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文档:选修3 第46讲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48182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文档:选修3 第46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文档:选修3 第46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文档:选修3 第46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文档:选修3 第46讲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文档:选修3 第46讲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文档:选修3 第46讲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文档:选修3 第46讲 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第46讲课型2:高考命题与题型方法研讨 考情分析考向研判题型突破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年份试题考查内容命题规律2017年卷开罗会议中美政府首脑会晤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中国学者的著作为主,兼有外国学者的原著。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类、影响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进行分析。3.从时期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4.从内容上看,涉及战争背景、战争结果及影响。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以选修3教材中第二、三、四、五单元为主,与其他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与必修1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

2、分有一定联系。卷欧洲衰落与“欧洲联邦”设想的提出卷日本侵略口号的变化及其实质2016年卷越南战争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卷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2015年卷二战戴高乐抗战与法国复兴卷苏联原子武器研制2014年卷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卷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2013年卷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卷二战后纽伦堡原则视角1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反思注重从一战后反思战争的角度进行命题。一战后,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欧美许多国家从国家政要到普通民众为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提出了许多设想与方案,以便引起人们吸取战争教训、珍爱和平的共鸣。但是,由于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帝国主义与苏联之间矛盾与冲

3、突激烈,没有形成制止战争的合力,各种设想与方案大多失败。例题1(2016课标全国,47)材料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

4、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2)原因: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解析第(1)问,首先注意:一战时期罗曼罗兰主要是以个人的名义发表公开信

5、、发表文章等形式进行反战。根据材料“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得出由个人宣传到组织反战活动;根据材料由“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到“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得出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第(2)问,要结合第(1)问的变化进行对应分析。首先,总结一战期间的反战教训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其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形势变化世界受到法西斯势力的威胁,苏联兴起并且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攻击对象。视角2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注重从二战中法西斯侵略的罪恶,二战中不同群体合作结盟反法西斯的贡献,二战后合作惩治法西斯,共

6、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等角度命题。二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世界各国没有进行有效地国际合作,坐视法西斯势力不断壮大,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所以战胜了法西斯是因为反法西斯国家进行了有效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共赢是人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最重要途径。例题2(2017新课标全国卷,46)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

7、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

8、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总结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为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依据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双方同意”、对日本“军事管制”、“双方讨论了日本天皇地位”、“美方主持”等从中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美国主导等方面概括。视角3中美大国关系对世界稳定的重要性注重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危害

9、,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等角度命题。局部战争仍然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与损失,所以,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也要反对、制止局部战争。个别国家与集团公然挑衅联合国的权威,造成局部地区的动荡与紧张,世界各国必须以联合国为中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例题3(2016新课标全国卷,47)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

10、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2)国内反战运

11、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解析第(1)问,从中美“信息传递”、中国实力壮大、历史教训、美方的相对克制等方面回答。第(2)问,从美国面临的国内(战略调整、反战运动、经济损失等)、国际(与中国关系)因素进行分析。真题典例1(2017课标全国46)(15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

12、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思维建模设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1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答

13、案在哪里怎么答答案范围答什么答多少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后果与和平主义思潮背景6分,3个点2.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问题分层信息与所学结合主旨提炼归纳说明背景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结合一战的后果一战对欧洲的巨大冲击(1)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2)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3)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材料(1)“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2)“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结合一战后欧洲统一思想的兴

14、起有识之士对欧洲战后复兴的设想所学“1929年”的时代背景结合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流行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为和平进行的实践与努力参考答案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设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1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答案在哪里怎么答答案范围答什么答多少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欧洲各国的矛盾与冲突;1929年经济大危机原因9分,34个点2.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问题分层信息与所学结合主旨提炼归纳说明原因材料“主张建立

15、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结合一战后欧洲各国不同的打算欧洲各国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1)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2)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3)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4)设想脱离现实材料“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结合法德两国长时期的积怨当时法德两国和解的条件不具备所学“1929年”的时代背景结合经济大危机爆发经济大危机冲击了欧洲的局势参考答案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针对训练(2017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拟

16、)材料一1946年5月3日,根据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特别宣言,在日本的东京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原告的一方是美国、中国、英国、苏联等11个国家的代表,被告一方是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28名甲级战犯。基于正义和平的原则,参照国际公法、条约和惯例一系列条文,在经历了长达2年多的审判之后,终于把东条英机等人送上了断头台。材料二美国掌握着东京审判的大权,始终想利用他们对日本单独占领的特殊位置,贯彻自己的政治意图。随着蒋介石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失败以及世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出现,美国为了把日本变成反对共产主义的桥头堡和防波堤,由最初的扼制,变成了后来的扶植。而他们考虑到自身政治上的需求,居然没有追究天皇和

17、为日本侵略提供经济支持的日本垄断财阀的责任。1948年12月24日,在处死了东条英机等几名战犯之后,美国便宣布释放其他19名甲级战犯,而且不再进行审判。1950年3月7日,盟军的最高司令部又颁布了第5号指令,规定:在刑期终了前,释放所有日本国内在押战犯。这样的做法破坏了东京审判应达到的效果。以上材料均据东京审判:为何提前释放了日本战犯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没有达到应有效果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特点:由美国操纵控制;依据国际法规和和平主义的原则进行审判;由遭受日本侵略和残害的国家组成原告;对日本甲级战犯

18、进行法律制裁。(2)原因: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左右东京审判;扶持日本建立“冷战”前沿阵地。影响:加剧美苏“冷战”;巩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祸根;伤害了被侵略国家的民族感情。解析(1)特点,主要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操控者、审判的依据、原告组成以及审判结果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原因,从美国意图与战略利益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影响,从对美苏关系、亚太地区的局势、日本与被侵略国家等角度分析。课时作业1(2017乌鲁木齐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4年10月4日德国93位文化界的代表签署了对文化界的呼吁书,声称普鲁士军国主义是德国文化免受俄国野蛮斯拉夫专制文明和西方物质

19、主义文明冲击的唯一护卫。1914年10月16日,德国3 000名教授(占德国所有教授的80%)在德意志帝国高校教师宣言上签字。他们在宣言中宣称:“不仅仅是德国文化的未来,甚至整个欧洲文化都在战争中面临存亡关头。德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命运。”德国阿尔弗雷德齐摩恩说,1914年战争不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一场简单的战争,它是一场思想战争一场两个政府、社会、进步的不同和不一致的观念之间的冲突。张国臣一战背景下德国知识界对战争原因的释读(1)根据材料,归纳德国“知识界”关于一战原因的释读。(2)结合所学知识,试评析“1914年战争”是“思想战争”的观点。答案(1)释读:

20、文化保卫;生存危机。(2)评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该观点掩盖了大战的非正义性,为德国进行世界大战辩护,鼓动德国人民参与战争;战争给德国带来巨大灾难。解析(1)根据材料“普鲁士军国主义是德国文化免受俄国野蛮斯拉夫专制文明和西方物质主义文明冲击的唯一护卫”“德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命运”得出文化保卫;生存危机。(2)先分析德国知识界对于一战性质的认识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再从该观点对于德国人民的欺骗与战争给德国带来巨大灾难等方面评价。2(2017成都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21、料日俄战争的失败使俄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爆发了1905年革命。统治阶层为了转移视线,煽动反犹恶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随着国内战争的激化,大批俄国和波兰犹太人纷纷穿越西伯利亚涌入中国东北地区。“八一三”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上海及周边大部分地区。中国政府无法在上海继续行使自己的职权,而日本占领军一时还来不及建立傀儡政权,结果从1937年秋至1939年秋近两年时间里,上海处于一种“护照签证失控”状态,外国人进入上海不需要签证,不需要经济担保,不需要预先找到工作及出具警方提供的品德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犹太人开始奔向当时向他们敞开大门的东方大都市上海。从1933年到1941年,约3万犹

22、太人经海路到达上海,除了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外,有25 000名左右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避居地,这一数字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据潘光、王健犹太人在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犹太人两次来华高潮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犹太人大量来华的原因并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答案(1)相同:都受到反犹浪潮的影响;都受到战争的冲击。不同:迁移地点不同:第一次主要从俄国迁往中国东北,第二次主要从德国等国家迁往上海。迁移路线不同:第一次主要通过陆路,第二次主要通过海路。(2)原因:法西斯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迫害犹太人;中

23、国特殊时期的护照签证失控状态。影响:为大量犹太人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促进了中国人民与犹太民族的友好交往,有利于二战后中以(色列)关系的发展;给当时的上海人民带来了一定的生活压力。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点,从战争与反犹浪潮的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不同点,从迁移地点与迁移路线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原因,从法西斯迫害犹太人与中国特殊时期的护照签证失控状态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影响,当时的影响从对犹太人与上海人民的生活压力方面分析,后世影响从中国人民与犹太民族、以色列国家的关系等角度分析。3(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模,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

24、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当日,日军进攻英军占领的香港。为策应进军香港的日军,日军向第九战区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会战中,中国军队依靠坚固的工事顽强防御,始终控制着战场主动权。而日军却狂妄地认为可以速战速决,南下强攻长沙,连攻4天没有成功。日军伤亡惨重、补给耗尽,被迫仓皇撤退。最终,日军不仅没有消灭第九战区主力,反而伤亡2万余人。此战让日军高层意识到中国军队顽强的抗战意志和实力。同时,深感兵力不足,之后两年内再也没有敢于进攻第九战区。此战后,马歇尔向罗斯福总统谏言:现在东南亚、南亚、太平洋上的盟军都被日本打得溃不成军,中国却在长沙打了个大胜仗,歼灭日军数万之众。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一半以

25、上兵力。如果中国单独和日本媾和,在华百万日军主力将加入这些战场,盟军将会极为不利。所以,应该大量援助中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罗斯福接受了马歇尔的建议,宣布援助国民政府5亿美元物资,建立“中印缅战区,并任命蒋中正为最高统帅。不久,盟国还宣布废除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等。摘编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长沙会战前中国战场和亚太战场的战略态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答案(1)态势: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盟军处于守势;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军损失惨重。(2)军事意义:

26、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对英美盟军的作战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政治意义: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废除不平等条约,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解析(1)战略态势从中国战场、亚太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等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军事意义,从对日军的打击与英美盟军的作战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政治意义,从对中国民族自信心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等角度分析。4(2018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拟二,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帮助下,日本一些有识之士领导建立了许多以日本士兵为主体的反战

27、组织,他们通过多种多样的反战宣传,驳斥了日本政府关于战争是“正义的”“为东亚和平”的虚假宣传。有不少反战组织的成员在战场上与八路军、新四军并肩作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抗战胜利后,很多原反战成员继续揭露日军侵华战争的罪行,反对日本右翼政府歪曲历史,呼吁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直至今天,部分反战成员如香川孝志、前田光繁等多次联袂访华,始终致力于促进中日友好、增进两国人民感情的伟大事业。部分日本在华反战组织机构简表时间组织名称成立地点负责人1939.11.7觉醒联盟本部山西麻田镇杉本一夫1940.6.2觉醒联盟山东支部八路军一一五师本桥朝治1941.2.23反战同盟冀中支部八路军冀中分区田中实194

28、2.3.15反战同盟苏中支部新四军第一师香河正男1943.5.18反战同盟鲁南支部八路军鲁南军区小岛金之助1944.3.15解放联盟地区协议会晋察冀津田秀1945.1.25解放联盟山东协议会山东本桥中据徐则浩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反战组织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反战组织的影响。答案(1)特点:受中共和人民的帮助、影响;以日本士兵为主体;组织形式多样;斗争方式灵活;坚持时间长。(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有利于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争取和瓦解日本士兵,对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战后日本民主力量的发展,推动中日人民间

29、友好往来。解析(1)特点从日本反战组织的影响者、主体、组织形式、斗争方式、坚持时间等角度分析。(2)影响从对抗战胜利、战后中日人民间友好等角度分析。5(2017烟台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共同确立了战后德国赔偿的“实物赔偿”和“分区赔偿”原则,同时也暴露了苏联和美英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矛盾。随着丘吉尔在1946年3月发表“铁幕演说”,冷战阴云密布,苏联和美英在赔偿问题上互不信任的情绪日益加剧,1946年5月,美占区停止向苏联交付赔偿物资,标志着三大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正式决裂。材料二相比一战后战胜国对德国的赔款政策,二战后的盟国对德战

30、败赔偿政策显然相对成功。对德国重工业设备的大量拆卸,彻底消除了德国短时期内在军事上重新崛起的可能。在德国人的注视下夺走他们的工业设备和产品,这无疑比政府赔款行为更能给德国人的心灵带来震撼。摘编自孙文沛二战后盟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分歧与决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苏三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决裂的原因。(2)根据上述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德国的战后赔偿对国际形势的影响。答案(1)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在赔偿问题上有矛盾和互不信任;冷战因素的影响。(2)影响:达到了惩戒德国的目的;使德国不再具备发动战争的能力,维护了世界和平;加快了冷战的到来,导致了德国经济的分裂,为日后德国分裂埋下了伏笔。解析(1)原因的分析从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赔偿问题上的矛盾以及冷战的影响等角度分析。(2)影响的分析从当时对德国的惩戒、世界和平方面,对后世从冷战的到来、德国的分裂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