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153215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3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琵琶行第三课时课前预习【预习自测题】1、特殊句式1、送客湓浦口:_ 2、转徙于江湖间:_3、感斯人言:_ 4、本长安倡女:_5使快弹数曲:_2、虚词1、于2、为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领会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具体内涵。、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迫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质疑探究】探究点:综合探究1、阅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琵琶女的遭遇,思考:本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哪句诗将这首叙事诗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联系起来并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 3、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2、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当堂检测】一、高考真题检测:1.同是天涯沦落人,。(2010山东卷)2.别有幽愁暗恨生,。(2010安徽卷)3.醉不成欢惨将别,。(2011湖北卷)4.我闻琵琶已叹息,。,相逢何必曾相识。(2012江西卷、2011广东卷)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012辽宁卷)6. ,此时无声胜有声。(2012天津卷)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2012北京卷)【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悯然(mn)憔悴(qio cu) 湓浦口(f) 商贾云集()B转徙(x) 迁谪(zh) 铮铮然(zhn) 东船西舫

3、(fn)C幽咽(y) 铁骑(j) 水浆迸(bn) 钿头银篦(b)D红绡(xio) 阑干(ln) 悄无言(qio) 轻拢慢捻(nin)2、下列诗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间关鹰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B冰泉冷瑟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C沉吟放拔插弦中,整顿衣裳起脸容。D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3、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明年(次于今年) 快弹(快速) 长句(长诗) 莫辞更坐(换座位)B左迁(贬官、降职) 转徙(迁移) 年长色衰(容貌) 出官(京官外调)C暗问(悄悄的) 耳暂明(突然,一下子) 感斯人言(这) 四弦一声(同时)D命酒(吩咐摆酒) 声声思(悲,伤) 乍破(突然)

4、颜色故(衰老)4、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初为霓裳后六幺A委身为贾人妇 B因为长句C为君翻作琵琶行 D霓为衣兮风为马二、语言运用1、“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将月夜送别的情景写得那么凄美。请扩展这两句诗,根据语境,构造合理的情景。(不少于50字) 三、课堂延伸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叫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1、结合尾联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写法极富特色,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第三课时

5、【预习自测】1.省略句,省略虚词,于。同时是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湓浦口送客。2.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于江湖间转徙。3.被动句,意思是:被这个人的话感动。4.判断句。本来是长安倡女。5.省略句。使其快弹数曲。2、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在”;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动词,做;动词,当作,作为;介词,给;动词,弹奏【质疑探究】1、答案:第三段运用了对比手法。琵琶女的技艺随着技龄的增长是不断长进的,但年轻貌美时有富贵子弟来献宠,年老时却门庭冷落,说明年轻时的欢乐是以色取悦于人的,年老了就被社会抛弃。表现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处于被玩弄、被侮辱、被迫害

6、的地位。 2、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之处:出自京城才华出众落泊失意3、答案:满腹才华,昔日风光,今日落魄。诗人和琵琶女在某种程度上同病相怜。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这两句诗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当堂检测】一、高考真题检测:答案略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C解析:A项“浦”读p。B项“舫”读fn。D项“悄”读qio。2、C解析:A项鹰莺。B项瑟涩。C项拔拨,脸敛。D项无错别字。3

7、、A解析:明年:第二年。快:畅快。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更坐:再坐下。4、C解析:A、B、D三项与例句都为动词,读wi ;C项为介词,读wi。 二、语言运用1、秋夜朦胧,微风拂过江面,岸边的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离别时分,迷茫的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波光和着月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三、课堂延伸1、表现了诗人天涯沦落之恨。诗句表面上是写诗人希望春如果到了故乡,见到家乡的人寻找我,就告诉他们我正沦落江州受罪呢,而言外之意却是如果能像“春”那样自由自在地“周游”,游到哪里就为哪里带来美景,该有多好。2、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到处漫游。让和风传递消息,让啼鸟介绍情况。春绿了青草,美了繁花。反衬手法: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构思独具匠心:前三联赞春,尾联转为抒恨,初读意外,细思便觉反衬之妙。(只要考生能立足原文,有理有据地进行赏析即可。)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