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2294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4.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练】人教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教学资料课内巩固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n) 羌笛(qin) 奢侈(ch) 因噎废食(y)B参差(c) 珠玑(j) 畸形(j) 掎角之势(j)C老叟(su) 须臾(y) 绮罗(q) 暴风骤雨(zhu)D嘉奖(ji) 吟诵(yn) 堤坝(d) 嬉笑怒骂(x)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3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4下面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竟无语凝噎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B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C东南形胜 形胜:地理形势极佳之处。D羌管弄晴 弄:吹奏。5下列各项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反问)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拟人)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夸张)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比喻)6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离别意。市列珠玑

3、,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7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

4、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C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D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秦观,周邦彦,岳飞,陈亮,陆游等。8根据课文填写所空缺的诗句。(1)_,_,钱塘自古繁华。(2)_,_,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_,_。(3)有三秋桂子,_。(4)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910题。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5、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句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何不同?10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济的手法,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二)阅读望海潮,回答1112题。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1本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写景上有鲜明

6、的层次,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12南宋陈振孙用“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来评这首词,请结合下阕谈谈本词是如何形容承平气象的?课外提升(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3试分析“乱洒衰荷”一句中“乱”字妙处。14“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516题。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15清陈廷焯云韶集说:“云深无雁影,五字

7、千古。”陈廷焯的评语是否得当?请简要分析。16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高考链接(2014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718题。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17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18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参考答案1A【解析】奢侈(ch)2D【解析】良晨良辰。

8、3D【解析】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4B【解析】B项,经年,年复一年。5D【解析】“绿肥红瘦”运用借代手法。6C【解析】C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写。7D【解析】秦观和周邦彦以婉约见长。8(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3)十里荷花(4)多情自古伤离别9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描写是想象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离愁别绪形象化的显现。10词的上片写实景实情,写出了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

9、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排遣他内心的痛苦。11先写大背景,写出杭州全景;再写都市的繁荣景象;最后写钱塘江景色,层次分明。12不仅体现在自然景物上,更体现在人们的活动上。水光潋滟的湖上飘扬着优美的笛声和悠远的歌声,作者从桂子、荷花写到钓叟、莲娃,有静有动,使美丽的西湖洋溢着生气,荡漾着快乐,表现了和谐,表现一片承平气象。13它既写出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色,间接地,还显示了凭阑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形象。14侧面描写。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鹦鹉念的“言语”实为

10、女子所教,含蓄地表达了女子对“粉郎”的思念之情。15恰当。暮云沉沉,似乎听到了雁声却又看不到传信大雁的身影,留下的是更深的寂寞。此句以简约的语言,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状、期待之情、失望之感通过景物传达出来。16同:都是借酒写愁,都言酒醒后愁思更深。不同:周词实写眼前愁情,直接表达长夜难耐,寂寞无限的心境;柳词则是以设问虚拟未来愁之状,借想象勾勒出一幅凄美图画,以景传情。17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

11、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18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

12、棋。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

13、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