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77065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考案1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本考案共六大题,16个小题,满分为120分,用时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马身人首(罗丹)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然而,

2、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

3、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

4、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D)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

5、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解析】原文第3段中说“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第4段中说“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6、”,而D项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所以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

7、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解析】“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让人们“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错误,原文认为在欣赏悲剧时,“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并“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

8、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D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解析】“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根据原文信息,这应该是“现实中的悲剧”引起的;“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不当,原文是“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曹禺的剧本日出选段,完成46题。剧情简介:四幕话剧日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20世纪3

9、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本文节选的是李石清和潘月亭在第二幕中明争暗斗的一场戏。(潘月亭由中门进。)潘月亭石清!你回来了。李石清(恭谨地)早来了。我听说您正跟报馆的人谈天,所以没敢叫人请您去。报馆有什么特别关于时局的消息吗?潘月亭你不用管,叫你买的公债都买好了吗?李石清买了,一共二百万,本月份。潘月亭买了之后,情形怎么样?李石清我怕不太好。外面有谣言,市面很紧,行市只往下落,有公债的都抛出,可是您反而潘月亭我反而买进。李石清(表示殷勤)经理,平常做存货没什么大风险,可现在情形特别,行市一个劲儿往下跌。要是平定一点,行市还有翻回来的那一天,那您就大赚了。不过这可是由不得我们的事。潘月亭(拿吕

10、宋烟)你怎么知道谣言一定可靠?李石清(卑屈地笑)是,是,您说这是空气?这是空户们要买进,故意造出的空气?潘月亭空气不空气?我想我干公债这么多年,总可以知道一点真消息。李石清(讨好地)不过金八的消息最灵通,我听说他老人家一点也没有买进,并且潘月亭(不愉快)石清先生,一个人顶好自己管自己的事,在行里,叫你做的你做,不叫你做的就少多事,少问。这是行里做事的规矩。李石清(被这样顶撞,自然不悦,但极力压制着自己)是,经理,我不过是说说,跟您提个醒。潘月亭银行里面的事情,不是说说讲讲的事,并且我用不着你提醒。李石清是,经理。潘月亭你到金八爷那儿去了吗?李石清去过了。我跟他提过这回盖大丰大楼的事情。他说银行

11、现在怎么会有钱盖房子?后来他又讲市面太坏,地价落,他说这楼既然刚盖,最好立刻停工。潘月亭你没说这房子已经订了合同,定款已经付了吗?李石清我自然说了,我说包给一个外国公司,钱决不能退,所以金八爷在银行的存款一时实在周转不过来,请缓一两天提。潘月亭他怎么样?李石清他想了想,他说“再看吧”,看神气仿佛还免不了有变故。潘月亭这个流氓!一点交情也不讲!李石清(偷看他)哦,他还问我现在银行所有的房地产是不是已经都抵押出去了?潘月亭怎么,他会问你这些事情?李石清是,我也奇怪呢,可是我也没怎么说。潘月亭你对他说什么?李石清我说银行的房地产并没有抵押出去。(停一下。又偷看潘的脸,胆子大起来)固然我知道银行的产业

12、早已全部押给别人了。潘月亭(愣住)你谁跟你说押给人了?李石清(抬起头)经理,您不是在前几个月把最后的一片房产都给押出去了吗?潘月亭笑话。这是谁说的?李石清经理,您不是全部都押给友华公司了吗?潘月亭哦,哦,(走了两步)哦,石清,你从哪儿得来这个消息?(坐下)怎么,这件事会有人知道吗?李石清(明白已抓住了潘月亭的短处)您放心,放心,没有人知道。就是我自己看见您签字的合同。潘月亭你在哪儿看见这个合同?李石清在您的抽屉里。潘月亭你怎么敢李石清不瞒您说,(狞笑)因为我在行里觉得很奇怪,经理忽而又是盖大楼,又是买公债的,我就有一天趁您见客的那一会工夫,开了您的抽屉看看。(笑)可是,我知道我这一举动是有点多

13、事。潘月亭(呆了半天)石清,不不这不算什么。不算多事。(不安地笑着)互相监督也是好的。你请坐,你请坐,我们可以谈谈。李石清经理。您何必这么客气?潘月亭不,你坐坐,不要再拘束了。(坐下)你既然知道了这件事,你自然明白这件事的秘密性,这决不可泄露出去。李石清是,我知道最近银行大宗提款的不算少。潘月亭好了,我们是一个船上的人啦。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团结起来。这些日子关于银行的谣言很多,他们都疑惑行里的准备金不够的。李石清(故意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准备金不足,而且有点周转不灵。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吗?潘月亭(不安地)可是,石清李石清(抢一句)可是,经理,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把银行又要盖大楼的计

14、划宣布出去,大家提款的又平稳了些。潘月亭你很聪明,你明白我的用意。所以大楼必须盖,哪一天盖齐不管他,这一期的建筑费拿得出去,那就是银行准备金充足,是巩固的。李石清然而不赚钱,行里的人是知道的。潘月亭所以抵押房产,同金八提款这两个消息千万不要让人知道。李石清我自然会小心,伺候经理我一向谨慎,这件事我不会做错的。潘月亭这一次公债只要买得顺当,我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去。这关度过去,你这点功劳我要充分酬报的。李石清我总是为经理服务的。呃,呃,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旁的地方去?潘月亭(沉吟)是,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事我总可以帮忙。李石清谢谢,谢谢,经理,您放心,我总是尽我的全力为您做

15、事。潘月亭好,好。 (潘下)4下列对剧本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BE)A(李石清提及金八爷问现在是不是把银行所有的房地产已经都抵押出去了,这引起了潘月亭对李石清的追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剧中李石清说:“可是我也没怎么说。”言外之意是我也说了一些事。与“可是我也没说什么”意思差不多。C“(故意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准备金不足,而且有点周转不灵。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吗?”李石清有意再抛出事实,向潘施加压力,逼其就范,以便谋得升迁。D“(不安地)可是,石清”显示秘密被揭穿,潘月亭惊恐的心理状态,也表明潘月亭此时在想对策。E“(沉吟)是,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

16、件事我总可以帮忙。”表现出潘月亭对手下人乘机要挟谋利有些意外,但还是痛快地答应了李石清的要求。【解析】B与“可是我也没说什么”意思不同,“可是我也没说什么”表明我什么也没说。E.潘月亭没有痛快地答应了李石清的要求,是眼下先稳住对方,有机会再除去他。5潘月亭、李石清二人说话的态度、语气前后变化极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当李石清说出了他趁潘月亭不在,打开了潘的抽屉,偷看了潘月亭把最后的一片房产都押给友华公司签字的合同,知道了银行的准备金不足之后,潘月亭怕李石清将这一秘密暴露出去,而李石清又想借此谋得升迁,于是二人说话的态度、语气前后都发生了极大变化。6请简要分析潘月亭、李石清的性

17、格特征。(6分)答:潘:狡诈奸滑、投机钻营、唯利是图。李:卑鄙阴险,别有用心。(应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致身:献身于国君。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CD)A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B颔联中“独”字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

18、,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倍感凄凉。C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烘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D这首诗写景绘形、绘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但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朴实无华。E此诗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解析】C 项,应为“以动衬静”;D 项,没有“虚实相生”。 8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6分)答:(1)首联写秋风秋雨初定,雁群频飞,渲染秋意,寄寓乡思;(2)颔联借他乡叶落,寒夜孤灯,烘托诗人的孤单凄楚,颈联写小园空寂,寒夜滴露,与僧为邻,更突出孤单寂寞的心境;(3)

19、在前文景物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尾联直抒胸臆,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失落和忧愤。(每点_2_分)【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情感的题目,注意从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角度分析,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他乡”“独夜人”“致此身”进行分析。四、文学知识填空(5分)9补写出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空缺部分。(5分)(1)元代杂剧代表作家_关汉卿_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窦娥冤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2)曹禺是中国现当代剧作家,在大学行将毕业时,就写出了震惊文坛的处女作_雷雨_,该剧集中反映了周、鲁两家激烈的矛盾冲突。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_原野或蜕变、北京人等_等剧本。(3)哈姆莱特的作者莎

20、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_英_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该剧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和新国王_克劳狄斯_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的。五、语言文字运用(23分)10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C)A嫡亲昧心无可质疑祸尤(yu)功名未遂(su)B酬谢伦常前合后揠忤逆(ch)鳏寡孤独(gun)C阑珊破绽于心不忍亢旱(kng)繁文缛节(r)D船仓天谴抽雪茄烟涔涔(cn)戕害天性(chu)【解析】A无可置疑,功名未遂(su);B. 前合后偃忤逆(w);D.船舱,戕害天性(qing)11(2017课标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

21、,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ABCD【解析】“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

22、分巧妙。使用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使用错误。“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使用错误。故选A。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C)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B研究

23、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C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解析】A句式杂糅,应为“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或“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B.成分残缺,“82%的糖尿病患者”后加“的症状”。D.主谓搭配不当,“车辆”不能“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24、”。13下列各组对话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C)A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B“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说。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D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解析】A用语不礼貌;B“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D用语不看对象。14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25、字。(6分)_。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_。礼和法_。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答案】示例: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15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简洁明了。(5分)【答案】考生查分后,查询分数线。同时上国家线和学校线的考生进入复试,复试成功则准备入学。如考生仅未上学校线通过调剂可参加复试。所有考研不成功的考生可以选择其他出路。六、写作(60分)16阅

26、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的一个拐弯处时,车上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巴士被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话。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导航】面对突发劫难,我们都不是先知先觉,无法事先作出选择。但事后,我们是先庆幸自己侥幸躲过一劫,还是先悲悯同行者的不幸罹难?这是对我们心灵的拷问,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拷问着我们的情怀,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拷问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处于“命悬一线”之际,但也时常会闪出“这一念”,而“这一念”往往就是一块试金石,在测试着我们心灵的“善恶、美丑、高下”。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文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萌生过程、感受感悟去演绎、铺染,议论文则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前因和后果、趋势和制导去生发、透析,从而彰显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鞭挞人性中“假、丑、恶”的阴影。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