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节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251640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节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节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节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节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节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节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5节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3.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5 节 内能第 5 节 内能 1.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动能,即为分子动能。 2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 能,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势能由分子间的相互位置决定,从宏观上 看,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4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 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物体的内能大小由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及物 体的体积共同决定。 一、分子动能 1定义 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而具有的能。 2分子的平均动能 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 3温度的微观意义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二、分子势能 1定义:由分子间的分子力和分子间的相互位置决定的

2、能。 2决定因素 (1)宏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2)微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 3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1)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若r增大,需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2)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若r减小,需克服斥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3)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三、内能 1定义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决定因素 物体的内能由物质的量、温度、体积共同决定。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温度高的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2)20 的水和 20 的铜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3)物体的体积增大,

3、分子势能一定增大,体积减小,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4)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内能越大。() (5)某种物体的温度是 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6)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在热现象的研究中,为什么研究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而是要研究所有分子的动 能的平均值? 提示 : 物体内分子是大量的,各个分子的速度大小不同,因此,每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 并且还在不断地改变。由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结果,因此研究单个分子运动的动能 没有意义,而是要研究大量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2)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内能是否一定增大? 提示:不一定。物体的内能是

4、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物体做 加速运动对应物体的动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有可能增大、不变或减小。 (3)为什么说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提示: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组成物体的分子永 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具有动能;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因此分子间还有分子势能,所以说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对温度及分子动能的理解 1单个分子的动能 (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每个分子的动能时刻发生变化。 (2)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统计结果,研究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实际意义。 2分子的平均动能 (

5、1)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具有统计意义。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 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个别分子的动能可能减小,但总体上所有分子的动 能之和一定是增加的。 (2)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一般 不同,所以平均速率一般不同。 (3)分子平均动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无关,物体速度大,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大。 3对温度的理解 (1)宏观意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微观意义:温度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3)温度是一个“统计”概念:它的研究对象是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整体,对单个分子说 温度高低是没有意义的,故

6、说“某个分子的温度升高”是不科学的。 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分子的温度都升高 B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加剧 C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解析:选 D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温度降低,分 子平均动能减少;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变化,温度是大量分子的统计结果,对少数几 个分子谈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故 D 对。 2有甲、乙两种气体,如果甲气体内分子平均速率比乙气体内平均速率大,则( ) A甲气体的温度一定高于乙气体的温度 B甲气体的温度一定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C甲气体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D甲气体的每个分

7、子运动都比乙气体每个分子运动得快 解析:选 C 认为气体分子平均速率大,温度就高,这是对气体温度的微观本质的错误认 识,气体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仅与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 还与分子的质量有关。本题涉及两种不同气体(分子质量不同),它们的分子质量无法比较, 因而无法比较两种气体温度的高低,故 A、B 错误,C 正确;速率的平均值大,并不一定每个 分子速率都大,故 D 错误。 3一块 100 的铁与一块 100 的铝相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的分子动能之和与铝的分子动能之和相等 B铁的每个分子动能与铝的每个分子动能相等 C铁分子的平均速率与铝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

8、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选 D 两物体温度相等,说明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因为温度是分子运动平均 动能的标志;由于没有说明铁与铝的质量,只有当它们所含分子数目一样时,分子总动能才 相等,故 A 错;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对每个分子而言,它运动的速率是变化的,且每个分 子的速率都是不同的,有的快也有的慢,所以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的说法不正确,故 B 错; 虽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铁分子、铝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分子平均速率不等,所以 C 错。 故选 D。 对分子势能的理解 1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距离发生变化时, 分子力做功, 分 子势能发生变化。分子势能

9、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Ep为 0)。 (1)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2)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3)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注意 应注意“分子势能最小”和“分子势能为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最 小” 不一定是 “等于零” ; 反之, “等于零” 也不一定是 “最小” 。由于分子势能具 有相对性 , 也可以取“分子势能最小”的位置作为“分子势能为零”的位置。 图甲为取无穷远处Ep0时的Epr图像;图乙为取rr0处Ep0时的Epr图像。 2分子势能的变化与分子力做功的关系 (1)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

10、能减少;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2)数量关系:WEpEp1Ep2 典例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a处由静止释放,在分子 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b点合外力表现为引力,且为数值最大处,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在a点势能最小 B乙分子在b点动能最大 C乙分子在c点动能最大 D乙分子在d点加速度为零 解析 乙分子由a运动到c,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分子势能 减小,所以乙分子在c处分子势能最小,在c处动能最大,故 A、B 错误,C 正确 ; 由题图可知, 乙在d点时受到的分子力最大,所以乙分子在d处的加速度最大,故

11、D 错误。 答案 C (1)分子势能在平衡位置有最小值,无论分子间距离如何变化,靠近平衡位置,分子势能 减小,反之增大。 (2)判断分子势能的变化有两种方法 看分子力的做功情况。 直接由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判断,但要注意其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 关系图线的区别。 1由于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化而使得分子势能变小,可确定在这一过程中( ) A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 B一定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 C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增大 D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增大 解析:选 D 由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关系可知,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 有两种可能性:一是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12、且分子间距离增大,二是rr0,分子间表 现为引力,且分子间距离减小。综上分析可知 A、B、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 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 为斥 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的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 止释放,则( )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 解析:选 BC 乙分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一直受

13、到甲分子的引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 到c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受甲的斥力作用做减速运动,A 错误 B 正确。乙分子由a到b的过 程所受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减小,C 正确。而乙分子从b到d的过程,先是引力做正功, 分子势能减少,后来克服斥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故 D 错误。 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 图线是( ) 解析:选 B 当rr0时引力与斥力的合力为零,即分子力为零,A、D 错;当分子间的距 离大于或小于r0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rr0时分子势能最小,B 对,C 错。 对内能的理解 1对内能的理解 (1)内能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

14、,对单个分子来说无意义。 (2)某个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是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决定的;微观上由分子数、分子 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决定。 (3)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无关。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 内能机械能 对应的运 动形式 微观分子热运动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能量常见 形式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动能、重力或弹性势能 能量存在 原因 由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和 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 由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物体形变或与地 球的相对位置决定 影响因素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及物态物体的机械运动的速度、 离地高度或相 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或弹性形变 是否为零永远不能等于零一定条件下可以等于零

15、 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典例 多选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械能增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能增加 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会减小 D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不可以为零 思路点拨 (1)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2)物体的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分子平均动能不可能变为零,故内能不可能全 部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 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内能由物体分子状态决定,而机械能由物 体的质量、宏观速度、相对地面高度或弹性形变程度决定,二者决定因素是不同的。物体被 举高,机械能增

16、大,若温度降低,内能可能减小,故 A 错误;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匀速下降, 机械能减小,而摩擦生热,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大,故 B 正确;物体静止时,温度降低, 内能减小,而物体的机械能不变,故 C 错误;物体内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内能不可能为零, 故 D 正确。 答案 BD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1)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是由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 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 (2)热量 : 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热量用来量度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 一个物体的内能是无法测定的,而在某种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却是可以测定的,热量就是 用来测定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

17、的一个物理量。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可能为零 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 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D0 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 0 的水的内能大 解析:选 A 内能是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分子动能又是由分子无 规则运动引起的,所以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那么物体的内能当然也不可能为零,A 正确;物 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质量(物质的量)有关,B、C 错误;因为 0 的冰熔化为 0 的水要吸收热量, 所以冰熔化为水, 内能增加, 0 的水的内能比等质量的 0 的冰的内能大,D 错误。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内能比冰

18、分子的内能大 B物体所处的位置越高,分子势能就越大,内能越大 C一定质量的 0 的水结成 0 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D相同质量的两个同种物体,运动物体的内能一定大于静止物体的内能 解析:选 C 因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说单个 分子的内能没有意义,故选项 A 错误。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它们之间无直接 联系,内能与“位置”高低、“运动”还是“静止”没有关系,故选项 B、D 错误。一定质量 的 0 的水结成 0 的冰,放出热量,使得内能减小,故选项 C 正确。 3多选关于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一杯水和一个钢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 B

19、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C它们的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相同 D把钢球置于水中,它们各自的内能一定不变 解析:选 BD 水和钢球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 B 对;但水分子、钢球分子 质量不同,平均速率不同,C 错;水和钢球分子势能不一定相同,内能可能不同,故 A 错;由 于两者温度相等,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所以它们的内能各自保持不变,D 对。 1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解析:选

20、 B 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小,内能不一定小,选项 A 错误 B 正确;外界对 物体做功时,若同时散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 C 错误;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 速度越来越大, 动能越大, 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增大, 选项 D 错误。 2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 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 解析 : 选 C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是 0 , 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并

21、非为零, 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不会停止,A 错误;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并非每个分子动能 都减小,B 错误;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速率小的分 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C 正确 ; 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宏观机械能(动能)增大, 但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加剧,温度不一定升高,D 错误。 3下面有关机械能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也大 B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必增大 C物体降温时,其机械能必减少 D摩擦生热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解析:选 D 机械能与内能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同一物体,机

22、械能是由其宏观运动速度 和相对高度决定的, 而内能是由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和聚集状态决定的, 故 A、 B、 C 错误, 摩擦生热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故 D 正确。 4.多选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 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相 互接近。若两 分子相距无穷远处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 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解析:选 AC 在rr0阶段,两分子

23、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表现为引力,两分子在分 子力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F做正功, 分子动能增加, 势能减小, 选项 A 正确 ; 在rr0 阶段,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表现为斥力,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增大,选 项 B 错误;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选项 C 正确;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分子力 做功,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在rr0时,分子势能为负值,选项 D 错误。 5.多选如图所示, 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 乙分子位于横轴上, 甲、 乙两分子间引力、 斥力及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中三条曲线所 示,A、B、C、D为横轴上四个特殊的位置;E为两虚线a、

24、b的交点,现 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由图像可知( ) A虚线a为分子间斥力变化图线,交点E的横坐标代表乙分子到达 该点时分子力为零 B虚线b为分子间引力变化图线,表明分子间引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C实线c为分子势能的变化图线,乙分子到达C点时分子势能最小 D乙分子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一直做加速运动 解析:选 AB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r的 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故虚线a为分子间斥力变化图线,虚线b为分子间引力变化 图线,交点E说明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力为零,选项 A、B 正确;实线c为分 子势能的变化图线,乙分子到达B点时分子势能最

25、小,为负值,选项 C 错误 ; 乙分子从A到C 的运动过程中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到达B点后表现为斥力,所以乙分子先做加速运动,后 做减速运动,选项 D 错误。 6多选设有甲、乙两分子,甲固定在 0 点,r0为其与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今使乙分子 由静止开始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距甲 0.5r0处开始沿x方向运动(如图),则( ) A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乙分子到达r0处时速度最大 C分子力对乙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D乙分子在r0处时,分子势能最小 解析:选 BD 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 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由图可知,乙 分子受到的分子力

26、先变小,位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零,过平衡位置 后,分子力先变大再变小,故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反向变大,再变小,故 A 错误。当r 小于r0时, 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F做正功, 分子动能增加, 势能减小, 当r等于r0时, 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当r大于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 势能增加。故 B、D 正确,C 错误。 7 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被水平方向飞来的子弹击中, 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d, 此时木块相对于水平面移动了L,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求产生的内能和子弹损失的动 能之比。 解析:产生的内能等于阻力与两者相对位移大小的乘积,即 QFd

27、 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它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在子弹受到阻力的过程,它发生的位移等于 打入深度d与木块移动的距离L之和,则有E损F(dL) 所以 Q:E损d:(dL) 答案:d:(dL) 8重 1 000 kg 的气锤从 2.5 m 高处落下,打在质量为 200 kg 的铁块上,要使铁块的温度 升高 40 ,气锤至少应落下多少次?设气锤撞击铁块时 60%的机械能损失用来升高铁块的温 度取g10 m/s2,铁的比热容c0.462103 J/(kg)。 解析:气锤从 2.5 m 高处下落到铁块上损失的机械能:Emgh1 000102.5 J 2.5104 J。 气锤撞击铁块后用来升高铁块温度的能量为: WW60%1.5104 J。 使铁块温度升高 40 所需的热量 Qcmt0.46210320040 J 3.696106 J。 设气锤应下落n次,才能使铁块温度升高 40 ,则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nWQ。 所以,n246.4。 Q W 3.696 106 1.5 104 所以至少需要 247 次才能使铁块温度升高 40 。 答案:247 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