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 (2).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98067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文: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文: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文: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 (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体会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关键词】品德教育 数学课堂 渗透【内容提要】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数学课程中有利于品德教育的各种因素,通过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本文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两大方面阐述个人观点。【正 文】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而道德的内化并不是一种由外到里的简单灌输过程,也不是靠一般的讲大道理所可以解决的。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思考和实践,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

2、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渗透德育教育,把品德教育溶入课堂教学中,使掌握知识与品德培养两不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数学课程中有利于品德教育的各种因素,通过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个循序渐进、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学时,应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结合实际,有的放矢。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掌握渗入契机,做到“涓涓细雨,点滴入心,潜移默化,自然形成。”例如,在

3、教学“圆的周长”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其精确度在当时名列世界第一;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介绍我国是最早提出和使用小数的国家,小数的名称是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而西方16世纪才出现小数;教学“解方程”时,介绍九章算术一书,说明书中出现的“方程”概念是世界最早,方程的解法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许多数学史上光辉成就的材料,无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随着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升华,学生很自然地体验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这样,利用教材因素渗透德育,毫无“外加”的痕迹,效果自然。二把握时机适时

4、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数学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它有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培养,又不要失去形成良好品德的有效契机。(一)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小学生年龄小,天真活泼。乐于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身边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熟悉的小故事、小情境、小游戏等“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背景材料,并适当添加德育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接触数学知识,接受德育熏陶。例如,教学第一册“比一比”这一内容,从“小猪帮小兔盖房子”故事出发,通过比较“小兔和砖”、“小猪和木头”,引出“同

5、样多”和“多”、“少”的概念,接着为学生创设一个“小兔请小猪吃饭”的情境,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比较知识。而两个故事情境实际上是小猪和小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文明礼貌的良好表现,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小猪和小兔的友情,继而将这种知识延伸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体验:我们同学间也应该团结友爱啊。另外,在练习中设置“蚂蚁搬家”、“小猫钓鱼”、“鸽子送信”等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练习,既巩固了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又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二)在动手操作中渗透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

6、、动脑想等学习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的快乐。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往往包含了许多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操作前让学生专心听要求、操作时注意动手的规定、遇到问题要独立思考、操作完毕要整理学具等等。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蕴涵德育要求,而德育要求的落实又提高了活动的价值。教学时要把行为规则和道德认识与实际操作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德育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形成自觉行为,养成良好习惯。(三)在合作交流中渗透学习需要合作,合作交流的目的是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结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

7、、有情感的、有思想的、生动活泼的人。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驱动力。因此,数学教学要创造一种愉快的教学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尊重别人意见、积极参与讨论、不怕困难等良好道德品质。例如,在教学“年、月、日”后,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年历,采用小组合作、分工配合的形式,让学生各自组合,寻找最佳合作伙伴,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年历或者日历。学生在想想、画画、剪剪、贴贴、看看等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在合作中探索创造,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快乐。这样,让学生获得情感满足,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8、四)在实践应用中渗透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教学应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体现数学的初步价值,从生活实践中体会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在,并促使情感内化,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开展实践活动,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而又蕴涵着数学问题以及道德要求的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组织数学兴趣小组,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上的应用,出数学墙报,写数学日记,开展课外阅读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既扩大知识面,发展数学的学习兴趣,又受到思想教育。把品德教育溶入数学课堂中,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渗透有心”,不断探究“渗透得法”,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一定得到充分的发挥。参考文献:1、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4、福建教育(小学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