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28074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鲁政字(2024)1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年8月2日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加快山东旅游强省建设,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2、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秸神,坚定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到2027年,全省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2%。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业对于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山东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作用更加凸显,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

3、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二、加快构建科学保护利用体系(一)强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抓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点项目,提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水平。推进特色博物馆建设,实施“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试点和“一县一馆”工程,年均举办陈列展览3200个以上。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提升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水平。组织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推动青岛老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正式挂牌,打造“文涧海岱游读齐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古树名木和历史建筑的普查登记管理,稳妥有序推进保护性开发。健全完善规范全省文旅占镇占城规划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旅游资源合

4、理有序开发利用。到2027年,文旅融合发展优势更加彰显。(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配合)(二)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推进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培育一批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规划建设山东省非遗馆,鼓励各市建立非遗馆。至J2027年,打造60家非遗特色景区(街区)、30家非遗特色酒店(民宿)、10个非遗特色演艺项目。认定100家省级非遗工坊,培育一批非遗特色产业集群。(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三)抓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支持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生态稳定性较好、承

5、载能力较强的白然空间适度开展生态旅游。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展森林康养和自然教育,完善生态旅游体系。到2027年,推出30家以上省级生态旅游区,培育一批生态旅游体验产品。(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推进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一体推进“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工程,打造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实体。到2027年,沿线重点项目、重点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展示。(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交

6、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七、优化旅游综合保障体系-)强化“大旅游”工作格局。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旅游工作全过程,完善旅游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开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考核。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旅部门主抓、多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

7、省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强化资金和土地保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深化政银企合作,打造政银担保财金协同联动模式。深化“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每年新增文旅领域贷款100亿元以上。推动盘活存量土地支持旅游设施建设,鼓励采用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方式支持旅游相关业态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加强旅游业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健全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建立“旺工淡学”培养模式,推动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打造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加强文旅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技师工作站建设,将符合条件的旅游人才纳入山东惠才卡政策保障范围。抓好文旅领域职称改革,完善导游评价体系和导游人才管理机制。(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通知/申请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