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287597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3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3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13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13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第13章章 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13.1 概述 在某些过程,热、质传递同时进行,热、质传递速 率互相影响: 1)以传热为目的,伴有传质过程,如热气体直接水冷 却;热水直接空气冷却。 2)以传质为目的,伴有传热过程,如空气调节的增湿 和减湿。湿物料的干燥 气、液两相沿塔高的温度分布和水蒸气分压分布 1)塔下部,气温高于水温,气体传热给液体;气相中水汽分压低于水平衡分 压,水向气体蒸发;液体获得热量但以潜热形式返回气体。热、质反向传 递 (热:由汽到液;质:由液到汽) 2)塔上部,气温仍高于液温,但气相中水汽分压大于水平衡分压(水温 低),发生水汽冷凝。热、质同向传递。(热

2、:由汽到液;质:由汽到液) 热水的直接空气冷却 热水的直接空气冷却 热水的直接空气冷却 热水的直接空气冷却 1)塔上部,热水与温度较低的空气接触,水传热给空气,水的平衡分 压大于空气中的水汽分压,水蒸发到空气,热、质同向传递。 2)塔下部,水与干燥的空气接触,水强烈汽化,水温低于气温,气传 热给水,但不足补偿水汽化的潜热,因此水继续降温,热、质反向 传递 13.2 气液直接接触时的传热和传质 13.2.1 过程分析 热、质同时传递过程中,过程的方向传热或传质的方向可能 发生逆转。 气体中水汽分压的最大值为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 此时空气称为饱和湿空气; 不饱和空气与同温度的水接触,传质方向由

3、水到气; 13.2 气液直接接触时的传热和传质 13.2.1 过程分析 逆转的原因: 当气体温度t等于水的温度使传热达到瞬时平衡,未饱和空气 的水汽分压p水汽必低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e,这时水必 汽化,温度下降 13.2 气液直接接触时的传热和传质 13.2.1 过程分析 逆转的原因: 同理,当气体的水汽分压p水汽等于水温下的饱和蒸汽压pe, 传质过程瞬时达到平衡,但气体的温度t必高于水温,此时传 热继续,水温升高,传质又开始进行。 13.2 气液直接接触时的传热和传质 13.2.1 过程分析 逆转的原因: 传热和传质同时进行,一个过程的继续进行必打破 另一个过程的瞬时平衡,使传递方向逆

4、转。 例13-1 过程的速率(传热) () i qt = ()qt = 由于水的传热系数大于气相的传热系数 设气液界面温度i大于气相温度, q 传热速率kJ/(m2s) 气相对流传热系数KW/(m2) 过程的速率(传质) ( Ags Nkpp=) 水汽 当水的平衡分压大于气相中的水汽分压,传质速率 NA 传质速率kmol/(m2s) kg 气相传质系数kmol/(m2skpa) 气相中水汽分压、与液相主体温度下的平衡分 压(饱和蒸汽压,kpa) , s pp 水汽 定义:湿度H为单位质量干空气带的水汽量, 单位,kg水汽/kg干气。 以湿度表示传质速率 0.622 0.622 water ai

5、r s s pM H Mpp p H pp p H pp = = = 水汽 水汽 水汽 水汽 () AHs NkHH= 过程的速率(传质) () AHs NkHH= NA 传质速率kg/(m2s) kH 以湿度差为推动力的气相传质系数kg/(m2s) Hs 气相中水汽分压等于平衡分压(饱和蒸汽压)时 气体的湿度,饱和湿度 过程的速率(传质) 过程的极限 热、质同时传递有两种情况 1)即液气比很大,在无限高塔顶部,液体进口状态不变,塔内上升气体与液相 充分接触,气相在塔顶同时达到热平衡和相平衡。 2)即液气比很小,在无限高塔底部,气体进口状态不变,但气液在塔内充分接 触也不可能在塔底传热和传质同

6、时平衡。如温度平衡,只要空气不饱和,传 质仍进行。如两相分压平衡,进口气不饱和,温度不等,传热仍进行。结果 只有水温低于气温,但温差的幅度有一个极限。 13.2.2 极限温度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 凉水塔塔底液相极限温度湿球温度 塔底发生热、质传递过程。热和质反向传递,大量气体由塔底 进入,水温度趋近某极限温度tW时,水温度不再变化,但热、质仍 在进行传递。此时气相向液相传热速率与液相向气相传质带走的潜 热的速率相等。 13.2.2 极限温度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 凉水塔塔底液相极限温度湿球温度 ()() () WHWW H WWW ttkHH k ttHH = = 13.2.2 极限温度湿球

7、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 凉水塔塔底液相极限温度湿球温度 ()() () WHWW H WWW ttkHH k ttHH = = 湿球温度取决于: 1)物性;2)气相状态;3)流动条件。 由于热质传递主要与对流有关,与Re的0.8次方有关,因 此湿球温度主要与物性和气相状态有关。 13.2.2 极限温度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 湿球温度的测定 ttw 水 大量的 湿空气 t, H 13.2.2 极限温度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 绝热饱和温度 气液在板式塔中直接接触,塔 内无限多块理论板,塔底液体温度 将无限接近某极限温度tas。 塔底最下一级理论板,离开板 的气相温度和液相温度相等;气相 水汽分压与该级

8、水温的饱和蒸汽压 相等,气相达到饱和;即 )( asas tfH= 13.2.2 极限温度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 绝热饱和温度 气相传给液相的显热仍 以汽化的水分所带的潜热返 回气相,液相未获得热量, 而气相在绝热条件下降温, 增湿到饱和的过程。 as t极限温度:绝热饱和温度 13.2.2 极限温度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 绝热饱和温度 水的温度基本不变;且该板对 外绝热,无热损失。传热过程 为:液相得到的显热等于气化 成蒸汽的潜热。 ),( )( )()( Htt HH c tt HHVttVc as as pH as as asasaspH = = = 湿球温度和绝热饱和温度的关系 1)湿

9、球温度是传热和传质速率均衡的结果,属于动力学范畴; 2)绝热饱和温度是热量和物料衡算的结果,属于静力学范畴; 3)对于空气水系统可以认为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相等。 其他物系不一定。 () as asas pH ttHH c = () H WWW k ttHH = 13.3 过程的计算 13.3.1 热、质同时传递时过程的数学描述 全塔物料与热量衡算(凉水塔) 2121 212211 12 2121 () () ()() plpl pl V HHLL V IIL cLc LL V IILc = = = 热水2、L2 1、L1 I2、t2、H2 V、 I1、 t1、H1 13.3 过程的计算 1

10、3.3.1 热、质同时传递时过程的数学描述 () A Hs VdHdL VdHN adz VdHk a HH dz = = = 物料衡算微分方程 I2、t2、H2 I、t、H、L、z IdI tdt HdH d LdL dz 热水2、L2 1、L1 V、 I1、 t1、H1 13.3 过程的计算 13.3.1 热、质同时传递时过程的数学描述 I2、t2、H2 I、t、H、L、z d LdL dz IdI tdt HdH 热量衡算微分方程 () pl VdIcLddL 热水2、L2 1、L1 =+ pl VdIcLd= V、 I1、 t1、H1 13.3 过程的计算 13.3.1 热、质同时传递

11、时过程的数学描述 热量衡算微分方程 湿空气的热焓定义为1kg干空气的焓及其所带H kg水汽的焓 之和。焓以0oC的气和水为基准。 0 (1.01 1.88)2500 pgpv Ic tc Htr H IH tH =+ =+ 1.01 1.88 pHpgpv ccc HH=+=+ 空气的湿比热容 13.3 过程的计算 13.3.1 热、质同时传递时过程的数学描述 热量衡算微分方程 0pgpv Ic tc Htr H=+ pHpgpv ccc H=+ 空气的湿比热容 0pH Ictr H=+ 13.3 过程的计算 13.3.1 热、质同时传递时过程的数学描述 从传热角度考察 () pH Vcdtq

12、adz at dz = = I2、t2、H2 I、t、H、L、z IdI tdt HdH d LdL dz 热水2、L2 1、L1 V、 I1、 t1、H1 13.3 过程的计算 设计型计算的命题 设计任务:将一定流量的热水从入口温度2冷却至指定温度1; 设计条件:空气状态,进口空气温度t与湿度H; 计算目的:选择空气流量,kg干气/s,确定合理的塔高及其他尺 寸。 计算过程需要容积传质系数 和容积传热系数 3 /() H k a kgs m 3 /()a kJs m 热量衡算式 传热速率式 传质速率式 湿空气热焓 13.3.1 逐段计算法 pl VdIcLd= () pH Vcdtat dz

13、= () Hs VdHk a HH dz= 0pH Ictr H=+ 11 11 11 0 ()() ()() ()() nnplnn pHnnn nnHSn npH nn V IILc Vcttatz V HHk a HHz IctH r = = = =+ 自下而上分成若干段,每段z。 () Hs VdHk a HH dz=() Hs VdHk a HH dz= In In-1、Hn-1 13.3.2 逐段计算法 热量衡算式 传热速率式 传质速率式 湿空气热焓 塔底气液两相参数已知,可从塔底开始计算。 变换公式得: 11 11 11 0 ()() ()() ()() nnplnn pHnnn

14、 nnHSn npH nn V IILc Vcttatz V HHk a HHz IctH r = = = =+ 11 11 0 1 1 () () () () H nnSn nnn pH npgpvnnn nn nn pl k HHHHz V a tttz Vc IccHtr H V II cL =+ =+ =+ =+ In In-1、Hn-1 13.3.3 以焓差为推动力的近似计算法 2 1 0 0 0 00 ()() ()() , () pH HS pHS H SpHSpH S H I OGOG I HSHS VdIVcdtVr dH VdIat dzk ar HH dz V dIct dzr HH dz k a Icr HIctr H V dIII dz k a VdIVdI dzzHN k aIIk aII =+ =+ =+ =+=+ = = 0pH Ictr H=+ 全塔热量衡算 焓差计算的条件: 1)水量L近似为常量; 2) 3)热、质反向传递区域误差大。 NOG的近似计算 2121 11 ()() () pL pL V IILc L IIc V = =+ 气相I 水温 I1 I2 Is2 Is1 pH H a c k a 112221 11 22 ()() ln SS OGm S m S IIIIII NI II I II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