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doc

上传人:youshishuohua 文档编号:427459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篇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今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六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我国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就是要号召全社会来学习身边的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扶贫开发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但是贫困地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打一场新的扶贫攻坚战。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体怎么做?第一,“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全国动员、全民参与,只有集聚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第二,“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要精准,脱贫也要精准

3、。精准扶贫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第三,“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各级组织的扶贫责任进行细分和明确,尤其是提出“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保障。第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主要针对贫困户“等、靠、要”“脱贫又返贫”,以及贫困户“有体力、无能力”“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贫困代际传递”等现象。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必参与。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今天是第六个国家

4、扶贫日。值此,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脱贫人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这个节日从2014年设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这也就意味数以万计的扶贫人扎根扶贫一线六年了。这六年来,扶贫人付出了艰辛、挥洒了汗水,甚至有700多名扶贫干部倒在了扶贫干线。这六年,扶贫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自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0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以下,向世界的脱贫贡献了70%的工作量。这六年来,他们的付出太多了。很多人,舍小家为大家,抛家舍子,吃住在村组,长期不能与家人见面,仅能通过网络进行视频;很多人,皮肤晒黑了,体重减轻了,脚掌长茧了,身体也熬成亚健康了,甚至献出了

5、生命;很多人,为了脱贫至今单身,为了脱贫延迟了婚期,为了脱贫放弃了晋升;等等。但是,作为一名扶贫人,他们无怨无悔,从没有想要放弃,而是一直扎根在岗位上,穿梭在田野中,为如期实现脱贫默默奉献。这六年来,贫困户生活大变样。很多贫困户有了安全、干净、宽敞的住房、卫生间,住不愁了。很多贫困户享受了劳动力转移政策,有了一技之长,拥有了谋生手段;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经济收入提高了。很多贫困户不在害怕病魔的侵蚀,因为有健康扶贫政策兜底了,救助政策帮忙了,一病就贫的日子一去不复还了。很多无法劳动的贫困户,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兜底,为他们进行集中照料,他们对未来满怀期待。这六年来,农村发展突飞猛进。消除贫困的主阵地在

6、农村,扶贫人是这阵地上的开路先锋,是他们让农村的发展潜力得到了激发。路、网、水、气等基础设施在农村得到了覆盖,村村通的水泥公路进村入户了,4G网络覆盖了家家户户,“一管清水进农家”成了标配等等。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公路沿线配有垃圾桶了,房屋周围栽种上了花草,厕所革命让废水不在乱排了,“住在农村就是好”成了大家的新共识。产业发展在农村生根了,茶叶加工厂壮大了,药材种植成了大家新的收入,各大商家竞相到农村寻找商机成了新潮。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图徐徐铺展。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扶贫人是奋斗的主力军。这些成就离不开他们反复的走村入户、熬夜加班;离不开他们对政策的反复学习,熟练掌握;离不开他

7、们入户的反复动员支持与鼓励;离不开他们上门拜访、多方沟通;离不开他们对脱贫意志的坚定如一、开展工作的扎实推进、付出上的久久为功。今天是他们的节日,但他们知道扶贫工作现在还不能松懈,补短板的任务还很重,扶贫仍需在路上。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凝心聚力再出发,为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起最后的总攻。因为脱贫攻坚战一定要打赢,而且必须是全胜。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10月17日是全国第六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就,在全球减贫事业中镌刻下闪亮的中国印记。为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无数有志之士不懈探

8、索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数亿人民摆脱了贫困,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文化扶贫,各类结合实际的精准扶贫方式,让无数家庭改变了命运。2013年至2018年,中国累计减贫8239万人,每年有1200多万人稳定脱贫。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知道,各地资源禀赋不

9、同、自然环境有异,这也已经决定了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精准”发力。具体而言,必须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发展符合当地生态环境、人文特色、历史文化、优势特长的产业,努力让贫困群众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必须完成硬任务。当前,脱贫攻坚战也已经进入到了决战决胜期。必须增强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和长远性,探索产业脱贫长效机制增强贫困群众后续发展能力,拔“穷根”摘“穷帽”,让富民产业红火

10、起来,让贫困群众腰包不断充盈起来。 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2019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2014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扶贫日”的设立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充分体现,也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举措。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今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70年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值得肯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

11、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所所长杨宜勇曾撰文表示,“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重大创新。精准扶贫方略的具体实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获得了国际的高度评价,对在探索中前进的其他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今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六个扶贫日,笔者不由回想起从事扶贫的日子,写下了自己作为一名扶贫干部的初心。从事扶贫两年来,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每天只有清晨七八点的太阳和夜晚的繁星两个时间,每天只有敲击的键盘和打印机刷刷刷两个声音,每天只有下乡途中和贫困户家中两个地方,每天只有准备材料和迎接检查两个状态,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12、,每天都践行着扶贫人的初心和使命,每天,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2018年6月30日,这天,送走了国务院第三方考核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没有一个人想庆祝,都只想好好睡一觉,好好陪家人孩子。来西藏两年了,干扶贫工作也一年多了,只想说说“基层扶贫干部的初心”。这里没有一杯茶一张报纸,只有一叠表格一沓材料,一户一档、一人一法、月收入台帐还有各类花名册、各类信息;这里没有舒服的办公桌椅,只有走到哪里就在那儿办公,田间地头、路边石头和汽车车厢;这里没有吃饭时间和下班时间,只有什么时候弄完了什么时候下班吃饭。下雨了,淋着雨抱着材料跑,饿了,一包“北京”方便面垫垫,晚上入户,村干部或老百姓提着“习近平灯

13、”(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中央送给地方群众的一种太阳能充电灯)照明,一户一户地走。说不上,多少个日日夜夜是这样走过来的。农忙时节,老百姓不在家,只好去地头或者晚上再去。去往农户家的路并不都是水泥路,跋山涉水并不为过。若说不累,那一定是假话,若说没有压力,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给自己起的网名是:抹布和拖把,因为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是扶贫干部,因为我们要干扶贫工作。迎接检查前,所有人神经都绷得很紧,唯一能做的就是苦中作乐,一大早跑跑步,或者拿废弃了的材料纸“打雪仗”,或者幻想一下检查后的计划。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参与精准扶贫这个伟大的任务,是我们的荣耀;所有人都明白,我们所有的付出

14、,并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群众;所有人都明白,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是沾满泥土气息的普通党员干部;所有人都明白,群众好了,我们才能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更好。在西藏,作为唯一一个省级连片特困地区,有很多历史原因和特殊情况。正是因为这样,才更需要人们的帮扶。我们常常说西藏“短短十几年,跨越上千年”,但这个跨越并不完美,部分群众依然思想保守,依然认为贫穷是上辈子的缘故,甘愿贫穷。在这里,扶贫关键在于扶志和扶智,通过教育隔断代际贫困,通过政策宣讲和推选脱贫典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扶贫是我们的事儿,也是广大贫困群众的事儿,但终归还是以贫困群众为主体的。这两年,一直寻求以扶志扶智作为突破口,我们搞

15、过集中宣讲和入户宣讲,举办了扶贫“夜校”和你问我答有奖问答活动,我们制定了村规民约和扶贫利益链接已经记不清开展了多少次扶贫宣讲,记不清去过了多少次贫困户家中,但一直忘不了扶贫各类数字和各项惠民政策。上面千条线,乡镇一根针,针尖是驻村队。扶贫工作不是简简单单一项工作,涉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等方方面面,群众面临的任何问题,都会找驻村工作队,找乡镇,在基层每一个人都是多面手。每一次走村入户,总是大包小包的,翻开包里,是各类花名册、笔记本、订书机、计算器、胶水、剪刀、笔,若说能够算得上自己的物品,怕只有充电宝了。在办公室里,我们戏言:不脱贫不脱单。其实这何尝是本意呢,扶贫工作注定了没有个人时间

16、,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只有群众的随叫随到这就是基层扶贫干部的初心!第六个扶贫日随想感悟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但是,农村地区存在文化活动匮乏,精神生活空虚,教育逆向发展,读书无用论横行的现象,脱贫攻坚战重物质轻精神的问题仍然突出。扶贫要先“扶智”,要培育新型农民。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因此,脱贫攻坚应重在“扶智”,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农民。脱贫攻坚不应局限于给农民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应该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着力点,打好“智力”扶贫战,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打牢脱贫攻坚的底子。扶贫要先“扶智”,只论及物质脱贫是不完整的,要加强农村地区道德教育建设,才能为文明乡村的建成提供智力支持。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倾斜,才能保证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机会,创造公平正义的环境,保障农村的未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