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8258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述。“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浩瀚恢弘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得很早,而对其完整的表述,最早见于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此,孔子是把“和而不同”当做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后人把它提升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而不同”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君子小人之辨了。 “和而不同”的含义之一,就是多样性的统一与协调,在文化精神上体现的是

2、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它既是一种君子之风,也是协调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准则,同时也适用于处理国家、民族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内化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赋予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无论是儒、道思想的互融互补,还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激相荡而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抑或是对我们形成强烈冲击的西方文化仍然能够被中华文化融合,都和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有很大的关系。今天,“和而不同”仍是各种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原则。诚如汤一介先生所言:如果我们希望中华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我们希望中华文化今后能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就必须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

3、、国家和地域的文化,充分吸收他们优秀的文化成果,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文化。 “和而不同”的含义之二,乃指尚和而不盲目附和,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文化上则体现出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和而不排异,和而不苟同,孔子所言“当仁不让于师”此之谓也。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可以吸收融会各种异质的文化,但从来不会丧失自我,总是能够坚守民族文化的本位性,亦源于此。“和而不同”的第三个含义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文化精神上则表现出生生不息的创造性。和则生,万物的创生都以和为基础。和是事物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如果“去和而取同”,那就会导致“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绝对的同一,只会

4、使万物丧失生机。“和实生物”,这也是老子的思想。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有关万物创生的经典表述中,“三”通常被解释为“和”。和则生的观点,是儒、道两家的共同主张,如管子主张:“和乃生,不和不生。”庄子说:“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礼记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则生,同则绝,和而不同,生生不息,从万物的产生到文化的发展,莫不如此。故周易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中华文化经数千年之演变,绵延不绝,总是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1下列关于“和而不同”文化精神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5、项是()A“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已超出了其作为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B“和而不同”表现在儒、道思想的互融互补、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荡和对西方文化的融合上。C“和而不同”体现出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中华文化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同时,从来不会丧失自我。D“和而不同”在文化精神上表现出生生不息的创造性。“和”乃万物创生的基础,但一味同一,又只会使万物丧失生机。【答案】B(原文中用“无论都”的句式,表明这三者仅仅是所列举的内容,不能说它们就是“和而不同”的体现,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中华文化史上,“和而不同”造就了中华文化博大的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

6、格,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最集中的体现。B“和而不排异,和而不苟同”在文化立场上体现出刚健固本的精神。C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体现在多样性的统一与协调,它内化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D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说明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答案】A(“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属于无中生有。)3下列对选段内容及写法的分析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对“和而不同”文化内涵的剖析,揭示出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实质。B“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内化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因此,它既表现为一种君子之风,也成为协调君臣、君民关系的准则。C文章列举了庄子管子荀子礼记中的话,意在表明和则生

7、乃是儒、道两家共同的主张。D本文意在告诉人们,只有固守“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才能使中华文化不丧失自我,并且做到历久弥新。【答案】B(根据文意,前后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文,回答47题初,贾岛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元和中,元、白变尚轻浅,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游心万仞,虑入无穷。自称碣石山人。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

8、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愈赠诗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自此名著。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曰:“

9、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继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龃龉。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贾岛,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为浮屠,名无本浮屠:此指出家之人,僧人B以矫浮艳 矫:矫正C来东都,旋往京 旋:不久D寓居法乾无可精舍 寓:寄托【答案】D(寓:寄

10、居、居住)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顷之,烟炎张天C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乃授遂州长江主簿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答案】B(A.以:用来,表目的/因为。B.之:凑音节,无实义。C.其:代词,他的/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必须。D.乃:于是,就/竟,竟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士,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B唐宣宗微服出

11、行到法乾寺,遭到了贾岛的侮辱。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C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韩愈心胸豁达,爱才惜才,相比之下,刘栖楚心胸狭窄。D贾岛以苦吟著称,冥思苦想之际,前有王公贵人视而不见,甚至因苦吟而冲撞官员车队被关押,边走边作“推”“敲”之状以斟酌吟诗选词,这些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迷之至。【答案】C(刘栖楚心胸狭窄无依据)7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_(2)_(3)_【答案】(1)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生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2)贾岛把具体的情

12、况如实地告诉韩愈,说自己无法确定“推”和“敲”哪个好,心思游于物象之外,不知道回避车队了。(3)就登上楼去,在贾岛的书案上拿起诗卷看起来,贾岛不认识皇上,就变了脸色,捋起袖子,斜看着宣宗,夺过诗卷说【参考译文】当初,贾岛科场考试屡次失利,囊空如洗,就出家为僧,法名唤做无本。他来到东都洛阳,不久又去京都长安,住在青龙禅寺。元和年间,元稹、白居易变革文风,崇尚通俗易懂;贾岛独辟蹊径,诗风转入冷僻,用来矫正浮艳风气。当他沉思搜寻诗句的时候,面前站着王公贵人都视而不见。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生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者罢了。”即使走路、坐着、睡觉、吃饭,都不停地苦苦吟诵。贾岛曾经

13、骑着跛驴打着伞,横穿京城大道。当时秋风正猛烈地吹着,树上掉下来的枯叶堆积可扫,于是吟道:“落叶满长安。”正思索对下联,茫然无所得,忽然想到用“秋风吹渭水”作对,高兴地自己不能控制,因此冒犯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队,被关押了一夜,天亮时才获释。贾岛后来又乘空闲骑着跛驴去李凝的隐居之处拜访,吟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把“僧推”改为“僧敲”,用心琢磨这两个字还是不能定夺,就有节奏地诵读着,并伸手作出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任京兆尹,正好带着车队出来。贾岛不知不觉撞到第三节车队中,韩愈手下的人一拥而上,把贾岛拉到韩愈马前。贾岛把具体的情况如实地告诉韩愈,说自己无法确

14、定“推”和“敲”哪个好,心思游于物象之外,不知道回避车队了。韩愈立马良久,说:“敲字好。”于是和贾岛并骑而归,共同讨论作诗之法。韩愈与贾岛结成平民之交,于是将写作诗文的方法传授给贾岛。贾岛还了俗,考中了进士,从此出了名。当时贾岛刚刚考取进士,寓居在法乾寺诗僧无可的住所。有一天,宣宗微服出行到了法乾寺,听到钟楼上有吟诗的声音,就登上楼去,在贾岛的书案上拿起诗卷看起来,贾岛不认识皇上,就变了脸色,捋起袖子,斜看着宣宗,夺过诗卷说:“先生你衣食华美也该自足了,懂诗歌干什么呢?”皇上就下楼去了。不久贾岛省悟了,非常害怕,伏在皇宫阶下等待治罪,皇上感到很诧异。后来,就让贾岛做了遂州长江县的主簿,后来逐渐

15、升为普州司仓。临死的时候,家里没有一文钱,只有病驴一头,古琴一张而已。当他的死讯传开的时候,谁不爱怜他的诗才而惋惜他命薄啊?贾岛面貌消瘦而神情不俗,爱谈论玄理,信仰佛教,他结交的朋友都是尘世外的人。他的家境萧条,生计艰难。自己题诗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到除夕之夜,贾岛必定会把一年所作诗歌拿出来放在几案上,焚了香,拜上两次,并洒酒在地祷告说:“这是我一年来的苦心啊。”然后举杯痛饮放声唱歌才罢休。(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观魏博何相公【注】猎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

16、雁落寒空。【注】何相公:魏博节度使何进滔。8诗歌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分)答:_【答案】前两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图,“浅草”“红旗”“白马”,写出环境色彩的艳丽,“分围”“向日”“迎风”,写出场面的宏大。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9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的形象。(6分)答:_【答案】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颈联中“背手抽”写出了猎手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动作难度大,猎手技艺高超。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其射箭技艺的高超。【诗歌鉴赏】诗的首联叙事:“晓出禁城”,点明围猎时间;“分围

17、浅草”,写出壮阔场面。两句为全诗铺写了一个画面明朗、色彩鲜丽的背景。颔联中的“红旗”、“向日”,色彩无比耀目;“白马”、“迎风”,气宇非常轩昂。颈联中,“背手抽金镞”,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翻身控角弓”,进一步展现射者臂力的强劲。最后一联,在围观的人群中间,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然的欢呼声,人们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原来蓝天高处,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2)莫道不销魂,_,_。(3)梧桐更兼细雨,_,_。_,_!【答案】见课本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

18、、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活下来的都是傻子 客机在大沙漠里失事,仅有十一人幸存。沙漠的白天气温高达六十摄氏度,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水源,人很快就会渴死。 这十一个人中,有大学教授、家庭主妇、政府官员、公司经理、部队军官此外,还有一个叫彼得的傻子。 他们出发去找水源。大沙漠仿佛是个魔鬼,不断地同这些可怜人开着玩笑他们先后三次欢呼狂叫着,冲向水草丰茂的绿洲,可那绿洲却无情地向后退却、退却,直至消失。是海市蜃楼! 次日中午,当他们又一次被海市蜃楼愚弄后,所有人都躺倒了,除了傻子彼得。他焦急地问别人:“那个水不就在这吗?为什么不见了?”好心的家庭主妇告诉他

19、:“彼得,认命吧,那只是海市蜃楼!”彼得不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他只是渴得厉害,他只想喝水。他吃力地攀上了前面一个五十多米高的沙丘,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连滚带爬地下来,兴奋地嚷着:“水塘,一个水塘!” 这次,没有一个人答理他,包括那个善良的家庭主妇。彼得什么也顾不上了,他拔腿再次朝沙丘上爬,翻过了沙丘,吼叫着消失在沙丘的另一边。 “可怜的傻子,他疯了!”大学教授嘟哝了一句。 二十多分钟后,当彼得刚冲到水塘旁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彼得一跃跳进了水塘中大风刮了一天一夜。三天后当救援人员寻找到他们时,那十个人已经全死了,有的尸首已被沙土掩埋了。只有水塘边的傻子彼得安然无恙,除了瘦了些。 救援人员把他

20、带到遇难者的身边,询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何以会死在距离水塘不到一公里的地方。 目睹伙伴们的惨状,彼得哭了。他抽泣着说:“我和他们说了那边有个水塘,他们说那是海市蜃楼。我不懂什么是海市蜃楼,我只想去那边喝水,我就拼命跑去了真的,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海市蜃楼吗?他们为什么这么恨海市蜃楼,宁愿渴死也不去喝海市蜃楼里的水?” 彼得瞪着他那双无知的、泪汪汪的大眼睛,虔诚地向救援人员请教着。 他说这个问题已经折磨他三天了。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第一段的叙述突出了水源对这十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B当其他十个人都明白这是被海市蜃楼愚

21、弄后,傻子彼得却还在焦急地问别人,这一情节刻画了傻子的傻。C傻子彼得不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他只想喝水,正是他的这种生理本能救了他。D当彼得找到真正的水塘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愿意相信他,小说以此讽刺了那些自视聪明的“文化人”。E小说以“活下来的都是傻子”为题,告诫人们:不要小看傻子,他们同样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答案】CE(C.救了彼得的不是他的生理本能,而是他的执著精神;E.小说以此为题并不是告诫人们这些,而是告诉人们不要迷信书本知识,做了知识的奴隶,要有执著的精神。)(2)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6分)答:_【答案】(开端)客机在沙漠中失事,十一个人幸存,需要找水。(发展)找水过程中,人们多次

22、被海市蜃楼愚弄。(高潮)彼得找到水塘但无人相信他,他只好只身前往。(结局)彼得获救,其余十人死亡。(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明确小说情节与什么有关,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并且要能分辨事件的主次,概括时要抓住主要情节。这篇小说围绕“水”来展开情节。分析时,可根据这一线索具体展开,解题难度不大。)(3)“傻子”彼得的主要个性特征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没有知识,却喜欢对知识刨根究底。例如,他很想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那些人为什么那么恨海市蜃楼。心中有目标并能执著追求。例如,虽然绿洲一次次往后退,且同伴都放弃了,他却坚持寻找水源。心地

23、善良。例如,他发现水塘后,急着返回告诉同伴。(答出两点且举例正确即可得满分)(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要准确概括出彼得的个性特征,需要从与彼得有关的情节及与彼得有关的人物身上寻找答案。分析时一般有几个角度:精神品质、自身能力、思想修养等。解题时,应列举出具体的事例。)(4)小说中那十个“有知识”的人为什么会死在距离水塘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请结合全文分析。(8分)答:_【答案】他们遭遇了几次“海市蜃楼”之后就认命,不能坚持不懈地寻找水源。自视聪明,不相信普通人,彼得说他发现了水源,他们不肯相信。迷信书本知识,做了知识的奴隶。(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此题要求分析

24、十个“有知识”的人为什么会死在距离水塘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作答时要从“有知识”的人与“傻子”的对比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十个“有知识”的人死了而一个没有知识的傻子却活了下来,死与不死的原因,与这些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因此,探究时必须紧扣人物的个性特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中国的大损失朱自清 大家都知道闻先生是一位诗人。他的红烛,尤其他的死水,读过的人很多。这些集子的特色之一,是那些爱国诗。在抗战以前,他也许是唯一的爱国新诗人。这里可以看出他对文学的态度。新文学运动以来,许多作者都认识了文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而有所表现,可是闻先生认识得特别亲切,

25、表现得特别强调。他在过去的诗人中最敬爱杜甫,就因为杜诗政治性和社会性最浓厚。后来他更进一步,注意原始人的歌舞:这是集团的艺术,也是与生活打成一片的艺术。他要的是热情,是力量,是火一样的生命。 但是他并不忽略语言的技巧,大家都记得他是提倡诗的新格律的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诗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散文如唐诗杂论,可惜只有五篇,那经济的字句,那完密而短小的篇幅,简直就是诗。我听他近来的演说,有两三回也是这么精悍,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却又那么自然流畅。他因此也特别能够体会古代语言的曲折处。当然,以上这些都得靠学力,但是更得靠才气,也就是想象。单就

26、读古书而论,固然得先通文字声韵之学;可是还不够,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这里需要细心,更需要大胆。闻先生能够体会到古代语言的表现方式,他的校勘古书,有些地方胆大得吓人,但却是细心吟味所得;平心静气读下去,不由人不信。校书本有死校活校之分;他自然是活校,而因为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他的成就骎骎乎驾活校的高邮王氏父子而上之。 他研究中国古代,可是他要使局部化了石的古代复活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因为这古代与现代毕竟属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历史是连贯的。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古代;可是,是“我们”在客观地认识古代,现代的我们要能够在心目中想象古代的生活,要能够在心目中分享古代的

27、生活,才能认识那活的古代,也许才是那真的古代这也才是客观地认识古代。闻先生研究伏羲的故事或神话,是将这神话跟人们的生活打成一片;神话不是空想,不是娱乐,而是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这是死活存亡的消息,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纪录,非同小可。他研究楚辞的神话,也是一样的态度。他看屈原,也将他放在整个时代整个社会里看。他承认屈原是伟大的天才;但天才是活人,不是偶像,只有这么看,屈原的真面目也许才能再现在我们心中。他研究周易里的故事,也是先有一整个社会的影像在心里。研究诗经也如此,他常说笑话,说他研究诗经,越来越“形而下”了其实这正表现着生命的力量。 他是有幽默感的人;他认识古代,有时也靠着这种幽默感。

28、看匡斋尺牍里狼跋一篇,便知道他能够体会到别人从不曾体会到的古人的幽默感。他的死水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也是一首难得的幽默的诗。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八十岁,现在还不满四十八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过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有删改)(1)下列对传纪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闻一多从敬爱杜甫到注意原始人的歌舞,是他对文学态度的更进一步的表现,也是因为原始人的歌舞更具有热情、力量、火一样的生命的特点。B闻一多不仅提倡诗的新格律,也创造诗的新格律,如红烛、死水和唐诗杂论等新诗集子都体

29、现了这一点。C闻一多在校勘古书方面,既细心又大胆,属于活校的行列,由于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他的成就比死校的高邮王氏父子高了许多。D作者认为研究伏羲的故事和神话,不能将之当成空想和娱乐,而要当成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来研究。E红烛、死水等集子,既有爱国热情,也有语言技巧,还有幽默感,体现了闻一多是抗战前唯一的爱国诗人的学术价值。【答案】AD(B项中的唐诗杂论不是诗集,是散文集。C项中的“高邮王氏父子”是活校,不是死校。E项中的“抗战前唯一的爱国诗人”错误,原文为“抗战以前他也许是唯一的爱国新诗人”。)(2)联系全文,从“诗人”、“语言”和“研究古代”三个方面,归纳分析闻一多的形象。(6分)答:

30、_【答案】闻一多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战士。他具有爱国情怀,体现在他对文学的态度上,他特别亲切地认识到文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还体现在反对独裁统治上,他敢于拍案而起,为正义而献身。(2分)他重视语言技巧,体现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和古代语言研究方面,提倡诗的新格律和语言的简洁,活校勘古书。(2分)他复活古代文化,体现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方面,客观地认识古代,关注生命欲和生活力。(2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三个关键角度“诗人”、“语言”、“研究古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解答此题,分析要全面,还应抓住特点,分点概括,这样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3)作

31、者在文末引用学生的话“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用意是什么?(6分)答:_【答案】作者在文末引用学生的话,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闻一多牺牲时的惨状,(1分)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爱国学者的卑鄙无耻的罪恶行径,(1分)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强烈的控诉和愤怒之情,(1分)激发读者反抗独裁专制的正义情感,(1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1分)暗扣文章的标题,升华主题。(1分)(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通常具有以下作用: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结合这些作

32、用,联系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即可。)(4)在朱自清等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闻一多先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死,“是民主主义运 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但在当时,国民党政府却认为闻一多是个有害的人,并派特务暗杀了他。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答:_【答案】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控制着政局,政治上独裁专制,镇压民主和进步,闻一多先生所处的云南,就是这种黑暗的社会环境。他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战士,他反对独裁统治,追求民主自由,对反动派是一种威胁,所以,闻一多先生越优秀,他们就越惧怕和憎恨他。(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以及对作

33、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题时,可以围绕朱自清等大多数人和国民党政府对闻一多的态度展开分析,矛盾之处就是突破口,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思索其中的深层原因,不难得出答案。)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臣请完璧归赵B尽归汉使路充国等C单于壮其节D恒从小奚奴【答案】C(A、B、D三项中加点字均为使动用法,C项“壮”为意动用法)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东汉人班固

34、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答案】C(左传应改为春秋)15下列句子是法布尔对螳螂的有关描写。注意相互间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简而言之,大腿是带两行平行齿的锯条。靠外侧的一行齿刺,结构简单,只有四个齿。靠内侧的一行,长短相间地排列着十二个齿,长短相间的排列方式,增加了铰合点,对发挥武器的效力有利。大腿较长,呈扁梭状,其前半段下侧

35、生着两行锋利的齿刺。两行齿刺后面,还支着三个最长的齿刺。其中长齿为黑色,短齿为绿色。答:_【答案】16参照示例,从“谢冰心”“高行健”两位作家中任选一个,以其姓名为对象写一段语意明确、完整的话。(5分)示例:张恨水的“恨水”二字,出自五代词人李煜相见欢中的词句“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寄托了词人对世事蹉跎、人生恨事无限的感受和慨叹。答:_【答案】谢冰心的“冰心”二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蕴涵着作家对正直清白、冰清玉洁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高行健的“行健”二字,出自古代儒家经典周易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

36、了作家对自强不息、发愤有为精神的赞扬和推崇。1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6分)山,你是一位公正的老师,向攀登者揭示出生活的真谛:付出多少就有多少高度。你是一位严肃的长者,向攀登者发出深长的忠告:不披荆斩棘,健步也会绊倒。你是一位智慧的哲人,_:_,_。【答案】向攀登者发出闪光的预言:山外有山,只有攀登不止的人,才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或:向攀登者明示生活的哲理: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勇攀高峰。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昙花在夜深人静时短暂的绽放,成就了永恒的美名;雪花纷纷扬扬的片刻,诗人咏出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佳句传唱千

37、古;秦观唱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人间至情;思维的火花在瞬间迸射,牛顿发现了永恒的万有引力;历史中很多重大的时刻都被定格在短暂的瞬间,成为永恒铭记那么,什么是“短暂”?什么是“永恒”?你有怎样的认识,请以“短暂与永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向】要打开思路,关键在于能进行发散性思维;即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思维。联想是一种由甲物想到乙物的思维方式,想象是由甲物生发出乙物的思维方式。联想就是想到与本话题紧密相关的人物、事物、事件等素材,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想象就是“想”出一个“形象”,是将抽象

38、概念,转化为由文字描述出来的具体形象,即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知后的素材,根据写作的需要,用文字描述出来。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话题上添加词语。因为本话题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词语,所以添加词语时,应该分别添加。前面添加:如本题,通过在两个词语的前面添加词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思考角度:生命的短暂与价值的永恒,昙花的短暂与美丽的永恒,奥运的短暂与奥运精神的永恒等。后面添加:在两个词语的后面添加词语,同样可以打开思路。如:短暂的瞬间与永恒的记忆,短暂的相聚与永恒的别离,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追求,短暂的失败与永恒的成功等。改写:还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脱离话题的束缚,利用两个词语的

39、关系,自拟标题,同样能够打开思路。如:永恒的瞬间,短暂永恒,转眼即逝的永恒,短暂成就永恒,短暂中的永恒等。【佳作赏读】我的奥运,我永恒的梦张雅丽奥运有梦,一梦百年。题记熊熊圣火点燃奥运激情,巍巍华夏成就百年梦想。开始的地方梦开始的地方,岁月绵长,梦也绵长。1984年,许海峰为我国赢得了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接过奖牌的那短暂的一刻,瞬间成为永恒。对于我们,对于中国,这无非是一种震撼,一种鼓舞。中国健儿从此有了信心,开始追寻自己的奥运冠军梦想,中国人民也从此渴望承办一届属于自己的奥运会,让奥运的梦想飞翔在世界的天空。如风地行进梦如风地行进,满心期盼,焦急惆怅。2001年7月13日,当

40、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世界郑重宣布,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国是中国!那一刻,整个中国沸腾了。短暂的瞬间成为永远的怀念。从此,我们便坚定了一个信念:要举办一届最出色,最独特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给世界一个圆满的答卷,也有能力、有信心将这次奥运会举办得绝对精彩。为奥运,我们准备好了。我们等待着,等待着辉煌的时刻梦辉煌的时候,欢呼雀跃,心醉神往。2008年8月8日8时,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之后,胡锦涛主席郑重宣布: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那一刻,有谁能不为之动容?短暂的瞬间定格了永恒的

41、经典。十三亿张笑脸,一同迎接来自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大家“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奥运健儿屡创佳绩:陈燮霞、王楠、郭晶晶英勇夺冠。每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会场的一刻,我们是怎样的心情?骄傲,自豪,但最多的是心酸与泪水。面对鲜花与掌声,我们知道,那是幸福的泪水。经过努力,拼搏,奥运梦终于实现。短暂成永恒奥运会是一项全球竞技活动,中国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成为奥运史上一颗璀璨的新星。奥运精神将由此继续传承,发扬。短暂的十六天,转眼间已逝去,但短暂已成为永恒。我的奥运,我的梦,奥运梦,中国情,中华梦圆!【名师点评】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出现,我们的奥运梦就诞生了。2008年8月8日8时,全世界的朋友相会在北京,实现了我们让世界认识北京的梦。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记录着我们每一个梦想的实现。每一个难忘的瞬间,记载着我们中国永恒的追求。瞬间是短暂的,而我们中国的奥运精神是永恒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永恒的!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