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1919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 区域性国际城市。 城市主要职能: (1)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和加工制 造业基地,以及区域性信息中心、交通中心和金融中心。 (2)泛珠三角经济圈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珠三角经济向西扩散的枢纽,新兴产业化 基地。 (3)西南地区交通枢纽:承担西南大通道的交通枢纽职能。 (4)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承担政治、经济、文化与信息中心职能。 (5)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承担区域现代服务中心与科技创新基地的职 能。 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中心城人口2010 年控制在21

2、0 万人, 2020 年控制在290 万人。 用地规模:中心城建设用地2010 年控制在216 k , 2020 年控制在298 k 。 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的主导发展方向:整体向东,重点向南。 总体布局形态 中心城应突出“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沿邕江两岸串珠式展开、 沿其支流纵深发展的城市布局形态。 2. 上版总体规划图( 1995-2010) 城市性质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自治区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信息中心,我国西 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具有民族特色、亚热带风光的现代化园林城市。 城市规模 南宁市中心城人口2000 年 110 万人,2010 年 150 万人。2000

3、 年城市建设用地114k , 2010 年城市建设用地155k 。 实施成效 1995 版总体规划修编以来,南宁市加强了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及时制定符合实际的 阶段性规划和实施计划,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下,城市总体规划 实施效果良好,充分发挥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转 型的成长背景下,规划的指导性和适应性遇到了严峻挑战。 (1)中心城各种功能混杂,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2)片区发展不均衡,功能定位、职能作用不明确。 (3)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城市整体空间结构需要调整和完善。 (4)上版总体规划已不能满足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 3.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

4、划图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社会 公平和城乡共同发展等问题。 (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 市场。 (3) 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通过转移支付, 在要素投入方面向农业、农村、 农民倾斜。 (4)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 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农业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 区集中,农民居住区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通过资源的整合和人口的转化实现 城乡统筹发展。 城镇发展战略 加强城镇间的区域协调;强化中心城市、调整空间

5、结构;加快发展县级城市、构 筑县域中心;着重发展中心城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城镇、加大集聚规模;构 建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的轴线状开放式城镇组织体系。 城镇职能结构 (1)中心城市(综合型):中心城; (2)县域中心(综合型):武鸣城厢(含南宁- 东盟经济开发区)、宾阳芦圩、 横县横州、上林大丰、马山白山、隆安城厢; (3)中心镇(工业、交通型):黎塘、六景(含六景工业区)、吴圩(含广西明 阳工业园); (4)中心镇(工贸型):三塘(含九曲湾)、五塘、金陵、苏圩、伶俐、大塘、 锣圩、双桥、府城、云表、峦城、新桥、大桥、白圩、周鹿、那桐; (5)一般镇(旅游服务型):杨美、三里、思陇、西

6、燕、古零、两江、马头、罗 波、那马、延安、乔建; (6)一般镇(集贸型):其它建制镇。 4.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图 人口规模 (1)市域总人口2010 年控制在690710 万人, 2020 年控制在780800 万人。 (2)中心城人口2010 年控制在210 万人, 2020 年控制在290 万人。 城镇化水平 (1)2010 年,市域城镇人口340-360 万人,城镇化水平48-52 ; (2)2020 年,市域城镇人口470505 万人,城镇化水平60-65 。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1)100 万:中心城(280-300 ); (2)20-50 万:武鸣城厢 (含南宁 - 东盟经济开

7、发区) (30-40 )、横县横州 ( 20-25)、 宾阳芦圩( 20-25 ); (3)5-20 万:黎塘( 15-20 )、六景(含六景工业区)(15-20 )、吴圩(含广西明阳 工业园)( 10-15 )、上林大丰(8-12 )、马山白山(5-8 )、隆安城厢(5- 10 )、伶 俐( 5-8 )、三塘(含九曲湾)(5-8 ); (4)2-5 万:金陵、五塘、苏圩、长塘、大塘、锣圩、府城、双桥、峦城、校椅、云 表、新桥、大桥、白圩、那桐、周鹿; (5) 2万:其它建制镇。 5.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市域空间发展总体结构 构筑单核多轴圈层式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形态 (1)以南宁都市发展

8、区为核心,形成两主五次的发展轴线,并按三个圈层实施 不同的城镇发展策略。 (2)两条主要轴线:中心城大塘,向南联系北钦防地区;中心城六景横 县(横州),向东联系珠三角地区。 (3)五条次要发展轴:为中心城那桐隆安(城厢),向西北联系百色、昆 明方向;中心城三塘宾阳(芦圩),向东北联系来宾、柳州方向;黎塘镇六景镇 峦城镇,在市域东部由北向南联系来宾和钦州方向;中心城吴圩苏圩,向西南联系崇 左、越南方向;中心城武鸣(城厢)马山(白山),向北联系河池、贵阳方向。 (4)三个圈层:内圈层包括中心城及近郊城镇,重点优化提升中心城,同时 协调好近郊城镇与中心城的相互关系;中间圈层包括半径为5060km的区

9、域,重点培 育和发展3 个卫星城镇:六景、武鸣(含南宁- 东盟经济开发区)、大塘;外圈层即城 市影响区,包括其余5 个郊县的县城以及一些重点城镇,外围城镇的发展应该积极融 入南宁都市区,建设快速联系通道。 6. 市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图 发展目标 (1)总目标:建设面向国际区域合作、符合南宁市未来城市发展要求的,协调、可持 续、高效的市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2)区域级目标:我国西南与东部沿海地区交通联系的重要枢纽;我国西南地区出海 通道主枢纽;与东盟国家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3)省级目标:广西主要综合交通枢纽;北部湾(广西)城镇群交通主枢纽;构筑沿 邕江发展带综合交通走廊和南北钦防发展带综合

10、交通走廊。 (4)市级目标:构建中心城与市域周边县市之间的发达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 市域公路网规划 (1)第一层次:市域高速公路网形成由7 条高速公路构成的“环形放射状”结构。 (2)第二层次:由中心城通往周边县城及重要工业基地的6 条一级公路。 (3)第三层次:县城之间及与中心镇之间、与重要旅游景点之间的二级公路网。 (4)第四层次:县城至乡镇、乡镇之间的三级公路网。 (5)第五层次:乡镇至行政村及行政村之间的四级公路网。 铁路发展规划 建设南凭铁路复线,南昆铁路复线, 南防线复线; 规划南柳城际铁路和南广高速铁路; 预留新南宁至北海城际铁路通道。全面扩容改造南宁铁路枢纽。 水运发展规划 形

11、成南宁港、 隆安港、 横县港三个主港区,泊位总吨级达到14000DWT ,年通过能力500 万吨。南宁上游建成为四级航道,下游为二级航道。 航空港发展规划 按 4E标准扩建吴圩机场。 7. 市域电力工程规划图 市域用电负荷预测 需电量为 19500GWh ,最大负荷为4062.5MW 。 市域电源规划 (1)市域外围:500kV 变电站 4 座,大型电厂2 个。 (2)市域范围:500kV 变电站 4 座,大型电厂2 个及部分中小型电厂。 市域电网规划 (1)建设南宁市外围500kV 输电网络作为主干电源网,以500kV 变电站为核心,建设 南宁中心城220kV 环网。 (2)2010 年,扩

12、建500kV 变电站 1 座,新建500kV 变电站 1 座;新建220kV 变电站 9 座,扩建220kV 变电站 6 座及上述工程配套输电线路。 (3)2020 年,扩建500kV 变电站 1 座;新建500kV 变电站 2 座;新建220kV 变电站 12 座;扩建220kV 变电站 8座及上述工程配套输电线路。 (4) 2020 年,市域电网共有500kV 变电站 4 座,总容量6250MVA ; 220kV 变电站 30 座,总容量9180MVA ,容载比约为2.2 。 8.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市域空间管制分区 4 类功能区:都市发展区、城镇密集区、生态保护区和协调发展区。 都市发

13、展区 包括中心城、吴圩、三塘、五塘、那马和大塘等乡镇的部分区域。 城镇密集区 (1)东部城镇密集区:包括青秀区的伶俐镇以及横县的横州、六景、峦成、 云表、校椅、马岭、陶圩、那阳和百合等镇。 (2)东北部城镇密集区:宾阳县的芦圩、黎塘、新桥、大桥、王灵、和吉、 洋桥、邹圩和白圩等镇以及上林县的大丰等乡镇。 (3)北部城镇密集区:包括武鸣县的城厢、双桥、府城、锣圩、宁武、太平 和陆斡等乡镇。 (4)西部城镇密集区包含隆安县的城厢镇、那桐镇、南圩镇和乔建镇。 生态保护区 范围:包含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隆安县龙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上林县龙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武鸣县三十六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14、、良凤江 森林公园、高峰岭水土流失防治区和西津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协调发展区 介于城镇密集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区域。 9. 规划区空间管制图 “四区”划定 (1)禁建区:包括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高度敏感 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中心城内主要河道、市域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区域防护绿地通 廊、中心城大型基础设施通道地区(500kV、220kV、110kV 高压架空线下范围、输油管 线通廊)。 (2)限建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二级保护区、一般农田用地区、生态绿 地、森林公园、水土流失中度敏感区、机场净空控制区、文保单位建控地带以及工程 地质条件不适宜的建设地区。 (

15、3)适建区:包括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城镇建设区及独立工 矿等其它适宜建设的区域,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 (4)已建区:主要指已经建设的区域。 “四区”分区管制政策 (1)禁建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活动。 (2) 限建区:对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严格限制,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 城市建设应尽可能避让、避免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确有必要开发建设的项目应符合 城镇建设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谨慎 进行开发建设。 (3)适建区: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仍需根据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合理 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4)已建区:合理控制建设规

16、模和开发强度,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高综 合环境品质。 10. 中心城空间结构分析图 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的主导发展方向:整体向东,重点向南。 总体布局形态 中心城应突出“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沿邕江两岸串珠式展开、沿 其支流纵深发展的城市布局形态。 (1)“一轴”:沿江城市发展轴。 (2)“两带”:西部北部生态保护带和南部生态保护带。中心城内的18 条内河(邕 江一级支流)形成生态廊道,沟通“一轴”与“两带”之间的联系。 (3)“多中心”:以城市中心为极核、片区中心为主体、组团中心为骨干、社区中心 为基础的多层次、网络型的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1)城市中心:为全市

17、和区域服务中心。规划3 个功能各有侧重的城市中心:旧城以 商业、金融、旅游服务为主导功能;凤岭以商务和会展为主导功能;五象以行政办公、体 育休闲、文化娱乐等为主导功能。 (2)片区中心:以商贸服务和文化娱乐功能为主,分担部分市级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3 个片区中心:江南:市级文化中心,江南片区综合中心;相思湖: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 业研发办公,西乡塘片区综合中心;龙岗:区级商业中心,邕宁片区综合中心。 (3)组团中心:以大中型商贸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业等生活性服务设施为主,规划15 处组团中心。 (4)社区中心: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需求的公共活动中心。 11. 中心城组团结构分析图 中心片

18、区: 自治区级商业中心和行政办公中心、区域商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 合型居住社区。居住人口96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94km2 。包括:旧城组团,南湖 组团,明秀组团,东沟岭组团,安吉组团和北湖组团。 江南片区 市级文化中心,制造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花园式居住新城。 居住人口69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69km2 。包括:亭洪组团,富宁组团,沙井组团 和那洪组团。 青秀片区 中国东盟商务中心、 大型商贸会展中心、花园式居住新城。 居住人口30 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32km2。包括:凤岭组团和青山组团。 西乡塘片区 科研教育中心、文教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花园式居住新城。居住人口 30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0km2 。包括:相思湖组团和石埠组团。 邕宁片区 区级商业中心、花园式居住新城、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居住人口25 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26km2。包括:蒲庙组团,龙岗组团,仙葫组团。 良庆片区 自治区级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区域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花园式居住 新城。居住人口40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47km2。包括:蟠龙组团,玉洞组团,平 乐组团和大沙田组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