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大: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5865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大: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大: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大: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大: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近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天成大联考二模)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发展有很大贡献。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据此可知(D)A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C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D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即地理大发现使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眼界更开阔,即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选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理性王国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浪

2、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在大革命以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法国大革命并无直接的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2018汕头二模)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C)A英国已控制中国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D自由贸易思想盛行【解析】材料“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表明,英国对华贸易在1829年占据绝对优势,据题干时间信息“1829年”可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工业水平大大提高,导

3、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涉及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没有涉及中国对英出口贸易,不能得出贸易失衡的结论,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思想的变化,D项不正确。 3(20184月预测押题卷)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年份纺织品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煤1865187054.226.35.41886188859.535.310.41895189755.937.915.81907190987.676.540.3从表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B)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

4、易的领先地位【解析】英国纺织业是否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必须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业做比较,表格未体现,故A项错误;表格中有机铁、废铁、煤的出口值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纺织业却长时间内增长不太明显,证明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英国出口对象不明确,不能判定为欧洲,其次,作为消费资料的纺织品出口值增长,不及有机铁、废铁、煤的增长,故C项错误;同样,没有与别国的比较,也不能断定英国丧失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而且与所学知识也不符,故D项错误。4(2018永州三模)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

5、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C)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解析】据材料时间信息“18世纪中叶以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可以得出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符合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即工业革命的展开,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圈地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农村,促进农业的发展,B项不正确;圈地运动是农民丧失了土地,而不是收入增加,D项不正确。 5(201

6、8南宁二模)对比图1、2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C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D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殖民地的增多,这是由于英国取得了殖民霸主的地位,C项是符合题意;1763年英国尚未开始工业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王权是不断的弱化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763年英国尚未主导世界市场运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6(2018开封三模)1832年,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自由党声称:议会选举改革已经到头,再改革就会损害国体。1867年,原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守党上台执政,提出并通过了议会选举新方案,使城镇选民

7、人数从60万增加到140万人。这表明(B)A工业资产阶级实力有所下降B工业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C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市民阶层D议会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解析】1867年改革法案对议席分配再次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并没有下降,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两次议会改革后,由于选民扩大,政党要站住脚,必须成为群众喜欢的党,极大地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长远来看,也给工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两次议会改革主要扩大了选民资格,并没有扩大市民

8、阶层,故C项错误;这两次议会改革主要是议会内部力量的调整,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具有主宰地位,彻底打破了以前贵族在议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议会权力并没有进一步加强,故D项错误。7(2018济南三模)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据此可知英国(C)A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B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C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D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王和议会的斗争一方面是议会要求限制王权,另一方面还包括资产阶级信仰新教和国王信仰的天主教之间的斗争

9、,因此材料中的规定说明国王和议会的斗争仍在延续,故答案为C项;这种宗教领域的斗争本来就在资产阶级革命之中,排除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状态,排除B项;议会掌握对法官的任免权,而不是司法权,排除D项。8(2018聊城三模)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B)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10、”【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项正确;A项是18世纪初期;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9(2018漳州二模)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D)A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B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C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D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解析】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

11、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看出,最高法院行使1787年宪法的权力,维护宪法的权威,维护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最高大法院的职能,没有体现出总统职能,故C项排除。10(2018衡水中学十五模)1852年屈维廉、诺斯科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D)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解析】材料所述文官制度

12、的产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取官员,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结合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可知,处于工业革命之后,分析选项可知,D项符合题意;垄断资产阶级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A项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经济秩序的建立无关,B项不正确;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不正确。11(2018湖北仿真模拟)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下表(C)工业年增长率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18501870年18701900年1870年1914年英国3.12%16%318%14%德国2.7%4.8%13.2%14.3%A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B君主立宪政

13、体的差异C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D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德国的工业增长率和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已经超过了英国,反映了英德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由于英国消极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科技成果而德国积极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科技成果而导致的, 即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而导致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思想解放程度、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等三个选项均只是相关原因而均非主要原因,所以本题只有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2(2018岳阳一模)“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

14、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B)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解析】从题干中“电报”和“海底电缆”等可判断材料中时间不早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此时统一的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13(2018广东4月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

15、还要集权。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paysdEtat)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1835年【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材料二(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

16、(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17分)【答案】(1)特点:民主共和;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法律解释权唯一。(8分)(2)变化: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

17、命于皇帝的军机处。不同之处:性质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制度。政体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军机处为执行机构。经济根源: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较为雄厚,民主力量比较强大,通过1787年宪法将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成果用宪法形式固定下来。而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君主专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17分)【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主共和、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法律解释权唯一等方面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

18、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2)本题根据材料二“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央权力决策机构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等方面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朝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再从性质不同、政体不同等方面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再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方面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14(2018鲁鄂联考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欧洲之所以能进行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

19、海外扩张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关于这三大革命,需特别提到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三大革命之间的互相联系”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示例: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互相影响。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这为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爆发提供了制度保证;1765年爆发的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

20、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因此推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促使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又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政治前提。可见,经济决定了政治,而政治也会反作用于经济。(12分)15(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8年革命之所以“光荣”,就在于它完成了1640年以后未能完成的任务,只不过使用了另一种手段尽管英国以后的政治历程仍然是曲折的,但正是“光荣革命”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

21、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

22、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它怎样把英国“引进了现代社会”? (6分)(2)据材料二,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的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9分)【答案】(1)手段:不流血的政变。措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6分)(2)影响: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第三共和国建立;加剧了君主派之间的矛盾,使共和势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表现:总统任命内阁必须经众议院同意,内阁要对议会负责。(9分)【解析】(1)结合所学,“光荣革命”之所以命名是因为这是一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据此回答第一小问即可。第二小问可结合“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限制王权来回答,即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 第一小问通过分析材料可知普法战争不但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第三共和国建立,而且加剧了君主派之间的矛盾,使共和势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总统任命内阁必须经众议院同意,内阁要对议会负责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