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劳动定额方法.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134271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劳动定额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第一章劳动定额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第一章劳动定额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第一章劳动定额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第一章劳动定额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劳动定额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劳动定额方法.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劳动定额方法,本章内容,一、统计分析法(如:时间序列法,动态回归法) 二、技术测定法(如:测时、写实、效率评定法、瞬间观察法、PTS法) 三、类推比较法(如标准资料法),劳动定额制定方法的体系构成,劳动定额方法,统计分析法又称历史记录法,是根据以往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工序工时消耗资料,经过整理汇总和分析计算确定劳动定额的方法。,统计分析法,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概率统计推断法,学习曲线法,动态回归法,1.1 统计分析法,时间序列法,一、动态回归法 (一)定义,是以时间序数为自变量和以相应的单位产品实际消耗时间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计算执行期劳动定额的方法,前提,在过去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

2、里都无大的突然性变化,但是随着时间变化持续变化的趋势,方法,用动态回归进行预测,1.1 统计分析法之动态回归法,(二)采用动态回归法的条件,条件,是否密切相关需要观察,一般以510个执行期为宜,观察方法,1.1 统计分析法之动态回归法,相关系数的计算及相关强度判断,相关系数,时间序数值,时间序数值的算数平均数,不同时间的实际消耗时间值,不同时间的实际消耗时间的算术平均值,问题:根据相关系数对相关与否如何判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 0.8-1.0 极强相关 ,0.6-0.8 强相关,0.4-0.6 中等程度相关 ,0.2-0.4 弱相关,0.0-0.2 极弱相关或无相关,1.1 统计分析法之动态回

3、归法,(三)动态回归的方法、步骤和实例,1、方法和步骤,散点图,相关度高否,年份序号x,实际消耗时间t(h/件),确定回归方程中的待定参数,图解法,最小平方法,半数平均法,直线,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劳动定额数值,将时间序号代入方程即可,结束,以年份序号为横轴,以实际消耗时间为纵轴,否,是,1.1 统计分析法之动态回归法,2、动态回归方法实例,A厂焊接“三通”,近6年的单位产品实际消耗时间统计数如表所示,根据以上资料制定2012年的劳动定额,1.1 统计分析法之动态回归法,解法,1、画散点图,年份序号x,实际消耗时间t(h/件),2、根据散点图判断变化趋势本例为负相关线性下降趋势,动态回归趋势方程

4、为,3、确定动态回归趋势方程中的待定参数t和b,1.1 统计分析法之动态回归法,用半数平均法,将x1和x2、 t1和t2代入直线方程,1.1 统计分析法之动态回归法,用最小平方法,从几何意义上讲,就是寻求与给定点 (i=0,1,m)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的曲线,用最小平方法,用最小平方法,1.1 统计分析法之动态回归法,学习曲线就是用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与连续(累计)生产总产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1.1 统计分析法之学习曲线法,学习曲线,学习曲线法认为: 单位实际消耗时间随着生产重复程度增加而逐渐减少; 实际消耗时间按照一定的递减率减少; 学习递减率函数模型与企业产品结构状况、生产技

5、术条件相联系。 学习曲线的数学模型有多种表达方式,一般认为指数函数最能表示学习进步的现象,其函数关系式如下: 式中:tx第x台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 t1第1台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 c生产这类产品的学习率; n产品倍增次数 x累积生产数量,1.1 统计分析法之学习曲线法,某飞机制造公司的学习曲线模型 某飞机制造公司生产改号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与产品累积数量的数据见表4-22所示。求该飞机制造公司的学习曲线模型和第300件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1.1 统计分析法之学习曲线法,解: (一)用EXCEL对以上数据进行拟合,求学习曲线模型。 画散点图。,1.1 统计分析法之学习曲线法,(二)添加趋势线。

6、1.假定为指数函数。,1.1 统计分析法之学习曲线法,2.假设为对数函数。,1.1 统计分析法之学习曲线法,3.假设为乘幂函数,显然,本例中,乘幂函数的R2最大,所以,本例的学习曲线为乘幂函数:y = 100000x-0.3219。,1.1 统计分析法之学习曲线法,(二)求300件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 同样用EXCEL来计算。求第300件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即x=300。本例实际是要计算100000300-0.3219。 第一步:打开EXCEL。 第二步:在A1中输入100000,在B1中输入300,在C1中输入-0.3219,在D1中编辑输入计算公式:“= A1*B1C1”。(B1 C1表示B

7、1C1),1.1 统计分析法之学习曲线法,第三步:计算结果,敲回车键即可得到答案:15944.64(h)。,技术测定法现称作业测定法,包括: 秒表测时法(测时法) 工作抽样法 工作日写实法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标准资料法(本课程将其列为类推比较法)。 其中秒表测时法(测时法)、工作抽样法、工作日写实法属于直接测定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标准资料法属于间接测定法。,1.2 技术测定法,回顾:劳动定额制定方法的体系构成,1.2 技术测定法,引导案例 某企业计划大量锻造E产品毛坯。 E产品系新产品,目前既没有劳动定额,也没有生产过类似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的统计资料。不过,车间里现在正在试生产该产品。

8、问:该怎样制定锻造E产品的毛坯的劳动定额?,1.2 技术测定法,一、传统技术测定法概述 (一)传统技术测定法的定义,是在分析技术组织条件和工艺规程的基础上,对定额各部分时间的组成进行分析计算和测定来确定定额的方法。,改进的技术测定法,传统的技术测定法,概念,分类,写实,测时,抽样推断,效率评定,1.2 技术测定法,(二)传统技术测定法的原理,1.2 技术测定法,选中等水平的操作者进行现场测定,用测时和写实分别确定作业时间和时间规范,对实际操作进行改进以降低时间消耗,作业时间用测时,作业宽放、休息宽放、准备与结束时间用写实,(三)对传统技术测定法的评价,问题:什么是影响传统技术测定法准确性的关键

9、问题?,测定对象的选择,谁是中等操作水平,1.2 技术测定法,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二、测时法 (一)测时的定义,全称为时间测定,是以工序为对象,按操作顺序实地考察和测定作业时间的方法。,概念,走刀时间,操作时间,工步时间,动作时间,目的,了解工序作业时间 及其构成要素,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二)测时的作用,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按观测方法分类,反复 测时法,又叫顺序测时法,就是连续对所有操作分别依次进行观测,由起始到终止不遗漏任何操作。,又叫重复测时法,它不是顺序地连续测定整个工序的每一个操作,而是在每一次工序过程中,只挑选个别操作进行测定,在几次工序过程中测定所有操作。

10、,又叫移动测时法,它是将几个连续的操作或动作合并成一组进行观测,然后再用计算法求出各个操作或动作的延续时间。,又叫全工序测时法,就是将作业的全部操作看做一个整体,笼统的记录其起始与终止时间。,(三)按测时观测方法的不同分类,循环测时法 例,某工序中包括6个操作a,b,c,d,e,f。,可以将5个操作结合为一组加以测定。(装夹,开机,进刀,退刀,停机,拆卸),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采用循环测时法的注意事项,确定合并成一组操作的数目n必须与工序划分的操作数目N互为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一般取n=N-

11、1)。,常用操作数目与相应可取组合操作数目表,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测时的方法与步骤,测时的方法与步骤,正确选择测时对象 向测时对象讲清测时的目的 详细了解测时对象和工作地的生产技术组织状况 合理划分工序组成部分 选择测时方法 正确确定定时点 确定观测次数,观测的关键: 准确把握定时点 测时的时间最好在上班一小时后至下班一小时前结束,检查核定测时记录 计算延续时间 计算稳定系数 确定工序作业时间标准或总结经验,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大于0.1min,优先用连续测时法,小于0.1min, 采用循环测时法,延续时间短,作业要素不易划分的,制作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整体测时法。,1.2 技术测定法

12、之测时法,1、测时准备工作观测次数的确定,N某作业要素的应观测次数 S给定测时数据的相对误差:在制定一般工时定额时,S取10%,在制定工时定额标准资料时,S取5%; n某作业要素的已观测次数 Xi某作业要素的观测时间。,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例:对某一作业要素已做了10次观测,所得实测时间值依次为7s,5s,6s,8s,7s,6s,7s,6s,6s,7s。该作业要素拟制定定额标准资料,还应观测多少次?,要做定额标准资料,所以S=0.05,且,已知 n=10,,所以,还应观测25-10=15次,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测时观察次数的经验值,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整理和分析测时材料

13、,检查核定测时记录 计算延续时间 计算稳定系数 确定工序作业时间标准或总结经验,稳定系数的计算,稳定系数,测时数列中的最大值,测时数列中的最小值,注意:KW总是大于1,越接近1说明数列的波动性小,求出的延续时间平均值的可靠性越大,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五、测时实例之一车加工,车工白杨反映,自己加工编号为175-15套以来,连续两月未完成劳动定额。请求帮助。定额员崔涛决定用测时法查找原因。 在测时前,崔涛与白杨进行了交谈,并初步观测了其生产时的操作情况,确定了观测位置,根据初步观测结果,该工序分为7个操作,并将操作顺序、名称、定时点、标准稳定系数等填入表中。 根据初步观测,该工序消耗时间大

14、约为1.7分钟,7个操作的平均时间消耗分别为0.15,0.05,0.08,0.09,1.05,0.2,0.07分钟,查表,得知必要测定次数分别为:20,25,25,25,16,20,25.,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本例工序分为7个操作,初步观测工序消耗时间1.7min,7个操作消耗时间分别为:0.15,0.05,0.08,0.09,1.05,0.20,0.07min。查表7-3(p115),看各自需要观测多少次。,分别为20,25,25,25,16,20,25次。为保证一次成功,最后定为30次。,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测时那天,崔涛9点到达现场,用双针秒表进行测时。测时记录见表。 测

15、时记录表,0.15,0.19,0.26,0.34,1.62,1.75,1.80,1.89,1.96,3.25,3.41,3.44,3.52,3.61,4.89,0.15,0.04,0.07,0.08,0.08,0.13,0.05,0.09,0.07,0.07,1.7,1.75,0.164,为了更好地帮助白杨寻找操作上的差距,将其与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完全相同的郝虹进行对比,并对郝虹进行了测时。经过对比发现,白杨与郝虹消耗时间的差距主要在手动操作上。白杨在卸活时三爪卡盘开口过大,另外,在退刀时,刀架摇离床头太远,另外,郝虹还利用走刀时间,将毛坯拿到成品架旁 经过对比分析,白杨找到了差距,工序作业时间

16、马上打到了定额水平。,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总结:,步骤六、与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相同,完成定额较好的同事对比。,步骤五、数据计算与处理:剔除异常值,计算稳定系数平均延续时间等,步骤四、测时,步骤三、初步观测工序消耗时间值,查表确定观测次数,步骤一、选择测时对象。本例:白杨两个月未完成任务,步骤二、填制测时生产技术组织条件表,1.2 技术测定法之测时法,三、写实 (一)写实的定义与作用,全称为工作日写实,就是对员工整个工作轮班的时间利用情况,按其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实地观测和记录,并进行研究的一种时间调查方法。,概念,作用,描述和反映操作者在报告期进行生产活动的工作轮班时间消耗状况。,工作日写

17、实记录方法有数字记录法、图表记录法和混合记录法三种。,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数字记录法,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图表记录法,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工作日写实观测记录表(图表数字记录法,即混合记录法),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横线表示作业延续时间,(二)写实的种类,改进时间利用的写实 工作重点放在作业宽放时间、休息与个人需要宽放时间同作业时间的交叉上 制定时间规范的写实 观测重点放在作业宽放时间、休息与个人需要宽放时间同作业时间的比例上 特殊写实 为了满足某些特殊需要而专门观察某类 时间消耗的写实方法,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三)个人写实,1.准备工作,了解有关情况:人

18、、设备、物流、生产组织等,向写实对象的所属者讲清目的,划分项目、编写各类时间代号,正确选择写实对象的所属者 以目的决定,准备写实表格和用具,确定写实次数,确定写实位置,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N观测次数 p可靠性,即观测某活动的发生率 S准确性,即相对误差,写实观测次数的确定: 在95%的可靠性和相对误差5%的公式为:,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写实观测次数的确定: 在95%的可靠性和相对误差5%的公式为:,例:对某作业进行了100次观测,其中基本作业时间62次,问实测的基本作业时间发生率和误差是多少?若要求可靠性达到95%,误差为5%,应观测多少次? 解:,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

19、2.进行实地写实 实例 3.整理和分析写实资料 计算延续时间 将观测项目的延续时间归类填表 汇总计算有关指标 分析时间利用情况 填表说明及其他 表格实例 4.提出实施方案总结 征求意见 改进措施 总结时间利用经验 设计时间规范,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煤炭行业工作日写实,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作业分类代号标识: A准备与结束时间;B基本作业时间;C辅助作业时间;D个人需要时间;E休息时间;F影响时间(停工损失时间);J技术性间断时间;H组织性间断时间;W完善质量标准化时间。,4、个人写实注意事项,提前与被写实对象取得联系 写实日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 写实时只

20、记录起止时间,延续时间等结束后计算 写实一般不应该只进行一天 为制定时间规范的写实,对所选中等水平操作者,其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应先予正常化,对于总结先进经验或为寻找后进原因的则不用。 如能将先进、中等、后进操作者的写实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写实效果更佳。,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自我写实,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1)本人记录,某单位财务部有5个人,一个经理,两个会计,两个出纳。两个出纳中,一个是银行出纳,一个是现金出纳,他们两个的工作有时交叉。60多个人的公司有5个财务人员,觉得有点多。但是没有根据,不知减掉谁才对。公司就用工作日写实的办法,进行调查。记录他们每天都在做什么,看工作是不是饱

21、满,或者说工作有没有重叠等。财务部的五个人每人拿一个本子,把他每一天的工作全都记下来。比如几点到几点做什么,这样记了两周。 通过记录发现,出纳的工作确实很紧张,有一个出纳因为提款一天去了四次银行。问他为什么一天去四次呢?能不能去一次就把款提了。他说不行,因为公司规定一次提款现金量不能超过一万,另外公司需要的现金量大,经常是这样。因为公司工作计划性差,造成出纳很忙。找出问题后,如果能够改进,出纳就可以从两个人减为一个人。,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2)跟踪记录,北京的一个网络服务公司人力资源部专门对售后服务工程师或者叫技术支持工程师一天的工作进行了跟踪记录调查。这个公司技术工程师每天就是用电

22、话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调查结果是在一天时间里售后服务工程师一共接了70个电话,其中最长的电话13分钟,最短的电话两分钟。分析结果是八个小时中大概六个半小时都在接电话,加上中间去吃饭的时间还有上厕所的时间,应该说任务很饱满。,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工组工作日写实记录表,年 月 日,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工组工作日写实应注意,工作日写实对象:6人以内为佳 间隔观察:3人时,间隔1分钟; 46人时,间隔3分钟之内。 存在误差,1.2 技术测定法之写实法,四、 效率评定法,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某企业铸工在制造生产F产品所用的砂型。 F产品系新产品,目

23、前既没有劳动定额,也没有生产过类似产品,当然也没有生产该产品的实际消耗时间的统计资料。 不过,车间里现在正在试生产该产品。 劳动定额员大张到工作现场后发现没有一个操作者属于中等水平。 问:该怎样制定F产品砂型的劳动定额?,引导案例,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一)效率评定法的定义,概念,定义中的 步骤,测定报告期实际时间消耗,对被试对象的劳动效率进行评定,根据效率评定系数修正,是将报告期实际消耗时间的测定值使用劳动效率评定系数加以修正,使之成为标准时间,并以此作为未来执行期劳动定额的方法。,确定执行期劳动定额,(二)效率评定法的原理,评定对象,手工作业,机动作业,非生产作业、停工,合称劳

24、动效率评定,简称效率评定,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宽放活动评定,工作速率评定,工作用量评定,宽放活动,目的,目的:剔除测定对象的个性,经过全面的综合分析,使实测时间变成具有一般适用意义的时间定额。,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三)采用效率评定法制定劳动定额的公式,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Td时间定额 Ts实际消耗时间 klxx劳动效率系数 Tjd机动时间 Tsd手动时间 Tbk 标准宽放时间 qs 实际工作用量,机械加工时为实际切削用量 ss 实际工作速率,(四)作业评定法的种类,1、速度评定法,罗尔斯罗斯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工作速率说明表,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

25、工作速率是在测定中按照一定的标度方法,实际观测记录取得的速度评定值,一般将操作者的操作速度划分为若干等分,速度评定法的计算,正常作业时间=某作业实测的平均时间速度评定系数,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2、系数评定法的西屋评定系数,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3、点数法(分数法),按照五个方面打分,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4、速度-系数法(客观评定法),定义根据预先设定速度和工作难易程度对作业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 步骤: 1.计算第一次调整系数 2.对影响工作的6种因素进行评比,查表第二次调整系数,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调整系数表,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注意;

26、调整系数表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的一部分系数。在使用时应当包括基数1。,例;某一作业实测时间为10秒,第一调整系数为60,第二次调整系数为身体部位8 ,足踏情况5,双手工作0 ,手眼配合2 ,搬运条件22 ,合计39,计算正常时间。,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归纳:客观评定法的公式,(五)效率观测人员的培训,选定代表性操作录像播录像评定对比正常方案, 反复练习,40,50,60,70,80,90,200,50,60,70,80,90,100,110,100,正确评定的范围10%,正常,正常,观测者评定,正确评定,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六)总结效

27、率评定的方法、步骤,根据评定对象 手工作业活动 的特点,选择 作业评定方法,步骤二:确定 标准工作用量、 标准工作速率 和标准宽放时 间。,步骤三、现场 记录各类实际 消耗时间和实 际工作速率、 实际宽放时间,步骤四计算各 种评定系数并 进一步计算劳 动定额,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实例1:,已知某工厂手工推车送货入库,实际消耗时间测定值为2min/车,采用速率评定法取得的工作速率评定系数为1.25,宽放评定系数也为1.25。试计算时间定额。,解: 由于该工作全部为手工作业,工作速率评定系数与宽放评定系数同为1.25.可以简单计算如下:,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例2,已知某厂车

28、削加工D轴的有关效率评定资料如下 (1)现场取得的实际测定资料 实际机动时间为30min.与此机动时间相对应的实际切削用量为:转速n=462转/min.吃刀深度t=4mm/次,进刀量s=0.45mm/转 实际手动时间20min,与此手动时间相对应的实际工作速率各因素的评定取值如表所示 实际宽放时间为10min。,(2)查找取得的标准资料 标准切削用量为:转速n=477转/min,吃刀深度t=4mm/次,进刀量为s=0.48mm/转 标准宽放时间为8min. 要求制定车加工D轴的劳动定额。,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例2的计算,思路:定额时间包括四个部分,本例中涉及三个部分的定额时间。 问

29、题的关键是如何将实际消耗时间三个部分的时间转化为定额时间,1.2 技术测定法之效率评定法,五、抽样推断法(瞬间观察法),(一)抽样推断法的定义,又叫瞬间观察法。它是按照随机原则对报告期的实际消耗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和抽样推断的方法。,概念,目的,克服工作日写实、测时的缺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被测者直接接触,对被测者有心理影响,1.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抽样推断法抽样次数与观测时刻,抽样推断法的实质抽样调查,1、观测次数的确定: 在95%的可靠性和相对误差5%的公式为:,抽样推断法抽样次数与观测时刻,观测时刻的确定 卡片抽签法 是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做成卡片,确定观测时刻的方法。一般按一次巡回

30、观测需要的时间来确定间隔时间。比如确定的时间间隔为5min,每日工作8h共480min,则应设卡片96张,加上上午8点和下午1点的上班时间,共需要98张卡片。使用时打乱,根据一天需要的观测次数抽出相应张数。,(二)抽样推断法的作用,1.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三)抽样推断法的优缺点,当对象离开工作地时不能跟踪观测 对观测人员的要求较高,观测人员须有一定的统计知识,优点,缺点,1、可以同时观测两个以上对象 2、容易观察,观测者不用一直盯着操作者 3、与观测者的潜意识行动无关,测定精度高 4、必要时可以计算出观测所得值的误差范围,1.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四)抽样推断法的种类,单人(

31、单机)抽样推断,抽样对象不同,工组(机组)抽样推断,1.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操作者 抽样推断,抽样对象 性质不同,设备 抽样推断,1.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问题的提出1,某自行车零件加工厂冲压工段在甲冲床上加工垫圈,经过抽样发现在甲冲床上工作的工人,一个工作班内各项作业活动(包括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发生率为75%,即该工人用于生产的各项活动时间为480*0.75=360,一个工作日内总计完成合格产品3000件.在进行瞬间观察时,对该工人的作业进行了评定,发现其操作方法先进,动作均匀一致,超过一般工人,劳动环境正常,评定结果为1.15.那么加工一个产品时间定额是多少?,问题的提出2

32、,对某工组进行为期三天的观察,每天观察100次,加工组3天共完成1200件产品。,问题的提出3,观察某企业仓库保管员填写入库单据,发现在100小时内处理了500份单据,总观察次数为1000次,详见表:试计算填写每张单据的工时定额,例4:抽样评定法实例,某厂对倒库工序进行抽样和评定,以制定劳动定额。倒库是用机动车从甲库将装好的减速机运到乙库。减速机每箱重20kg,每车装10箱。倒库工序可分为如下作业:甲库装货上车、运送到乙库,卸车码垛、空车返回甲库。 预观测得知,装货上车、运送到库、卸车码垛、空车返回、宽放发生率分别为22%、25%、15%、18%、20%。通过计算得知,当可靠性为95%,相对误

33、差为5%时的观测次数分别需要2894,2449,4626,3719,3265次。 以最大次数算,观测5000次。以一名观测员每天观测100次算,10名观测员共需要观测5天。 10观测人员从该月9日开始到13日,共观测了5天(400h),每人每天观测100次,共观测5000次,共倒货2000车(20000箱)。因本例是大批大量生产,故准备结束时间忽略不计,也因为是大批大量生产,所以花费大量人力去观测是值得的。 查有关运输手册得知:机动车实载和空载行车的标准速度为50km/h. 查有关劳动定额标准手册可以得知,该作业宽放应占工作轮班时间的15%。,1.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倒库抽样及评定汇总

34、表,同名时间评定系数的均值,同名时间评定系数,每个同名时间的出现次数,注意:宽放及停工的处理,倒库抽样作业评定计算表,计算每倒库一车的时间定额,单车标准时间 假定王大成为倒库工序的中等水平操作者,又无改进的可能性(即1000次被观测到的宽放和停工是合理的),则单车劳动定额为:,1.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七)抽样推断法的注意事项,工人(或设备)的现场作业时不断变化的,有的作业周期很短。必须规定抽样的时刻,要把第一眼看见的状况记录下来。 采用“正”字。 观测时如果发生事先未曾预想倒的情况,一时无法判定记入那一栏的,可暂时记录下来,以后定 观测时如观测对象离开岗位,需问明原因。否则就计入离开

35、工作岗位,3.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1.2 技术测定法之抽样推断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PTS法),(一)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概述,是根据完成作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条件,从预先制定出的各种标准动作的时间标准中,查得作业时间值,加以宽放,最后得到劳动定额的方法。,概念,1.3 技术分析法,定义中的 步骤,完成作业的实际动作描述,将实际动作转化为标准动作,查得作业标准时间值,确定宽放时间,确定执行期劳动定额,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方法和步骤,评定对象,分解操作内容,划分动作要素,选择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取得动作要素的时间值,将各动作要素的时间值相加得到作业时间,确定宽放时间或宽放率相加得到定额时间,劳

36、动定额,1.3 技术分析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步骤,作业,动作1,分解,动作2,动作3,动作4,动作5,标准动作时间表,动作6,各动作时间,加宽放时间,加累,劳动定额,1.3 技术分析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典型方式,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1、模特排时法的意义 澳大利亚人海蒂博士创立 特点: 分析简单,使用方便 容易学习 精度较高 适用面广:生产、管理、服务均适宜;可以确定时间定额、培训员工和进行动作分析。,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2、模特排时法的原理,将作业的工作分为21类 以手指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为单位时间,即1MOD(0.129S). 其他动作所消耗的时间以手指动作时间

37、值的整数倍表示,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模特排时法分类,分类,移动动作,身体动作,为了抓住或挪动物体的动作,是从事移动动作之后而达到目的的动作,终结动作,其他动作,躯干和下肢动作,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以手指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为单位时间,即1MOD(0.129S). 以上时间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对少数特别快或特别慢的人不可、包括在内。,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1)移动动作,手指动作(M1)用手指第3关节前部分进行的动作,一般移动在2.5CM.时间1个MOD,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M2手的动作,用腕关节前部分进行的动作,一般移动在5CM.每次时间值为2MOD.,1.

38、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M3前臂动作,用肘关节前部分进行的动作,一般移动在15CM.时间3MOD,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M4上臂动作,用上臂及以前部分以自然状态伸出的动作,一般移动在30CM.时间4MOD,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M5肩动作,用整个胳膊自然伸出,再伸直的动作,一般移动在45CM.每次时间值为5MOD.,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移动动作总结,反射动作,属于移动动作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手里拿着工具之类的东西反复重复动作状况。 手指反射为1/2MOD; 手反射为1MOD; 前臂反射动作为2MOD; 上臂反射动作为3MOD(如振动敲打),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

39、,(2)终结动作,触碰动作,触、摸、碰等动作,时间为0MOD。,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简单抓G1,在极自然状态下,用手指捏、抓、握物体的动作,物体附近无障碍物,动作没有迟疑不决现象,每次1MOD。 复杂抓G3,需要特别注意的抓握动作,抓握时需要眼睛注视,抓握前有迟疑。手指超过两次动作,每次时间为3MOD.,触碰动作 G0,简单抓的动作 G1,复杂抓的动作 G3= G1+注意力,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简单放下P0,放下的动作,无需注意,每次时间为0MOD 注意放下P2,放置时需要注视或一次方向或一次位置等修正动作,时间2MOD,如把垫圈套在螺钉上。 特别注意放下P5。把物体准确放

40、置在规定的位置或进行装配的动作。眼睛始终注视,动作迟疑,有两次以上修正动作,时间值为5MOD,如把轮子装到轴上。,放下的动作 P0,放置的动作 P2= P0 +注意力,复杂放置动作 P5= P2+眼睛盯着看,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抓取动作总结,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3)身体动作,踏板动作F3。脚跟着地进行足踏的动作,每次时间值为3MOD。如加上回脚动作为6MOD. 步行动作W5。步行移动身体或旋转身体的动作,每一步时间值为5MOD.步行后的手或臂的移动动作是M2。 向前探身动作(B17)。在站立的状态下弯曲身体、弯腰、单膝跪地,然后返回原状态的一个循环动作。后的手或臂的移动动

41、作是M2。 坐下和站起动作(S30)。,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4)其他动作,校正动作(R2),对工件或工具稍微改变原来抓握方式的动作,只有单独动作时间才赋予时间值,每次2MOD. 施加压力动作(A4)。在动作中需要推或拉以克服阻力的动作。时间为4MOD。 曲柄动作(C4) 眼睛动作(E2)眼睛移动动作或对焦动作,每次2MOD。如看仪表表针位置。 判断动作(D3).在动作之间,单纯地判断要从事的下一动作。如判断发自扬声器的音响。它适用于其他一切动作停止的场合。 重量修正。单手不足2KG不修正,每增加4KG时间值增加1MOD。当滑动物体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的1/3。在滚道上滑动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的1/10。,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其他动作汇总,1.3 技术分析法模特排时法,人体各部位动作一次最少平均时间,1.3 技术分析法,表中数值应理解为所有被测对象做该动作的最快速度所需时间,是平均值,实例,例1:眼睛从说明书到仪表,判断是否符合标准,例2:伸手握车床摇柄,转一圈,到停止位置为止。,例3:走5步,伸手在货架上抓住工件,返回原地,例4:从座椅上站起,将桌子上的制品抓起,走7步,放在架子上,返回自己的座位坐下。,1.3 技术分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