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11748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液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涉氨制冷企业安全操作规程目录一、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1二、中间冷却器操作规程8三、油密分离器操作规程9四、贮氨黑操作规程10五、排液桶操作规程U六、低压循环桶操作规程13七、氨泵操作规程14八、集油器操作规程16九、放空气器操作规程17十、制冷系统加氨操作规程18卜一、冷风机操作规程20十二、蒸发式冷凝甥操作规程21卜三、冷库氨系统融寤操作规程23十四、电值班运行操作规程27一、制冷压缩机操作规程压缩机开启前的准备工作:一、检查记录,弄清该机、该系统停止运转的原因和时间。如果是事故或大修后停车,要搞清是否交付使用,交付使用手续是否齐全。二、检查系统中有关阀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压缩机到油分离器、

2、冷凝器、高压储液桶管路上的阀门均开启。蒸发器到低压储液桶、压缩机之间管路上的阀门均开启。使用双级压缩机,中间冷却居上的进汽阀门、蛇形冷却盘管的进出液阀门均开启。机器吸、排汽阀门均关闭。各种使用设备上的压力表控制阀、安全阀控制阀、指示器控制阀均开启。各设备的放油阀关闭。调节站的调节阀关闭。三、检查设备1 .高压储液桶的液位不得高于80%,不得低于30%。2 .重力供液方式:系统中氮液分离器的液位不得超过40%:氮泵供液方式:低压循环储液桶液位保持在30%60%之间。3 .双级压缩系统,中间冷却器的液位低于浮球阀中心线,中间冷却器的压力不超过049MPa.4 .待用氨泵周围无障碍物。四、开启循环水

3、泵向冷凝器、机器水套供水,观察水流情况。五、检查压缩机1 .应确保压缩机的保护罩完好,压缩机运转部位无障碍物。2 .曲轴箱压力应低了0.20MPa,超出此压力时,须查明原因,减压到规定数值内。3 .曲轴箱单视孔油位不低于视油孔1/2部位,曲轴箱双视孔油位在上视孔1/3部位。4 .机器加油三通阀在“运转”或“工作”位置上,能量调节装置手柄拨至零位。5 .确定机器压力表阀均开启,油压、高低压继电跟白动保护装置指针在调定数值上。6 .检查水套供水是否畅通。六、在值班班长的指挥下进行开、停车。压缩机开启程序:系列单级压缩机的开车程序:1.转动油过滤器手柄,保证油过滤器的畅通,盘机器联轴器应轻松。如盘不

4、动,找出原因。7 .打开机器的排汽阀。8 .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9 .缓慢开启机器的吸汽阀,并注意电流表电流稳定。在开启吸汽阀时,若发现有液由声,立即关小吸汽阀,然后再缓缓开启,直到没有液击声,将吸汽阀完全打开。在开启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油乐变化情况。10 调整油压,使油压比吸汽压力高O.150.29MPa011 观看油压表,缓慢逐档拨卸载装置手柄。12 压缩机正常运转后,开启氨泵或有关节流阀,向低压系统供液。13 填写有关表格和开车记录。系列双级压缩机的开车程序:1 .转动油过滤器手柄,以保证油过流器的畅通。2 .开启机器一、二级排汽阀门,活动一、二级吸汽阀。3 .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4

5、调整油压,油压应比吸汽压力高0.15-0.29MPa05 .待电流、电压平稳后,加一组载荷(高压载荷)。缓慢开启压缩机二级吸汽阀,此时电流平稔上升。若有液击声,立即关小吸汽阀,而后再缓缓开启,直至没有液击声,完全开启吸汽阀。6 .缓慢开启二级吸汽阀时,随时观察中间冷却器的压力变化。待压力小于0.39MPa时,缓慢开启压缩机一级吸汽阀(吸汽压力不高于0.04VPa)。随时观察各种仪表运行情况。若发现压缩机有敲击声,应迅速关小吸汽阀,待声音消除后继续开启,直至完全开启。观察油压表,缓慢逐档拨卸载装置手柄,直至压缩机全负荷运行。7 .机器运转正常后,开启氨泵或有关节流阀向低压系统供液。8 .填写有

6、关记录表和开车记录。压缩机运转中的调整与操作:机器正常运转的标志:1 .机器运行的声音:压缩机运行中,汽缸、曲轴箱及安全盅等部位都不应有异常声音,只有吸、排汽阀片发出清晰的上下起落声。2 .机器运行的电流:压缩机运行中,机器的电流表指针在吸、排汽压力无变化时处于平稳状态,不应有大摆动。3 .机器运行中的油压:平稳保持在规定数值之间,曲轴箱油面保持在要求范围内,且不能有泡沫。4 .机器运行中的温度:各部位温度保持在规定数值内;油温最高不得超过70C,最低不得低于5C: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非正常温升现象,轴承温度不应过高;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9。5 .机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为3C.6 .机器密封器

7、正常滴油量为12滴/分。7 .机器运行与整个系统的工作协调一致。即机器的吸汽温度比蒸发温度高515C,机器的排汽温度不超过机器的排汽压力不超过I.47MPa,机器的吸排汽压力比不得大于8。压缩机运行时的调整操作I1 .当压缩机进出水温差大于机器规定冷却水进出水温差时,应缓慢加大冷却水量(严禁突然加大冷却水量,以防止事故发生)。2 .当压缩机油而过低,机器需要加油时,应通知设备间人员开启加油泵,然后将压缩机的加油三通阀拨至“加油”位置即可。如果曲轴箱压力较高,可适当关小吸汽阀降低曲轴箱压力,待加油完毕后再打开吸汽阀。加油工作完成后,通知设备间停加油泵,同时将加油三通阀拨至“工作”或“运转”位置,

8、关闭加油阀。3 .当压缩机吸汽压力过低或过高时,须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给予调整,必要时停车。4 .双级压缩机排汽温度过高时,判断是否是中冷供液不足,若是,应及时向中冷供液。5 .通过调移机器的运行状态,机器仍无法正常运行时,须立即停车,查明原因。单级压缩机的正常停车操作:1 .逐档减少压缩机的工作缸数至“0”位,关闭吸汽阀。2 .切断电源,在压缩机停止运转的同时,关闭压缩机的排汽阀。3 .停车5I0分钟后,关闭水套供水阀。4 .填好有关表格,做好停车记录。双级压缩机的正常停车操作:1 .逐档减少低压缸的工作缸数,关闭一级吸汽阀,当中间压力降至0.20MPa时,关闭二级吸汽阀。2 .切断电源

9、同时关闭一、二级排汽阀。3 .停车510分钟后,关闭水套供水同。4 .若长期停车,须将中间冷却器中的氨液排尽。5 .填好有关表格,做好停车记录。如整个系统停止工作,须在停压缩机前关闭调节站上的总供液阀和系统供液网,停止氨泵的运行(停泵前必须先停止向低压循环桶供液)。在压缩机停止运转10分钟后,停水泵。冬季停车、停泵时,必须将机器水套等设备和管道内的余水放尽,以防冻裂设备。压缩机特殊运转的操作:压缩机发生湿冲程的调整1 .压缩机运转中发现以下情况,操作人员须及时采取措施。(1)机器吸汽温度迅速下降。(2)机器排汽温度迅速下降。(3)机器运行声音发玳或有敲击声。(4)机器吸汽口迅速结霜,严重时汽

10、缸壁结霜,再严重时,曲轴箱及排汽管出现霜层。2 .单级压缩机湿冲程的处理。(1)压缩机运行中如发生湿冲程,应立即关小机器吸汽阀(严重时关闭吸汽阀),同时关闭供液阀。立即卸载,只留一组缸工作,利用机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将汽缸壁的霜融化。(3)当排汽温度上升到7080C时,缓慢打开吸汽阀,若排汽温度下降,应再次关闭吸汽阀,重新进行上述过程(1、2项)。(4)吸排汽温度逐渐趋向正常时,再增加工作缸数,开足吸汽阀,恢复机器正常运行。(5)在调整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机器油压的变化,不得造成机器在无油压的状态下运转。(6)湿冲程严重时,必须停车,但不得关掉机器冷却水,以防机器冷却系统被冻裂,并加大水套供水量。

11、3 .双级压缩机湿冲程的处理低压级的湿冲程与单级压缩机湿冲程处理方法相同。高压级湿冲程多因中间冷却器液位过高造成,按以下程序操作:(1)关闭中间冷却器供液阀。(2)关小低压级吸汽阀。(3)将低压级工作缸全部卸载,只留高压缸工作,同时关小高压吸汽阀。(4)当中间冷却器液位降到正常时,再将机器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5)在调整过程中,时刻注意机器油压的变化,不得造成机器在无油压的状态下运转。(6)湿冲程过程中或湿冲程严市:停车后,应加大水套供水量。压缩机倒打反抽操作规程:1 .关闭机器吸汽阀、排汽阀。2 .开启反抽吸汽阀、排汽阀。3 .开启机谣排汽阀。4 .接通电源,启动机器,缓慢开启机器吸汽阀,进

12、行反抽工作。5 .反抽工作完成后,关闭机器吸汽阀。切断电源,同时关闭机那排汽阀。6 .关闭反抽吸汽阀、排汽阀。7 .开启机器吸汽阀、排汽阀,恢复系统正常状态。压缩机非正常停车I1 .突然停电,可按正常停车操作。待查明停电原因,处理完毕后再开启机器。2 .设备一般故障停车:仔细观察分析,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性质,按正常停车程序停车。检修完毕后,再开启机器。3 .设备严重:故障停车:当设备、管道发生严币:跑氨(特别是高中压系统):机器发出异常声响,来不及判断出故障的部位,为防止事故蔓延扩大,须马上切断电源停车,关闭所有阀门,组织人员抢修处理。检修完毕后,填写有关表格,做好记录,再开启机器。二、中间冷却

13、器操作规程一、在使用中,耍开启中间冷却器的进汽阀、出汽阀、浮球供液阀(或电磁阀控制阀)、指示器阀、蛇形盘管进出液阀和安全阀,关闭放油阀及排液阀。二、中间冷却器的供液采用浮球或液位计,自动调节供液量,液体控制在指示器高度50%处。自动供液阀发生故障改为手动控制时,操作人员根据指示器所示的液位高度和压缩机高压级吸汽温度,严格掌提供液量,避免造成高压级的湿冲程。三、中间冷却器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应根据机器的耗油量,每天放油一次。四、中间冷却器停止工作时,压力不得超过0.39MPa,若超过上述压力时,须及时减压。如中间冷却器较长时间不用时,须将中间冷却器内的液体排空。三、油氨分离器操作规程一、在使用油翅

14、分离器时,应开启进汽阀、出汽阀、压力表控制阀。不放油时关闭放油阀。二、油织分离器在使用中,须及时放油。三、操作人员判断油氨分离器需要放油的方法。1 .根据压缩机耗油量的多少判断是否需要放油。2 .根据指示器油位的高低判断是否需要放油。3 .若无指示器装置可用手摸油氨分离器的底部,温差明显部位为汽分离面,由此确定是否需要放油。四、放油时,放油阀不耍打开过大,开3左右即可,防止放出大量氨。四、贮氮器操作规程一、在使用贮翅器的过程中,应开启其进液阀、出液间、汽体均压阀、液体均压阀、压力表阀、安全阀、混合气体阀、液位指示器,关闭放油阀。二、贮氨将在使用中,须保持液面相对稳定,将液位控制在3080%之间

15、三、保持贮究器压力与冷凝器压力一致,不得超过1.47MPa.四、贮氨器应每月放油一次。放油时,放油阀微开,待放油管结霜时,停止放油,关闭放油阀.五、排液桶操作规程一、排液桶在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的事项。1 .检查桶内有无液体,如有,须先将液体排入系统。2 .检查排液桶压力表阀、安全阀、指示器阀、减压阀是否呈开启状态。3 .检查排液桶加压阀、放油阀、进液阀、排液阀是否关闭。二、冲霜操作1.开启减压阀。4 .开启冲霜回液阀。5 .排液桶压力控制在O.39MPa三6 .冲霜完毕,关闭冲霜回液阀和减压阀。7 .待排液桶内液体稳定后,进行放油操作。三、放油操作1.排液桶若无压力需加压。加压时需关闭

16、减压阀,开启加压阀,加压不得超过0.59MPao加压后待桶内液体稳定后再进行放油操作。8 .开启集油器有关阀门。9 .微开排液桶放油阀门,观察集油器指示器和油管结霜情况。10 油管结霜时关闭放油阀,放油完毕。四、排液操作1.正常排液操作(1)排液前须关闭回液阀,进液阀、减压阀、放油阀,桶内压力保持在0.39MPa左右。(I)注油设备的油面应在标准范围之内,充油套管的油面应在监视线内,注油设备外皮应清洁无渗油现象:(2)导线应无松股、断股、过紧、过松等异常,接头、刀闸、插头应有示温腊片,并无发热现象:(3)究质部分应清洁,无破损、裂纹、打火、放电、闪络和严重电晕等异常现象;4)配电盘、二次线、仪

17、表、继电保护、遥控、自动装置和音响信号,运行指示正常,试验时应动作正确。二十八、变压器跳闸和着火的处理如下:(1)变压器跳闸后,应立即查明原因,如综合判断证明,变压器跳闸不是由于内部故障引起的,可俄新投入运行。若变压器有内部故障的症状时,应做近一步检查;(2)变压器着火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迅速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要延。第四章高压配电装更的巡视检查二十九、每班巡视一次,遇到恶劣天气(大风、暴雨)时,对室内跌落保险及避雷器加强巡视,新投入运行或大修后投入运行的电器设备,应在72小时内加强巡视。(1)各种充油设备的油面位置合格,油色正常,无渗、漏油现象:(2)所有瓷绝缘部分应无裂纹、抻笛及闪络痕迹

18、3)各部位连接点无腐蚀及过热现象;(4)无异常声响及异常气味:(5)断路器合闸指示器位置正确并与指示灯相致;(6)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接触良好,操作机构和传动装置完整,无断裂,操作杆无松动、脱落现象:(7) PT二次侧电压表指示应正常(PT:电压互感器);(8) CT电流表指示与实际负荷相符(CT:电流互感器).第五章油断路器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三十、油断路器的正常投入:(1)送电时应合上断路器的上下隔离开关,再合上弹簧机构的储能电动机电源开关,电动机开始运行转动停止时,关闭电动机电源开关,拨动分、合开关手柄,断路器负荷开关显示“合”的位置,此时断路器开始运行,指示红灯亮;(2)停电时,拨

19、动分、合的开关手柄,油断路器停止运行,断路谣负荷开关显示“分”的位置,指示绿灯亮。拉开断路器的上下隔离开关。三十一、油断路器巡视检查项目:(1)断路器的分、合位置指示正确,并与当时实际运行工况相符:(2)主触头接触良好不过热,内部无异常声响;(3)本体套管的油位在正常范围内,油色透明无碳黑悬浮物:(4)无渗、漏油痕迹,放油阀关闭紧密;(5)套管、瓷瓶无裂痕,无放电声和电晕:(6)引线的连接部位接触良好,无过热;(7)排气装置完好,隔栅完整;(8)保护接地装置完好。三十二、油断路器的特殊巡视:(I)新装投入运行后,应相对缩短巡视周期,投入运行72小时后,可转入正常巡视检查:(2)值班人员应根据设

20、备具体情况安排夜间巡视,夜间巡视应闭灯进行:(3)气温突变和高温季节应加强巡视检查:(4)雷雨季节宙电活动后应进行巡视检查;(5)有重要活动或高峰负荷期间应加强巡视检查。三十三、弹簧机构断路器的巡视检查项目:(1)断路器在运行状态,储能电动机的电源开关在闭合位置:(2)检查储能电动机、行程开关接点无卡住和变形,分、合闸线圈无冒烟、异味;(3)断路器在分闸备用状态时,分闸连杆应且归,分闸锁扣到位,合闸弹簧应储能。三十四、油断路器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申请立即停电处理:(1)套管有严重破损和放电现象:(2)油断路器灭弧室冒烟或内部有异常声响;(3)油断路据严重漏油,油位器中见不到油面。第六章隔离开关

21、负荷开关的运行和事故处理三十五、隔离开关不能带负荷操作,应遵守下列操作顺序:(1)送电时,应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停电时,拉开顺序与此相反。严禁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2)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序规定为:送电时,光合电源侧隔离开关,后合负荷侧隔离开关。停电时,先拉负荷恻隔离开关,后拉电源侧隔离开关;(3)变压器两侧断路器的操作顺序为:停电时,先停负荷断路器,后停电源侧断路器。送电时顺序与此相反:(4)变压器发电时,先合电源侧,后合负荷侧,停电时相反。三十六、隔离开关可以拉、合如卜电器设备:(1)可以拉、合电压互感器、避雷器;(2)可以拉、合母线通电电流和开关旁路电源:(3)可以拉、

22、合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点;(4)隔离开关可以拉、合的空载变压器以及空载架空和电缆线路。三十七、操作隔离开关前,必须认真操作设备,编号油断路器应在分闸位置,然后拉出销子进行操作。三十八、操作后,应详细检查接触是否紧密,销子应锁紧,不得白动跳开。自动合闸的电动机开关应在“分”的位置。三十九、当母线隔离开关、油断路器、各接触部位发热,不能继续运行时,应报告班长及负责人,采取卜列措施:(1)减轻负荷,可停电进行检查处理;(2)在未消除故障前,应加强巡视;(3)值班员应将故障处理经过详细记录。第七章电压、电流互感器的运行四十、互感器的一般要求:(I)互感器必须满足仪表、保护装置对容量和精确等级的要求,

23、电压互感器二次应满足带额定负荷,不允许过负荷运行,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不得超过铭牌规定值;(2)互感器运行中一次电压、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的20%:(3)运行中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得短路,电流互感谣二次侧不得开路;(4)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必须装有合格的熔断湍,二次恻安装熔断器或空气断路器;(5)当电压互感器停电时,应断开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以免从二次侧反充电,危机人身及设备安全。电压互感器送电时,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无电压情况下,可先投二次侧,后投一次侧。停电时,可先停一次侧,后停二次侧。(6)更换互感器和变更二次回路时,与继电器保护和计量有关时,应通知专业人员,经试验和传动无误后方可投入运行。四十一、

24、互感器正常运行巡视检查内容如下:(1)瓷瓶、套管应完好,无裂纹及放电痕迹;(2)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头应无过热:(3)互感器投入运行后应检查表计指示是否正常;(4)互感器本身无异音,无严重渗漏油。四十二、电流互感器发生下列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有关负责人:(1)内部有异音或放电声;(2)套管破裂或闪络放电,有异味和跑油、冒烟:(3)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异常。四十三、发现电流互感器有异常声音或二次回路有打火现象,应进行分析,判定为二次侧开路时,应减少一次负荷,原则上安排停电处理,退出有关保护,或设法将开路点短接。四十四、当发现仪表有明显异常指示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判断是否为互感器故障引起,迅速处理。第八

25、章低压电容器运行与故障处理四十五、电容器组正常巡视检查内容如下:(1)观察电容器外壳有无膨胀(鼓肚现象);(2)电容器油箱是否漏油:(3)观察各相电流是否正常,有无不稳定及激增现象;(4)有无异常的声响和火花;(5)套管的究质部分有无闪络痕迹:(6)母线电压的变化情况;(7)电容器组电流值的情况(当每投入一组电容器组时,原运行电容器组的电流变化幅度值不应大于电容黑组额定电流的5$):(8)自动投切装置动作正确。四十六、当电容器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退出运行:(1)电容器发生喷油、爆炸或起火;(2)电容器瓷套管发生严重的放电闪络;(3)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设备有严重的异常响声;(4)连接点严币

26、过热或熔化;(5)电容器外壳有异常膨胀。四十七、电容器组的开关掉闸后,不准强送。保护电容器的熔丝熔断后,允许更换熔丝试发一次,再次熔断未查明原因前,不准更换熔丝送电,电容器有击穿现象应更换电容器。电容器组因内部组件故障掉闸后,在未拆除故障电容器前,禁止重新合闸送电.四十八、电容器组发生故障拆除(无备品替换)时,各相应均衡拆除,以保持三相平衡。拆除容量最多不能超过电容器总容量的20%,且有串联电抗湍时不能拆。四十九、电容器组发生事故进行处理时,应先对全组电容器进行人工放电,其次对每台电容器进行逐个放电,然后再开始排除故障工作。五十、装有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器的电容器组,当自动装置发生故障时,应

27、立即退出运行,并应将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改为手动,避免电容器组因自动装置故障,频繁投切。第九章低压配电装置的巡视检查五十一、经常检查巡视低压配电柜各分路开关有无过负荷现象。五十二、检杳低压各配电柜、电压、电流表指示是否正常,合乎各分路负荷规定。五十三、每中班做一次熄灯检查,配电柜后侧开关,刀闸回路每排各螺丝接点有无松动变色、放电现象。五十四、做好每班日常工作设备情况记录,摘好高低压间的设备环境卫生。五十五、执行值班员岗位费任制。第十章电气操作规程五十六、停电操作(1)停电操作时,应接到车间的通知方可进行。首先填写停电操作票,在模拟板上进行,确定无误后再实际操作,并要有人监护;(2)停止电容器组的

28、运行:(3)拉开低压配电盘所属的各分路刀闸和空气开关(站在绝缘垫上);(4)拉开联络柜的负荷断路器和隔离开关:(5)拉开各变压器低压侧的负荷断路器和隔离开关;(6)拉开使用变压器柜的油断路器(戴绝缘手套,蹬在绝缘垫上);(7)拉开使用变压器的上下隔离开关(同上):(8)拉开高压主进线柜的油断路器(同上);(9)拉开高压主进线柜的隔离开关(同上):(10)拉开高压跌落保险(戴绝缘手套、使用合格的拉闸杆、蹬在绝缘垫或人字梯上);(11)用高压试点笔验电,确认三相无电后,挂上地线,方可进行其他工作。五十七、送电操作(1)工作完毕后,接到工作负责人的命令放可进行送电操作;(2)操作时,首先填写送电操作

29、票,要先在模拟板进行,确认无误后再实际操作,操作中要有监护人;(3)撤掉接地线后,合上高压跌落保险(戴绝缘手套、使用合格的拉闸杆、蹬在绝缘垫或人字梯上):(4)合上高压主进线柜的隔离开关(戴绝缘手套、蹬在绝缘垫上):(5)合上高压主进线柜的油断路器(同上);(6)检查高压三相电压是否平衡:(7)合上使用变压器高压柜的上下隔离开关(戴绝缘手套、蹬在绝缘垫上):(8)合上使用变压器的油断路器(同上):(9)检查变压器的声音及各部位是否正常;(10)合上变压器低压侧的隔离开关及负荷开关,并检查三相电压是否平衡:(三)合上低压联络开关柜的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12)合上低压配电柜所属的各分路空气开关。

30、五十八、部分送电操作(1)检查变压器有无忘掉的工具和棉丝等物,螺丝是否紧固:(2)撤除变压器二次桩头上端的接地线;(3)撤除高压开关柜的接地线和警告牌.:(4)撤除变压器低压侧总隔离开关上的警告牌:(5)部分送点变压器所属盘面的分路开关都拉开;(6)拉开联络柜的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7)合上该变压器高压开关柜的上下隔离开关;(8)合上高压开关柜的油断路器:(9)听变压器的声音是否正常:(10)合上变压器低压侧的总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三)检查变压器的三相电压是否平衡:(12)合上低压联络柜的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13)合上该部分的低压盘各分路隔离开关和空气开关;五十九、特殊停电操作规程(1)变

31、压器油断路器突然跳闸应按以下顺序操作:记录跳闸时间:拉开该变压器的低压侧负荷开关和总隔离开关(在并列的前提下);检查跳闸原因,如系本厂电器设备短路或接地,应及时排除故障;如高压电压表指示三相不平衡,在电器负责人和电工班长的指导下可做试发,合闸后立即跳闸就不许复合,应详细检查;将跳闸原因做好详细记泉;事故处理完毕送电程序与送电操作部分相同。(2)联络负荷开关及变压器负荷开关突然跳闸应按以下顺序操作:记录跳闸时间;检查跳闸原因,低压系统是否有短路或接地现象:如低压侧电压表的指示三相平衡,可试投变压器和联络柜的负荷开关,由58合闸后立即跳闸就不许更合,应详细检查:事故处理完毕送电程序与送电操作部分相同;将跳闸原因做好详细记录.(3)变压器并列和解列运行变压器的投入台数应按负荷情况,从安全、经济原则出发,合理安排变压器并列和解列运行:变压器并列和解列之前.,不允许带负荷操作;并列时光合变压器低压侧的隔离开关和负荷开关;在解列时,先拉开联络柜的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后拉开变压器低压侧的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做好详细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