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4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192832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8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4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4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4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4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4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4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24动量和动量定理含解析新人教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作业 24 动量和动量定理课后限时作业 24 动量和动量定理 时间:45 分钟 1如果一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相等,则此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 A ) A匀速圆周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 D竖直上抛运动 解析:如果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都相同,由IFt可知,物体受到的力 是恒力,则物体可以做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或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 受合外力方向不断变化,合力为变力,在任何相等时间内,合外力的冲量不相等,故不可能 为匀速圆周运动,因此 B、C、D 均可能,A 不可能,故 A 符合题意 2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在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

2、面由静止自由滑下, 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D ) A重力的冲量 B弹力的冲量 C到达底端时的动量 D以上几个量都不是 解析 : 高度相同,则下滑的距离x,加速度agsin,根据xat2得t h sin 1 2 1 sin ,由于倾角不同,则运动的时间不同,根据Imgt知,重力的冲量不同,故 A 错误;对 2h g 于弹力,大小不等,方向不同,弹力的冲量不同,故 B 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到达 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所以到达底端的动量不同,故 C 错误,D 正确 3.用豆粒模拟气体分子,可以模拟气体压强产生的原理如图所示,从距秤盘 80 cm 高 度

3、把 1 000 粒的豆粒连续均匀地倒在秤盘上,持续作用时间为 1 s,豆粒弹起时竖直方向的速 度变为碰前的一半 若每个豆粒只与秤盘碰撞一次, 且碰撞时间极短(在豆粒与秤盘碰撞极短 时间内,碰撞力远大于豆粒受到的重力),已知 1 000 粒的豆粒的总质量为 100 g,则在碰撞 过程中秤盘受到压力大小约为( B ) A0.2 N B0.6 N C1.0 N D1.6 N 解析:本题考查了动量定理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豆粒下落过程做 自由落体运动,落到秤盘上的速度为:v4 m/s,根据题意反弹速度为 2 m/s,对 1 2gh 000 粒豆粒受力分析,对豆粒碰撞秤盘的过程应用动量定

4、理有Ft(mv),则F mv 2 N0.6 N,选项 B 正确,选项 A、C、D 错误 0.1 20.1 4 1 4(2017天津高考)“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 标之一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在最高点时,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 C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 D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 解析: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 不变,重力势能时刻发生变化,则机械能在不断变化,故 A 错

5、误 ; 在最高点对乘客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Nm,座椅对乘客的支持力:FNmgmmg,故 B 正确;乘 v2 r v2 r 客随座椅转动一周,动量变化量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合力的冲量为零,但重力的冲量I mgt0,故 C 错误;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cos,其中为线速度和竖直方向的夹 角,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重力和线速度的大小不变,但在不断变化,所以乘客重力 的瞬时功率在不断变化,故 D 错误 5.一质量为 1 kg 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 时刻开始,受到如图所示的水平 外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第 1 s 末物体的速度为 2 m/s B第 2

6、s 末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最大 C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质点动量增加量之比为 12 D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质点动能增加量之比为 45 解析 : 01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质点的加速度为a1 m/s24 m/s2,第 1 s 末 F m 4 1 质点的速度为v1a1t141 m/s4 m/s,故 A 错误 ; 12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质点 的加速度为a2 m/s22 m/s2, 第 1 s 末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1F1v144 W16 W, F m 2 1 第 2 s 末质点的速度为v2v1a2t2(421) m/s6 m/s,第 2 s 末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为

7、P2F2v226 W12 W, 故B错误 ; 第1 s内与第2 s内质点动量增加量之比为p1p2 (mv10)(mv2mv1)(14)(1614)21,故 C 错误 ; 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质点 动能增加量之比为 Ek1Ek2 ( 1 2mv 2 10) (1 2mv 2 21 2mv 2 1) 142( 162 142)45,故 D 正确 1 2 1 2 1 2 6如图甲所示为杂技中的“顶竿”表演水平地面上演员B用肩部顶住一根长直竹竿, 另一演员A爬至竹竿顶端完成各种动作某次顶竿表演结束后,演员A自竿顶由静止开始下 落,滑到竿底时速度正好为零,然后屈腿跳到地面上,演员A、B质量均为

8、 50 kg,长竹竿质 量为 5 kg,A下滑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竹竿的总长度约为 3 m B06 s 内,演员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始终为 1 050 N C06 s 内,竹竿对演员B的压力的冲量大小为 3 300 Ns D演员A落地时向下屈腿,是为了缩短作用时间以减小地面的冲击力 解析 : 竹竿的长度等于vt图象中的面积, 由图可知,x 26 m6 m, 故 A 错误 ; 06 1 2 s 内A加速度先向下,再向上,故人先失重再超重,故B对地面的压力一定是变化的,故 B 错误 ; 由图可知,04 s 内A向下加速

9、,加速度为a1 m/s20.5 m/s2,则由牛顿第 v t1 2 4 二定律得mgF1ma1, 解得F1(5010500.5) N475 N,46 s 内A向下减速, 加速度 为a2 m/s21 m/s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a2,解得F2(5010501) v t2 2 2 N550 N, 设向下为正方向, 则 06 s 内竹竿对演员B的压力的冲量大小为Img(t1 t2)F1t1F2t2510(42)47545502 Ns3 300 Ns,故 C 正确 ; 演员A 落地时向下曲腿,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地面的冲击力,故 D 错误 7 质量为 0.5 kg 的钢球从距地面 5 m

10、 的位置自由落下, 与地面相碰后竖直弹起到达距地 面 4.05 m 的位置,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 2 s,则钢球与地面碰撞时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的 大小为(g取 10 m/s2)( D ) A5 N B90 N C95 N D100 N 解析 : 钢球从距地面 5 m 的位置落到地面所用时间t11 s,与地面碰前瞬时的速 2h1 g 率v110 m/s,与地面碰后瞬间的速率v29 m/s,上升至距地面 4.05 m 所用2gh12gh2 时间t2 0.9 s,钢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 ttt1t20.1 s,则(Fmg)tmv2 2h2 g (mv1), 解得Fmg0.510 N N100 N, 选

11、项 D 正确 mv2v1 t 0.5 109 0.1 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根轻质弹簧, 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 另一端紧靠(不相连) 着一个物体,已知物体的质量m4 kg,如图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并向左压 缩弹簧,F做功 50 J 后(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突然撤去外力F,物体从静止开始运 动则当撤去F后,弹簧弹力对物体的冲量为( C ) A5 Ns B15 Ns C20 Ns D100 Ns 解析:由于弹簧的弹力是变力,因此该力的冲量不能用公式IFt直接求解,可以考虑 运用动量定理(即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间接求解 已知弹簧储存了 50 J 的弹性势 能,可以

12、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物体离开弹簧时的速度,然后运用动量定理求冲量,所以 有Epmv2,Imv,解得弹簧弹力对物体的冲量I20 Ns,选项 C 正确 1 2 9.(多选)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 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 A04 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B04 s 内拉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C4 s 末物体的动量为零 D04 s 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 解析 :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 04 s 内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4 s 末的速度为零, 位移在 04 s 内一直增大,A 错误 ; 前 2 s 内拉力做正功,后 2 s 内拉力

13、做负功,且两段时间 内做功代数和为零,故 B 正确;4 s 末的速度为零,故物体的动量为零,C 正确;根据动量定 理,04 s 内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所以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故 D 正确 10.(多选)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A点由静止释放, 落到地面 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的B点时速度减为零不计空 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C )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 B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 C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m2gH D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所受阻力的冲量 解析:小球在整个过程

14、中,动能变化量为零,重力势能减小了mg(Hh),则小球的机械 能减小了mg(Hh),故 A 正确;对小球下落的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h)Wf0, 则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Wfmg(Hh),故 B 错误;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v,对小球2gH 从开始进入泥潭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得IGIF0m,则IFIGm,2gH2gH 可知阻力的冲量大于m,故 C 正确;对全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可知动量的变化量等于重2gH 力冲量和阻力冲量的矢量和,故 D 错误 11如图甲所示为某农庄灌溉工程的示意图地面与水面的距离为H,用水泵从水池抽 水(抽水过程中H保持不变),龙头离地面的高度为h,水管横截面积为

15、S,水的密度为, 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水从管口以一定的速度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喷出, 水落地的位置到管口的水平距离 为 10h,设管口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度都相同 求每秒内从管口流出的水的质量m0; 不计额外功的损失,求水泵输出的功率P. (2)在保证水管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在龙头后接一个如图乙所示的喷头, 让水流竖直向下 喷出,打在水平地面上不反弹,产生大小为F的冲击力,由于水与地面作用时间很短,可忽 略重力的影响,求水流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 解析:(1)水从管口沿水平方向喷出,做平抛运动,设水喷出时的速度为v0,做平抛 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 竖直方向上有hgt2 1 2

16、水平方向上有 10hv0t 时间t0内喷出的水的质量mVv0t0S 每秒喷出的水的质量m0 m t0 联立解得m0S.50gh 时间t0内水泵输出的功Wmg(Hh)mv 1 2 2 0 输出功率P W t0 解得PSg(H26h)50gh (2)取与地面作用的一小块水 m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有Ftmv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 由题意可知 mm0t 解得v . F S50gh 答案:(1)S Sg(H26h)50gh50gh (2) F S50gh 12 如图所示, 若直升机总质量为m, 直升机的旋翼桨盘面积(桨叶旋转形成的圆的面积) 为S,已知空气密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此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时其内部发动机的功率 解析:直升机悬停时受到的升力Fmg 设螺旋桨作用于空气后空气的速度为v,在很短的时间 t内,螺旋桨推动空气的质量 mSvt 对于质量为 m的这部分空气,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F 由动量定理得Ftmv 设发动机的功率为P,由动能定理得Ptv2 m 2 联立解得P . mg 2 mg S 答案: mg 2 mg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