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4“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人民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4682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4“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4“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4“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4“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4“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重大理论成果54“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人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54“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作业 人民版一、选择题1某学者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D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战败导致民族危机出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代表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以务实的态度提出学习西方以摆脱危机,故B项正确。明末清初还未出现民族危机,“工商皆本”意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为民族生存

2、而激发意识”无关,故A项错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虽然也是以摆脱危机为目标,但都出现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后,故C、D两项错误。2“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工具方面的西方化”主要是指()A出版海国图志B设立总理衙门C开展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答案:C解析:从题干材料“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可知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工具方面的西方化”是指中国人开展了在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故C项正确。出版海国图志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

3、后的反思,故A项错误;设立总理衙门属于外交方面的近代化,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属于政治制度的近代化,故D项错误。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和“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可知,郑观应主张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

4、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故C项错误;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练兵将、制船炮”的军事主张是为了“安内攘外”,而不是维护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4近代某思想家提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该材料直接反映这一思想家的主要立场是()A反对“中体西用”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C挽救民族危亡D发展资本主义答案:A解析:材料“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说明作者反对“中体西用”,故A项正确。作者主张将中体与西用分开,并没

5、有体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B项错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D两项错误。5梁启超曾致书康有为:“弟子以为欲救今日之中国,莫急于以新学说变其思想(欧洲之兴全在于此),然初时不可不有所破坏。孔学之不适于新世界者多矣,而更提倡保之,是北行南辕也。”这说明梁启超主张()A提倡儒学,中西结合 B引进西学,变法图强C批判西学,古为今用 D效仿欧洲,自强求富答案:B解析:由材料“以新学说变其思想”说明,梁启超主张引进西学,变法图强,故B项正确。“孔学之不适于新世界者多矣,而更提倡保之,是北行南辕也”说明梁启超反对提倡儒学,故A项错误;“批判西学,古为今用”与材料的意思相反,故C项错

6、误;材料主张的是政治变革,不是经济变革,故D项错误。6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中写道:“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着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在梁启超看来,“物竞天择”说()A验证了晚清社会革新趋势B肯定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C扭转了晚清社会发展进程D改变了中国社会落后面貌答案:A解析:结合题意可知,梁启超认为应该顺应时势加以变革,才能够生存,故A项正确。结合梁启超主张政治变革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可知,B项中的“肯定”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的救亡改革活动并没有扭转晚清社会发展进程,故C项错误;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7下表中

7、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答案:C解析:据材料提到,1865年到1913年的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近代化,其共同诉求是推动中国近代化,故C项正确。中国工业化,只符合李鸿章为代表的洋

8、务派和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故排除A。实行民主政治,只符合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故排除B。启蒙与救亡并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排除D。8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串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主题可能是()A政治的民主化B救亡图存C经济的工业化D思想的自由化答案:B解析:据材料提到,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所涉及的共同主题可能是救亡图存,即都面临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故B项正确。9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道:“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

9、制造派”是指()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B解析:据材料“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造派”是指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引进机器,学习西方科技,故B项正确。地主阶级顽固派,反对洋务运动,故排除A。资产阶级维新派,属于变法派,故排除C。资产阶级革命派,属于自由民主派,故排除D。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唐崔憬材料二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10、。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自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若夫言主中学而以西学辅所不足者,骤而聆之,亦若大中至正之说矣。措之于事,又不然也。往者中国有武备而无火器,尝取火器以辅所不足者矣;有城市而无警察,亦将取警察以辅所不足者矣。顾使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是辅所不足者,果得之而遂足乎?有火器遂能战乎?有警察者遂能理乎?此其效验,当人人所能逆推,而无假深论者矣。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体”“用”的含义及地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之洞的观点。(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观点的时代价值。答案:(1)体:实体(或本体);第一位的,基本的。用:作用(或功能);第二位的,从属的。(2)积极作用: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消极作用:不改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3)时代价值:从根本上推翻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基础;推动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从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蜕变、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