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24345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读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心得感悟4篇【篇一】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兴则国家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

2、意义。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科学立法工作,完善立法规划,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约束机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深入研究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等等。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才能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3、执政兴国,关键在党;依法治国,核心在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中,只要我们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就一定能完成好执政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有力保障。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定,是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必将在我国展开壮阔的历史画卷。【篇

4、二】2019年1月15日至16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文章中提到,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围绕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四个方面发表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切中肯綮。立法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请愿。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是立法的依据和执法司法的重要指导。执法要给予支持和保护。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司法

5、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制度和政治优势。守法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我们作为一线执法干部,平日里接触形形色色的各种情况,一定要严格自律,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能量。【篇三】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该文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

6、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的一部分。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这样的机构。(2月18日,求实网)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围绕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四个方面发表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切中肯綮。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站在历史新起点的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中走在前、做表率,这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所在

7、。走在前、做表率务必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尊法的重要性,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理念,才能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要始终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发无授权不可为,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带头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成为真正“懂规矩”的人。走在前、做表率务必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党员干部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准确把握我们

8、党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首要的是学习宪法,还要学习同自己所担负的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要心存敬畏,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利,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时刻高悬法律明镜,手中始终紧握法律戒尺。走在前、做表率务必遵纪守法、捍卫法治。法治素养是干部德才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

9、一下是不是合法。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法治素养,才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对事、解实事。走在前、做表率务必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厉行法治既是国家法治建设的航向,也是党员干部厉行法治的宣言。党员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只有当党员干部学好、用好法律,并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和监督,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受到感染,主动的学习法律、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信仰法律,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法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争做尊

10、法学法守法用法楷模。依法治国的宏图蓝图已全面开启,这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4更是责无旁贷,务必始终坚持厉行法治,积极参与依法治国实践,努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篇四】2019年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作为一个在国有企业的法务部门从事法律事务性相关工作的我,在读了习总书记的这篇重要文章后,学习感悟了许多。国家,需要依法治国;企业,需要依法治企。依法治企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国有企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目前国有企业的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

11、,由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最后到成熟阶段。在起步阶段,企业主要负责审合同、打官司;在发展阶段,企业结合经营管理,开展法律审核;在成熟阶段,法治是企业各项经营决策必须的环节,法制嵌入各领域。然而,目前有的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领导人员法治观念不强、法治工作缺乏统筹规划、法律管理能力有待提升、法治工作组织保障欠缺。随着国有企业的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将会切实得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着力促进国有企业的法制建设,需要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需要将国有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包括把公司章程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依法治企要求写入章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