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人民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66041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人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作业 人民版一、选择题1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C因实际的需要而随意改变D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答案:A解析:“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故选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国家利益出发处理外交关系,与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无关,B项错误;自新

2、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没有随意改变,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以国家利益为前提,D项错误。2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C解析:“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声明的“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一致,故选C。“和平共处”是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

3、政策,与材料声明不一致,故A项错误;“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材料声明不一致,B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声明不一致,D项错误。3“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政策D多边外交战略答案:B解析:为了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了与亚非国

4、家的联系,故选B。4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让美国折服D万隆会议使中国在外交上打败了美国答案:B解析: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故选B。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

5、5年万隆会议召开,但材料未涉及“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A项错误;“承认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不等于“让美国折服”,C项错误;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万隆会议的阴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是新中国外交的成功,但不能望文生义地认为“中国在外交上打败了美国”,D项错误。5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A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B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C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D苏联

6、经济改革失败,美、日、西欧形成鼎足之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封锁政策,在“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新中国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然而,20世纪50年代苏联霸权主义扩展,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被迫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外交政策进行了相关的调整,故C项正确。6新全球史记载:“美国试图在亚洲各地建立反共产主义的堡垒。援助前敌人日本进行重建,在韩国和台湾培植亲美势力。中苏之间的伙伴关系成熟,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绝对权威,以此来换得苏联在军事装备和经济上的援助。”这段材料说明()A美苏两国当时处于敌对状态B

7、中苏之间关系紧张C美国的国家战略重点在亚洲D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国家利益答案:D71949年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A“另起炉灶”B“一边倒”C不结盟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符合“另起炉灶”的内容,故选A。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

8、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12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迫于形势压力,终于在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5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材料二1948年5月,斯大林对即将派往中国解放区的苏联专家小组组长说:“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我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因此,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努力。”伍修权在外

9、交部八年的经历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表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3)材料一、二中,苏联、英国承认新中国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总结中国对外关系史,你认为对当今我国制定外交政策有哪些历史启示?答案:(1)原因:国内舆论的压力;英国在华利益的驱使;英联邦出现分裂趋势的威胁。(2)态度:对中国革命持支持态度。原因:美苏“冷战”开始,蒋介石采取亲美政策。中共取得革命胜利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壮大。(3)不相同。说明:苏联承认后立即与新中国建交;英国只是法理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实际控制权,不等于承认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英国对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追随美国就是证明。(4)启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以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为亲疏标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