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10350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备考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备考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备考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新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备考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新人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考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0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新人教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题十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第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一、选择题(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2018 年 11 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有来自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2800 家 参展商齐聚一堂。中国馆馆名为“共羽华平”,寓意开放包容、共享未来,其造型采用斗拱、飞檐 等传统建筑元素,既具中国风,又有国际范。这体现了( ) 文化在相互交流中趋向于一致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 B C D 2 2018年11月28日, “藏医药浴法”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藏 医药浴法”申遗成功( ) 彰

3、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有利于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渐趋同一 A B C D 32018 年 9 月 2 日,第十八届亚运会闭幕式在印尼雅加达举行。杭州用 8 分钟惊艳了世界。春江 花月夜的悠扬曲调中,舞者们如古画中的江南仕女般翩翩起舞,荷叶、玉笛、琵琶、飞檐、灯笼、 窗权、青瓷,充满了江南风韵与中国气息。传统而又富有底蕴的中华文化与现代而又充满魅力的 人工智能在舞台上完美融合,展示了一个快速发展、科技担当、海纳百川的当代杭州风貌。这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体育盛会是文

4、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B C D 42018 年 8 月 18 日,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每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都是精品力作荟萃,令人振奋和欣喜。这些精品力作( ) 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能展示民族文化风貌,彰显民族文化的共性 能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 A B C D 5鉴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有明显的下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隆重 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

5、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 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 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材料说明( ) 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之魂 书写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书写汉字不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B C D 6“中国蓬勃发展的巨大市场、与世界各国的紧密贸易往来,给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很多人 选择到中国留学,是因为到中国哪怕只是学好中文,对回国以后的就业都会有帮助。”外国留学 生的心声表明( ) 经济是影响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华文化对

6、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 A B C D 7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 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 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 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夯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 B C D 8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 5000 年的历史。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 理哲思。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 民族对智慧的追求。由此可知( ) 中华

7、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A B C D 9在安徽,由于淮河、长江两条大河横贯省境,把全省自然区分为淮北、江淮之间、江南三大地理 板块。它们在各自的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和居民观念形态等方面,均存在 着明显的差异,并因此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并形成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 (或新安文化)三大亚文化板块。由此可见( ) 中华文化能与其他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文化有明显的区域性 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A B

8、C D 10京剧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集我国戏曲之大成,已成为我国的一笔宝贵的民族 文化遗产。大型国粹经典京剧中华神韵是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唯一一场京剧专场演出,也 是我国京剧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阵容最强的京剧艺术盛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中华神韵的举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国粹经典 中华神韵的举办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京剧作为“国粹”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京剧艺术的发展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B C D 11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论语 孟子等古代经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 人日记 、茅盾的白杨礼赞 、冰心的致小

9、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 的熏陶。材料说明( ) 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 B C D 12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 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 ) 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

10、带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 B C D 13“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时至今日,它已经融入共产 党人的精神气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一。下列对“红船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 “红船精神”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时代作用巨大 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红船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要做好“红船精神”的弘扬与发展 A B C D 14爱国永不过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根基。我们应关注抗战胜利纪

11、念日的精神 内涵,铭记历史、奋发图强,以爱国精神涵养自我。这是因为爱国主义( )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正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共同的价值信念 是广大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A B C D 15 我国广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 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取得了 “嫦娥三号” 的发射成功。 “嫦 娥三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登月梦想成真,中国再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材 料说明( )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是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力量 B中华民族的发展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综合素质是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民族精神是

12、综合国力的基础,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16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2019 年 3 月 14 日,北京市民政 局向北京市民发出了文明祭扫倡议书, 转变既是救赎, 大力提倡家庭追思、 鲜花祭奠、集体公祭、 网络祭扫等,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形式。该倡议书所含的文化依据是 ( ) 要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清明节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基本特征 中华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A B C D 172019 年是五四运动 100 周年。4 月 19

13、 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结合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深入研究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对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五四精神( ) 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 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能够引领社会思潮,筑牢人们的理想信念之基 A B C D 182018 年 9 月 8 日,备受关注的 2018 未来科学大奖在京揭晓,袁隆平等科学家获奖。未来科学大 奖设立于 2016 年,作为中国第一个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单项奖金为 100 万美元,强调奖励在

14、大 中华地区完成,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科研工作。从 文化生活角度看,设立未来科学大奖( ) 是基于科技进步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有利于营造氛围,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有利于传播科学精神抵制各种形式的落后文化 有利于引导科学工作者注重实践,提高创新水平 A B C D 192018 年清明节前夕,民政部发出通知,为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的英雄烈士,大力弘扬烈士精神,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 民政部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开展“铭记2018 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上述主题 宣传教育活动

15、有利于( )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发挥教育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更好地传承英烈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中华各民族共同繁荣 A B C D 202018 年 7 月 18 日,第 25 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在北京举行。之所以开展全国青 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 ) A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B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决定力量 第卷第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材料

16、,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成都市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巴蜀文化作为独具特色 的区域文化,始终离不开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巴蜀文化可从古蜀文化找到源头。古蜀文化 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到西周中期突然黯淡失色。在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 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巴蜀文化又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这两次融汇让蜀文化融入更为雄浑、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广 阔的发展空问,成为推进巴蜀文化发展的两个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巴蜀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

17、征的。 (12 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2018 年 10 月 24 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多年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攻坚克难、自 主研发、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获得了 1000 多项专利,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充分体现 出我国在改革开放 40 年历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昂扬斗志,反映出我国几十年来从追赶世界到 追求领先世界、超越世界,从“中国制造”到勇于实现“中国创造”的民族志气,体现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如何具体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精神。 (1

18、6 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从干细胞研究、中微子震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到高性能计算机、 移动通信、北斗导航、大型客机总装下线近年来,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 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国科技发展的背后, 反映了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 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 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具有蓬勃创造活力的民族。由于我国近现代科技起步

19、晚,从整体看,我 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 念”之首,强调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技 高峰,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和你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认识,说明我们坚定“创新自信”的理由。 (12 分)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政治卷 专题十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题十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答 案答 案 第卷第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共

20、 60 分) 15DADBB 610ABCDA 1115ADACD 1620BCBBA 第卷第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 【答案】巴蜀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历经西周、东周、秦汉,绵延数千年,体现了中 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巴蜀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自身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 精深的特点。 巴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坚持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与其他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积极成分,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每点 4 分,满

21、分 12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 22 【答案】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创新实践,体现的是伟大创造精神;(3 分)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体现的是伟大奋斗精神;(3 分) 从“中国制造”到勇于实现“中国创造”体现的是伟大梦想精神;(3 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的是伟大团结精神;(3 分) 四个伟大精神都致力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 共同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4 分) 23 【答案】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 发明创造,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创新是根植于我 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为我所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充分体现 了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 (每点 4 分,满分 12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