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2092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诗三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第7课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芙蓉(rn)鼓瑟(s) 度阡(qin) 樊(pn)笼B子衿(jn) 呦呦(yu) 遗(wi)谁 兰泽(z)C阡陌(m) 三匝(z) 吹笙(shn) 吐哺(p)D可掇(du) 譬(b)如 守拙(zhu) 羁(j)鸟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指感情深厚) B但为君故(但是)C桃李罗堂前(罗列) D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3下列词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4下列句子

2、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采之欲遗谁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何以解忧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忍尤而攘诟D. 所思在远道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B何时可掇掇:停止C枉用相存枉:枉驾 D绕树三匝匝:周、圈6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暧暧(昏暗)B枉用相存(问候,怀念)越陌度阡(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的小路)C山不厌高(满足

3、)俗韵(本性,气质)D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性本爱丘山(天性、本性)8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蚓无爪牙之利 D狗吠深巷中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名余曰正则兮 B乌鹊南飞 C天下归心 D又非君所详10对“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 B养虎遗患(留下)C留待作遗施(遗留) D小学而大遗(丢弃)11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沼泽地)B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 还顾望旧乡(回顾,回头看)C桃李罗堂前(排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多少)

4、D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动作涉及一方)12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3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还顾望旧乡,去路漫浩浩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1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

5、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五言诗的开始,由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B曹操是汉魏时杰出的诗人,其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C陶渊明是晋末的伟大诗人,其诗作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其诗“恬淡自然,蕴藉深厚”。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多表现离别相思之情、失意飘零之感以及人生短促的悲叹和世事不公的怨嗟,带有较浓厚的感伤色彩。二、默写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2曹操短

6、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周公吐哺,天天归心。”3羁鸟恋旧林, 。 ,守拙归园田。4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5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三、语言运用【试题示例】(2006年山东省)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年在我省举行,请为本次运动会拟写主题口号。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体育精神,体现山东人民的精神风貌,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不超过字。第7课诗三首参考答案1. 【解析】A“樊”读fn,C.“哺”读b,D.“譬”读p。【答案】B2. 【解析】“但”应解释为“只,只是”。【答案】B3. 【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

7、“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答案】B4. 【解析】D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答案】D5. 【解析】掇:拾取,采取。【答案】B6. 【解析】厌,通“餍”,满足。【答案】A7. 【解析】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答案】B8. 【解析】C项是定语后置句,“利”修饰前面的“爪牙”。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答案】C9. 【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详,形容词用作

8、动词,详知。【答案】A10. 【解析】在C项中读“wi”,意思是“赠送”。【答案】C11. 【解析】“自然”应为“田园生活”或“自然的本性”。【答案】D12. 【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答案】C13. 【解析】对偶句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句子。【答案】A14. 【解析】“及时行乐”错误理解了诗句含意,应着眼于诗文整体,该句虽然有对时光易逝的忧思,但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因此激起他招揽人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答案】A15. 【解析】古诗十九首

9、“是我国古代五言诗的开始”的说法不正确。五言诗开端于西汉形成的五言民间歌谣,到了东汉,五言诗的正式体裁已经形成,直到出现古诗十九首,五言诗才算有了突破,是成熟的诗作。【答案】A二、默写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3.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4.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5.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三、语言运用【分析】此题提出的要求比较繁琐,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三方面:一是“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朗朗上口”,这是主题口号的共性特征,不难做到;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体育精神”,这是与主题紧密关联的;三是“体现山东人民的精神风貌”,这呈现出地域特点。考生在短时间内要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既实现了考查的目的,又借高考的舞台为十一届全国运动会造势,此题可谓一举两得。【示例】(1)华夏儿女同争荣光,齐鲁大地共铸辉煌。(2)儒学之乡健儿聚首,岱宗脚下群雄逐鹿。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