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206714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20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财政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财政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财政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财政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ppt(2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财 政 学,导 论,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三、财政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四、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财政的一般概念,1、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 2、“财政”一词的由来 3、财政的一般概念和特征,什么叫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 财政的一般特征是:财政的分配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的一般特征是:财政的分配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

2、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它具有总体性、共同性、不对称性的特征。,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1、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前提,私有制和阶级对抗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根源,国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是财政形成的标志。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2、财政的发展 奴隶制国家财政 封建制国家财政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三、财政学说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古代朴素的财政思想 2、资本主义财政学说 3、社会主义财政学说,四、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描述财政分配活动,分析财政政策与制度建立、运行状况,找出财政分配规律。,财政学研究方法是

3、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指导下,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财政分配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财政失效,1.1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市场所天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 (一)资源配置失效 自然垄断和产品差别 外部性 (二)分配不公平 (三)市场经济宏观不稳定,1.12政府失效 政府失效是指用政府活动的最终结果判断政府活动过程的低效性和活动结果的非理性性。,(一)公共选择的困惑 (二)宏

4、观经济政策的失效 (三)政府行为失效 (四)政府职能失效 (五)政府作用失效,1.13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 1、从作用范围上,政府活动的界限应在市场失灵领域,而市场机制的调节应在政府失效领域。,2、从作用层次上,政府活动主要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而市场机制主要在微观经济层面上。 3、从公平与效率准则的实现上,政府主要致力于社会公平,市场机制主要致力于效率。,第二节 公共产品 1.21公共产品的概念和辨别标准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

5、争性的特点。,1.22公共产品的分类,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是纯公共产品; 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是私人产品; 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中间的是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1.23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 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通过无偿税收提供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第三节 财政的必要性,1.31纠正市场失灵需要财政,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就是市场不能成为主要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弥补这一缺欠,政府需要通过财政税收手段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财政。,财政作为政府的分配,能

6、够促进社会公平。财政在现代市场经济公平问题上,在再分配方面发挥着单纯市场制度无法替代的作用。只有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实现再分配政策,才能满足社会对公平分配的要求。,财政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经济稳定与持续发展。,1.32减少政府失效需要财政 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干预行为来调节市场机制,既要保证市场运行的外部条件,又要作为市场失灵的补充。然而政府行为本身也有一定局限性。政府失效同样存在,如政府干预社会经济活动领域过大,政府行为不规范,导致宏观经济政策失灵及政府作用的负效应等。,减少政府失效需要财政。首先财政为各级政府有效地履行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财力保障。其次,财政对合理确定政府

7、规模、界定政府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向及政策取向有约束作用。,第二章 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职能的一般表述 第二节 配置资源职能 第三节 收入分配职能 第四节 稳定与增长职能,第一节 财政职能的一般表述,一、财政职能的内涵 财政职能即财政经济职能。它是财政内在的、客观具有的经济功能,它是由财政本质决定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财政的职能作为一个分配范畴所固有的作用,是不能被替代的。,财政的作用即财政工作的作用。它是财政具体工作、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实施的作用。它体现的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财政工作的作用是以财政职能为依据,财政职能在具体的财政工作中得以体现和实现。,正确认识和理解财

8、政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财政职能,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制定财政政策,合理运用财政机制及形式,就能有效发挥财政的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否则就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阻力和消极影响。,二、财政职能与国家职能、政府职能的关系,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财政职能的前提;财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国家和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一)政府职能、国家职能是研究财政职能的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时期的财政职能与国家职能、政府职能的范围、作用方式密切相关并受到其制约。,(二)财政职能是政府职能的 有机组成部分,政府作为由国家授权行使职能,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权力机关,主要承担

9、着政治、经济、公益三大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充当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员”的角色。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财政职能的实现。因而,财政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政府职能、国家职能 的目的决定了财政职能的目的,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是政府职能、国家职能的根本目的,这就决定了财政职能的目的。首先要为政权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保证,合理分配使用财政资金;其次,规范分配方式,理顺分配关系;第三,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促进社会全面稳定和进步;第四,优化结构,实现总量平衡,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四)财政职能是政府职能、国家职能在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中

10、的体现,财政作为政府的分配行为,是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自觉行为,是一种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据的分配行为。因而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但是并不意味国家可凭借政治权力任意分配。因为财政分配受现存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由现实的生产和再生产决定。,三、财政职能的实现与公平、效率,财政职能的实现必须同时考虑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公平和效率是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准则。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概念,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分配的前提。现阶段公平分配是按对社会的贡献实现分配。,效率是生产力范畴,表现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高效率是通过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社会资源优化配

11、置而实现的。财政职能的实现就是要促进公平与效率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公平是促进效率的保障,效率是公平的物质条件。两者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协调公平与效率原则,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一)公平与效率既然有统一性,两者必须兼顾。 (二)正确处理好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 (三)通过市场和财政两种机制有效结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第二节 配置资源职能,一、配置资源职能的含义和必要性,配置资源职能的含义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政府通过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运用,实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结构优化、

12、资源运用效率较高、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财政执行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在于:一是社会公共需要的客观存在。公共需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使财政对社会公共需要进行资源配置成为重要内容。二是弥补市场缺陷。市场失灵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担负起配置资源的任务。,二、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3、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三、执行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工具 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主要有财政支出手段,如投资、补贴、国债、政府预算等;财政收入手段,如税收、利润上缴等。财政制度改革和财政政策的实施。,第三节 收入分配职能

13、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和必要性 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是指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利益主体关系进行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的分配目标。,财政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必要性在于:没有政府的参与,社会经济只靠市场机制调节不能实现社会财富与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第一,市场机制的缺欠造成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公平;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完全保证实现收入和财富公平分配。因为,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为使现阶段收入差距维持在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保障社会公平,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施必不可少。,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实现合理的税收负担,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14、。,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贯彻国家的分配政策,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过分悬殊,坚持共同富裕,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三、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工具 1、税收 2、转移支付 3、购买支出 4、各种收入政策,第四节 稳定与增长职能,一、稳定与增长职能的含义及必要性,1、稳定与增长职能的含义 稳定与增长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以达到充分就业,实现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经济稳定是指就业率的稳定。就业率的稳定是指一切在法律就业的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者,能够通过自己劳动赚取收入者所占的比重。,充分就业是指一个国家

15、中有能力工作、愿意工作的劳动人口的充分就业。这部分劳动人口在全部劳动人口占的比重大约为95%左右,因而认为95%左右的就业率是理想的就业率。,经济稳定还包括物价水平稳定。理想物价水平是物价涨幅为零。3%-5%的年度物价涨幅被经济学家视为可以忍受的,物价水平稳定的界线。,经济稳定还包括国际收支平衡,即一国在国际经济交往时,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的收支大体保持平衡。,在现实社会经济运行中,经济稳定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状态密切相关。供求相对平衡经济相对稳定,供求出现较大的差异,经济就会呈现出被动状态。政府通过财政收支及政策的变化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与结构,调节和控制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态

16、,发挥经济稳定与增长的职能。,2、稳定与增长职能的必要性 经济稳定的目标就是保持或达到充分就业或高就业率,适度的稳定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这个目标是通过财政稳定与增长职能实现的。,财政稳定与增长职能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因为,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出现。社会总需求的水平是难以控制的,具有不可控性。社会支出水平既难以准确预测,又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所以,客观上需要政府用财政手段调控社会总量水平,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二、稳定与增长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2、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三、执行稳定与增长职能的主

17、要工具,1、预算收支政策 财政赤字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支出大于收入。 财政结余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收入大于支出。 财政平衡是中性的财政政策,收入与支出大体相等。,2、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是指那些在经济活动中能自动地趋于部分抵消总需求变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如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3、政策的选择 政策的选择是指通过有选择地改变政策的办法实施财政政策,进而调节社会总需求与结构。,例如支出项目的调节,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收入中税收政策的调节,影响企业与个人经济行为,促进供求在结构上合理。,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18、 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配置活动,是针对社会、单位或私人部门资源配置不足而实施的,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财政支出的含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取得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的必要性在于:有利于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有利于全面综合的分析财政支出的落实情况,从整体上分析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实现财政支出合理化的途径。,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按支出用途分类,是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分类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理论。 社会总产品在价

19、值构成上分为C、V、M三部分。,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最终使用可分为补偿和消费两大部分。C为补偿支出的社会总产品价值,(V+M)为消费支出的社会总产品价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中M部分不能全部用于消费,而是通过投资过程形成积累。因此,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从最终使用来看:,C的价值并不全部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价值部分可以用来积累的投资 V的价值也不等于全部消费。其中个人收入的V中有一部分以储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投资。 M的价值一部分作为社会消费基金,余下的部分用于积累。,可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同社会总产品的最终

20、使用构成是有差别的。这个过程得以实现的机制是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 因此,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价值构成上划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支出。从动态再生产的角度可分为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我国财政支出按通途分类有十几项。如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农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科教文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按社会总产品价格构成归类 按动态再生产角度归类。,补偿性支出-挖潜改造资金 积累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增加固定资产部分)流动资金支出 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新产品试制支出 地质勘探费 支

21、农及各项农业事业费 城市公用支出,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抚恤、社会救济费 行政管理费 国防战备费,消费性支出,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考察财政支出与社会总产品分配过程、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安排国民经济中各种支出的比例。,二、按政府职能分类,财政支出的目的是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物质需要。这里的物质需要可以理解为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费用。所以按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就是按照费用类别分类。,(一)按职能分类是西方国家常用的支出分类方法 1、一般政府服务 2、公共和社会服务 3、经济服务 4、其他职能,(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政府的职能,将财政支出分为十四大类(见教材第49页)

22、。,(三)我国财政支出分类 我国将财政支出分为五大类。 1、经济建设费 2、社会文教费 3、国防费 4、行政管理费 5、其他支出,这种分类可以表明财政支出的用途及整个财政支出在主要职能之间的配置,还可以表明各类支出在财政支出的相对地位,及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还可以与其他国家同一时期的支出作横向分析,揭示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别。,三、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主要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同。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财政直接从市场上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购买商品和劳务活动,体现出来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3、。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付出资金,却无任何所得。主要有补助、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它体现出来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将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重大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对生产和就业有间接影响。 2、购买性支出体现出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而转移性支出对政府活动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约束较强,而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由此可见,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财政执行

24、资源配置职能就较强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直接影响就大些,财政执行收入分配职能就较强。,四、按支出方式分类,财政支出的基本方式有无偿拨款和有偿贷款两种形式。无偿拨款指财政将货币资金直接拨付给有关单位使用,不要求其归还和付出任何代价的支付方式。有偿贷款是指财政直接贷款或通过银行贷款给有关部门和单位使用并收取一定的利息或占用费的支出形式。,无偿拨款主要用于经费性支出,有偿贷款主要用于资本投资性支出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按支出级次分类,我国财政支出分为中央支出、省级支出、市级支出、县级支出、乡级支出,共五个级次组成。中央支出为国家财政支出,省以下为地方财政支出。

25、 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中央和地方在政府财政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财政支出作为社会总资源配置的有机组成部分,占社会总资源配置的比重是否适当,不仅直接影响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职能实现的程度,而且直接制约着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同时关系到社会再生产能否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它是财政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它反映了财政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财富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财政的三大职能都是通过财政支出行为执行的。,由于各国对财政收入的范围确定有差异,因而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

26、重来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缺少可比性,同时,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资金集中的程度。所以,财政支出是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重要指标。,二、财政支出规模变动趋势,1、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总体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 自由竟争资本主义时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小,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只是承担国家安全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在调节经济、文化、社会方面作的很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基本矛盾激化,国家为维持经济发展,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不得不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水平和提供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由于GDP的增长,筹措财政收入的措施加强,以及增发公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子手段成为可能,也

27、从财源上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表3-1 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年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瑞典,1880,1929,1960,1985,15,19,35,52,10,31,32,47,11,19,18,33,10,24,32,48,8,10,28,37,6,8,31,65,资料来源: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44页 中国财经出版社,2、西方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瓦格纳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他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皮考克和威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与替代效应”。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发展模型。,3、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占

28、GDP的发展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前,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财政统收统支,另一方面“高就业、低收入”的分配政策,使企业利润甚至折旧全部上缴国家,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全部由国家拨付。个人收入较低,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及无偿供给。,经济体制改革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因为对国企的放权让利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使财政支出的绝对数快速增长,但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同时财政支出增长大于收入增长,财政赤字扩大。,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2、政治因素。主要指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局是否稳

29、定、政府机构设置及其工作效率的高低。 3、社会与历史因素。主要指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财政支出结构是指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结果形成的不同的政府支出结构类型。,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意义在于:了解政府支出的基本内容和各类支出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掌握特定时期内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及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主要因素。,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 一般分析,(一)财政支出的用途结构 补偿性支出与积累性支出在财政总支出额中呈下降趋势,消费支出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弱化,由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

30、变为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增强。,(二)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 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分为: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支出、行政管理、其他支出五大部分。,表3-2 中国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 单位(%),项目,年份,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支出,行政管理,其他支出,1970,1975,1980,1985,1990,1995,1996,1997,60.5,58.7,58.2,56.3,44.4,41.9,40.7,39.5,8.0,12.6,16.2,20.4,23.9,25.7,26.2,26.7,22.4,18.4,15.8,9.6,9.4,9.3,9.1,8.8,4.9,2.0,

31、6.1,8.5,13.4,14.6,14.9,14.7,4.2,6.3,3.7,5.2,8.9,8.5,9.1,10.3,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1999),(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为标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和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反映出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表3-3 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类 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其中: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转移性支出,其中:公债利息,补助金,其他,45.2,34.9,10.3,41.0,5.6,35.4,13.8,6

32、1.5,50.1,11.4,22.5,5.5,17.0,16.0,合 计,100.0,100.0,资料来源:A.B.普莱斯特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四)财政支出的级次结构 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划分明确后,财政支出也必须在中央与地方进行合理的划分,这样,财政支出才能既保证各级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需要,又保证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表3-4 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年 份,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32.2,67.8,31.3,68.7,28.3,71.7,30.3,69.7,29.2,70.8,27.

33、1,72.9,27.4,72.6,28.9,71.1,资料来源: 中国财政年鉴(1999年),二、影响财政支出结构 的因素分析,1、政府职能及财政资金供给范围 2、经济发展水平 3、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 4、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第四节 政府支出效益分析,一、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及 衡量方法,1、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 成本效益分析法 2、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最低费用选择法 公共定价法,二、成本效益分析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起源 2、政府项目成本效益分析的特殊性 3、成本效益分析的误区 4、评估的类型 5、成本效益分析的一般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

34、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结果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选择能产生最大效益的政策。,基本原则的应用 选择最优投资项目的依据是该项目的净社会效益。 净社会效益=效益-成本,三、政府采购制度,(一)政府采购的内涵及特点,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政府采购具有以下特点:

35、 1、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2、采购行为的非盈利性 3、采购规模巨大、采购对象广泛 4、公共管理 5、政策性 6、公开、公正、公平性,(二)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机制,1、政府采购主管机构 2、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 3、政府采购模式 4、采购官员的管理 5、质疑与申诉机制,(三)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政府支出效益的重大意义,从财政部门自身角度看,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看,由于引进招标投标竞争机制,大大减少腐败现象。,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尽可能节约资金

36、,提高所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第一节 行政、国防支出 第二节 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 第三节 政府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政府作为一般的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主要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一节 行政、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是履行国家或政府基本职能,实现国家的政治职能所必须的财力保证。从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角度来看,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具有典型的纯公共产品的特征。,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和内容,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

37、 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是非生产性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它虽然不创造任何财富,但它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之一。,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外交支出。,二、国防支出的性质和内容,国防支出是指一国政府为维持国家主权与保证领土完整,用于军事工程、科研、各军兵种经常性开支、后备部队经常性开支以及战时的作战费用。,国防支出的性质是非生产性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国防支出虽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净消耗,但它是保证国家安全、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支出之一。没有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国家就不成其为国家。所以它们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

38、宏观依据。,国防支出的内容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防空经费等。,三、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变动趋势分析,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作为国家执行基本职能的基本支出,只要国家存在,它就不能在财政中消失,但在不同的时期或年度里,它们的变动幅度是比较大的。,表4-1 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时期,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时期,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23.4,7.5,11.9,5.4,21.8,4.8,19.1,4.5,16.5,4.9,11.9,6.8,9.1,8.8,9.5,11.9,资料来源:中国

39、财政年鉴(1996),表4-2 美国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时间,1940,1950,1960,1970,1980,1985,1996,国防,支出,11.8,36.8,38,28.2,18,18.5,15.88,四、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控制,(一)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1、从直接的生产和消费社会财富角度看,这两类支出越少越好。 2、从财富生产的社会条件看,这两类活动费用又不是在“虚耗“社会财富。,3、从社会经济的循环周转看,当社会消费需求不足时,这两类费用的增加,有增加消费和支持生产的作用;当社会供给不足时,增加这两类消费,有通货膨胀的效果。,由此可见,控制行政费和

40、国防费支出,必须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经济管理的需要及社会总供求的对比关系。,(二)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规模控制,第二节 文化、教育、科学、 卫生支出,文教科卫支出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的经费支出。它属于混合型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政府对文教科卫的支持,对整个社会成员的素质提高,从而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和必要性,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属于非生产性支出,是社会消费支出。,财政对文教科卫投入的必要性在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学技术的源泉和基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二、文教科卫支

41、出的主要内容,1、按支出使用部门划分为:文化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体育事业费、通讯事业费、广播电视事业费等。 2、按支出用途划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三、文教科卫的资金来源,四、文教科卫支出的管理,第三节 政府投资性支出,政府投资或财政投资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投资活动,是国家积累基金运用的重要形式。,一、投资与经济增长,1、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2、投资可以刺激需求的增长,同时增加供给 3、投资规模受当前生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二、政府投资一般分析,社会总投资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部分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

42、是不同的。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的差异;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1、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盈利性;资金来源主要靠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项目选择投资数额小,资金周转快、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投资项目。,2、政府投资的特点:政府居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资金来源大多是无偿的,可以投资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政府可以投资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项目。,3、财政投资决策的判断标准 稀缺要素标准 储蓄最大化标准 社会边际生产率标准 增加就业标准,4、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政府投资是社会总投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

43、位,是由三方面的原因和需要决定的。,第一,政府投资是克服市场在资金配置中所存在的某些“失灵”表现的必要手段; 第二,政府投资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政府对科教文卫的投资,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5、政府投资的原则 政府投资不能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造成扭曲和障碍; 政府投资不宜干扰和影响民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偏好; 政府投资要着眼于有利于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的增进。,6、政府投资领域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大体分三类: 竞争性投资项目 基础性投资项目 公益性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应以公益性和一部分基础性项目作为投资重点。,二、基础产

44、业财政投资的重要性,基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部分,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产业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生活质量也就越高。,1、基础产业的含义 狭义的基础产业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 广义的基础产业是指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科教文卫等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部门,这些部门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固定资产。通常归于广义的基础设施之列。,2、基础产业的特征 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属于公共产品; 基础工业提供的产品是所有生产部门再生产时必需的投入品。基础产业感应度系数比较高;,基

45、础产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收回投资的时间往往需要许多年。,三、基础产业发展与财政投融资,1、基础产业发展 2、财政投融资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它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源的重要依据,对市场配置起补充调整作用;财政投融资的方式和资金来源多样化。,四、农业财政投资的重要性,1、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及意义 农业财政投资是指财政用于扶持、发展农业方面的支出。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是由于

46、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的特殊性决定的。,首先,农业部门的社会效益大而且直接经济效益小;其次,农业对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第三,农业是风险产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第四,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农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 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农业投入资金来源 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国家投资只应发挥辅助作用。,五

47、、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1、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基本特征: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资具有相对稳定性;财政投资的范围具有明显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财政投资虽然是必要的,但一般占农业投资总量的比例较低,2、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 由于我国农业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因此,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仅必要,而且许多农业投资只适于由财政来进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改造传统农业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六、住宅财政投资体制的改革,财政投资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两大类别。住宅建设投资在非生产性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 住宅投资是一项性质十分复杂的经济活动。,在传统统收统支的体制下,国有单位住宅建设投资基本上由财政安排支出的。 改革开放后,实行住宅商品化,住宅投资主体多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