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4805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单元过关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家训的意思是老百姓要想生存,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即使闭门不出,生存所需的东西也都有了,只是家中没有盐井而已,这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2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

2、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这体现出()A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B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C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D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解析:选D材料体现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故D项正确。3(2017大庆一模)明代姚公子传中写道:“千年田土八百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王朝更替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农民起义的破坏 D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解析:选D材料“千年田土八百翁”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土地所有权流转频繁,封建政权尤其是在大一统时代政权往往比较稳定,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始终没有成为最主要的商品交换内容,故B项错误

3、;农民起义是封建王朝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并非频繁发生,故C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后,土地私有合法化,土地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实现土地所有制的流转,故D项正确。4(2016太原模拟)据全唐文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皇帝诏令允许蕃客“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率税”。这反映了唐朝()A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B经济重心南移刺激外贸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设立机构加强外贸管理解析:选C材料中“宜委节度使”管理蕃客,并对关税进行规定,任其往来通航,自为贸易,故C项正确。5(2016太原模拟)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此后宋元明清几

4、代法律都承袭了这一规定。这一规定()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形成B反映了平等平均观念盛行C导致土地经营日益细碎化D表明了古代法律不断健全解析:选C根据材料“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原本小农经营,兄弟均分,更易导致土地细碎化,故C项正确。6(2017昆明摸底)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反映当时()A运河沟通南北经济 B对外贸易发达C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D商业城市兴起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松江的棉纺织业所需的棉花来源及安徽芜湖的浆染所用原料的来源,并不是说明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国内商品的流动,并

5、未涉及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松江地区所需的棉花主要来自北方,芜湖染料来自福建,说明当时我国各地已出现明显的区域分工,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说明这些城市为商业城市,故D项错误。7据记载,宋代东京汴梁宣德楼南边一条“车驾出入”的御街及其两边的御廊,也“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这反映了()A市场管理混乱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C皇室权威削弱 D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解析:选B从宋代在御街及其两边的御廊“许市人买卖于其间”,得出商品贸易突破了坊市制度,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功能增强,故B项正确。8(2017银川质检)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

6、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这一变化()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解析:选D材料中“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国家雇募人夫,原欲小民以为赡养身家”表明有利于民营手工业,故D项正确。9刘石吉在近代城镇手艺工人抗议形态的演变一文中指出:“晚明农民运动掀起的前夕,大规模的城市民变已在全国各处展开。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江宁、常熟、景德镇,也见之于武汉、临清、福州、广州各地。这些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

7、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材料可用来研究()A晚明农民运动 B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C晚明经济结构的变动 D晚明商业市镇的崛起解析:选C根据题目“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可以得出,明朝江南地区出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而受到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迫,故C项正确。10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的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这表明当时()A岭南货币经济发达 B商税成为政府财政倚重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岭南地区商

8、帮普遍兴起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从岭南到京城商业活动频繁,没有体现岭南货币经济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税收与政府财政的关系,故B项错误;由材料“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的情形”可知,长途商业贩运贸易兴盛,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未反映。11(2016黄冈模拟)梁启超在论某一历史时期学术时说:“淮南盐商,既穷极奢欲,亦趋时尚,思自附于风雅,竞蓄书画图器,邀名士鉴定,洁亭舍、丰馆谷以待。夫此类之人,则何与于学问?然固不能谓其予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这一现象可能存在于()A春秋战国时期 B北宋时期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解析:选D明清朝廷将盐业

9、管理机构设在扬州,相当多的扬州盐商获得朝廷特许经营,称“两淮盐商”,故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然固不能谓其予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可知淮商对文化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清朝尤为突出,故排除C项,D项正确。12(2017山西重点中学联考)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的出现标志着()A重农抑商政策面临着重大的转型B海上丝绸之路较以前有重大发展C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D朝贡贸易渐为民间海外贸易取代解析:选C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与材料“明朝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

10、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西诸番进行贸易”相符,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6茂名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

11、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原因。(10分)(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9分)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征派民力”“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

12、来源”“使人丁民户处在政府直接控制之下”等,概括其功能。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归纳总结演变特点;结合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态分析原因。第(3)问,从户籍制度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任答三点即可)(3)认识:一方面,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

13、秩序,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生了阻碍作用,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14(2016江淮十校联考)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朝代福利体系的内容及措施西汉初年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尊老养老、基础教育、医药救助、放赈救灾、丧葬抚恤、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唐宋时期把“劝富豪以助济施”作为重要国策,但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用于特定的灾难救助、军事支出和水利工程。政府主要通过

14、给予宗教团体一定量的土地,用此后的地租来兴办一些常规性福利机构,来为社会提供养老、医疗、救济、丧葬等基本公共服务。如唐代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居养院、漏泽院、安济坊、安乐病坊等,多是采用这种办法,由僧人主持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虽然把一些慈善机构收回,由官府自办,但还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社会福利事业,推动公私合作的公共设施建设。在赐爵筹资方面,进一步制度化,确立一系列的标准,并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资金参与地方架桥修路、挖井建池等公共设施建设,如泉州府志记载,泉州明清造桥260座,大多是公私合作建造,其中还有60多座是僧人主持兴造摘编自周素丽中国古代公共福利体系,人民论坛杂志2015年11月根据材料

15、,找出至少两个中国古代福利体系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解析:从参与主体、救助形式、福利内容、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归纳趋势。从参与主体看,政府起主导作用,呈现出由政府举办,到政府举办、劝富豪助济,再到官府自办,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公私合作的趋势;从救助形式看,由政府救助到宗教团体、僧人参与社会福利实施和救济,并逐渐成为福利救助的重要形式;从福利内容看,由西汉初年单纯的福利救助,到唐宋、明清时期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从发展历程看,根据“兴办一些常规性福利机构”“在赐爵筹资方面,进一步制度化”得出社会福利逐渐机构化、制度化,体系日益完备。根据不同趋势从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

16、行说明。答案:示例:趋势一:公共福利由政府举办,到政府举办、劝富豪助济,再到官府自办,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公私合作。说明:西汉初年社会贫困;唐宋国力强盛;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趋势二:宗教团体、僧人参与社会福利实施和救济,并逐渐成为福利救助的重要形式。说明:西汉初年佛教尚未传入;唐宋、明清时期,佛教、道教、儒教逐渐三教合一,宗教势力在国家扶植下增强。趋势三:由西汉初年单纯的福利救助,到唐宋、明清时期用于公共设施建设。说明:西汉初年国力弱小;唐宋、明清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公共设施建设工程、民生设施工程浩繁。趋势四:社会福利逐渐机构化、制度化,体系日益完备。说明:中国封建制度逐渐成熟,政治制度逐步完善,社会福利体系也逐步健全。(示例只作评分参考,不作评分的唯一依据。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