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版)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4494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版)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版)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版)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版)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版)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版)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单元检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版) 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4安徽淮北模拟)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2. (2014贵阳二模)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看到“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时,曾经表示过不满。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竟然提起此事,并笑着说:

2、“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内。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A.中美之间的矛盾是虚构的B.美国已经不是帝国主义国家C.中国在淡化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 D.中国感谢美国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 (2013年广东文综,17)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

3、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4. “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一国两制”构想5. (2014河北邯郸四校联考)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一届人大19541958年二届人大19591963年三届人大19641975年四届人大19751977年五届人大19781982年54115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第二届

4、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6.19911992年,短短两年时间内,有19个亚欧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次建交高潮出现的背景是() A.第三世界成为重要政治力量B.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影响扩大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7. (2014江苏泰兴模拟)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

5、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8. (2013厦门检测)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提供参考和可借鉴之处 ()A.“一国两制”构想B.行省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9. (2014河北邯郸四校联考)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6、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10. (2013洛阳模拟)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B.都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11. (20

7、14郑州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中共八大决议 D1982年宪法12. (2014周口模拟)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A蕴含了“一国两制”的精髓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二 、材料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 (2014来宾模拟)阅读下列材

8、料,回答问题。材料1: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民主使智慧边际化。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雄。柏拉图全集

9、材料2: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3: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摘选自人民日报(1)材料1中,柏拉图对古希腊的民主制持何种看法?他认为克服这些缺陷的有效手段是什么?(2)在20世纪初,中国哪一群体制度移植实验的失败能从反面证明材

10、料2的观点?这种移植来的制度与中国传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导致其在中国无法成长?(3)据材料3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是什么?从学者的感慨中你可得到哪些启示?14. (2013安庆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据(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

11、: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材料二下表所列为自1970至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冰岛1971年12月8日英国1972年3月13日荷兰1972年5月18日联邦德国1972年10月11日澳大利亚1972年12月21日新西兰1972年12月22日西班牙1973年3月9日(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3)你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

12、产生了哪些影响?0.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解析:选B。从时间来看,1953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人口普查可以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恢复国民经济在1952年已经完成,制定民族政策应主要考虑人口的民族构成,可以排除A、C;制定经济计划可以考虑人口,但人口不是影响经济计划的主要指标,排除D。故选B。2.解析:C中美之间的矛盾是现实的不是虚构的,A项错误。对于当时的中国,美国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仍然威胁着中国的安全,B项错误。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是障碍而不是动力,D项错误。“放空炮”强调美国不在“打倒之列”意在淡化中美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发展,C项正确

13、。3.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分析(亚非拉国家和西欧国家反对美国控制,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体现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建立反霸统一战线的构想。A、C、D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4.解析:C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5.解析:选C。从表中看出1964至1977年召开次数明显很少,这时期恰值“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干扰,故选择C项。第一届人大选举的主席是毛泽东;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九届人大期间,故排除A、B、D三项。6.解析:C从材料可以看出建交高潮出现

14、在12年,当时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故C项正确。7.解析:选B。关键信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没有陷入政党斗争局面。根据三大政治制度的含义等分析,B项符合题意,A、C两项是三大基本制度之一,但不符合题意。D项也不符合题意。8.解析:A列宁认为在坚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地方可以享有自治权,这与我国的“一国两制”理论有相通之处,“一国两制”构想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9.解析:选C。本题考查两岸关系,材料中1974年国共对峙期间,国民党海军对中国海军驰援南海开绿灯,以及2008年国民党当局促成两岸“三通”说明了国共双方有共识,就是都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并

15、不能说明国民党当局拥护“一国两制”,A项错误,C项正确。B、D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10.解析:C新中国成立前的宪法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是完善民主制度的产物,A项错误。“民主集中”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性质宪法的原则,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D项错误。五个宪法文件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C项正确。11.解析:选B。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材料内容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基本一致,可以判断是1954年宪法。12.解析:选A。B项所说的应该是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C项关于为港澳回归提供的法律依据应该是相关的联合声明和基本法

16、。D项是1992年的事情,所以“直接推动”的说法不妥当。材料中的谈话蕴含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高度自治”的精神,这是“一国两制”理论的精髓,故选A。二 、材料阅读13.解析:第(1)问,柏拉图对于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看法可以从材料1中直接提取:直接民主方式使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限制;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手段主张精英治国应归纳为把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相结合,由具有智慧和美德的哲学家治理国家。第(2)问,群体可以结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回答;差异可以结合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从西方先进东方落后角度加以分析即可。第(3)问,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可以

17、结合新中国的宪政成果:制度建设和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突出依法治国和基层民主选举加以归纳即可;启示可以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根本上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必须从国情出发,继承传统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答案:(1)看法:柏拉图认为希腊的民主政治使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限制;民主使智慧边缘化。手段:柏拉图认为,应该将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相结合,由具有智慧和美德的哲学家治理国家。(2)群体: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以失败告终。差异:经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政治: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

18、封建社会,反动势力强大。文化:西方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自由平等、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3)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启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必须与基本国情相适应;民主政治建设要尊重历史传统;民主政治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14.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第(1)问,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的显著特点是美苏冷战对峙,西方国家对华采取遏制、孤立政策,从这一背景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作用。第(2)问,“特色”较易解答,“策略”要结合中苏关系的状况分析。第(3)问,“原因”注意从中国、苏联、美国、世界等角度分析。“影响”可以从外交、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答案:(1)背景:两大阵营尖锐斗争;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作用:对巩固新生政权、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应对苏联威胁(或“一条线、一大片”战略)。(3)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