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再颤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KEXUE植物的生长变化1.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2. 种植凤仙花1.3. 种子里长出了根1.4. 茎和叶15凤仙花开花了16果实和种子17种子的传播18凤仙花的一生电路2.1.电和我们的生活2.2. 点亮小灯泡2.3. 简易电路2.4. 电路出故障r2.5.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26导体和绝缘体2.7. 电路中的开关2.8. 模拟安装照明电路!岩石与土壤3.1. 岩石与土壤的故事3.2.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3. 岩石的组成3.4.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3.5. 岩石、沙和黏土3.6. 观察土壤3.7. 比较不同的土壤
2、3.8. 岩石、土壤和我们2021新教科版四年皴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教册日期.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一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问题,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学生在进行观察、提问、预测、调查、实验、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不过,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科学,实践运用也不尽如人意。还有少数学生不重视科学这门学科,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费的课
3、堂时间。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立学生科学的意识,端正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教学中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去活质量和学习质量。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分为八课,分别是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4种植凤仙花6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心种子的传播凤仙花的一生B,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扑。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对植物各部分的观察和探究。本单元精选了凤仙花这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您,按照自然瞅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
4、展开对其种子、根、茎、叶、果实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第二单元主题是“电路”,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小灯泡简易电路电路出故障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导体和绝缘体d电路中的开关模拟安装照明电路。本中元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荷堆“电路”的组成以及连接渐进式展开,用点亮小灯泡、搭建简易电路、探究电路中的故障、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探究暗箱里是怎样连接的等一些探究活动来落实电路主超,介绍电的来源、电的用途、安全用电等知识。在本单
5、元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方式看待每一个实践活动,将理性思维贯穿到整个电路概念的形成与建立过程中,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格外重视用电安全.第二单元主题是“岩石与土壤”,一共由八课组成,分别是岩石与土壤的故事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岩石、沙和粘土观察士壤比较不同的土壤B岩石、土壤和我们。本单元隶属于地球宇宙科学援域,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些科学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岩石和土壤的兴趣:提升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小学生对于岩石和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研究,而对于矿物就非常陌生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
6、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上塘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岩石、矿物和土塔,并懂得保护这些资源的也要性。教学目标知道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程0懂得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版,花、果实、种了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能通过种植、观察、记录与探究,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r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流通过的完整的闭合网路。能够
7、利用简易的检测装置,识别导体和绝缘体“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暗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盒的秘密。知道电是日常生活中的种重要的能源,能够列举电的重要用途。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和矿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上塘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堤上。认识到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懂得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既能用图画、文字、数据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乂
8、能抽象概括出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教学重难点探究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以及作用,懂得不同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多样性。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路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懂得电路是允许电潦通过的完整的闭合回路。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电的知识和探究暗盒里是怎么连接的方法探窕电路暗盒的秘密.知道用电安全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和矿物具有不同的特征。探究沙侦土、黏J贞土和壤土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懂得岩石、矿物和土壤是
9、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教学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比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4 .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丁解决问题的实践。5
10、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教学时间安排周3单元主题课题课n-备*4-1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者新生命112种植凤仙花123种子长出了根12-1茎和叶135凤仙花开花了136果实和种子147种子的传播14-58凤仙花的一生1机动1课5-6第一单元复习26第二单元电路I电和我们的生活172点亮小灯泡173简易电路184电路出故障了18-9期中复习29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106导体和绝缘体1107电路中的开关111-12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1机动2课12-13第二单元复习213第二单元岩石与土填I岩石与土壤的故事1142认识几种常
11、见的岩石1143岩石的组成115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1155岩石、沙和枯上1166观察上填1167比较不同的土壤1178岩石、土壤和我们1机动I课18第三单元发习219-20综合纪习综合史习4敦科版科学四年级下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课题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4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1)不同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2)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3)蚕豆种子的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4)植物种子最宙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2、过程与方法(1)收集种了,综合运用感官比较种子特征。(2)通过猜测、绘图、解剖等途径,观察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初步了
12、解其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究种子奥秘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重点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特点难点解剖种子过程并对内部结构进行比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猜谜语:屋子红帐子中间坐着个白胖子(打一果实)2、“麻屋子”指花生的果皮,“红帐子”“白胖子”指的是花生种子的哪一部分呢?让我们一起探索种子的奥秘吧。猜谜语:花生回答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聚焦绿色开花植物,全世界共有20多万种,占植物界总数的半以上。它们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有什么特征呢?二、探索-)观察种子外形特征1、提出问题我们收集到哪些植物种子?种子的外部有怎么的特征
13、2、视察提示眼看:形状、颜色、大小手摸:软硬、光滑程度鼻间:气味注意:有的种子有毒,在不了解情况下不要去品尝。3、种子观察记录4、这里.有几种植物种子,你认识它们吗?(展示图片)明确:回答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各种种子整理观察记录提出课堂探究任务收集种子,综合运用感官比较种子特征。它们是:蚕豆、黄豆、花生、白扁豆、赤豆、稻谷、绿豆、黑芝麻。5、你能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吗?明确:1)颜色不同蚕豆和绿豆:绿色花生和赤豆:偏红色黄豆和稻谷:黄色黑芝麻:黑色白扁豆:白色(2)大小不同黑芝麻比较小,蚕豆比较大.(3)形状不同黄豆:圆圆的、饱满的蚕豆和白扁豆:扁扁的稻谷:细长的芝麻:有个尖尖角赤豆、绿豆和花生米:
14、长圆形4)光滑程度不同黄豆、赤豆、黑芝麻和绿豆:光滑花生、稻谷、米豆和白扁豆:粗糙6、种子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明确:种了的外形都有种脐,有的在种子侧面,有的位于种子一端。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等.二、观察种子内部结构植物种子的外形看起来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内部是不是也是千差万别呢?1、你想象中的种子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把它画下来吧。2、解剖实验(I)实险材料:一粒干蚕豆、用水浸泡一大的蚕豆、镒了、放大镜(2)实验过程A、观察浸泡过与没有浸泡过的种子有什么区别?认识种子比较不同点比较共同点画出想象中种子的内部结构准备实验材料解剖观察通过猜测、绘图、解剖等途径,观察植物种了的内部结
15、构,初步了解其作用。明确:浸泡后:种子变大、变软,种皮颜色变浅Bx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用镣子小心地剥开种皮再小心地将种子里的豆播”分开,每部分尽显保持完整,撰放整齐直接用眼I肉或放大镜仔细观察,全点规察“豆誓”连接处有什么把看到的种了内部样了画在“实验记录单的空白处注意:使用镣子时耍小心!(3)我的观察蚕豆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r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3、其他种子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展示黄豆、花生、白扁豆解剂图)明确:黄豆、花生、白扁豆等内部结构跟蚕豆相似,都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三、
16、研讨1、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明确: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2、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交流结果观察交潦讨论、归纳知识小结3、种子的哪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明确:种子里最址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株植物。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四、课堂练习 )选择题1、有一个描述花生果实的谜语:“麻昂子,红帐子,里面住若个白胖子”,麻屋子是指花生的():红帐了是指花生的 ):白脖子是指花生的()。A.果皮B.种子C.种皮D.胚E
17、胚乳F.子叶2、在观察绿大豆种子结构时,我们看到的外部长长的“豆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A.根B.茎C.叶(一)判断题1.玉米种子和蚕豆种子一样都有两片子叶.()2 .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3 .浸泡过的种子皮容易撕下。()4 .黄豆、花生的种子在水中浸泡一两天后,会变得更大更坚硬。()5 .种子是有生命的,但种子的胚没有生命。()五、拓展提高:观察玉米种子把浸泡过的玉米种子纵向切开,滴一滴碘酒,会发现大部分变成蓝色,那是胚乳,没变色部分有胚根、那轴和胚芽。(展示结构示意图)思考:玉米和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六、作业布置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画。温馨提示
18、先画轮廓,然后滴上胶水,粘上不同顿色独立完成认真听达标测评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兴趣的种子。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但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植物种子最亚耍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第1单元第2课种植风仙花(1课时)科学探究目标1 .学习掌握种植的技能。2 .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3 .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4 .基于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科学态度目标1.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
19、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5 .培养合作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点】学习掌握种植的技能,并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敦学准备】教师准备:花盆、上填等种花工具,透明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蚕豆种子。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辟价学生学习活动一、导入(2分钟)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亲自种植一些植物,伴随若植物的生长,观察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种植凤仙花,怎么种呢?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分享知。二、聚焦(3加)我们种下的种子,它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种子明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怎样做才能更好
20、地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呢?学生分享交潦自己的认i三、探索(27分钟)任务一:花盆种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的种子,种到花盆或校园的花池中。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花盆种植。花盆的山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2)用手指在土中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上盖住洞口。学生思考什么方法观察种子在一会发牛.什么变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种植杯.学生思考并交流记录的时间、I记录方法(3)往花盆中浇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任务二:做种植杯问:什么办法观察种子在土堞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方法:可以用土壤和R生纸,也可以只将R
21、生纸塞进透明杯子中。种子要放在杯壁和纸之间。要保证充分的水分,但不要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注意:将种脐分别朝上、下、左和右,为观察根的方向做准符.,任务三:小组讨论,共同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引导:种养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植物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知道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及时记录是关健。我们什么时候记录?记录什么?怎样记录呢?小结:每人准符记录本,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形成一本植物生长日记。观察记录方式可以列表、写日记、画图或为植物拍照,使用测量纸带。研讨:1 .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结合观察结果和生活经脸,研t种?内容。小结: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选
22、种,选种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出芽率。2 .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发芽?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小结:结合种植的体验和生活经验,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才能使种子顺利发芽。3 .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小结:坚持观察,及时记录。四、拓展(2分钟)选带芽眼的十.豆块、红薯块或大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自选发芽土豆块等开展种植养,动。第I单元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1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2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3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叽科学探究目标1
23、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2 .根据己有经脸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3 .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的证推测。1.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科学态度目标3 .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4 .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臼己。【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I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植物油、马克笔:种子萌发的观察记录等。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一、导入(2分钟)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播种,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和种在
24、花盆中的凤仙花种子怎么样了呢?学生根据观察和情况进行分享。二、聚焦(3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和种在花盆中的凤仙花种子大部分都已经发芽了,它们发芽的过程是怎样的?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三、探索(25分钟)任务一:探索种子的前发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种植杯中种子的萌发状态,用语言来描述下种了萌发的过程,也可以借助自己的观察记录来描述。小结:结合观察记录,我们发现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根,再长茎和叶,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长的,通过对根长度的测量,还可以发现根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提问:播种在花盆里的种子,有的种子发芽r,有的种子没发芽。种子没有发芽可能是什么
25、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可能是温度太低了,也可能是水浇多了,种子被淹死了,还可能是种子本身就不健康,这些都是造成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任务二:探究根的作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给植物浇水时,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呢?请你推测一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验证实验: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盛有水的试管、植物油、塑料滴管、马克笔。实1法:1.这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在水中.2.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3.观察几天后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结论: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会发现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因为水面被植物油密封,水不可能是蒸
26、发后变少的,这就说明根将水吸收到了植物体内,所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以此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研讨1 .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结: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播种到土壤中的种子,在温度、水分都适宜的环境中才会发芽,种了没仃发芽可能是没有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2 .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观察结果利验,研讨相关内学生推测植物体用,作出预测。学生描述种植机萌发的过程。学生思考种子落的原因。学生观看教师体验。学生思七小结:水位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根仃吸收水分的作用。3.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你能不能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找证据来说明根的这一作用
27、呢?小结:我们试着从土壤中连根拔出棵树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是想连根拽出像蒲公英那样的小草也不那么容易,在种植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植物的根因为抓住卫生纸或是抓住土壤,在取出时都不那么容易了,这些都能说明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四、拓展(10分钟)1.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是不同的。认识凤仙花、葱、仙人掌的植物的根的形态。2.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植物的根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的作用.水中的浮萍、榕树、戈壁上的胡杨。观察图片,结金验和课外知识隹根的作用.第1单元第4课茎和叶(2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2,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腌水
28、分的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 .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2 .在教册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3 .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科学态度目标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仃运辘水分的作用,认识到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教学准各】教师准备:段风仙花的茎叶、红色素.水、烧杯、第面刀片:黑色纸、燕尾夹;塑料袋、细线:课件。学生准备:种植的凤仙花,学生活动手册【教学癖】教学环节教如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一、导入我们种植的风仙花已经破土而出,长成了幼苗。茎越长越高,叶也越
29、来越多.茎和叶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结合经验攵叶的作用二、聚焦首先从小组成员栽培的凤仙花中选择生长状态最好的,株,观察它的形态特征。方法指导:1 .测量风仙花植株的高度。2 .数一数一株风仙花上叶片的数量.3 .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4 .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学生以小组为耳一株凤仙花,河高度,说叶子并从不同角度劝花的叶的分布,记录。观察结果:从仙花植物的叶在茎上是交叉生长的,从上往下看每一层叶子都是交叉排列,伸向四面八方,叶子这样的生长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到太阳光。引导语:我们知道了凤仙花随着植物的生长,茎不断长高长粗,它总是将植物的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
30、植物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使得它承担这样的功能呢?i青你根据前面学习的根仃吸收水分的作用和对叶的观察大胆的推测一下茎的作用,并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学生结合经验行叶的作用,并泥法.任务:探索茎的作用从外部观察茎的变化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叶,放到装有红色素水的烧杯中,放置大约30分钟,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凤仙花的茎变红了,叶也慢慢变红了。我们可以推出红色素水是通过茎到达叶的,到底是否如此呢?我们来进一步实验,观察茎的内部变化.学生观察演示安三、探索从内部观察茎的变化将变红的凤仙花的茎用刀片分别纵向和横向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和横切面,仔细观察你有什
31、么发现?是的,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纵切面上有一条条的红线,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圆点,这都能说明红色素水在茎内流过。基于对茎的外部和内部的实验观察,可以得出茎的作用是运输分水.植物的茎除了运输水分还能运输养料,也就是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学生观察演示期结合实验观察枯作用。任务二:探究叶的作用叶仃吸收阳光的作用方法: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一被遮住阳光的这片叶子变黄了,因为这片叶子长时间没有见到阳光,以至于变黄了。这说明叶有吸收阳光的作用。叶有蒸腾水分的作用方法: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
32、学生观察演示”学生观察演示期组科被,观祭翌科双内至1.何11/一殳1匕O人jHJ现象,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这表明叶子上的水分蒸发j,遇到塑料袋变成r小水珠,这说明植物的叶还有蒸腾水分的作用。结合实验观察。内容。研讨1 .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呢?小结:叶子这样的生长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到太阳光。2 .植物茎、叶对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呢?小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四、拓展1.认识不同形态的叶。松树、仙人掌、水稻和香蕉树的叶,同学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叶想一想这些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比如仙人掌,叶子又细又小,它的生活环境一般是水
33、很少,阳光乂很充足的地方。2.认识不同形态的茎。像牵牛花这样的是缠绕茎:向日葵爱这样的茎是直立茎;土豆这样的茎是变态茎:西瓜这样的是匍匐茎:葡舒这样的茎是攀缘茎。课卜.同学们还可以收集更多奇特的茎和叶,了解这些植物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观察图片,结金验和课外知识隹茎和叶与其生卡关系。第1单元第5课凤仙花开花了(1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花包括花萼、花播、雄注、雄蕊等部分。2 .根据花的结构,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有雄关和雌蕊,有些只有雄海或只有雌笈。3 .在花的各部分结构中,雄芨和雌茨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科学探究目标1 .解剖花,并观察花的各部分特征。2 .观察雄海和雌
34、浅,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想它们的作用。3 .进一步发展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科学态度目标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形成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花的结构以及雄茯和雌弦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要解剖的花、镒了、放大镜,课件。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花,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敦郎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一、导入同学们,相信你们精心照顾的凤仙花都相继盛开了吧!细心地同学应该都观察到了一株植物从发芽,长叶,牛.长,开花的过程。风仙花的花是什么样了的?学生结合自己双验分享花的样J二、聚焦植物的花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认识花的
35、结构是关键。解剖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结构的一般方法。如何用解剖的方法来观察花的结构呢?我们起来学习。学生思考花在科中的作用以及方构。三、探索任务:视察花的结构一一学习解剖花实验材料:朵完整的风仙花或朵完整的其他植物的花、学生根据解剖表徽子、记录纸。活动指导:1.用镒子细心地从外到内将花的各部分剥下来。2 .将它们分类排列在纸上。3 .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及名称。小结:对花进行r解剂研窕,可以观察到,一朵完整花的结构一般包括四部分:从外向内依次是花萼、花解、雄注和雄揭法,亲自动手解花.任务二:观察雉蕊和雄蕊借助放大镜来观察花的维茨和雄茏,看一看它们各有什么特学生用放大镜对点。.雄茏与雌蕊,tf放大镜观
36、察雄注,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个雄虎上面都有花粉,花粉很小,用手摸一摸,它还很轻:再用放大镜观察雄蕊,可以看到雌蕊上面有液体,用手摸摸,有种黏黏的感觉。提问: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花都有花蕊呢?花的构造中哪些部分与果实和种子有关呢?小结:细心的同学可能观察过,结果后花癣都谢谢了,说明花酒不能形成果实。经过观察得知雄关上的花粉乂小乂轻,而雄弦上面是有黏液的,当花粉掉到黏液上,就很容易被粘有什么作用.住,这其实就是花的传粉过程。当传粉过程后,雄浅就会进学生观察更多件一部分发育成为果实和种子。所以花注,也就是雄诧和雌桂花的结构上对我是花最重要的结构,仃了花浅.植物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因此花浅在植物的繁殖活
37、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任务三:观察更多植物的花桃花:观察桃花,会发现它和之前解剖的花一样,具有花萼、花湛、雄茂和雌蕊,在科学上,我们把这四部分都具有的花叫做完全花.百合花:百合花是没有花萼的,把它叫做不完全花。南瓜花:观察南瓜花,会发现在花楣里只有雄笳,而没有雄浣,像南瓜花这样,只有雄笳或只有雌汤的花叫做雎性花,识.它也属于不完全花。结合实验观察田小结:桃花是完全花,因为花萼、花卷、雉爱和雄芨这四部分都具有。而百合花和南瓜花是不完全花,它们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研讨1 .雄蕊和雄和分别有什么作用?小结:雄混上有花粉,雌蕊上有萄液,花粉落到雄痂上就完成了授粉的过程。2 .花的哪一部分将来有可能
38、发育成果实?内容。小结:经过对雄蕊和雄茂特征的观察,可以得知花的雄茂部分将来可能发育成果实.四、拓展1 .试着给花进行人工授粉.授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对花授粉,另一种的用毛笔他,都是将花粉涂到雄淀的薪液上。2 .认识更多的传粉方式。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授粉的过程。比如蜜好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可以帮助花传粉,自然界中的风也能胡若传粉。只有完成授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学生根据教师式课下开展授S并收集认识更合方式。第1单元第6课g果实和种T-S(1课时)科学概念目标1 .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2 .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科学探究目标
39、1.观察不同阶段的果实,认识果实的生长变化“3 .在解剖观察植物的果实的过程中认识果皮的作用,4 .在数果实中种了数量: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屣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形成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的兴趣.【教学点】认识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凤仙花的果实、各种其他植物的果实、水果刀、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敦如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一、导入授粉后的风仙花悔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风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学生结合自己双验分享凤仙花球
40、子.我们观察朵即将凋谢的风仙花,我们会发现,花凝和花吟都脱落r,雄芨和雌浅也不见r踪影,但我们却看到r雌浅下端逐渐膨胀起来,这就是风仙花的果实.学生观察。三、探索任务一:认识植物果实的生长变化(1)观察凤仙花植株上不同阶段的果实,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果实形成后形状有一段时间是不变的,形状像水滴,成熟之后果实会开裂,果实是由小不断长大的,从还有花的果学生结合图片属察果实的生.长组较异同.实,到花刚刚凋谢的果实,再到种了逐渐成熟的果实,最后果实成熟J,也就是果实成熟是一个生长变化的过程。任务二:认识果实的结构(I)摘下个快要成熟的风仙花的果实,观察果实的结构。用手轻轻拨开凤仙花的果实,
41、很容易就看到r它的内部结构,凤仙花果实的内部有棕色的小种子,种子外面就是卷成团的保护它的果皮。我们可以看到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2)除了剥开果实进行研究,还可以将果实切开研究。取两个还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分别将其纵切和横切来观察果实的结构,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纵切时凤仙花果皮卷曲了,种子在果皮的里面,横切时果皮将种子紧紧的包裹起来,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在观察中你是否发现了果皮的作用?果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可以保护弱小而没有成熟的种子.任务三:数果实中的种子的数量(1)认识完凤仙花果实的结构,再来数一数一个凤仙花果实里仃多少粒种子,株凤仙花大约乂可以收获多
42、少粒种了?2)经过观察,每个凤仙花果实里种子的个数是不I可的,一个凤仙花果实中大约有10粒左右的种子,一株凤仙花大约能结出10-20个不等的果实,这样修卜来一株凤仙花可以结出上百粒的种子。结出上百粒种子的株凤仙花是当初我们播下的一粒种子长成的,这正是“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的真实写照。任务四:观察更过植物的果实,比较异同。(1)在研究时,可以使用解剖的方法来研究植物的果实,根据果实的不同,可以用手将果实剥开研窕,也可以将果实横切或纵切,切开来研究。在观察时,同学们可以利用多种感官来观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2)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果实,会发现不同植物的果实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但果
43、实都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研讨1 .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小结:果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可以保护弱小而没有成熟的种子种子则起若传宗接代,繁殖后代的作用.2 .植物结出许多种子有什么意义?学生观察凤仙今结构。学生观察横纵12的结构。学生数风仙花未种子的数a.学生观察更多限实,比较异同。结合实验观察日内容。小结:我们种下的一颗风仙花种子,又收获r许多的种子,这些种子传播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乂会长出许许多多株风仙花,每株凤仙花又会结出许多种子.凤仙花的种族就是这样延续并壮大的!四、拓展思考:我们经常吃的食物哪些是果实,哪些是种子呢?比如我们常吃的西红柿、梨就是植物
44、的果实,而瓜子和栗子就是植物的种子,课下同学们可以再辨认更多的果实和种子。学生根据课堂用活经验分狭果0子。1.7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知道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如蒲公英随风飞向远方: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从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联想到其传播方式,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本课内容包括以卜两个方面。第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要观察油菜种了,在捏油菜果荚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其特点,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第二,观察其他植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