分,通过设置专业研究方法人门课程等途径,强化课外科技活动 和竞赛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和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 练计划、学校学生科研课题申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活动,逐 步形成浓厚的创新研究氛围。“竞赛教育”在促使参赛学生围绕竞赛范围梳理、整合所 学知识从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理论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校 可以有计划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组织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课堂、举办学术前沿讲座等形 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自我

17、发展的能力。 第 6 页 ( (五五) ) 借助评价制度,引导和督促学生创新借助评价制度,引导和督促学生创新 在学生评价制度建设方面,要改变新的知识,又包括师生采用新的方法对知识的掌 握与综合。创新人才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中创新精神是前 提,创新思维是根本,创新能力是结果,追求真理、创造知识是创新的目的。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作为创新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实施者,将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如先进的教育观念、宽厚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主动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以及实施创新措施的能力,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 短,人人成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18、道理,以培养高出自己的学生为荣,鼓励学 生超过自己,欢迎学生向自己质疑问难,大胆改革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目的有 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精神。同样,学生作为创新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参与 者与受益者,在教师的督促与引导下,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形成具有 宽广的知识面、信息量和深厚专业理论的知识体系;注重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树立 良好的自信心,具有坚强的意志,形成很强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强化多向思维能力, 形成富有自我个性的独特思维方式;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怀疑和批判,信奉“大疑则 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实创新的信条。 师生在相互尊重

19、、信赖、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创新的火花得到碰撞。这样, 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得到良好发展,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既能获得知识 的增长,又能在人格上得到全面发展,成长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教师不但在教 学与科研上得到学生的启迪和帮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提高,而且因为深得学生的爱 戴与尊重以及桃李满天下的成就而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高校师生通过互动交往与共同 合作,达到创新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并将创新知识与创新人才统一起来。这一 过程也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第 7 页 四、结论 综上所述,追求平等对话、倡导民主自由、重视互动合作与凸现求实创新是当今我 国高校和

20、谐师生关系发展的四大基本特点。这四大基本特点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 的逻辑联系,其中,平等对话是基础,民主自由是保证,互动合作是动力,求实创新是 目的。它们相互作用,互为统一,共同构成我国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 第 8 页 参考文献 1 姚正海. 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5(7):1718. 2 张建华. 生存20 个卓越的企业领袖 20 家有影响力的企业 25 年生存发 展历程M.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3 岑丽阳,黄河,魏格坤,等. 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 高教论坛, 2007(4):5254. 4 向秀英. 地方商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思路探讨J. 湖南商学 院学报,2007(4):125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