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检测1窦娥冤第2课时.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14913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检测1窦娥冤第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 【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检测1窦娥冤第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 【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检测1窦娥冤第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 【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检测1窦娥冤第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 【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检测1窦娥冤第2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检测1窦娥冤第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部编版】高中语文同步检测1窦娥冤第2课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第1单元 第1课 窦娥冤2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角色(jio)盗跖(zh)嗟怨(ji) 前合后偃(yn)B枷锁(ji) 罪愆(yn)衔冤(xin) 湛湛青天(zhn)C寒暄(xun) 错勘(kn)亢旱(kn) 苌弘化碧(chn)D煞尾(sh) 埋怨(mi)尸骸(hi) 杳无音信(yo)【答案】C(A.角色ju;B.罪愆qin;D.埋怨mn)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怎不将天地也生理怨(产生)则是看你死去的孩儿面上(只当是)B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你道是暑气暄(炎热)C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清明)此后遇着冬时年节,

2、月一十五(每月十五)D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操劳家务)不知亢旱三年的说法准也不准(抵御旱灾)【答案】B(A.生:甚,深;C.月一十五:初一、十五;D.亢旱:大旱)3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或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的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

3、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答案】C4【滚绣球】的结尾唱道:“唉,只落得两泪涟涟。”表达了窦娥的什么思想感情?请在下面选出正确答案()A虽然骂了天地鬼神,但又怨自己时运不好,显示出她性格上的矛盾。B指斥天地鬼神也是冤极了的情况下逼出来的,表现她安分守己的顺民性格。C怒斥天地鬼神之后,又伤感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她性格中善良、软弱的一面。D表现她对天地不公和现实无可奈何,一腔悲愤也只能化作泪水。【答案】D5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

4、的一项是()A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C它体现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D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仇恨黑暗,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和斗争意志。【答案】C(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6窦娥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借助于想像和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当时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愿望。B借助于想像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反映人民群众惩治邪恶、保护善良的心理需求。C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5、,决定了作家只能靠鬼神来解决他们认为无法解决的矛盾。D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决定了作家面对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只能从内心世界去寻找出路。【答案】C7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

6、折之间,相当于“过场”。【答案】B(“正宫”是宫调的一种,表示声音的高低。)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者都使用当时流行的北曲。B元杂剧剧本一般是每本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有时还加楔子。一个剧本由一个正末或正旦为主角,主角一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C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课文中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D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经过导演处理的剧本叫脚本或演出本。【答案】C(第三

7、折是高潮。)二、文本精品阅读选文,完成问题。【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

8、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9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均限四字语回答);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答案】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苌弘杜宇邹衍孝妇10【耍孩儿】这支曲子里引用古代神话“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的作用是什么?_【答案】表现窦娥宁死不屈的坚强性格,她不甘心含冤死去,坚信自己所蒙受的冤屈不会在世上泯灭,她要像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一样,把自己天大的委屈昭告于世。11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血

9、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答案】C三、课外延伸阅读窦娥冤第四折的三支曲子,完成后面各题。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复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尸埋,第三要三年亢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

10、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她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于伏罪名儿改。12梅花酒中“本一点孝顺的心怀”指什么?答:_【答案】指为避免婆婆遭拷打,而屈招之事。13作者借窦娥之口开出了一张疗救世情的药方,即(写原文):_,因此可以说,作者始终将揭露批评的矛头指向_。【答案】“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指向草菅人命的封建吏治。14煞尾中“我奶奶”指_,更鲜明地表现了窦娥_的品格,这样写的作用是_。【答案】婆婆善良、孝顺进一步突出窦娥的善良、崇高,更增加了作品的揭露批判力量。15

11、对这三支曲子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三支曲子是剧中窦娥在终场前唱的最后几支曲子,带有俯视全剧、笼括题旨的意味。B第四折是窦娥冤这个悲剧的结局,写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为她平反冤案,并将窦娥的形象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C这几支曲子用文言写成,但或直抒胸臆,或嘱咐事项,或引用谚语,都自然生动。D一般杂剧的第四折只是敷衍大团圆的老套,往往是强弩之末,无甚可观;但此剧的第四折则仍然精彩纷呈,仍然是塑造性格的重要场次。【答案】C(运用的是当时的口语,通俗自然,是元曲本色派语言的代表。)四、高考热点16将下列句子按恰当的顺序排列,填入语段的画线处: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_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

12、升着品位。这也就是和谐。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_【答案】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继去年12月上旬网络爆出山寨“结盟帖”,准备筹备成立中国山寨协会后,“山寨协会”章程草案日前也正式出炉。在这份“中华山寨经济创新促进会”章程草案中,“山寨”被重新定义为“高仿、创作、创造、制造”,并明确要求会员“不能有假冒伪劣纪录,不存在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13、”,此举马上引发了热议。(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答:_(2)你对山寨现象持何种看法?试简单阐述。答:_【答案】(1)“山寨协议”引发热议。(2)“山寨”固然存在模仿、抄袭等先天不足的缺点,但其草根性,不仅满足了消费者低投入而功能最大化的需求,而且其“鲶鱼效应”可有效地促进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不过,“山寨”要正名,还必须坚持自主创新。18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特点,另造一个句子。例句: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从地平线上捡走草地上的珠玑。仿写:_【答案】春风从天边慢慢走来,用她那神奇的画笔,不知不觉中为大地画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仿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

14、要注意依照三个短句的句式;二是要依照每一句子的修辞,主要是拟人和比喻修辞。)五、读写创新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嘴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说话。世间的“嘴”可谓丰富多彩。常用的二字词语就有嘴短、嘴刁、嘴乖、嘴尖、嘴紧、嘴快、嘴软、嘴松、嘴碎、嘴损、嘴甜、嘴稳、嘴严、嘴硬、嘴直等一长串。成语中也有很多,如口不应心、口角春风、口蜜腹剑、口若悬河、口是心非、口吐珠玑、口吐莲花对于“嘴”,你会想到什么呢?你有怎样的经历、感悟呢?请以“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鼓励思维的多向和创新。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佳作赏读】“嘴”中千秋事张仪的“连横”。张

15、仪在楚国被令尹打了个半死后,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张仪是战国游说家中最成功的连横家,相传与齐、楚、赵、魏、韩、燕六国的大相国合纵家苏秦是同拜于鬼谷子门下的徒生。张仪一生致力于对付苏秦的合纵术,为人诡计多端,能上能下,尤擅反间计,很会偷换利益点,迷惑人心,很有混世之材,思维十分机警敏捷,灵活多变。张仪多次成功地把苏秦合纵术所标榜的公共利益转化为共同危机,让弱国误以为附秦可自保。在他的误导下,六国之间的矛盾恶化。张仪就利用六国间的互相猜疑,逐一击破,使苏秦辛苦经营出来的合纵国分崩离析。嘴建奇功,舌如利刃,口吐莲花这

16、是一张纵横天下的嘴!烛之武退秦师。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

17、,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巧陈利弊,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这是一张为国解难的嘴!诸葛亮舌战群儒。综观舌战群儒的整个过程,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应对,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终使“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陆绩语塞”,“严畯低头丧气不能对”,“程德枢不能对”,以至众人“尽皆失色”。真可谓三寸之舌能抵百万之兵。总之,诸葛亮舌战群儒风头出尽,其娴熟的论辩技巧令人折服,堪称经典。从容应对,旁征博引,群儒失色这是一张悬河利刃的嘴!秦桧“莫须有”。秦桧是南宋时宰相,他反对抗金,害怕战争会影响到他的权位,所以竭力主张投降。他感到岳飞是实现对金议和的最大障碍,就指使别人诬告岳飞谋反,把他逮捕入狱。但是,岳飞宁死不屈,秦桧无法定罪。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在卧室东窗之下密谋对策,王氏阴险地说:“相公,纵虎容易擒虎难。如果现在不想方设法把岳飞治死,将来必定后患无穷!”秦桧觉得王氏的话很对,便不顾一切地把岳飞治死。他授意谏议大夫万俟卨等人伪造证据,将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部将张宪诬陷成罪,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父子等人杀害在狱中。陷害忠良,浊气逼人,污臭千古这是一张污臭千古的嘴!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