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docx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取代 || 文档编号:417765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七篇(篇一)大概每个人都曾听过哪吒闹海的故事,1979年上海美术制片厂还制作了经典的电影,获得无数国内国际的大奖。那时的中国动漫在国际上十分有地位,甚至于日本的手冢治虫大师都从中国的动画中汲取灵感。然而,自1999年国漫电影大作宝莲灯之后,中国的动漫市场突然沉寂,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尽管有魁拔这样的电影问世,然而却并不能引起全民关注,国漫市场被低龄化幼稚化统治。直至*年,一只大长马脸的猴子石破天惊的横空出世,引发全民自发宣传,才将这一潭死水打破,它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而后才有了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大护法等一系列制作精良的国漫电影。直至今日,一部颠覆了传统故事,以势不可挡的势头

2、向上蹿升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哪吒之魔童降世颠覆了传统故事,设定是哪吒出生时,阴差阳错的变成了毁天灭地的魔丸,被恐惧被憎恶,甚至被关在家里不允许外出。而他的父母没有放弃他,父亲李靖为了哪吒的天劫咒前去求元始天尊,最后更是选择以命换命。殷夫人在丈夫离开时,一边守卫陈塘关,一边还尽全力陪伴并不能收敛自己力气的哪吒玩游戏。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不离不弃的父母,所以在最后,哪吒才会放下执念,选择解救苍生也救赎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写在千年前的道家经典抱朴子内篇中,在这中国本土孕育出的宗教里,也蕴藏着中国人民最为质朴和骄傲的理念,纵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也要与这天道一争,命途永

3、远掌控在我自己的手中。就如哪吒对迷茫中的敖丙说的那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小爷自己说了才算!”脱离了原始神话故事,重新构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确实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完满,但对于刚刚有起色的国漫电影市场,却是一剂强心针,它告诉每一个怀揣着梦想和希望的国漫人,只要肯沉下心来好好地讲故事,认真的做电影,那么所谓的命途也不过是挡在面前的一座虚幻的大山而已。看完电影后,其实有很多想说的,比如电影里关于成见的问题论述,关于人性善恶的衡量,关于龙族那里隐藏着的黑暗和无奈。然而最后的最后,作为一个有将近二十几年的动漫迷,却只想这样的讲讲关于它给国漫带来的光明。它让人们看到,中国动漫,在历经坎坷之后,终于重新展露出

4、它应有的风姿!(篇二)近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国产动画电影可谓是妇孺皆知,红得发紫,我也是在满怀期待中观看了这部影片,观后果然不负众望,实乃年度良心巨作。“在期待中失望,在孤独中疗伤,在告别后坚强,受伤也绝不投降。”这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尾曲,也概括了哪吒的成长经历。哪吒本应是灵珠转世的大英雄,但因为他人的阻挠意外成为无恶不作的魔丸转世,并且三年后的生辰将有天雷下凡劈裂魔丸。被大家当作妖怪的他整日被关在家,不得出门。剧中生而不同的哪吒总不被大家接受。一岁的哪吒想出去和小孩子玩耍,偷溜出去却被大家排挤。“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但李靖夫妇希望哪吒可以斩妖除魔,于是让哪吒拜太乙为师

5、,并谎称他是灵珠转世,哪吒信以为真,跟着太乙学习了许多法术。在一次消灭妖怪救回小女孩时,认识了真正的灵珠转世敖丙并救他一命,俩人也因此成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但哪吒却被陈塘村的居民们误以为抢人,因此哪吒再次被关在家里,不得出门。文章定制服务电话:4000-121-855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无法搬动它。哪吒非常想被大家接受,满怀期待的他却遭受了大家的排挤,又回到了以前。但当他得知自己三岁的生日宴大家会来参加时,他兴高采烈的邀请了自己唯一的朋友敖丙,却殊然不知他竟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生日宴上得知自己真实身份的他入魔,六亲不认。念在救命之恩的敖丙控制住了哪吒,但却被发现了自己龙族的身份

6、。无可奈何的他只好杀陈塘村全村。而哪吒看到了要为自己引雷保自己安全的父亲,他从一个注定要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混世大魔王变成了守护全村的大英雄,打破了敖丙的计谋。“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敖丙最终与哪吒一同抵抗天雷,灵魔合体的他们抵挡住了天雷,保住了灵魄。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这部电影中有很多令人难忘,触碰泪点的地方。“白白搭上一条命,你傻不傻?不傻,谁会和你做朋友。”哪吒和敖丙真挚的友情感动到了我;“我的命我自己扛”哪吒坚韧的精神触碰到了我。“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我的命我自己扛。”哪吒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了我奋斗下去的理由。不信

7、所谓命中注定是哪吒的精神,打破成见倔强生长是哪吒的荣耀。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和哪吒一样打破成见,倔强生长。哪吒生而为魔,那又如何,他成为了他自己的英雄,他保护了他在意的人。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虽没有像哪吒一样的魔力,但我们可以拥有像哪吒一样坚韧不拔,同命运斗争的精神。没有人该被定义,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在意的人,我们可以做自己的英雄。(篇三)昨晚,跟女同事一起去看最近比较热火的电影哪吒,冲着热评,本来是想看这个混世小魔王如何嚣张,如何目中无人,如何痞坏的。因为最近热评总是说他走路插裤兜,还眼圈烟熏妆,还嘴角喜欢上扬,对谁都一股不屑的表情,因为民众远离他,都在躲避他,他

8、又天气不认命的脾气,所以就干脆做坏人,总是喜欢偶尔捉弄那些村民,让 大家都害怕他。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喜欢看这个外表冰冷,内心炙热的善良少年,想目睹他的痞坏到底有多坏。实际,看完全剧之后,我才被这少年的可爱给圈粉,他真的很单纯,很善良,天赋异禀,他有超人的能力,但是又因为超人能力而被当作妖怪,所以他很多时候是孤独的,是冰冷的。一部剧下来,有个人的一些人让我记忆犹新,这个人很坏,但他很努力,不过因为他心术不正,所以一直不被 天尊授以重任,这人就是申公豹。申公豹在里面说过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就算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挪动丝毫!申公豹认为的是“就因为我是个豹子精修炼成人,他们都不信我!”他明

9、确指出了一点,就是人们的成见,成见从一开始就形成的,因为你个人的天然短处,所以即便你后期再怎么努力,你永远拜托不了上级对你出生的成见,这就是阶层深渊。说着很多人可能不懂,但是你细想一下职场你就懂了。一家公司里,有学历的职员和没学历还埋头苦干的职员,一样的尽心尽力,最后他们的工资待遇问题还是一目了然,即便再怎么努力苦干,老板对待那个高文凭的职员总比那些没文凭的职员要优秀,因为从一开始老板就只看中那些高文凭的职员,即便他们懒散,即便他们不敬业,在老板那里他们都看重他们,反而是那些没文凭的职员,即便你再怎么努力,老板从来没把他们放在重要的储备人才领域,这就是成见。(篇四)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热。

10、这部动漫的主题词,到底是什么呢?是正义与邪恶?是命运与抗争?是嫉妒与偏见?是神话和现实?是人生百态?似乎都有道理,但我还是希望主题词是教育,是成长,是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的成长。“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一个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自从诞生就一直遭到批评。这是洋思初中老校长蔡林森刷在学校墙上的醒目标语,大凡去过当年洋思初中的人都能见证。洋思用他们自己独有的成功展示和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但依然有教育专家、社会学者,更包括许多校长、老师们,怎么也不愿、不会承认这句话是百分百正确,时至今日也是。可这部动漫似乎在印证这句话。你看,哪吒,本是一个凡胎,是李靖和殷夫人的孩子,但在降生的时刻,因申公豹的掉包捣乱

11、和太乙真人的醉酒失职,错被魔丸投胎,带着魔性和罪孽面世。二次元的刘海,黑眼眶,成了人们口中的“怪物”,一旦放出去,就会恶作剧不断。陈塘关的老老小小,避之唯恐不及。从哪吒的貌相、行为、德性上看,有谁能相信这个魔童能被点化改变呢?结局呢?因为有一个懂孩子的母亲,愿意陪孩子的母亲,希望孩子即使只能活三年也要让他快乐的母亲,而不是银河补习班里马飞同学的母亲。因为有一个能够保护孩子的父亲,为了挽救孩子可以放下全部尊严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的父亲。因为有一个虽然很萌,也会犯错误,但能全心全意地帮助徒弟的师父,并在关键时刻宁失500年修行而能一起共抗天劫的师父,而不是银河补习班中的闫主任。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所有这

12、些爱、陪伴、帮助,最后都点燃了哪吒那内心的善,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劲,如同银河补习班中的马飞,最终,魔童逆天成仙。再看,敖丙,本是妖族,龙王三太子,是申公豹盗走的“灵珠”与之龙族血脉结合的角儿,虽有人形人身,但头上长着角。生长在怨气冲天的龙族环境之中,身负着龙族升天的使命,又加上申公豹这个师父的不断教唆灌输,他恶劣的生长环境,让他原本善良的灵珠,被不断黑化、魔化。他与哪吒是天生的死敌,但因哪吒认他为唯一的朋友,他也因为哪吒是自己唯一的朋友,他们一起踢毽子,好不开心。生日宴那天,当然,也应该是敖丙的生辰,他还是背叛了哪吒,为了龙族,活埋整个陈塘关,而哪吒选择了拯救,打败了敖丙,但哪吒宽恕了敖

13、丙。最终,被友爱、友情和宽恕感化的敖丙和哪吒一起联手,共同对抗天劫,被太乙真人用法器留住魂魄,相信最终必能复活,也就是说这两个孩子最终都被教育成功!不妨总结一下,一个原本是人,被魔丸投胎,被人们视为怪物,最后在爱的陪伴,特别是父母之爱的感动之下,成功了!一个原本是妖,被灵珠结合,幻成人形,在污浊的龙宫中生存,始终被黑化,但在友爱、宽恕和灵珠之善的激活下,最后也化妖为仙。如此魔性玩劣,如此妖孽深重,都能教化成功。难道我们那一个个正常人的正常的孩子又为什么不能教育好呢?教育不是万能,但放弃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只要不放弃,不服输,拼到底,我相信,孩子是能教好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14、任老师。”我们自己的成长就是如此,我们兄弟姐妹都是在爸爸妈妈的引导、教育与鼓励中长大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哪吒如果没有殷夫人这样的母亲,没有李将军这样的父亲,有可能逆天成仙吗?再想一想银河补习班,马飞如果不是亲生父亲马皓文的及时出现和果断出手,只是还如前七年一样,能飞上浩荡银河吗?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学校教育的问题,但究其根源,还在家庭,在家长,在家风,在家庭教育。希望每一个做家长的人都要清醒!当然,更希望我们整个社会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党和政府积极提倡做好家庭教育,提倡家校合作,这是一件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既然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我们就应该把家当作课堂,像学校教育里

15、研究课堂一样去经营自己的家庭,经营课堂文化,选择课堂内容,组织课堂活动,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家庭这个人生课堂里温暖的阳光和浓浓的爱。既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就应当承担教育孩子的启蒙开智的重任,不能只养不育,不能自己任性妄为,而必须正己修为,以身作则,做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引路人;就应当如殷夫人一样,研究孩子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心灵,用行动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就应当像李靖一样,尊重和保护自己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和创设孩子成长的有利环境,办好家庭这所人生大学堂。当然,更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密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睦大家庭,传承好家风,家校共牵手,让孩子始终能够沐浴在

16、仁爱、友善的家庭、学校的幸福中,快乐成长。孩子成长,家庭即是课堂,家长即是老师,且是第一课堂,更是第一老师!“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漫长而综合系统的工程;成长,孩子的成长,永远从善意出发,攻心为上,慈悲为怀。”教育是向善的事业。想想陈塘关的父老乡亲们,你们给哪吒提供了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啊?你们是用怎样的眼光与见识对待哪吒们的?当然,我也想到李将军夫妇,你们对孩子来说,是好父母,你们何等尽职尽责!如果有人能够想方设法帮助陈塘关的家长们化解成见和偏见,那是多好的教育啊!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晓得,但是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篇五)浓重的“烟熏妆”,又凶又丑的“鳄鱼牙”,仿佛看淡

17、一切的“小表情”,时不时还会 创作打油诗“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最近被这个丑萌 丑萌的“小哪吒”刷了屏。和以往正气凛然的小英雄形象不同,这次的哪吒从外表上也许不 够正义,不够吸引人,然而当真正走进电影院,走进哪吒的时候,会沉浸在他的故事与魅力 之中。 哪吒的故事要从天地灵气孕育出的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讲起,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 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将会带来巨大益处,而魔丸将会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命太乙真 人将灵珠托生至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身上,但由于申公豹从中作怪,灵珠被掉包,本应该是 作为灵珠英雄降生的哪吒却变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魔王,等待三年后的天雷降临。三年期

18、 间,陈塘关的人都视哪吒为妖怪,不接纳他躲着他,而哪吒饱受委屈却仍然想证明自己。李 靖骗哪吒是灵珠转世,让他安安心心跟着太乙学艺,降妖除魔,保护百姓。在这善意的谎言 之下,哪吒认真学习,结识了唯一的朋友敖丙。然而申公豹告诉了哪吒真相,他并不是什么 灵珠英雄,而是魔丸转世。得知真相的哪吒不愿接受事实,却在陈塘关陷入危难之际克服魔 性出手相助,并和敖丙携手共同抵抗天雷。“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看到小哪吒,让我忍不住地想起了“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这个标签是外人赋予他 们的。正如陈塘关的百姓一样,他们从哪吒出生开始就认定他是一个妖怪,不愿意和他接 触。其实哪吒的本性并不坏,而

19、外在的环境并没有给哪吒证明自己的机会。看到那些指责哪 吒,说哪吒是妖怪的村民们,让我想到了刚刚入职时的我。几乎每一个班里都会有那么一个 或几个“问题学生”,还记得那时的我,面对班里这位独特的孩子,无法正确的与他沟通相 处,也正是我的不会处理,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反抗,让他与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隔阂。但 是,随着一天又一天的相处,我的眼睛里已经不再全部都是他的缺点,他也是一个渴望被老 师认可的孩子,他同样也是喜欢被表扬的孩子,他身上也有独特的闪光点,他热心,他善 良,他的行为举止虽然有时不太合适,但是只要足够耐心友善,他也能把老师讲的大道理听 进去,他能改正。电影中有句话,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20、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 它,那么,身为老师的我们更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问题学生”,我们要给予每一个孩 子平等的机会,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找到正确相 处的方法,让“问题学生”不再有问题。(篇六)最早听说哪吒,是小时候奶奶用诸城话告诉我的“诺炸”。小时候跟兄弟姐妹们玩“诺炸”游戏,都是受电视剧影响,拿着红领巾当混天绫,找铁丝卷一个圆圈当乾坤圈,用混天绫去抽羊,用乾坤圈打驴腿,绝对是必玩内容。-后来长大了,知道哪吒的故事主要来自两个地方,第一封神演义,第二西游记。那时候家里没有书,也借不到,就到学校门口租书的小摊上租西游,一毛钱看三天,晚上偷偷躲在被窝看,主要

21、就是看个热闹。-这次看电影之前,我专门找出了西游记,回忆了一下这里面哪吒的形象。在西游的前半部分,哪吒只是一个跟四大天王脸一样的脸谱化人物,除了大闹天宫里跟悟空过了几招,没有更加深入的介绍,以后每次出现都是惊鸿一瞥,在后半部的八十三回,金鼻白毛老鼠精这一节,详细介绍了哪吒的生平,当年读的时候,没感觉怎么样,这一段都是跳着读的,昨晚仔细读了一下,发现这一段是整个西游描写人物的传神之笔,相当的有意思:悟空去天上告御状,说托塔天王的女儿在人间抓了唐僧,太白金星奉御旨,带悟空去见天王对质,天王一听大怒,命人将悟空绑了挥刀就砍,哪吒上前用剑架住天王的刀,天王大惊,按照正常父子,儿子架住父亲的刀,只需要喝

22、退就可以了,怎么会大惊失色?原来哪吒出生之后,接连闯祸,天王那时就动了杀心,哪吒对父亲的冷酷失望之极,割肉还父,剔骨还母,灵魂找到佛祖喊冤,佛祖慈悲为怀,救了哪吒性命,他复活之后回去找天王寻仇,天王情急之下乞求佛祖,佛祖就赐给他一座金塔,专门用来镇住哪吒,这才消除了父子仇怨。“托塔天王”之名从此而来(想想挺搞笑的,整天拿在手里的标志性武器,居然是为了镇住自己儿子的),哪吒用剑抵住天王的刀,此时金塔并不在天王手上,怕哪吒又找他寻仇,于是静悄悄没敢问,从塔座上取来金塔,托在手中,才敢问儿子:“孩儿,你刚才用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托塔天王的表现,活脱脱一个有心理阴影的怂父形象,尤其是在打不过自己

23、的儿子的情况下,心理阴影就更严重了。说明天王和哪吒的亲子关系出了严重问题,父子之间闹到刀剑相向,在神仙家也不是什么好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天王眼中,名誉地位要远远高于自己儿子的性命。父子之间没有亲情,只靠利益捆绑和权威压制,一旦有一天利益和权威的天平倾斜,那就是悲剧的开始。比如上面,悟空带着御旨出现,在心理阴影沉重,敏感的天王眼中,天平就已经倾斜了,大惊失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西游记四大名著之一,靠的绝对不是悟空一次次的打打杀杀,电视剧误导了我们的认识,86版西游电视剧那种千篇一律的手法,绝对没有拍出西游真正的精髓。像前面这样通过人物心理的描写,揭示人性的点睛之作,绝对是西游的精妙之处。-在哪吒

24、的生平之中,最后那段复活的故事,封神和西游差不多,但一个关键细节做了修改,西游是佛祖复活了哪吒,而封神是太乙真人复活了哪吒,西游的成书时间要早于封神,可以肯定的是,如此相似的细节,封神的作者肯定是参考了西游,但故意把重要人物做了改变,估计跟作者崇道抑佛有关。-虽然把原著中的哪吒改的面目全非,但这种正能量的改法,我是赞成的,编剧主要参考的是封神演义。说实话,我最喜欢的还是封神中的这个哪吒,快意恩仇,像极了他脚下那对风火轮,西游中的哪吒,在巨大的神仙序列中很难显现峥嵘。-这部片子中改编最多的首先是哪吒的父母,原著中的李靖自私冷酷,逼死儿子,原著中的殷夫人低眉顺目,任凭丈夫。电影中的李靖,正气凛然,

25、舍命救子,爱护百姓,伟丈夫一个。殷夫人,不再是封建社会里常见的那种慈母形象:低眉顺眼、唯唯诺诺、只有慈爱、没有个性、没有家庭话语权。电影中,殷夫人被导演赋予了 “女将+慈母+偶尔任性撒娇的可爱女人” 的人设!她活泼、飒爽、有个性、有爱。既能给予哪吒最温柔的母爱,又能上阵斩妖除魔,还能陪哪吒踢毽子、帮助哪吒成长是哪吒的母亲、也是导师、朋友和玩伴。她在丈夫面前,也不再是低眉顺眼的样子,而是有主见、会撒娇、有坚持。可以说,就冲着哪吒母亲殷夫人的形象塑造,这部电影就比很多影视剧高了几个段位。值得大大的表扬。-哪吒的形象在传说中一直是个孩童模样,相传是莲花莲藕所化,有终身不老之体,这样的形象恰恰给影视创

26、作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哪吒的这个孩童形象,正是聚集了天下父母对孩子难带的所有恐惧。-我觉得,哪吒之魔童降临是一部妥妥的亲子教育电影。他出生时命运就已经注定,魔丸转世,生来不受待见,注定要为祸人间,而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他,用爱和包容来感化他,就算知道他只有三年寿命,也用心的呵护,给的都是最正能量的引导,在最后哪吒成魔还是成仙紧要的关头,这种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哪吒跳出了命运的束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反观敖丙的成长,他是灵珠转世,天生纯良,但从小受的是厚黑教育,父亲和师傅,天天往他的心里埋仇恨种子,灌输黑暗理念,教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天天被如此熏陶,在关键时刻,就容易迷失方向,走向歧途。佛家

27、讲求一念善恶,好人和坏人是没有明显界限的,关键时刻的选择最重要。前几年的药家鑫,汽车撞人之后,是选择打电话救人还是拿刀子捅人,决定的时刻最多不会超过三十秒,一念之间命运注定,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天生凶恶不重要,天生纯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而教育,是这种选择的最重要影响力,世界这么大,很少有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但监狱里却关了无数人,历史的耻辱柱上也钉了无数人。-哪吒最后的光芒四射,跟父母的日常教育积累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教育孩子辛苦,尤其是孩子不理解这种苦的时候更苦,付出了很长时间,不见效果,挫败感强烈,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到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哪吒的父母给所有的父母树立了一个不抛弃不

28、放弃的榜样,要想收获,必须付出,付出就要割舍,割舍时间,割舍爱好,割舍短板,用心呵护,身体力行,待到时机成熟,魔丸也能拯救人间。-电影动画制作水平很高,次要人物也毫不马虎,音乐好,立意也好,经典台词不断:-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是谁,只有自己说了才算。-我一个魔丸都比你这灵珠活的有人样。-期待这样的国产动漫再多一点,三十年后,国产片能与迪士尼并驾齐驱。-另,我感觉,日本的动漫在走下坡路,前段时间看了哆啦A梦系列和千与千寻,好是好,就是有一点:故事都是老创意,老创意还能挣钱是本事,但说明后继乏力,创新不足。包括美国人,也有这个趋势,狮子王做成真动物,说明制作水平高,时间点

29、把握的也好,我们这代看过的人孩子也差不多能看懂了,他就做出来,商业宣传也好,但是故事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个,创新太难了。就像这次的哪吒,比原著变化大一点,有些人就开始批评。-作为中国人的好处是,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等等,随便找出个人物,改编一下,做成电影,都是大制作,共工撞塌不周山,洪水滔天;刑天挥舞大板斧,勇冠天下;精卫化鸟填沧海,其志可嘉任何一个做成动画电影,效果绝对要超过花木兰。(篇七) 刚从影院观影哪吒出来,虽然没有看流浪地球当时那样国内第一个硬科幻电影那样震撼,但是哪吒这故事也很好,从中透露出来的也算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内核思想。 下面谈

30、的观感有一定剧透,但是现在尽量表达在不剧透下我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哪吒出世后,充分表现出了一个熊孩子的本质,一个出生就会拆家的孩子,这或许有影片世界观先赋予了他不同常人的身世,让哪吒出来就不同寻常人,周边人怕他,躲着他,这背后其实体现了现实中某些熊孩子的本质,但是影片也表明了一点,熊孩子也可以做出“善事”,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引导,朋友的引导。 第二,哪吒这也表现出了“留守儿童”的辛酸的情节,父母为了哪吒融入陈塘关到处奔波,为了陈塘关的安全费心费力,但是忽略了这“留守儿童”,虽然父母回家什么都给哪吒,但是哪吒缺少了家庭的关爱。 第三,哪吒亦正亦邪的本质,哪吒出生虽然被打上了“魔”的标签,但是哪吒为了陈塘关就自己搏命的怼“小白龙”,也说明, 关键时刻哪吒没有表现出熊孩子的皮,反而自己扛上了陈塘关的安危。虽然平时哪吒对陈塘关拆家是一个好手,但是哪吒对这个家是有感情的。这一个反差说明哪吒舍身为家的优良品质。 在说说“小白龙”,其实这新的世界观让我们跟以前的哪吒故事的感觉,这“小白龙”也有血有肉,而这“小白龙”感觉就是是个背上现实社会中为了让儿女按照自己过上所谓父母向往的世界,扛上了父母的责任,完全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这“小白龙”也隐射了现实中父母给儿女的“压力”。以至于为了父母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党员心得体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