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1 .知道影响城市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2 .理解地形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重点)3 .掌握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难点)k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7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阅读教材P77P80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L地形对城市的影响地形城市分布特点城市分布成因平原世界上绝大部分特大城市 位于200米以下的濒海、濒 湖或沿河平原,我国特大城 市大部分分布在第三级阶 梯上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城市进一步扩大发展,还可以减少投 资平坦的土地用于农耕,为城市提供农副产 品山区多分布于河谷两岸较平坦 的区域水源充足,水运条件便利高原热带地区的
2、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热带地区高原上较凉爽,而平原地区过于湿热,不适于人类居住2 .气候对城市的影响影响城市区位:城市大多分布在具有适度降水、适中温度的中低纬度和 气候较优越的沿海地区。(2)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4 .水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城市区位原囚!水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八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在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及大河的入海口易表现4河流汇合处、水陆夯1的转运、以及水运起点、颇屏地区,是城m区位的选地(2)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3)影响城市的发展:水资遮不足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5 .矿产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的规模:矿业城
3、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2)城市发展:资源开采后期,要考虑城市的转型,否则城市就会走向衰退。 正误判断:(1)受气候条件影响,世界特大城市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2)高原和高山气候区没有特大城市。()(3)水对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提示】(I)X 受气候条件影响,世界特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气候条件优 越的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2) 在热带地区,平原地区过于湿热,不适于人类居住,城市数目较少; 高原地区,气候凉爽,适宜人类居住,有特大城市分布。(3)教材整理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阅读教材P8O第4段P82,完成下列问题。1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
4、影响(1)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一般取决于产品产地和销售地的分布及其相应的 运输需要。(2)线路的具体走向,又经常受到各地自然条件的影响。(3)铁路线的走向受地爰的影响最为显著。2 .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1)不同地形单元,不同地形部位,线路建设所需的工程量和造价差别很大。(2)线路一般选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 上,这些地方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较大。3 .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1)河流和海洋适宜发展水上运输,陆地适宜发展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2)海港建设受到海岸线形态、沿岸水深、附近泥沙移动及工程地质等条件 的影响。
5、正误判断:(1)公路线的走向受地形的影响最为显著。()(2)河流上游支流众多宜发展水运。()(3)青藏高原为发展经济应优先大力发展铁路建设。()【提示】(I)X 铁路线的走向受地形影响最为显著。(2)X 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不适合发展水运。(3) 青藏高原地势起伏大,应优先大力发展公路建设。合作探究攻重难探究点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合作探讨重庆市是我国有名的山城,得名迄今已有八百余年。重庆境内多河流,主要 的通航河流就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恭江、大宁河等7条河流。在对重 庆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在40个古镇中,就有18个分布在这7条大河旁边,其中 14个位于河的右岸
6、探讨7:河流对古镇的形成提供了哪些功能?【提示】供水、运输和军事防御。探讨2:在重庆地区的古镇中,为什么多分布于河流的右岸?【提示】 北半球的河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对右岸冲刷得更厉害,容 易成为深水码头,水运便利。核心点击L地形对城市的影响地形城市分布特点影响分布的原因典例平原濒海、濒湖、沿河的平 原地区城市密集地形平坦利于建筑物、 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减少投资;土地平坦、沪宁杭、北美五大湖、西欧城市群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耕;交通便利山区沿谷地或低地分布谷地或低地海拔低,地 形平坦利于农耕西安位于渭河谷地,兰 州位于黄河谷地高原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平原气候湿热,不适于 居
7、住,高原上凉爽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2 .气候对城市的影响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污染大气的企业用地布局与风向有很重要的关系,如下表所/5:风向布局原则图示说明(口居住区 衣污染大气的企 业)一种主导风向区(如西风、 信风分布区)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居住 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风向随季节变化区(如中国 东部、印度、中南半岛等季 风分布区)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与居 住区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 外 F必 x最小风频区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居住 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产节3 .水对城市的影响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水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
8、重要因素。区位类型区位优势典例河口处既可与全河流相通,也可以与海洋相连,利于物流和人流的集散上海、广州、新奥尔良两条或多条河流的汇合处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有多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宜宾、重庆、武汉分别位 于岷江、嘉陵江、汉江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水陆交通的转 运点陆路交通穿过河流需建码头处,是 人流、物流的集聚、转运处南京、兰州水运的起点人流、物流的转运、集散地赣州4 .矿产对城市的影响体验评价1 .从地形上看,世界城市分布状况是()A.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的高原上B.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平的热带平原和盆地C.主要分布于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D.山区基本上没有城市的分布【解析】世界上城市主要分
9、布在海拔较低的沿海、沿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 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在山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或地势比较开 阔的地方。【答案】C2 .下列关于气候对城市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过干或过湿,一般不利于城市的发展B.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数量大,需水多,所以城市最好建在雨水充沛的热 带雨林地区C.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高纬地区D.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所以没有大 城市分布【解析】 气候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人类居住,世界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 在具有适宜的温度和降水的中低纬度地带。我国西北也有大城市分布,如乌鲁木 齐、兰州等,只不过密度远小于东部地区
10、答案】A探究点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合作探讨“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这里的山歌 串对串”山路十八弯经李琼唱响大江南北,让人们从音乐中领略到了山路形象。探讨7:影响山区交通运输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提示】地形。探讨2:山区道路建设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提示】 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核心点击山区交通线路的布局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 一般原则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 是铁路运输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 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 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 青藏、滇藏等公 路,后有青藏铁
11、 路线路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 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 谷地带;线路一般 呈“之”字或8”字 状(线路尽量与等高 线平行);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 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 尽量节约建设成本; 降低技术难度;线路走向避开陡坡和断层、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多发地段;在 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 流;尽量选择两点 间最近距离、经过各 级居民点;避免占 用耕地、避开农田水 利设施工程施工要安全;降 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 全性同蒲铁路沿汾 河谷地伸展; 陇海铁路的西段 沿渭河谷地伸 展;襄渝铁路 沿汉水谷地伸 展;成昆铁路 按地形大势曲折 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 山间盆地、河谷等人 口稠密、经济发达
12、的 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 地带,这样可以方便人们 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流、 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 增加经济效益新疆的南疆铁路 和兰新铁路均沿 山麓分布,连接 绿洲体验评价3.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2)题。京沪高杭州湾大桥贵州清水青藏北部清铁陆桥河大桥 水河大桥(1)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A.一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B.一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C.一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D.一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2)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导学号:32980138A.一干旱与洪涝B.一海潮与海冰C.一冻雨与风沙D.一冻土
13、与生态脆弱【解析】 第(1)题,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减小铁路对地面交通的 影响,少占耕地;杭州湾大桥则是为了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因而B项正确; 贵州清水河大桥的目的是减少复杂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青藏北部清水河 大桥则是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题,京沪高铁的不利因素是河湖众 多;杭州湾大桥面临海潮和海水侵蚀;贵州清水河大桥是地质条件复杂和崎岖的 地形;青藏地区则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以及冻土广布。【答案】(I)B (2)D探究图表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探讨7: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区是什么?【提示】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探讨2:巴西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区是什
14、么?为什么?【提示】 巴西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巴西主要位 于热带,热带平原地区湿热,不利于人类生活,特大城市也较少。热带高原地区 凉爽适合人类居住,特大城市也较多,巴西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早、人口多,特大 城市也较多。探讨3:据图说明特大城市的一般分布规律。【提示】 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于气候条件优越的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 沿海地区。读图指导判读此图,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2 .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区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地形以平原为主,且 以位于河流中下游为主。3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特大城市分布较少。4 .低纬度地区,特大城市主要
15、分布在地势较高处。5 .适宜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和充足的水源是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体验评价4.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下图,完成 题。(l)b C两地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B.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C.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中转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2)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A. a 地 B. b 地 C. c D. d 地【解析】b、C两地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 中转,有利于城市形成和发展。d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有利于实现河海联运;且 四地中只有d位于河流下游地区,
16、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最有利于大 城市发展。【答案】(I)C (2)D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固双基对点训练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 .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团状,地质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2 . 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导学号:32980139A.甲 B.乙C.丙 D. T【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聚落呈长条状沿河分布。第2 题,位于河流交汇处的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答案】LD 2.A对点训练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34题。3 .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B.避开山脊A.避开河谷C.联系居民点D.避开断层4 .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沿断层线分布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B.A.C.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图中没有任何信 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律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 是沿河分布,与河流有关。【答案】3.C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