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27《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2060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27《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27《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27《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27《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27《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27《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上册:7.27《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7.27 曹刿论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肉食者鄙()(2)牺牲玉帛()(3)望其旗靡()(4)必以信()(5)齐师败绩()(6)一鼓作气()(7)小大之狱()(8)既克,公问其故 ()(9)彼竭我盈()(10)夫大国,难测也()答案:(1)鄙陋,目光短浅(2)指猪、牛、羊等(3)倒下(4)诚实(5)军队溃败(6)振作(7)案件(8)原因,缘故(9)充满(10)估计,预料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宁可以急相弃邪B.小大之狱蔽林间窥之C.战于长勺于厅事之东北角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析】选C。C项中的“于”都是介词,在。A.介词,用

2、,靠/介词,因为;B.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驴;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文: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文: 答案:(1)当政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3)(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4.用原文语句填空。(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最主要的原因是:,。(2)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句子是:,。(3)文中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答案:(

3、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5.课内阅读。(2013十堰中考)阅读曹刿论战全文,回答下面问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小惠未遍()公将鼓之()再而衰()答案:遍及击鼓第二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答案: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弄得清清楚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

4、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解析】选A。本文没有记叙战争的全过程,仅用“齐师败绩”一笔带过。(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答: 答案:政治公平,取信于民;精于谋略,知己知彼;善于观察,把握时机;洞察时政,进谏献言。(2012黄石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

5、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

6、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十年春遂逐齐师。(选自曹刿论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2)忠之属也()(3)虽千里不敢易也()(4)今日是也()答案:(1)虚夸,谎报(2)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3)交换(4)这样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解析】选B。B项中的“者”都是“的人”。A项中的“也”依次表疑问语气和肯定语气;C项中的“安”依次是“养”“哪里,怎么”;D项中的“于”依次为“从”“在”。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此庸夫/之怒也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臣未/尝闻也D.下视

7、/其辙【解析】选B。正确朗读停顿依次是:A.此/庸夫之怒也;C.臣/未尝闻也;D.下/视其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一要注意落实关键词的翻译,如句(1)中的“而”“逆”“轻”“与”,句(2)中的“狱”“虽”“察”“必”。二要注意翻译后的句子语气要同原句保持一致。答案:(1)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因为)轻视我吗?(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判断。5.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

8、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人物性格特点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曹刿唐雎【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就是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文中主要写了两个人的语言。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用词精准。认识曹刿,要抓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概括;认识唐雎要联系秦王的强硬态度,以及“与臣而将四矣”“挺剑而起”来概括。答案:人物性格特点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曹刿深谋远虑(远谋)语言描写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附【甲】【译文】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

9、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因为)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你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而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