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练习题学案:第六课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6364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练习题学案:第六课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练习题学案:第六课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练习题学案:第六课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练习题学案:第六课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练习题学案:第六课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练习题学案:第六课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练习题学案:第六课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学习重点1.学习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2.认识汉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为什么汉语和英语中对与“狗”有关的词语有不同的理解?答:_阅读课堂活动“民以食为天”,思考:以饮食文化为例,谈谈汉文化对汉语言有着怎样的影响。答:_1.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怎样的关系?答:_2.汉语中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有哪些?答:_1.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产生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根源。B.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C.民族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2、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语言的每一个方面。D.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是表面的,其实质是一样的。2.根据下列加点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判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B.222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当豆蔻年华。C.他们两人同坐一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算是相敬如宾了。D.误会消除了,夫妻俩又破镜重圆了。3.(2016江苏)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古琴评书昆曲

3、木偶戏B.昆曲评书古琴木偶戏C.古琴木偶戏昆曲评书D.昆曲木偶戏古琴评书题型识记并了解相关文化常识例题(2016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注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德:通“得”。(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6个字)(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答:_答案精析解引子不同语言之间既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也会有很多差异,这正反映了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

4、影响。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往往是贬义词,而英语中跟“狗”有关的词则不然。析活动汉语中常用跟“吃”有关的词语来描写人物形象。这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民以食为天”,常用跟“吃”有关的词写人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用跟“吃”有关的词语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一类是通过食物的外部形状描写人物。第二类是通过食物的属性描写人物。第三类是通过吃东西的动作状态来描写人物。跟“吃”有关的词语之所以可以用来描写人物,是因为这些词语的借代义或比喻义可以表现人的某方面特征。总之,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关于“吃”的说法就无不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知要点1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

5、系。(1)语言是民族的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也支配着民族语言的特点。(2)民族文化是语言的根,反过来,语言也承载着民族文化。(3)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民族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汉、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不同。汉语中的表亲关系非常明确,分得很细,这与民族文化特点密切相关。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如“冰”“玉”在中国人眼中代表高尚和纯洁,而在外国人眼中则不然。在语言和表达上,中国人有对己谦对人恭的表达习惯,外国人则没有。2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则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6、。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家”“舍”“令”外,谦辞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常见的敬辞有“贵”(如“贵庚”,称别人的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贤”

7、(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测基础1D语言的差异,其实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引起的。2DA项“青梅竹马”只能用于说非亲的男女儿童。B项“豆蔻年华”用来形容女子十三四岁。C项“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3B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意思是说戏曲演员们借助表演揭露人性,借前人旧事来展现今朝面

8、貌。“假笑啼”对应昆曲演员们的表演。“关节”“绘声绘影”“连环”体现了评书说书人的高超技巧和评书章节回合的特点。“白雪阳春”“雅曲”“高山流水”符合古琴的特点。“傀儡”“舞台”“机关”符合木偶戏的特点。明考点例题(1)去无用之费解析本题从理解词义的角度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在理解整个语段的基础上,结合“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等语句可以判断出。(2)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合理地节约用度。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和概括。首先要逐句理解大意,然后划分层次。首句是总领句,后面两句是具体体现。借助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如“非外取地也”“去其无用之费”“民德不劳”等,即可概括出。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