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12891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中国现代史,过渡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12),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1953.1-1956.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196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改革开放)时期(1978.10-),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曲折发 展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可国民党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如何收拾这个

2、残局? 如何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党开始领导了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哪些重大的成就,产生哪些严重的失误? 给我们的建设留下怎样的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生产力领域的革命),1、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政权逐渐得到巩固; 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外交上一边倒,与苏联结盟,得到经济援助,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内容:“一化三改”,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一化与三改造的关系: 二者同时并举,都是为了建成社会主义; 一化是中心,三改造为一化服务。,中共中央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采取了什么

3、措施?又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 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一五计划”的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宝成铁路筒车,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工商业,改造方式,项目,目的,意义,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策略是?形式有?和平赎买政策和国家资本主义(创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三大改造的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

4、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接受工商界代表的报喜信,有一位资本家,在被问到为什么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他历述作为一个爱国的资本家,如何梦想兴办工业,救国富强;可是在旧社会却尽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勒索。然后他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面兴建了许多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有今天?,中共“八大”关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如

5、何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其基本依据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8年八届二次)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 社会主义。,“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忽视客观规

6、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我们热烈地向发射早稻、花生高产量“卫星”的同志们祝贺。”,赶英,超美,赛苏,1958年大跃进口号:”一天等于二十年” 要求赶英,超美,赛苏.向共产主义冲刺,大炼钢铁运动,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大跃进时期宣传画,大跃进奇迹:载重156吨的汽车,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7、,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战。全国城镇到处建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学校、工厂、机关。农村、军队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日夜苦,三元里人民公社集体出工,人民公社就是“一大二公”,1964年第一可原子弹爆炸成功,1963年大庆油田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铁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三面红旗的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严重挫伤人民生产积极性 造成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你知道吗?,社会主义建设

8、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八大”的正确论断,是新中国经济探索中的失误,你知道其原因吗?,急于求成的心理;没有经济建设经验;“左”倾错误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受苏联模式影响,十年建设成就,1965年中国首次 人工合成胰岛素。,1960年初, 大庆油田的开采, 迈开了我国自力 更生发展石油工 业的第一步。,1964年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 炸成功。,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两个阶段,19561966年,19661976年,“文革”十年浩劫,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拓展: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 ),1.1949年10月1956年底,过渡时

9、期,2.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66年1976年,文革,4.1978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练习,1、下列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暂时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D、 有步骤地促进三大改造,c,2、从建国后到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由经济残破到国民经济的恢复 B.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C.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由农业国到工业国,B,3、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

10、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A,5、造成1959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 原因是 ( ) A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D,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 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 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 C 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改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D,7、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已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 B C D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