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详解).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49036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详解).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八年级语文(上)(语文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运用(27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语段(1):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既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语段(2):那蓝锦锻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y,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1分) 涟y( ) 眸子(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修改。(2分) 改为 改为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内江是一个开发较早、历史悠

2、久的巴蜀腹心城市,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内江文化底蕴深厚, , ,以名人故里而备受敬仰。“ ”“ ”的美誉几乎是内江的代名词。内江有“甜城”的称谓,还是川中水陆要冲。陆路为成渝必经之道,古驿道至今犹存,素有“ ” “ ”之称。A.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B.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C.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D.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桂林山水真是大自然天马行空的杰作。来源:B.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

3、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C.在比赛现场,小选手们诵读的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国文,让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D.在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课声中度过,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学习也变得不再那么枯燥。4.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难怪青海湖水蓝得那么美,那么醉人! B.是他说的对呢,还是我说的对?C.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D.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东三峡一文,作者由宜昌到重庆是顺流游览三峡。 B周庄水韵一文,作者写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看到的节日夜

4、景。来源: C.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中,作者既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害怕青海湖的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 D走进纽约一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两种方法,描绘了纽约的都市风光。6.九龙口风景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请根据自己的旅游体验或阅读乡土教材的感受,参考下列的例句,为九龙口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例1: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例2:黄鹤楼:登黄鹤楼,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九龙口: 7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3分,每小题1分)近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将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左线工程掘进到汉口江滩,这标志着这一工程成功横穿长江。这是我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这条地铁隧道

5、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公路隧道之间,是连接武昌汉口两镇中心区域地铁2号线的过江通道,全长约3100米左右。 (1)在内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2)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3)请给这则新闻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8.综合性学习。(8分)导游即引导游览,让游客感受山水之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游客食、宿、行等各方面的帮助,并解决旅游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市旅游节即将到来,学校将举办一次“我来做导游”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吧!(1)作为一名小导游,请你给游客介绍一下你所在地区的旅游景点或旅游特色(包含人文特色、名优特产等)。(3分) (2)有一位外地游客第一次来到你们这里

6、,刚刚下车,他想去你们学校参观,但对路线一概不知。作为一名小导游,在电话中你应该如何与这位游客交流?(2分) (3)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了能给众多的海内外客人提供一流的服务,上海特意组建了一支世博旅游金牌导游队伍,这是一支专家型、劳模型优秀导游队伍。现在你是一名不专业的小导游,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金牌导游,你会在哪些方面努力?(3分) 来源:9.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3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 。 (2)青滩叶滩不算滩, 。 (3) ,生长明妃尚有村。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巴东三峡的选文,回答问题。(10分)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

7、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

8、,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10.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巫峡的美的?(2分) 11.作者用“最奇险最美丽”来概括巫峡山水的特点,其中“奇险”和“美丽”可以调换吗?为什么?(2分) 12.在选文第1段中“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一个“咬”字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2分) 13.在选文第

9、2段中说“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而后文却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江南柳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装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柳音

10、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

11、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

12、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14.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 。(1分) 15.第段

13、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 和 两个方面。(2分)1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2)品析下面的句子。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4分)材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选自诗经采薇。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 18.通读全文,说说你对第段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潮州的小巷(节选)无论是夏天的傍晚还是秋天的早晨,无论是细雨朦胧还是大雨

14、滂沱,潮州的小巷子总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味道。来源:潮州的小巷却是充满着灵气的,像是自由生长出来的一样,横斜穿插,把房屋分割成一大块一小块;又像是一个迷宫,错综复杂,随便在里面转一个弯都有可能会迷路。小巷里的院子之间并没有完全隔绝,大多数院子的前面后面都留有大门或者侧门,所以路人可以穿过某家的院子到达另一条小巷,主人并不介意,巷子也似乎因此而长到各家院子中去了,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潮州的巷子狭长而古旧,巷子两边的建筑物,有很多都很老了,墙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有的房子的主人已不知道搬到哪里住了。门是关着的,留下的是破旧的红对联以及神秘的辟邪符。树枝从院子里不甘寂寞地探出头来,窥视着小巷的行人,

15、给巷子洒下一片阴凉。我透过各家的木制的八卦门可以看见房子的内部情况,中间或者有照壁,或者有一缸翠绿的莲叶,后面还有大木门,那种几扇木板组成的木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这里依然还有很多。各家的房子的内在装修总是不一样的,但是有趣的是,这里的门总是留着空的,不会完全密封。在小巷的巷口巷尾比较空旷的地方,总还会种着一棵大榕树或者凤凰树,树的周围砌着水泥矮墙,放着一些长石板供人休憩乘凉。在大榕树的四周又会蔓延着许多的小巷。这里只是一个中转站而已,小巷的设计者似乎早已预料到行人的疲倦一样,老早就准备好了地方让客人休息。潮州小巷的宁静是藏在深处的,越到巷子深处越能感觉到这里与别处不同的宁静。特别是在傍晚

16、的时候,巷子里有轻轻的风,绿色的枝叶点缀在巷子两边,头上还有刚出来的月亮,轻轻地洒落着月光,温柔得让人陶醉。巷子里有三两个老人拿着蒲扇在自家门口喝茶聊天、下棋,有几只大黄狗在嬉闹着,也有母亲喊儿子回家的声音,厨房里炒菜的声音等等。还有一些路人进进出出的,或走路,或骑自行车,尽管声音不断,但是越显出小巷的宁静来。小巷的名字也很耐人寻味,打银街、渔沧巷、国王宫巷等等。知道那些历史的只有那些老人了,年轻一辈的已经不晓得巷子的名称来历了,人处在巷子间,很容易就被它冲刷掉内心的躁动。时间在巷子里悠闲地流动着,流过了斑驳的青苔,流过了老旧的榕树,也流过了老人的发鬓,但在周围高大的钢筋水泥森林前似乎就被阻隔

17、住了,于是它又折回另一条小巷,继续游荡着谁知道时间是因为小巷太美了,懒得出去,还是其他原因呢?(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19.周庄水韵与潮州的小巷(节选)两文都有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句,试找出两文的关键句并作简要分析。(3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21.做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写作特色。请你就本文的语言特点,找出一处进行赏析。(3分) 三、写作(4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可能你曾流连过桂林的奇山异水,可能你还沉醉过鼎湖山的灵山秀水,也可能你更神往贵州的真山真水。总之,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仍钟

18、情那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因为它,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听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呐喊,陶醉于山那边、水一方的某个感人故事;因为它,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也许我们会纵情山水,也许我们会感悟山水、寄情山水,也许我们还会去赏山水之画、品山水之诗。也许请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600字左右。写作时应注意:(1)游览过程要交代清楚;(2)要写出景点的特色,重点描写最能吸引人的景物,如周庄水韵着重写水、巴东三峡突出写山;(3)在描写景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力求做到情景交融;(4)如需介绍景点的有关知识,要简明扼要;(5)可学习运用课文中写景的不同表现手法。八年级语文(上)(语文版) 第一单元

19、检测题参考答案1.(1)漪 mu (“漪”易写成“猗”,“眸”易误读成m。) (2)既 即 锻 缎(1)“即”有“就”的意思,而“既”无此意,根据语境,此句中“既”应改为“即”。(2)“锻”有“锻造”意,而“缎”有“缎子”意,根据语境,此句中“锻”应改为“缎”。2.D(材料先讲了内江的历史、文化,然后讲内江的名人故里,最后介绍内江为重要交通枢纽。)3.A(天马行空:神马在空中奔腾飞驰,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4.D(D句表达的是反问语气,而不是感叹语气,句末应用问号。)5.A(不是顺流游览,而是逆流而上游览。)6.示例:游九龙口

20、,领略水乡风韵;给我一舟,荡尽一生浮气。(宣传语要简洁、醒目,能体现游览地的风景特色。)7.(1)顿号(根据句意,武昌和汉口不是表示起止地,所以不要误用表示起止地的“”。(2)“全长约3100米左右”有语病,删除“约”或者“左右”。(“约”和“左右”语意重复,不能连用。)(3)示例: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贯通(先概括出材料的中心,然后加以提炼即可。)来源:8.(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介绍即可,注意要从人文特色、名优特产等方面介绍。态度要大方,语言要得体。(2)可以在电话中告知详细的路线、票价等信息,一定要说得详细、准确。或者让游客先在车站休息片刻,马上亲自去迎接。(要注意打电话的礼仪,有必要的称

21、呼、问候和告别语,语言要简洁明了。)(3)博览群书,处处留心。学习导游专业知识,如文明礼仪知识等;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如学习外语等。9.(1)猿鸣三声泪沾裳 (2)崆岭才是鬼门关 (3)群山万壑赴荆门10.巫山的江水、山和云。(解答本题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选文主要写了作者游览巫峡的经过,侧重写山水的奇险美丽、云雾的变幻多姿。)11.不能调换。一方面它体现了巫峡山水以奇险著称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其与下文先写奇险后写美丽的行文顺序一致。(围绕作者的行文思路来回答。)12.把山写活了,写出了山与山之间紧密相连的特点。(“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咬着你”用拟人手法,勾勒出群山簇拥环

22、抱的情态,表明了巫峡山峰的险峻。)13.不矛盾。作者并未亲见巫山之云,此处描写是从一位老先生那里听说的。作者是发挥想象,抓住了巫山云雾奇妙多变的特点来写的。(作者写此的目的是用庐山来对比,突出巫山云雾形状之多变。)14.柳的生命力(文章两段中“枝丫插地即生”“光秃秃”的主干在来年春天“抽枝发芽”等句,都写出了柳顽强的生命力。)15.有实用价值 表达情思(“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这句在该段的开头,而且是中心句。该段的前半部分写农人折柳体现柳的实用价值,而后半部分写文人折柳则体现柳是人们表达情思的工具。)16.(1)“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2)运用比喻

23、,形象地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这两个语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所以赏析这两个语句,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写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7.包含着不舍、留恋的情思。(材料的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依依”暗含着出征时不舍离家的心情,而文章结尾说“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也包含着对柳的依恋不舍的情思。)18.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依附,人生寄托(或“蕴涵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难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一颗不灭的灵魂”在文章的开头,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24、在理解时要抓住“不灭”二字,因此首先代表着生命力顽强,从更深的层次说它是情感的依附,有永远说不出的意蕴。)19.周庄水韵的关键句是:“还有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用反问句的形式,引出了对小河泛舟的诗意描写。潮州的小巷(节选)的关键句是:“潮州的小巷子总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味道。”它既点明了题意,又领起了全篇。(抓住文章的关键句便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着手:内容即段落的主要意思,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总领全文等。)20.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小巷随意自然的生长,四通八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潮州人与人之间交往自然、淳朴、互不

25、设防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这种质朴民风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21.示例:“树枝从院子里不甘寂寞地探出头来,窥视着小巷的行人,给巷子洒下一片阴凉”,“不甘寂寞地探出头来”“窥视着”“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小巷树木枝繁叶茂、为人遮阳的好品质,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从修辞或生动传神的关键性词语等角度品析语言,体会其特色或妙处。)22.思路点拨:游记是以生动轻快的笔调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散文。题材广泛,某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都可以入文;写法灵活,可以叙事记人,可以

26、状物写景,描述中可有抒情、议论成分,给人思想教育和美的享受,还可以介绍有关自然的或历史的知识,使文章具有科学意义。(1)写游记就是要把作者神游的见闻感受展示出来,因而写游记首先要把作者神游的游踪交代清楚,参观游览时,首先应确定好观察点。一般可分为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动点观察。所谓定点观察,即观察者所站立的位置不能随意改变,但视角可以上下变化,目光可以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移动,但这种移动不可随意,最好要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如先上后下、由前到后、从里到外、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或从主要到次要等。定点观察的关键是观察点的确定,“点”选得好,有利于对事物的观察和重点的把握。移步换景的动点观察,即不固定视

27、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在移动观察点的过程中,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逐一进行描绘,从而更好地展示景物的全貌。运用移步换景法时,首先,要注意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描绘要抓住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文章层次清晰。其次,要安排好观察顺序。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空间位置的变换,进行全面的观察。观察的顺序根据被观察景物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后,调动一切感官。在观察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强化体察和体验,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充分感受景物的复合;立体和多变。再次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景物的神韵揭示出来。(2)一草一木总关情,游记也

28、同写景文一样,需要融情于景,只有景致而无情致的游记,其中的景致是呆板的、没有灵魂的,只有将作者的情思寄托于所绘景致之中,景才会因情而产生生命力和律动感。因此,写游记,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使一篇游记具有“我”独特的个性,这样的游记才不失为一篇有“个性”,有“特色”的游记。(3)写景状物,离不开多种写景手法,因而要综合运用多种写景手法,用优美的语言去尽情挥洒你手里的笔。描写所观察到的景致时,首先要安排好详略,切不可将所看到的景物笔墨均匀地一一纳入笔下,而应抓住最能触动自己心神且有话可说的景致加以详笔描绘,描绘中也应注意抓住其特征,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无法触动自己情思的景致可一笔带过。其次,为了

29、使笔下之景更加动人,可借一些写作技法来实现。如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点面结合、动静相衬等表现手法,可以将景物写活,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传神。例文:乌镇秋浓 深秋时节,我们一行人到了江南古镇乌镇游玩。 眼前的乌镇是热闹的,尤其是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周日。但是,热闹的是人们,与小桥流水古建筑无关,乌镇一派安静深沉。 乌镇的房屋是古老的,沉着的色调透着岁月的沧桑,两层的木结构楼房傍水而立,两边的房屋除了门牌号或张贴的招牌,异常相似,百床馆、民俗馆、酒坊、染坊一扇门里一个天地。在导游们急促的解说声中,游客潮水般往来,我呢,只是其中的一滴水,那些古老的陈设模糊了,街巷倒是清晰起来:一块块足有两米长的条石横在

30、脚底,两侧用短条形的石块纵向铺排,整条石街仿佛是平躺在地的云梯,直伸向远方这里曾经是繁荣的商业街,两边商铺林立,路上行人熙攘,类似今日的拥挤。不同的是,今日比肩接踵的则是慕名而来的游客。 在木雕馆里,我欣赏了各种风格流派的雕刻作品;在钱币馆,见识了古今钱币的同时,还可以估量自己收藏的几枚古币的价值。立志书院里,明窗净几,有小方块的阳光投在偌大的书桌上,书桌上散放着文房四宝和乌镇志,书香与墨香宛存,仿佛伊人只是暂时离开。一旁的海棠宁静、自在地袅娜,简直就是一位大隐于市的智者。 视线游过乌镇蜡染工艺品,看妙手在素洁的丝巾上勾勒乌镇的小桥流水。从转角餐饮店里古色古香的摆设,到朴素的木门里毫不张扬从不

31、吆喝的古玩摊,一路走一路看。近午的阳光亮多了,人走在街上却感受不到那份燥热。这里走过古人,又走着今人,名人或庸人都是红尘过客。朝前望去,面孔相似的老屋分列两旁。天空像是一规则的箭矢,指着西边,窄窄的,亮亮的。 我差一点就迷失在雷同里,好在弄堂南侧时常出现小桥,它们告诉我沿着河的南堤可以回到起点。从河南岸望去,眼前的乌镇才是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座座独拱的石桥横跨在水上,简约明了的造型,透着古老和坚毅,像一幅简笔勾勒的水墨画。摇着橹的小船悠悠地从这里钻出来,又慢慢地荡到那个桥洞下了。对面的房屋仿佛漂在水面上,细看才知道借着一根根柱子支撑着,不少阳台就因此凸出在水面上。瞧去,棉被从楼上的推窗伸出来

32、,就铺在摊开的席子上晒太阳。挂晒的衣服形形色色,花花绿绿,展示着人间的烟尘。更有那向阳的花草,不甚名贵,挤在一角郁郁葱葱,红的、黄的、粉紫的,给乌镇沉着的主色调添上一抹明亮的灿烂。 遗憾的是水,小镇原本应该清清的水也不可避免地浑浊了。遥想茅盾先生当年在捉笔之余漫步河堤时,定然没有想到今日的繁华亦给小镇带来不妥吧。这里每天流过多少人呢?如我,荒水一般。我愿意我未曾留下什么,即使脚印也已被后来者覆盖。而乌镇的古街,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隐隐的酒香与菊花香,留在了我的心里。【点评】本文出自一名中学生之手,实在难得。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乌镇的美、乌镇的特色,同时,作者在写游记时,紧紧联系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文后对乌镇的水“浑浊”提出了反思。希望人们在浏览时,更多地保护好环境。文句优美,立意深刻。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