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学案: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102547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学案: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学案: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学案: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学案: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学案: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学案: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学案: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Word版含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 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素养目标 1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对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充满自信。 2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认同新征程的奋斗目标及战略安排。 要点晨背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 经济 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 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

2、段,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学新知】【学新知】 一、历史性变革 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2)表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 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 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 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

3、 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2)表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 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 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 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 明显改变。 (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 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

4、的“变”与“不变”:变的 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变的是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即目前的 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广泛性: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 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要求日益增长。 (2)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3)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 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 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

5、进步。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 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 有变。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 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开启新征程 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 (1)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

6、 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练疑难】【练疑难】 1判一判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 (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变化,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 ) (4)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 础上,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 (5)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 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 ) 提示:(1) (2) (3) (4) (5) 2填一填 (1)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国成为全球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_。 (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 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_和_之间的矛盾。 提示:(1)引领者 (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 3辨一辨 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将会消除。 提示: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 那时,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8、显著缩小,认为消 除发展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是不符合现实的、不切实际的。 议题一 历史性变革 在过去的五年间,我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1%,占世界 经济比重从 11.4%提高到 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五年间,我国消费贡献率从 54.9%提高到 58.8%,服务业比 重从 45.3%上升到 51.6%,城镇化率从 52.6%提高到 58.5%。居民 收入年均增长 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 收入群体,贫困人口减少 6 800 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10.2%下降 到 3.1%,出境旅游人次从 8 300 万增加到 1.3 亿。 探究 1:近年来,

9、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探究 2:请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答案:探究 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 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 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 大,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探究 2: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领域具体表现原因 经济建设取得重 大成就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 长,对世界经济增长 的贡

10、献率不断提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推进,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新兴产业 蓬勃发展,基础设施 建设加快推进;农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 理念,端正发展观念,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 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城镇化率不断提升,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力实施,创新型国 家建设成果丰硕 人民生活不断改 善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 定性进展,教育事业 全面发展,就业状况 持续改善;城乡居 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 增速,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扩大;覆盖城 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 系基本建立,人民健 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 幅提高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成 效显著 生态文明制

11、度体系 加快形成,全面节约 资源有效推进,重大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进展顺利,生态环境 治理明显加强;中 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引领者 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 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 动性增强 总体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以共同 概括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训练 1】 五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 6 600 万人以上,贫 困人口减少 6 800 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10.2%下降到 3.1%。这 主要表明我国( ) A经济发展实力跃上新台阶 B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C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D我国社会保

12、障体系基本建立 解析:题干包含了两个信息,即就业增加、贫困人口减少, 这两个信息共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因此 B 符合题意 ; C 不选,因为只能符合题干中的贫困人口减少这一信息,而不能 反映就业增加信息;A、D 表述准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B 议题二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 强,但是看病难、看病贵、择校难、上学贵、养老难、养老贵等 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 和生态产品的需要日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总体不佳的矛盾仍很突 出。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 特别是人均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

13、还有不小距离。所有这些都制约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探究 1: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探究 2: 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哪 些具体表现? 探究 3:党和国家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战略安排? 答案:探究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探究 2: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的主要因素。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有: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 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生 态发展不平衡等。不充分:主要指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发 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还

14、有不小距离。 探究 3: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 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 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1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 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要求日益增长

15、。 (3)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 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 有变。后一个目标是在前一个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 原来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九大对此做出了两 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这和“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 成了“强国” ,这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2.开启

16、新征程的战略安排 (1)我国现代化建设征程中的目标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新时代新征程的战略安排 第一阶段, 2020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训练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深 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

17、段性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我国已经改变了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实现了全面小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 有变 A B C D 解析:我国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没有实现,错误; 我国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这一矛盾并没有 变,排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解决主要矛盾要坚 持新发展理念,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 答案:D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创新演练】【创新演练】 1

18、“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的做法,结果是投资效率的持续 下滑、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这告诫我们( ) A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B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C加大投入拉动经济发展 D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解析:“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的做法,结果是投资效率的 持续下滑、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这告诫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的转变,B 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 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下列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的是(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实现发展模式从 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向依靠要素投

19、入转变 坚持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A B C D 解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能替代传统产业,说法 错误;应是实现发展模式从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靠劳 动生产率的提升,说法错误;都有利于解决材料中的上述 主要矛盾,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 1.我国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因为( )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 搞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 量办大事的优势 搞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是发展市场经 济的客观要求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 就没有全面

20、建成小康社会 A B C D 解析:是措施不是题目要求的原因;错误,搞好扶贫开 发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答案:C 2 2019 年 “两会” 期间, 关于小康话题的关注度依然比较高。 下列对人们关注的“小康”认识正确的是( ) 我国目前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小康社会建设是 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国 100 周年的 奋斗目标 本世纪头 20 年我们将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A B C D 解析:本世纪头 20 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说法正确,说法错误;小 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

21、 展过程,说法正确。 答案:B 3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如期实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 ) 收入分配差距将基本消失 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 贫困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A B C D 解析: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经 济发展更加平衡,符合题意;适当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效率的 提高,表述错误;贫困问题彻底消失,表述绝对化,排除。 故选 D。 答案:D 4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 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的需要和

22、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意味着( ) 发展生产力已经不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落后的社会生 产”的提法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 “美好生活的需要” 的提法能更好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A B C D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做出新的改 变并不是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重大改 变, 也不是说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改变, 故不符合题意 ; 正确,并符合题意。 答案:D 5下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重要依据 B意味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质的变化 C需要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D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解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国发展 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重要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我们在发展 的基础上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以我国的国情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B观点错误。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