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负不减质,提升小学快乐体育教学效果摘要:快乐体育奉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倡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 机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构建出趣味、和谐、民主的体育教学流程, 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课堂上露出微笑、收获成长。快乐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 与课堂教学目标的融合,在让学生身心感到愉悦的同时不损害技术训练与体能练习 的核心,做到减负不减质。在分析快乐体育起源与内涵的基础上,总结现阶段快乐 体育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提升小学快乐体育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关键词:快乐体育;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引言:体育学科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类课程,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主体在 参与之中不断获得生成
2、性的体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死板、僵化,教师作为课堂的 主导力量,沿用固定的“讲授一一示范一一练习”教学模式,学生课堂主动参与与 探索的机会有限,其天性与个性难以展现。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主张以学生为本,从 学生的实际体验与感受出发,构建充满趣味的体育教学环境,是非常契合课程改革 方向要求的教育方式工一、快乐体育的起源与内涵快乐体育理论最早起源于日本,于改革开放之后引入我国,被称为“最受关注 的外来学校体育理论。二战后,日本基于运动手段论所设计的体育课堂,将体育 课程置于以“工作第一”为特征的产业社会背景之中,将体育作为目的而非手段, 异化了学生的体育参与方式,导致了学生喜爱运动,而不喜爱体育课”现
3、象的大规模 发生。日本学术界后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在引入福禄贝尔的天赋本能说与帕特瑞克 的娱乐放松说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快乐体育理论与实践标准。快乐体育特点首先表现在突出学生的发展性,将学生理解为一个动态成长的个 体,强调学生在适宜环境中的发展潜力,体现了浓厚的“以人为本教育情怀,有助于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法的多样性与学法的实效性结合在一起,借助启发式的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出体育学科的内涵,其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满 足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是终身运动与健康第一理念落实必不可少的 帮手。二、现阶段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L对快乐体育的概念认识存在偏差快乐
4、体育在我国的教学实践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是不少教师仍未能形成对于 快乐体育概念的完整认识,将快乐体育简单化的理解成为轻松教育,将其与嬉笑玩 耍、放任自由之间画上了等号,这歪曲了快乐体育的真正内涵,忽视了体育技能与 体能训练的重要价值,学生在缺少有效指导的情况下自主玩耍,反倒有可能损害学 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同时,还有的教师将快乐体育理解为游戏体育,这也是对于快 乐体育概念的片面化理解。游戏是快乐体育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快 乐体育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游戏。和谐师生氛围的建构、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民主 生态化教学环境的塑造,这些都是快乐体育模式在小学课堂上扎根所必不可少的前 提条件。2.缺
5、少系统化的快乐体育模式开展策略快乐体育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模式,涵盖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等多 个层面的内容,需要教师构建一个精细的教学系统,常态化的渗透入小学体育课堂 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但是,当下大部分体育教师的趣味化教学仅仅停留在自主摸索 阶段,缺少理论的指导,使快乐体育教学的价值无法完全释放出来,教条死板的传 统体育教学模式未能从根本上迎来改变。三、减负不减质一一提升小学快乐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1 .激发学趣,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氛围环境对于所处其中的主体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想要构建快乐体育课堂模式, 需要从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体育课堂环境入手,消除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抵
6、触情绪, 使学生的身心达到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动能。体育教学是建立在双边互动基础上的人性化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 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相互促进的。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需要教师 从改善指导教风入手,构建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民主化的开展 课堂沟通。在足球教学时,可以在实践课程开始之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 学生对于足球项目的看法,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足球训练方式,带领孩子们一同观看 世界杯、欧冠等高水平足球赛事,培育他们对于足球项目的兴趣。在课堂进行环节, 不断与学生沟通,唤起他们的求知与学习欲望,根据学生的喜好确定具体的训练内 容,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语言是连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快乐体育教学离不开语言技巧的运用。 “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 闪光点,不吝惜对他们的语言鼓励。鼓励的对象不仅仅是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那 些基础薄弱、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语言上的关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 每一名学生建立一个“体育成长电子档案”,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体测成 绩、课堂表现等,有了这个参照的蓝本,就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学生,也更容易发 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借由语言的艺术来对他们进行鼓励,使他们融入体育教学的 氛围,感受到体育学科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语言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出趣味的
8、教学环境,推 动快乐体育教学氛围的形成。在足球盘带与射门训练时,可以通过故事化语言描述 引入“小鱼本领大”游戏,将学生比做“小鱼”,将足球场比做“池塘”、将足球比 做“食物”,学生通过盘带绕开场内的障碍物,将球踢进球网中完成喂食的过程, 这种借助语言进行的形象化比喻,营造出了轻松趣味的体育练习氛围,有效推动了 快乐足球教学模式的落实。2 .趣味游戏,将游戏活动与体育训练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趣味游戏是最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性、最能激发学生参与动力的活动,快 乐体育课堂的建构过程必然少不了游戏的辅助。游戏不仅具有趣味性,还有很强的 竞争性与规则性,前者借助紧张、刺激的竞赛过程将体育练习“去枯燥化”
9、后者 可以培育学生的守法意识与规则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体 育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核心在于寻求其与体育项目之间的契合点,使之有机的融合 在一起,构建出充满童趣的体育学习课堂。以篮球项目的学习为例,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每个项目的训练重难点定向设计游 戏内容,秉持“以快乐为本,技术动作为基的原则,将原本枯燥的训练转化为孩子们 乐于参与的游戏。运球训练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动作要领为“肩关节为轴,大臂带 动小臂”、“手心不接触球”这两项,在运球前进时难以将球控在自己手中,最容易 犯的错误是“运球不抬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引入“运球进圆圈游戏”,这 个游戏并不完全是以快取胜,而是要求
10、学生有着很好的运球节奏,在运球过程中不 断地观察圆圈的被占领情况,将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在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 之中,学生自然形成了抬头看球的习惯,也规范了他们的动作要领。3 .因材施教,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化设置教学任务安排不合理的训练负担与单一严苛的评价方式是限制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快 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应当在教学中将分层教学模式引入到体育课堂上来,结 合每一个孩子的天资与个性开展教学,使更多的孩子可以感受到体育项目所带给他 们的快乐。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与项目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往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学 生之间的分层现象,采用“一锅烧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秉持因 材施教
11、的原则,在进行篮球投篮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既往的反馈情况,将班级学 生划分为超越型、标准型与发展型三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 案。不同的教学方案指向不同的发展目标,学生不在因训练量过重或不足而产生抵 制或懈怠的心理,有效增加了体育课堂的快乐指数,满足了快乐教学理念的要求。结语:快乐体育才能造就高效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结合学生 心理,从改善课堂氛围、引入趣味游戏、开展分层教学等层面入手,构建出一个趣 味、多元、和谐的体育课堂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之中发掘出体育学科的 价值与内涵,发展他们的体育素养,帮助他们形成终身运动的理念。参考文献何强,熊晓正.对快乐体育的
12、再认识一一重读体育之研究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15, 49(04): 5-11.2罗永义,仇军.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 38(02): 105-111.3李俊峰.日本快乐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5): 145-148.4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J.体育与科学,2014, 35(02): 44-48.5汪俊峰.让学生从身心改造中获得体育之乐一一一种普通高校公体课程“快乐体育”教学模 式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 51(08): 74-77.6范珍妹.浅谈游戏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6(01): 62-64.尤笑雨.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1(08):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