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20800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技扶贫2018年终工作总结4篇(篇一)一、科技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根据市、县科技扶贫任务清单,2018年我县科技扶贫任务为:科技特派员队伍动态发展到50人以上,组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0项,开展科技培训、技能培训500人次。到目前为止已全面完成。(一)、科技特派员选派及到位开展工作情况2018年我县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50名,在县级科技特派员中向市科技局推荐认定28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市县科技特派员全部到位,深入32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19个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扶贫,实现全县乡镇和贫困村全覆盖。科技特派员深入到派驻单位、贫困村指导服务农村合作组织、服务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开

2、展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专业示范户,帮扶贫困户,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技术,切实提升了贫困村科技应用水平,带动贫困户增收。(二)、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情况2018年与产业扶贫等项目相结合安排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1个, 安排项目资金114万元,其中县第二批产业扶贫等项目安排95万元,县经科委安排科技扶贫项目补助19万元。二、工作举措(一)成立组织、完善制度成立怀宁县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协调指导小组,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导和管理。出台怀宁县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意见、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怀宁县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扶贫、乡村振兴、蓝莓产业发展攻坚行动方案。(二)加强指导、强化督查统一印制科技特派

3、员工作手册,实行科技特派员月报制度,召开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检查监督考核,分别于4月、8月、11月对20个乡镇、所有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全面检查督查,重点督查科技扶贫工作开展。(三)部门配合、县乡村联动县经科委、农委、林业局、人社局、卫计委、财政局等部门和乡镇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科技特派员选派、管理、督查。农业、林业、人社、商务等部门与科技特派员、乡镇村联动开展科技培训、技能培训。(四)保障工作、项目经费财政安排25万元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经费,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和科技扶贫项目予以补助;县经科委对部分科技扶贫项目予以支持。三、201

4、9年科技扶贫工作要点1、开展科技特派员调整。县经科委加强与乡镇政府对接和与县农委、林业局协调,针对科技特派员工作单位变动等情况,调整科技特派员或派驻单位,督促科技特派员与乡镇扶贫办对接,形成合力抓好科技扶贫工作。2、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举办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专项培训班,提升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水平。3、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服务、建立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帮扶贫困户。4、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县农委、林业局、人社局配合,针对性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篇二)*县的科技扶贫工作以资源为基础、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帮助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技术为主题,以实施科技扶

5、贫项目为抓手,认真抓好科学技术推广和成果应用,找准科技与扶贫工作结合点,为全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对照*县科技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现将我局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一、2018年工作推进情况(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情况通过班子会、支委会、职工会,采取集中学、自学、专题学和印制宣传单等方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6、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指导我县科技扶贫工作开展,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18年,我县在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要求上,注重扶贫、扶志和扶智相结合,确保全年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二)扶贫专项工作推进情况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科学素质。为提贫困群众科学素质,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截至目前,深入芦阳街道、龙门镇等开展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10余种,共计2000余份,接受科技咨询100人次,更好地让科技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助力脱贫致富。2.完善孵化功能,促进创业就业。通过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引进农业和根雕电子商务企业

7、,切实做好产业扶贫。截至目前,在孵企业26家,涉及根雕、特色农产品、贫困人口创新创业,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就业平台和就业支持。3.建立示范亮点,发挥引领作用。带领部分种植大户和贫困种植户赴双流学习,让种植户、贫困户考察学习果树拉条、合理施肥等关键技术,提升我县农产品品质,促进种植户增收。*县火炬村爱甘水梨通过示范种植,进一步让种植户,尤其是贫困户掌握科学种植的关键步骤和技术,通过现场学习、科技示范,带动群众通过科学种植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4.深化县校合作,狠抓产业带动。2018年是*县与*农业大学开展新一轮县校合作的开篇之年。县科知局以*县灾后重建成果为基础,依托*农业大学教学、科研、人才优势,

8、针对我县猕猴桃、中药材、茶叶三大产业,邀请川农大知名专家团队来芦实地调研。精心编制了针对我县猕猴桃病虫害防治、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高山生态茶叶品种筛选及叶品质优势鉴定的四个县校合作,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品牌建议,提升“芦字号”产品在全市乃至全省的知名度。目前,项目正在全面实施中。5.实施好科技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今年我县在实施科技扶贫专项项目1个项目,围绕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攻关建立示范基地,通过该项目实施带动周围农户就业17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5人,稳定月收入在1500元。二、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是贫困人口素质还需提高。贫困人群综合素质偏低,缺乏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落后

9、,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我县产业发展面临基础制约。产业结构层次低,农业产业停留在粗放种植、零散销售的层面,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还较缺乏,因此农产品价格市场波动大、不稳定。三是种植户科学素质不高。农户科学种养殖的观念落后,技术不足,吸收新技术新技能欠缺主动性,种养殖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宣传好科技知识。主动服务,加大科技下乡的广度和深度,多元化开展科技知识宣传,针对群众需求技术帮助,邀请农技员开设田间课堂,深入讲解技术知识。二是建立好科技平台。用好*农业大学与*县的新型农村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农村产业发展,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脱贫致富。以县校合作项目为载体,培训本县“土专家”和“田

10、秀才”,培养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指导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广大农民致富奔康。三是实施好科技项目。严格根据省、市、县科技项目要求,规范在实施的科技项目,力争项目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以项目促示范,更好地带动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科学种植脱贫致富。(篇三)我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人才科技扶贫工作,年初根据实际制定全年人才科技扶贫工作计划。1-7月份以来,我局找准精准扶贫切入点,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强化贫困村基层科技服务,试点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三区”科技人才对企业开展零距离科技服务,选派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参加安徽农业大学种养殖培训,同时加强调研,认真落实科技扶贫项目,积极助

11、力精准扶贫工作。一、 认真做好“三区”人才选派及受培工作按照科技部关于启动*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组织工作并报送需求计划的通知(国科农便函*98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和培养管理工作,切实发挥科技人员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在选派工作中我们做到:、主要向乡镇(街道)选派人员,为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服务;向企业选派人员,重点向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企业选派。2、指导专家签订选派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帮扶绩效目标和经费拨付方式。3、服务期满后,对选派人员分别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列入黑名单,不得再次选派。在培养工作中做到受培人员须从贫困村中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

12、种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或者具备一定技能的贫困户中推荐。选派及受培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公示,深入企业摸排并会同组织部、扶贫办等相关单位推荐,经局班子会议研究并向分管领导汇报,确定选派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丁建平等15人结对帮扶安徽安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农业龙头企业;*县店集镇程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程立峰等4名贫困村具有带动作用的专业合作社人员到安徽农业大学接受为期90天的种养殖培训。通过专家结对帮扶企业及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受培工作,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二、 做好*年度科技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年科技创新资金使用安排方案、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年科技创新资金的通

13、知(财教【*】228号)文件要求及市科技局亳科*25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农业科技发展资金项目要求,贫困县区的科技扶贫项目:聚焦产业扶贫,优先支持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的农业龙头企业等文件要求。县科技局于4月19日在政府网站发布了项目申报通知。4月22日,市科技局对此项工作召开了专门会议,4月24日县科技局召开局班子会议,对申报项目进行研究讨论, 25-26日科技局一行对我县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调研摸排并及时向县分管领导汇报。申报安徽安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树莓(覆盆子)特色种植扶贫项目、安徽绿园肥业有限公司的烟叶末制备有机肥料的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泓森

14、槐林业产业科技扶贫项目等三个企业项目结对帮扶临湖王庄、城西街道赵瓦房、涡北街道徐广楼三个贫困村。5月8日,我局利用一天时间,深入到临湖、城西、涡北所属贫困村,在村部现场由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局、贫困村贫困户三方签订精准扶贫协议。三方协议的签订,明确了科技局、企业及贫困村三方权利和义务, *年协议约定三个项目共精准帮扶64户贫困户,每户贫困户受益资金为3000元。协议明确项目期限为两年,在项目经营期限过程内,每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金额和实际经营业绩,逐户打卡发放到帮扶贫困户帐户。三、 深入到贫困村做好走访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继续做好贫困户走访工作,首先是对上年结转

15、扶贫项目绩效督查,对企业*年帮扶的60名贫困户年终打卡发放情况行进了逐户核实,深入了解贫困户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及扶贫项目的绩效兑现情况等,确保精准到户。其次是对今年科技创新项目及扶贫项目进行摸排,先后多次走访了临湖、高公、楚店、义门、涡北、城西等镇(街道)贫困村。(篇四)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截止*年5月底,全市已对接落实科技扶贫项目30个,支出资金848万元,受益贫困村319个,受益贫困人口5.344万人。依托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各县(区)分别建立了中药材、核桃、食用菌、茶叶、巴山土鸡、水产养殖等一批科技扶贫产业基地,引进转化先进实用科技成果13项、新技术11项、新品种21个。组织开展科技培训

16、60余场(次),培育乡土技术人才2000余人。“*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收录市(县)科技服务专家703人,信息员1256人,入库贫困户20190户。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一)建立科技扶贫服务平台。5县(区)都分别建立了“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全市共计分诊处理各类科技需求1615条,专家有效服务1519条,回复率达94.05%,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巴州区将“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与清江镇巾字村的“科技扶贫直通车”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了以“三个一线”为核心的科技服务新模式(“直达式”服务体系,“快递式”服务模式,“一站式”服务机制),达到线上线下功能的互补,确保平台高

17、效运转。平昌县以“互联网+科技”为载体,在10个科技扶贫示范村建立了科技扶贫服务驿站,构建起上下联动的科技资源调度指挥平台,“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运行以来,有效解决贫困村1550条科技需求。(二)完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平昌县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茶叶、中药材、核桃、畜牧等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组织70余名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科技服务活动。南江县积极推进正直望龙村、东榆桥坝村、兴马红岩观村、东榆五星村建立中药材、黄羊、银花、巴山土鸡特色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七彩林业星创天地等新型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定期对贫困农户开展各类咨询、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服务。通江县支持科技特派

18、员投身优势特色产业创业,开展创业式扶贫,选派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指导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带动脱贫,助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三)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平昌县“三十二梁”茶旅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吸纳贫困户551户、1980人管控“三十二梁”片区有机茶园7000亩,“秦巴云”茶树高效栽培技术规程项目推广覆盖茶园面积20000余亩,助农人均增收1200余元。恩阳区晨岚农业猕猴桃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4000亩,基地推行“企业+科研院所+基地+贫困户”“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探索创新“152”“1613”“1136”“1145”等利益分配机制,辐射带动贫困户10

19、00余名,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通江县围绕银耳、茶叶、马铃薯等山地特色种业创新基地,建设裕德源通江银耳、巴山牧业青峪猪、印山红核桃、巴山娃山地梅花鸡以及鹰歌星创天地5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四)开展科普宣传及人才培训。利用科技之春、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活动载体,开展科普宣传活动6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1.2万余人,培训乡土农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恩阳区邀请川农大、省农科院专家深入贫困村开展芦笋、食用菌、木本油料、生猪养殖、猕猴桃防损、稻田综合种养等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500余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000余份。通江县深入食用菌、生猪、核桃等产业发展基地、贫困村举办各类科技培训8场次

20、,培训5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册。三、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年全市科技扶贫计划投入资金2000万元,其中财政性投入1247万元(巴州区170万元,恩阳区290万元,通江县280万元,南江县160万元,平昌县347万元),业主投入753万元。截止5月底,科技扶贫专项已支出资金84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支出的42.4%。其中政府性支出380万元,业主支出468万元。四、项目督促督导情况上半年以来,我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先后主持召开全市科技扶贫工作会议3次。3月14日20日,局分管领导与纪检组带领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对全市科技扶贫项目进行了抽查督导,做到了“五有”(有督察轨迹、有整改措施、有责任人

21、员、有时间节点、有信息反馈)。4月14日,我局围绕全市正在实施的科技扶贫项目,专题召开了科技扶贫项目专项检查工作动员会。45月,各县(区)分别对辖区内承担的科技扶贫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对发现问题的项目,落实了专人督导整改。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贫困户科技意识淡漠主观脱贫意识差。个别贫困户思想消极保守,依赖思想严重,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给现金、给物质上;科技意识淡漠,在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新事物等方面主动性不够,对依靠科技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投入积极性不高,持抵触、谨慎、观望态度。(二)“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使用率不高。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的“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于6月12

22、日左右才先后建立,存在宣传不够到位,老百姓知晓度不高;贫困户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生产生活模式中,对“网络服务”新生事物接受积极性不高。(三)项目实施单位对轨迹资料重视不够。少数企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轨迹资料整理归集不完善;个别企业为了减轻负担,无专业会计从事项目财务工作,存在归集票据不齐或票据不完整。六、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一是按照*省科技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对照项目实施进度和目标任务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协同局纪检组对县(区)自查中未发现问题的科技扶贫项目进行再抽查,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早落实,切实把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好、管理好,发挥好。 二是持续抓好“*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服务平台高效运行,切实发挥对科技扶贫基地、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服务效能。三是坚持以提高贫困群众科学技术素质为重点,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组织省、市、县(区)技术专家多形式、多层次的深入贫困村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增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四是围绕贫困村主导产业,大力引进转化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提升科技扶贫产业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企业逐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助推贫困村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