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1.1 落日2.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17916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1.1 落日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1.1 落日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1.1 落日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1.1 落日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1.1 落日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1.1 落日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作业:1.1 落日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九时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海尔赛走出将领指挥室。麦克阿瑟走到扩音机前,尼米兹则站到徐永昌将军的右面,立于第一名代表的位置。海尔赛列入海军将领组,站在首位。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机宣读。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他说完后,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证明无误,然后又折回入队。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仗椅边,除手

2、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这时是九时十分,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但是,在全舰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麦克阿瑟继续宣布:“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和日本作战各国签字。”接着回身邀请魏锐德将军和潘西藩将军陪同签字。魏是菲律宾失守前最后抗拒日军的美军将领,潘是新加坡沦陷时英国的指挥官。两人步出行列,向麦克阿瑟敬礼后立在他身后。麦克阿瑟坐在椅子上,掏出笔签字。才写一点,便转身把笔送给魏锐德。魏锐

3、德掏出第二支笔给他,写了一点又送给潘西藩。他一共用了六支笔签字。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说:“美利坚合众国代表现在签字。”这时,尼米兹步出行列,他请海尔赛将军和西门将军陪同签字。这两人是他的左右手。海、西两人出列后,尼米兹入座签字,签完字,就各归原位。麦克阿瑟接着又宣布:“中华民国代表现在签字。”徐永昌步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签字。这时我转眼看着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之后,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向麦克阿瑟敬礼后,请人陪同签字。陪同的人澳大利亚最多,有四个,荷兰、新西兰最少,各一人。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

4、最威武。荷兰代表在签字前,曾和麦克阿瑟商量过。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第一段写到“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又说又笑”的情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_答案:其用意有二:一是表现水兵们作为胜利者的喜悦和自豪;二是表现对失败的侵略者在签字时丑态毕露的讥讽和蔑视。第二段中写到麦克阿瑟“一共用了

5、六支笔签字”。他签字为什么需要用这么多支笔?作者记述这一细节的用意是什么?答:_答案:麦克阿瑟作为盟国最高统帅,是以“和日本作战各国”的代表的身份签字的,他的身份和他的签字,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而他签字所用之笔,也成为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事件的见证物。用笔之多,表明麦克阿瑟对这庄严、肃穆的历史时刻的重视。作者这样写,则表明对这一历史时刻的永志不忘。选文第二段中在讲中国代表徐永昌签字时,作者为什么穿插描述“这时我转眼看着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答:_答案:日本的侵略,给亚洲人民、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过去的日本侵略者张牙舞爪,暴戾恣肆,而如今他们却“像木头

6、人一样”,这一反差极大的细节,既传神形象又入木三分地表露出作为胜利者的中国人此时此刻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和蔑视的心情。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签字仪式结束的时间是“九点十八分”?答:_答案:“九一八”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数字:签字仪式结束是“九点十八分”,“九一八”事件是“九月十八日”,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是“九点十八分”;它象征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更象征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受到惩罚。二、语言运用联系下面两段文字,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战争的残酷让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不寒而栗,而今天,处在21世纪阳光普照下的人们,又有谁能知道还有多少人处在战争这个恶魔的阴影下呢?利比亚战争、叙利

7、亚冲突现今世界,依然充斥着暴力、苦难、贪婪和贫苦,真正的和平时代并未来到,什么时候人类才能说一声“永别了,武器”?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有这样的对白:权力是什么?就是当你可以轻易地让一个人去死的时候,你却给予他生的希望。这就是最大的权力。而权力,向来只依附于强大的人。答:_答案:维护真相不是为了散布仇恨,而是为了认清人类所犯的错误,避免悲剧重演,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抚平历史伤痕之后重建和平。请为下面一段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0个字。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1月7日17时50分,经过13个小时的艰苦努力,“雪龙”号突出海冰重围,驶向清水区。目前,“雪龙”号以9节的航速轻松地航行在海面上,继续

8、踏上环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征程。海洋局网站今日刊文详解“雪龙”号脱困的13个小时。北京时间1月7日17时50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驾驶室传来一阵鼓掌和欢呼声。在经过13个小时的艰苦努力之后,“雪龙”号终于突出海冰重围,驶向清水区。目前,“雪龙”号正航行在南纬6645、东经14450的南大洋清水区,海面只有零星浮冰,“雪龙”号以9节的航速轻松地航行在海面上,继续踏上环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征程。答:_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能力。第一自然段的导语部分主要信息有“雪龙”号“13个小时”“继续踏上环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征程”,合理组合,简要概括即可。答案:“雪龙”号脱困历经13小时,继续南极科考征程一、基础考查

9、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疾驶寒喧肃穆郑重其事B装饰沦陷镶嵌杀身成仁C推卸清晰摄影目不遐接D舷梯昭彰淘汰天网灰灰解析:选B。A.“寒喧”应为“寒暄”;C.“目不遐接”应为“目不暇接”;D.“天网灰灰”应为“天网恢恢”。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出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字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B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真是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C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

10、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D著名记者朱启平写下了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落日,向祖国人民报道日本法西斯签署无条件投降议定书时的场面。解析:选D。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摄影记者更是千姿百态、或立或跪,相机镜头对准各处,抢拍下这最有意义的时刻。B海尔赛以前曾在向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看中了日本天皇阅兵时骑的那匹白马。”C他说,想等击败日本之后,骑上这匹名驹,参加美军在东京街头的游行行列。D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语、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解析:选C。A.“千姿百

11、态”后应用逗号;B.双引号应去掉;D.“英国话”后应用顿号。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要小看那些年轻的学者,他们那开拓进取的精神,不仅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的风貌,更表现出青年人的朝气。B许多新建的车站都有高清大屏幕,24小时不间断的提醒旅客要警惕防盗防骗。C国和家的命运攸关,国家兴衰始终都在塑造个体命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D“居者有其屋”的确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随着人口和部分住房的改善,房屋租赁正在成为房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选C。A.语序不当,“不仅更”前后关系弄反了。B.“警惕防盗防骗”不合逻辑,应删去“警惕”。D.“人口”与“改善”搭配不当。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

12、,完成58题。天使在哭泣2004年9月1日清晨,13岁的少年苏斯兰比加耶夫和八年级的同学们一起,排着队在校园里参加开学典礼。他一时间觉得口渴,便跑到喷泉边去喝水。突然他看到一辆卡车冲进了校园。车上迅速跳下几个荷枪实弹的人。一个人拿着一把自动步枪向天开火。比加耶夫立刻意识到,闯进校园来的是恐怖分子。他和另外两个同学赶紧逃离了。“我真感谢上帝让我口渴,因为这挽救了我的生命。”比加耶夫说。然而,大多数孩子没有他那么幸运,9月1日到9月3日,震惊世界的俄罗斯人质危机持续了52个小时,武装分子占领了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上千名刚参加完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和教师被赶进体育馆成为人质。他们在

13、两昼夜多的时间里经历了难以忍受的恐惧、饥饿、干渴,一部分人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最终有335人倒在血泊中长眠不醒,其中半数是孩子。当恐怖分子持枪闯入校园,将众多儿童赶往学校体育馆时,一位名叫艾尔扎维克多罗夫娃的女教师向恐怖分子抗议,要求让最小的孩子安全离去。一名绑匪专心地听完了她的要求,然后问道:“你讲完了吗?”维克多罗夫娃点了点头,那名绑匪立即举起枪将她射杀,她立刻倒在血泊中。关押了一千多名人质的体育馆内,恐怖分子在一人高的地方沿墙吊起了炸弹,一侧墙上有4个,另一侧墙上有11个。他们威胁说,只要谁乱动,整个房子都会爆炸,这些炸弹足以让整个体育馆飞上天空。13岁的萨沙是个纤瘦的男孩儿。在爆炸发生后

14、,恐怖分子开始往挤得水泄不通的大厅里投掷手榴弹。萨沙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第一个从窗口跳出。在他的带动下,近百名学生也跟着跳出了体育馆。萨沙对学校周围的地形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没有在大路上乱跑,而是冲入了校旁一家酒吧的后院。这时,恐怖分子从墙洞中开始向四周的街道扫射。因为萨沙的逃脱路线选择正确,从而避免了更多的伤亡。但他自己背部被严重烧伤,当记者试图采访这名小英雄时,他已被送进医院救治。在逃生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是相互搀扶着跑的,有的大孩子甚至抱着更小的孩子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劫后的体育馆已成为恐怖的地狱,屋角的篮球架被烧得乌黑,地上到处都是玻璃碴、弹片和木屑,墙上布满了弹孔。屋顶被炸开一

15、个大洞,透过这个大洞,别斯兰的天空蓝得令人窒息。在士兵排除所有的爆炸物后,工人们开始清理废墟,用推土机将残垣断壁推倒。而别斯兰居民有着一个共同的想法:把整座学校铲平!然而,人们心中的创痛何时才能抚平?7岁的扎姆巴拉特9月1日刚上一年级,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噩梦般的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当妈妈问他:“你还要买玩具枪吗?”扎姆巴拉特说:“不买了!”9月15日,在人质悲剧发生两周后,别斯兰市的孩子们在武装人员的保护下重新开始学校生活。在别斯兰第六中学,当一名孩子由于迟到而遭到校长训斥的时候,他立即举起双手,摆出了投降的姿势。别斯兰第一中学的学生们那一天并没有返回学校。目前,仍有不少学生

16、因在事件中受到严重惊吓,无法在短期内恢复健康,还上不了课。据当地教育部门官员称,他们会组织高年级的学生一起讨论这起悲剧事件,让他们发表对未来的看法。别斯兰第六中学的一位教师说:“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知道别斯兰的生活还需要继续。”生活还要继续,反恐正在进行。在21世纪,反对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正如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所说:“当年法西斯没有令俄罗斯屈服,今天我们也绝对不会向恐怖主义低头!”我们相信,当天使的哭泣声远去,别斯兰还会充满生机,和平之花将再次绽放。在劫后别斯兰第一中学的断壁残垣上,贴着一首父亲写给他遇害女儿的诗。让我们以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语,也以此缅怀不幸殉难的人们。女儿,

17、你走后爸爸第一次想写诗。居然写成了!我读给你听,你一定能听懂。你,正值豆蔻年华/温柔且甜美/纯洁又可爱/忽然间,你离我们而去/明媚的日子碎成无尽的长夜!伸向你的黑手/逃脱不了惩罚/爸爸、妈妈、亲朋好友/还有世上善良的人们/定要用复仇的火焰/将恐怖分子消灭光!下列对通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天使在哭泣”这一题目,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暗示性,很好地起到了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B本文主要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人质事件的过程和事件过后俄罗斯人民的反应。C“别斯兰的天空蓝得令人窒息”,是因为在美丽的蓝天下却出现了如此血腥暴力的场面,二者之间形成了反差过于巨大。 D一名孩子遭到校

18、长训斥时摆出了投降的姿势,这一细节有力地说明了恐怖主义行为对被害者的肉体造成的巨大伤害。E纪实类文章根据需要也可以加入作者的情感,本文以一首小诗作为结尾,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恐怖主义行为的痛恨。解析:选BD。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手法、情感主旨的理解和分析。B.“倒叙的手法”不正确,应该是回忆把人带到那个令人恐怖的时刻。D.主要是对心灵上造成了巨大伤害。本文描写了一个教师被枪杀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答:_答案:凸显了被害者身上人性的光辉,反衬出恐怖分子的凶残。强烈表达了作者对恐怖主义行为的愤怒。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突出了纪实类文章的文体特征。举例分析选文的语言特色。答:_答案:抒情性强(

19、或直接抒情,或抒情与叙事、描写紧密结合),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举例(略)。大量引用现实中的人物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结合确切的数据,最大可能的还原了历史的原貌,增强了新闻作品的真实性。举例(略)。正如文中所说:“在21世纪,反对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请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应对恐怖主义。答:_答案: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通过和平协商解决民族、宗教、政治上的纷争,力求在源头上消灭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2)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3)建设高素质的反恐队伍,建立切实有效的反恐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增强全民的反恐意识和自

20、我保护意识。三、语言表达将下面一段文字重新排序,使之连贯自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答:_ 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

21、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纵观全段,为中心句;“随之”指代的是“网络阅读”,应该紧接其后;第句“然而”可以把第句与其前后联系起来;第句是总结性话语,所以应该放在第句的后面。答案:为纪念我国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进行科学实验、首次有女航天员参与并创长达13天的航天新纪录,济南市邮政局特启用纪念邮戳一枚。下面是“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戳”。请用简明的文字描述这枚邮戳。 答:_ _ 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描述画面的内容要抓住画面的重点,选择合理的顺序,注重提示性文字。答案:纪念邮戳图案呈圆形,内嵌航天英雄景海鹏、刘旺、刘洋的光辉形象,下方为安全着陆的“天宫”一号返回舱外景,并注以成功返回的时间“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返回舱安全着陆”和“2012.06.30济南”等字样。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