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加试选择题题型强化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学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28940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鸭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加试选择题题型强化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鸭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加试选择题题型强化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鸭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加试选择题题型强化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鸭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加试选择题题型强化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鸭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加试选择题题型强化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鸭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加试选择题题型强化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鸭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加试选择题题型强化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学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讲波粒二象性原子和原子核历次选考考情分析章知识内容考试要求历次选考统计必考加试2015/102016/042016/102017/042017/112018/04波粒二象性能量量子化b15光的粒子性c14161515粒子的波动性c1615概率波b不确定性关系b14原子结构电子的发现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氢原子光谱b玻尔的原子模型c141415141515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a放射性元素的衰变c141414探测射线的方法a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a核力与结合能c16141414核裂变c1614核聚变c14粒子和宇宙a考点一光电效应的规律和理解1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叫

2、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2实验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2)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4)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这些能量子称为光子,频率为的光的能量子为h.(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达式:hEkW0或EkhW0.物理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这些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初动能Ek.例1(多

3、选)如图1甲所示,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相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阴极材料为锌和铜的两个不同的光电管,结果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图乙为某中一个光电管的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函数关系图象对于这两个光电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1A因为材料不同逸出功不同,所以遏止电压Uc不同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C因为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饱和光电流也可能相同D两个光电管的Uc图象的斜率可能不同答案ABC解析根据EkhW0和eUcEk联立得:eUchW0即Uc,可知,入射光的频率相同,逸出功W0不同,则遏止电压Uc也不同,故A正确根据EkhW0得,相同的频率,不同的逸出功,则光电

4、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同,故B正确虽然光的频率相同,但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饱和光电流也可能相同,故C正确由Uc,可知,Uc图象的斜率k常数,所以两个光电管的Uc图象的斜率一定相同,故D错误1(多选)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蓝色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了一个角度,如图2所示,则()图2A验电器指针带正电B验电器指针带负电C改用紫色弧光灯照射锌板时,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指针能张开一个角度D改用黄色弧光灯照射锌板时,只要光足够强,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指针一定能张开一个角度答案AC解析锌板在弧光灯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

5、出,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导致指针带正电,故A正确,B错误;改用紫色弧光灯照射锌板时,紫光频率大于蓝光,那么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其指针会张开一个角度,故C正确;改用黄色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黄光频率小于蓝光,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指针不一定会张开一个角度,故D错误2(多选)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答案ACD解析光电流的大小与光电子的多少有关,增大光的强度,可以增大光电流,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故A正确;无论光强多强,光照

6、时间多长,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对应的遏止电压越大,故C正确;无论光强多强,光照时间多长,只有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3(多选)(2018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如图3a所示,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右滑动,光电流一定增大B图线甲与乙是同一种入射光,且甲的入射光强度大于乙光C由图可知,乙光的频率小于丙光频率D若将甲光换成丙光来照射锌板,其逸出功将减小答案BC考点二玻尔

7、理论和能级1玻尔理论的理解(1)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是不连续的;(2)电子跃迁辐射光子的频率不等于电子绕核圆周运动的频率;(3)实物粒子也能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4)能级之间跃迁时放出的光子频率是不连续的2两类能级跃迁(1)自发跃迁:高能级低能级,释放能量,发出光子光子的频率.(2)受激跃迁:低能级高能级,吸收能量光照(吸收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须恰等于能级差E.碰撞:只要入射粒子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E外E.大于电离能的光子被吸收,原子被电离3谱线条数的确定方法(1)一个处于第n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2)一群处于第n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的两种求解方

8、法:用数学中的组合知识求解:NC.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的各种可能情况一一画出,然后相加例2(多选)(2018浙江4月选考15)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4所示,关于大量氢原子的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4.0107 m7.6107 m,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图4A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基态时,会辐射射线B氢原子处在n4能级时,会辐射可见光C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光子能量为1.89 eV答案BC解析射线是原子核

9、衰变时产生的高能电磁波,与核外电子无关,故A选项错误;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根据Ehh,可得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3 eV3.09 eV.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E2.55 eV,处在可见光能量范围内,故B选项正确;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辐射出最大能量为E1.51 eV1.63 eV,属于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C选项正确;传播速度越小,折射率越大,光子频率越大,能量越大,而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最大能量为3.4 eV,所以D选项错误4(多选)下列关于玻尔原子理论及氢原子能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电子运动轨道分布是连续的B原子中的电子在某一定态时,电子绕原子核运

10、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吸收光子时,氢原子的能量不变D一群氢原子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最多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答案BD解析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故A错误;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故B正确;核外电子由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后,能量会增大,故C错误;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是随机的,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C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正确5.(多选)如图5所示,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氢

11、原子(bydrogen muon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1、2、3、4、5和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图5A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处于n5能级B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处于n4能级CE等于h(64)DE等于h(52)答案BC解析由nC6,解得:m4,即氢原子吸收能量后先从n2能级跃迁到n4能级,然后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故A错误,B正确辐射光子按能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能级4到能级3,能级3到能级2,能级4到能级2,能级2到能级1,能级3到能级1,能级4到能级1.所以能量E

12、与h3相等,也等于h(12),也等于h(64),故C正确,D错误6(多选)根据国家科技部2017年3月6日报道,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成功检测定位了纳米晶体结构中的氢原子,按玻尔氢原子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如图6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6A用光子能量为13.01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观测到多种不同频率的光B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可能发出6条光谱线C氢原子从n4激发态跃迁到n2激发态需要吸收光子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答案BD解析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的能量差:13.6 eV13.01 eV0.59 eV,氢原子没有

13、0.59 eV的能级,故A错误;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的光谱线条数为6种,故B正确;氢原子由高能级态向低能级态跃迁时辐射光子,故C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轨道半径减小,电场力做正功,氢原子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D正确7(多选)(2018嘉兴一中期末)如图7是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在激发态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a是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光,b是从n5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光已知某金属的极限频率5.531014 Hz,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电子电荷量e1.61019 C,则()图7A在相同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a光产生的

14、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更宽Ba光和b光的光子动量之比为25597C用a光照射该金属时,能产生最大初动能为0.27 eV的光电子D在同样的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答案BC考点三核反应与核能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类型可控性核反应方程典例衰变衰变自发UThHe衰变自发ThPae人工转变人工控制NHeOH(卢瑟福发现质子)HeBeCn(查德威克发现中子)AlHePn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发现正电子PSie重核裂变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UnBaKr3nUnXeSr10n轻核聚变很难控制HHHen2对质能方程的理解(1)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质量相联系,物体的总能量和它的质量成正比,即E

15、mc2.方程的含义: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物体的能量增大,质量也增大;物体的能量减少,质量也减少(2)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m,其能量也要相应减少,即Emc2.(3)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相应的质量增加m,吸收的能量为Emc2.例3(多选)(2018温州市期中)我国首次使用核电池随“嫦娥三号”软着陆月球,并用于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上,核电池是通过半导体换能器,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嫦娥三号采用放射性同位素Pu,静止的Pu衰变为铀核U和粒子,并放出频率为的光子,已知Pu、U和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Pu、mU、m.下列说法正

16、确的是()A. Pu的衰变方程为PuUHeB此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mmPumUmC释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为(mPumUm)c2D反应后U和粒子结合能之和比Pu的结合能大答案ABD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Pu的衰变方程为PuUHe,故A正确;此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等于反应前后质量的差,为mmPumUm,故B正确;释放的光子的能量为h,核反应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E(mPumUm)c2,由于核反应的过程中释放的核能转化为新核与粒子的动能以及光子的能量,所以光子的能量小于(mPumUm)c2,故C错误;Pu衰变成U和粒子后,释放核能,将原子核分解为单个的核子需要的能量更大,原子变得更稳定,

17、所以反应后U和粒子结合能之和比Pu的结合能大,故D正确8(多选)(2018绍兴市选考诊断)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P.汤姆孙从实验中发现了电子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B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中子的核反应为HBenCC有些元素的半衰期会随外界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略微改变D一般化学反应只是核外电子的改变,而核反应则是原子核的改变所以一般化学反应能量改变比核反应小答案AD9(多选)C能自发地进行衰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经衰变后变成CB.C经衰变后变成NC.C发生衰变时,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化成中子D.C发生衰变时,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质子答案BD

18、解析发生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所以每发射一个粒子,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依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则有CNe,故B、D正确,A、C错误10(多选)(2018浙江4月选考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原子核越稳定B.U衰变为Rn经过4次衰变,2次衰变C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流最大时,线圈两端电势差也最大D在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变窄,电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答案BD解析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U衰变为Rn,质量数减少16,电荷数减少6,由于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经过

19、一次衰变,质子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所以有:衰变次数m4;衰变次数n2,所以B正确;当线圈两端电势差最大时,电流变化率最大,此时电流为0,故C错误;在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屏上中央亮条纹越宽,即能更准确地测得电子的位置根据不确定性关系xp,电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得更大,故D正确11(多选)目前核电站都是利用铀核裂变释放大量核能进行发电,其发生的核反应方程是UnBaKrXn,一座发电功率为P1.00106 kW的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50%,每次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E2.781011 J,铀核的质量mU3901027 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3B每年核电站消耗U的能量约为6

20、.31016 JC每年消耗U的数目约为2.271024个D每年消耗U的质量约为885 kg答案ABD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X3,A正确;因核电站发电效率为50%,则核电站消耗U的功率为P2.00106 kW,核电站每年消耗U的能量为WPt2.00109365243 600 J6.31016 J,B正确;产生这些能量消耗的铀核的数目:n2.271027(个),C错误;每年消耗U的质量为MnmU2.2710273901027 kg885 kg,D正确专题强化练1(多选)(2018七彩阳光联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B氢原子光谱规律的发现揭示了氢原子

21、的波动性C一个光子与一个静止的电子碰撞而被散射,散射光子的波长大于原来光子的波长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形成的光电流与加在光电管阴极和阳极的电压成正比答案AC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用红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紫光照射时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用紫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照射时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C原子核放出粒子后,转变成新核所对应的元素是原来元素的同位素D改变压强、温度可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答案A3(多选)(2018台州市3月选考)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U经过7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得到PbB将放射性元素掺杂

22、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其半衰期不变C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成中子时产生的D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答案ABD4(多选)(2017浙江4月选考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都是电磁波B原子核中所有核子单独存在时质量总和大于该原子核的总质量C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时,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最多,回路电流最小D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共能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答案BC解析射线为高速电子流,不是电磁波,选项A错误原子核的总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之和,选项B正确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开始放电时,由于自感线圈的阻碍作用,因此回路电流从小变大,选项C

23、正确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放出C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单个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选项D错误5(多选)三束单色光1、2和3的波长分别为1、2和3(123)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B用光束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C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D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答案AC解析依据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因123,那么123;由于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因此用光束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而光束3照射时,一定能

24、产生光电子,故A正确,B错误;用光束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而由光电效应方程:Ekh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故C正确,D错误6(多选)在研究某金属的光电效应现象时,发现当入射光的频率为时,其遏止电压为U.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电子电荷量大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B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UhC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该金属的截止频率增大D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该金属的遏止电压增大答案AD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h0和eUEk得:0,故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W0和eUEk得,W0h0heU,故B错误金属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故

25、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W0和eUEk得eUhW0,可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该金属的遏止电压增大,故D正确7.(多选)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1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 eV到3.11 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图1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答案AD解析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为10.2 eV,大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则波长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故A正确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为3.

26、4 eV, 大于可见光的能量,故B错误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为1.51 eV,小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故C错误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89 eV,在可见光能量范围之内,故D正确8(多选)(2018台州中学统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铀核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粒子和一定的能量,目前核电站利用的就是这一自发释放的能量B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答案CD解析核电站利用的是铀核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选项A错误;紫光的频率大于

27、红光,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错误;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选项C正确;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选项D正确9(多选)(2018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如图2所示的几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甲图中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是由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乙图中射线丙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射线乙不带电,一定是高速运动的中子流C丙图中强黄光和弱黄光曲线交于U轴同一点,说明对于同种颜色的光发生光电效应时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D丁图为粒子通过气泡室时的

28、照片,通过照片可以分析粒子的动量、能量及带电情况答案ACD解析题图甲中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是由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选项A正确;题图乙中射线丙向右偏转,由左手定则可知,它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射线乙不偏转,故不带电,是射线,选项B错误;根据eUcEkhW0,当强黄光和弱黄光曲线交于U轴同一点,说明对于同种颜色的光发生光电效应时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正确;由图和根据玻尔理论知道,通过照片可以分析粒子的动量、能量及带电情况,故D正确10(多选)(2018名校协作体3月选考)下面表格中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材料铯铍钙钛逸出功(10

29、19 J)3.06.25.16.6现用波长为330400 nm(1 nm109 m)的紫外线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光速c3.0108 m/s)()A铯 B铍 C钙 D钛答案AC11(多选)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3A使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3.4 eV的能量B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光子,能量增加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10.2 eV的光子跃迁到n4激发态D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会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答案AD12(多选)(2018宁波市3月选考)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4所示,大量处于n2激

30、发态的氢原子从一束单一频率的光中吸收了能量后,跃迁到某较高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2、3、4、5、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入射光的频率为(56)B发出的6种光子,在真空中衍射本领最大的是1C3光子照射逸出功为3.34 eV的锌板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86 eVD发出的6种光子在水中传播时,速度最大的是1答案AC解析可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说明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处在n4能级,从n2到n4吸收光频率应为56,故A正确;衍射本领最大的应是波长最长、频率最小的6,故B错误;3光子能量是h3E2E110.2 eV,由Ekh3W06.

31、86 eV,故C正确;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6,D错误13(多选)(2018七彩阳光联盟期中)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用的反应,以原子核U为燃料的反应堆中,当U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UnXeSrX235043 91.008 7 138.917 8 93.915 4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的静止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u为单位),已知1 u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 MeV,则()A此反应方程式中的X是2nB此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约为1.8102 MeVC此反应前后能量守恒D此反应前后动量不守恒答案BC14(多选)一群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32、时,放出光子的最大能量为E,已知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1,氢原子各能级的关系为En(n1,2,3),则这群氢原子()A跃迁时可以放出6种不同能量的光子B由n2的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小于EC由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D由n2的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吸收光子的能量为答案BC解析大量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从n3的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最大能量为E,即为EE1E1,则n2的能级向基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为:EE1E1E,小于E,故B正确,D错误;当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为:EE1,故C正确15(多选

33、)(2018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氢原子能级图如图5甲所示,一束光子能量为12.75 eV的单色光照射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上,这群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处于激发态,并能发出一系列的光子,发出的光子束照到逸出功为3.7 eV的金属镁表面,部分入射光使镁发生了光电效应,若能使镁发生光电效应的其中一种频率的光为a光,不能使镁发生光电效应的其中一种频率的光为b光,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图5A氢原子吸收光子后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有6种B有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可使镁发生光电效应Ca光和b光同时入射到同一平行玻璃砖中,如乙图所示,a光有可能在B界面处发生全反射,b光不可能Da、b光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

34、明暗相间的条纹间距更小答案AB16(多选)(2017温州市十校高三期末)小宇同学参加学校科技嘉年华,设计了一个光电烟雾探测器,如图6,S为光源,有一束光束,当有烟雾进入探测器时,来自S的光会被烟雾散射进入光电管C,当光射到光电管中的钠表面(钠的极限频率为6.001014Hz),会产生光电子,当光电流大于108 A时,便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要使该探测器正常工作,光源S发出的光波波长不能小于0.5 mB光源S发出的光波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源越强,光电烟雾探测器灵敏度越高C光束遇到烟雾发生散射是一种折射现象D若5%射向光电管C的光子会发生光电子,当报警器报警时,每秒射向C钠表面的光子最少数目是1.251012个答案BD解析根据EkhW0h0.光源S发出的光波最大波长:max m5107 m0.5 m,即要使该探测器正常工作,光源S发出的光波波长不能大于0.5 m,故A错误;光源S发出的光波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源越强,被烟雾散射进入光电管C的光越多,越容易探测到烟雾,即光电烟雾探测器灵敏度越高,故B正确;光束遇到烟雾发生散射是一种反射现象,故C错误;光电流等于108 A时,每秒产生的光电子的个数:n6.251010个,每秒射向C钠表面的光子最少数目:N1.251012 个,故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