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48230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3年7月,美国建议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英国的经济实力衰退B美元获得了与英镑同等地位C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D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解析:选D美国的建议是要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确立美元的主导地位,英国的主张是要继续维持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英美在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故D项正确。 2(2017衡阳联考)2015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

2、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日元、欧元及英镑之后第五个加入全球货币篮子的货币。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下列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其资金可用于国际间金融领域的合作B为成员国经济复兴建设提供长期贷款C美国在SDR货币篮子中的地位被动摇D人民币此后开始成为最重要世界货币解析:选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间的金融组织,故A项正确;世界银行提供长期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短期贷款,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将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欧元、英镑作为世界货币,并没有提到美元

3、地位下降,故C项错误;“最重要”表述不准确,没有对这五种货币进行排位,故D项错误。3(2017宜昌调研)下图为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导致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影响 D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解析:选C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逐步建立,自由贸易的趋势推动了奉行市场经济的工业国经济发展,比重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计划经济国家对市场的排斥,则导致其比重下降,故C项正确。4.(2016石家庄质检)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其表明()A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B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

4、地位C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D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解析:选C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当今的国际局势依然是“一超多强”,世界经济依然由美国主导,故C项正确。5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要想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材料说明()A欧盟扩大主要源自文化认同B文化认同逐步取代经济认同C文化认同有助于欧盟的扩大D欧盟已走向更深层次的联合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说明文化认同对欧盟扩大的作用,故C项正确。6日益蔓延的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和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经济差距空前扩大,核心和外围国家的壁垒分明,也造成了核心

5、与外围国家有关“刺激”和“增长”的政策博弈。这能看出()A欧盟经济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B大国主导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欧洲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D欧洲一体化中体制性缺陷显现解析:选D“日益蔓延的欧债危机导致欧盟和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经济差距空前扩大,核心和外围国家的壁垒分明,也造成了核心与外围国家有关刺激和增长的政策博弈”,表明欧盟政治经济设计架构的缺陷因债务危机凸显,故D项正确。72005年11月,在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之际,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部分与会代表在马德普拉塔组织了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从侧面反映出()A该贸易区难以达到利益均衡的理想B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特征明显C美国

6、推行霸权政策引起了他国不满D经济区域集团化易扩大贫富差距解析:选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它们之间是松散的贸易合作组织,难以达到利益均衡,故A项正确。8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A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B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D可

7、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解析:选A依据材料“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可知,要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是有困难的,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建立面临的困境,故A项正确。9(2016太原模拟)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A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B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C企业的产业链逐渐分化D信息技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解析:选B技术研究工作由主要分布在英国向德国、印度、新加坡转移,主要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故B项正确。10世界

8、经济论坛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至2003年,论坛拥有1 000多个会员,全部是世界知名企业和公司。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内容。世界经济论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对全球舆论具有重要影响B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剂D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解析:选A材料中“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内容”表明讨论的都是全球性热点问题或趋势性问题,世界经济论坛的影响力,首先是其作为一个“世界级”思想交流平台对全球舆论的影响

9、,故A项正确。 11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的人均收入是301,而2000年是741;1980年,最不发达国家有20多个,但到2000年联合国成员中这样的国家已有48个。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B两极格局瓦解造成动荡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D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解析:选A材料说的是当今世界经济贫富差距大,并且有加大的趋势,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故A项正确。12与以往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很大解析:选B在1929193

10、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从而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与摩擦。1947年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2国进行了减让关税的多边谈判,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A、D两项是各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共性,C项一直都没有实现。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6江西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11、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二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12、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材料三 综合WTO统计资料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至2001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2000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2001年1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投诉案件已经达到34起据统计,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15类商品,影响13 000多家企业,包括钢铁、彩电、纺织品、化工、玩具在内的

13、行业。中国如何直面反倾销(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10分)(2)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6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就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9分)解析:第(1)问,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据材料一分层概括层意即为有利因素所在。第(2)问,根据21世纪以来,我国在

14、经济外交上的重大事件概括措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分析变化。第(3)问,由“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可知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结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欧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等知识回答原因;结合时政知识及相关知识回答建议。答案:(1)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因素: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及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2)举措: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建立上海合作

15、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3)问题: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或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竞争力日益增强;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建议:充分利用世贸规则为自己争取公平待遇;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自主创新之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增强商品竞争力;开发国内市场以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现状;努力争取到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等。14(2016绵阳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历史资料1517世纪原产美洲的烟草、西红柿、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非洲,小麦、水稻、

16、甘蔗等物种由欧洲传入美洲1839年英国工厂工人总数为419 560人,其中女工为242 296人1919年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国际民航客运航线开通2015年中国“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为912.17亿元;美国“黑色星期五”当天网购销售额为27.2亿美元提取材料信息,以“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为视角提炼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12分)解析:据材料可从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两方面提炼观点。结合材料中农作物在各大洲相互传入的史实以及网络购物的史实与新航路开辟、科技革命之间的关系论述即可。答案:(示例)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推动玉米、小麦等作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等发生很大改变,中美等国的大型网络购物活动,促进了全球化市场的发展。综上所述,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