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24883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做好中央第三生 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我市地下水超采问题整改工作,全力加快 地下水超采治理和地下水保护,逐步恢复地下水水位,有效改善 地下水环境质量,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 行新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 水思路,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充分 利用引江济淮、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体系,科学调配当地 水、过境水、外调水三大水源,加快地表水厂建设和地下水源置 换,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力度,优化配置全市水资源,有序推

2、动地 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一到2025年,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取得重大进展,地 表水源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地下水开采量大幅下降,超采区 内深层地下水开采总量压减80%以上,市区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 体化。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见实效,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9.09 亿立方米以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一到2030年,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达到较高水平。除 酿酒等特殊行业以及少数偏远地区居民生活用水外,公共供水管 网范围内自备井全部封闭,供水水源井全部转为应急备用井,全 市深层地下水开采总量不超过0.35亿立方米,基本实现城乡供水 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供给保障能 力

3、大幅提升。二、主要任务(-)严格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坚持节水优先,持续落实国 家节水行动市实施方案(阜水政2020 6号),抓好节约用 水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农业节水 增效,加快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和 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 水灌溉。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 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严格 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促进高耗水企业废污水深度 处理和达标再利用;推进园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 造,促进企业间水梯级串联循环利用。推进城镇节水降损,不断 提升

4、节水型城市建设水平,建立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平台 和漏损管控体系,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深入开展公共领域 节水,严控洗浴、洗车、洗涤、宾馆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到2025 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较2020年降 低17%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0.63以上,全市用水总 量控制在19.09亿立方米以内。(二)强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市 城乡供水一体化水源规划。积极推动第三水厂二期工程建设, 加快第四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合理优化确定市三水厂、四 水厂城乡供水范围;界首市、太和县、临泉县按照城乡供水一体 化思路,尽快研究实施引江济淮地表水厂及配套

5、管网建设;阜南 县、颍上县利用区域优势,用好、用足淮河地表水;对少数偏远 地区,推行区域供水规模化,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 供水一体,的供水新格局。(三)加大再生水回用力度。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进一步扩大配置到工业、生态环境、城市杂用等用水领域,逐年 提高再生水利用比例。到2025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 以上。制定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工以及生态 景观等再生水利用实施计划。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再生利用设 施。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设,在市政管网尚未覆盖的区域和 大型公共建筑区域,建设分散污水处理站,根据中水用途确定出 水标准。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

6、用的火电(包括垃圾焚 烧、生物质发电)、化工、制浆造纸、印染等项目,不予批准其 新增取水许可。加快实施华润电厂二期、颍东煤基产业园区、低 热值煤发电项目、国祯美洁等再生水利用工程。持续推进单体建 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 积极推动其他新建住房安装建筑中水设施。(四)稳步推进地下水压采置换。全面启动地下水压采置换 工作,实施超采区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有序封闭地下水开 采井,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监督考核。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 对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地下水管理条例要求的,一律予以封闭。 科学编制市地下水压采置换方案,研究制定市取水井封井 回填技术规范、探索取水井封存备用技

7、术方法。“引江济淮”等 地表水源工程通水前,对地下水超采区实行严格限采,逐步压减 地下水开采量,公共供水水源井部分转为应急备用井;“引江济 淮”等地表水源工程建成通水后,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 域供水规模化。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 许可,科学编制市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利用规划,严格依法 规范地热水、矿泉水管理。(五)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一核三区”优势产业发 展格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手抓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服务业高 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制定各类规划及相关产业政 策时,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

8、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 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 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鼓励发 展节水高效现代化农业、低耗水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态保护型旅 游业,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建立健全供水价格形 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差别水价、阶梯水价等。三、组织保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 相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 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进全市地下水 超采治理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跟踪督导,严格考核。各县 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工作制度,压实工作责

9、任,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二)加大要素保障。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抓紧研究制 定具体方案,尽早出台政策、细化措施,及时拨付资金,做到领 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工作真落实,把地下水超采治理抓实、 抓好、抓出成效。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切实 抓好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在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同时, 切实加大地方资金对地下水超采治理的投入力度,相关专项资金 注重向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倾斜。同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撬动社会资金用于超采治理。(三)严格考核奖惩。市政府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纳入对 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考 核内容。坚持日常督查与定期督查

10、重点督查相结合,由市地下 水超采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各 地各部门工作推进、任务落实、发展成效进行跟踪检查、督促督 办。对工作抓的好、成效明显的表扬奖励,对工作浮在面上、敷 衍了事的严肃问责。(四)加强舆论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地下水超采 综合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中央、省、市出台的 治理政策、治理措施和治理成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全市 上下支持和参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发挥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 作用,公布举报电话,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正向激励,营造节水、 惜水、护水、亲水的浓厚社会氛围。附件:1 .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 .市

11、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重点任务清单3 .市姗公堀冰也下水地存(封回)台般充计表4 .市自备水源地下水井封闭台账统计表5 .市地热水分类整治台账统计表6 .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源井封存备用任务清单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兼任办公室主任,任办公室 副主任。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重点任务清单序 号主要 任务重点工作实施单 位市级监管责任单位完成时 限1格实家水动 严落国节行坚持节水优先,持续落实国 家节水行动市实施方案,抓 好节约用水各项工作,全面提 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到2025年全市万元GDP用水 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 别较

12、2020年降低17%、17%,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 0.63以上,全市用水总量控制 在19.09亿立方米以内。各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水利局、市发展 改革委牵头;市财 政局、市经济和信 息化局、市自然资 源和规划局、市生 态环境局、市城乡 建设局、市城管执 法局、市农业农村 局、市市场监管局、 市机关事务管理处 配合长期坚 持2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加快中型 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 广石水灌溉方式和水肥一体化 技术,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各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农业农村局牵 头;市发展改革委、 市水利局、市科技 局、市财政局配合长期坚 持3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推广

13、高效 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 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 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严格 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 项目,促进高耗水企业废污水 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推进 园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 环化改造,促进企业间水梯级 串联循环利用。各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经济和信息化 局、市水利局、市 发展改革委牵头; 市科技局、市自然 资源和规划局、市 城乡建设局、市市 场监管局配合长期坚 持4推进城镇节水降损,不断提升 节水型城市建设水平,建立城 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平台 和漏损管控体系,大幅降低供 水管网漏损率;深入开展公共 领域节水,严控洗浴、洗车、 洗涤、宾馆等高耗水服务业用各县市 区人

14、民 政府市城乡建设局牵 头;市发展改革委、 市水利局、市经济 和信息化局、市城 管执法局、市财政 局、市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市机关事长期坚 持序 主要 任务重点工作实施单 位市级监管责任单位完成时 限水。务管理处配合5力进乡水体名 强推城供一化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市城乡 供水一体化水源规划。各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水利局牵头;市 城乡建设局、市发 展改革委、市自然 资源和规划局、市 经济和信息化局配 合2021 年 12月6积极推动第三水厂二期工程建 设,加快第四水厂及配套管网 工程建设,合理优化确定三水 厂、四水厂城乡供水范围。市城乡 建设局、 市建设 投资集 团,三区 人民政 府市城乡建设局、

15、市 建投集团、市水利 局牵头,市发展改 革委、市自然资源 和规划局配合2023 年12月7界首巾、太和县、临泉县按照 城乡供水一体化思路,尽快研 究实施引江济淮地表水厂及配 套管网建设。界首市、 太和县、 临泉县 人民政 府市城乡建设局、市 水利局牵头;市发 展改革委、市自然 资源和规划局配合2024 年 12月8阜南县、颍上县利用区域优势, 用好、用足淮河地表水。阜南县、 颍上县 人民政 府市城乡建设局、市 水利局牵头;市发 展改革委、市自然 资源和规划局配合2024 年 12月9对少数偏远地区,推行区域供 水规模化,逐步形成“以城带 乡、城乡统筹、供水一体”的供 水新格局。各县市 区人民

16、政府市城乡建设局、市 水利局牵头;市发 展改革委、市自然 资源和规划局配合2025 年 12月10状二二助度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 置,进一步扩大配置到工业、 生态环境、城市杂用等用水领 域,逐年提高再生水利用比例, 到2025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达25%以上。各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城管执法局、市 城乡建设局、市水 利局牵头发瞰 革委、市经福息 化局、市生态环蛆 市自漏的划局 己合长期坚 持11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 利用的火电(包括垃圾焚烧、 生物质发电)、化工、制浆造 纸、印染等项目,不予批准其 新增取水许可。加快实施华润 电厂二期、颍东煤基产业园区、 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国祯美洁各

17、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水利局、市城乡 建设局牵头;市发 展改革委、市经济 和信息化局、市城 管执法局、市生态 环境局、市自然资 源和规划局配合长期坚 持序 主要 任务重点工作实施单 位市级监管责任单位完成时 限等再生水利用工程。12状蜂灿助度制定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 路清扫、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 观等再生水利用实施计划。建 设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再生利用 设施。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站 建设,在市政管网没有覆盖的 区域和大型公共建筑地区,建 设分散污水处理站,根据中水 用途确定出水标准。持续推进 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的新建公共建筑配套建设中水 回用设施。积极推动其他新建 住房安装建筑中水设施。各

18、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城管执法局、市 城乡建设局牵头; 市发展改革委、市 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生态环境局、市 自然资源和规划 局、市房管局、市 水利局配合年完生用计余坚 21月再利施溟期2012成水实划长板13步进下压置奂 稳推地水采换全面启动地下水压采置换工 作,实施超采区地下水水量、 水位“双控I有序封闭地下水 开采井,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 监督考核。依法规范机井建设 管理,对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地 下水管理条例要求的,一律 予以封闭。科学编制市地下 水压采置换方案,研究制定 市取水井封井回填技术规 范、探索取水井封存备用技 术方法。“引江济淮”等地表水 源工程通水前,对地下水超采 区实行严格限采

19、逐步压减地 下水开采量,公共供水水源井 部分转为应急备用井L引江济 淮”等地表水源工程建成通水 后,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和区域供水规模化,除酿酒等 特殊行业以及少数偏远地区居 民生活用水外,公共供水管网 范围内自备井全部封闭,供水 水源井全部转为应急备用井。各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水利局、市城乡 建设局、市建投集 团牵头;市发展改 革委、市财政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 局、市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市生态环 境局、市城管执法 局、市农业农村局、 市市场监管局、市 机关事务管理处配 合年底制饰水置方,6前饰井回术,长抗 21月编廓下采22底水井技程余西 2012前完地压换案20月制取封填规其期14地

20、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 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科学 编制市地热水、矿泉水开发 利用规划,严格依法规范地各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 局牵头;市水利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 城管执法局、市城2021 年 12月序 主要 任务重点工作实施单 位市级监管责任单位完成时 限热水、矿泉水管理。乡建设局、市生态 环境局配合15续化业局 持优产布加快构建“一核三区”优势产业 发展格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 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手 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 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 展现代产业体系。制定各类规 划及相关产业政策时,合理确 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充 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 力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重 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 区和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 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鼓励发 展节水高效现代化农业、低耗 水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态保护 型旅游业,严格控制高耗水、 高污染行业发展。建立健全供 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 制,不断完善差别水价、阶梯 水价等。各县市 区人民 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 经济和信息化局牵 头;市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市生态环 境局、市城乡建设 局、市城管执法局、 市水利局配合长期坚 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