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防疫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289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防疫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司防疫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司防疫工作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司防疫工作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司防疫工作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公司防疫工作方案公司防疫工作方案(模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调整)根据_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印发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有序开展企业复工工作,特制定_公司防疫工作方案。一、建立健全防控组织成立由_担任组长的_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门的疫情防控管控人员和工作班子,各项职责分配到人。(各项工作要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二、加强返岗人员排查(一)建立返岗人员“一人一表”清单,详细记录职工身体状况、假期外出情况、与重点疫区人员接触情况等信息。(二)严格排查每位返岗人员近14天内外出史或病例接

2、触史。对返岗前14天内有湖北(武汉)等省内外疫情较重地区旅行史、生活史、与当地人接触史, 或与其他地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一律要求其暂时不要返岗;对已经返池的,要严格落实自到达之日起为期14天的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近日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员工,应推迟其返岗时间,督促其去医院就诊,并追踪其诊断结果,完全康复后方可返岗。对湖北(武汉)等省内外疫情较重地区籍的员工,一律要求其推迟返岗。(三)复工职工须签定防疫承诺书,员工家人有湖北(武汉)等省内外疫情较重地区居住史、旅行史或病例接触史的,须主动向企业报告。(四)对于宿舍管理员、食堂供应单位等外协单位,实施同样的登记、跟踪和管控措施。三

3、做好防控物资准备(一)在属地防控主管部门指导下,配备防护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用品。(二)向部门(科室)和职工及时发放防控物资,并做好登记工作。(三)防控物资由_部门负责统计、分发和购买,视疫情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物资,确保有足够的防控物品,以备企业经营生产和职工健康防护使用。四、严格落实交通组织措施全程掌握每名返企员工返企方式、时间,做好汇总登记。加强员工上下班交通管理,督促乘坐企业员工专用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员工必需佩戴防护口罩。企业员工专用车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及时更换椅垫套,安排专人管理检查,防止交叉感染。企业有外省市返回的机动车辆(含员工自驾车)须主动向所在属地防控指

4、挥部报告车辆和人员情况,原则上须停驶14天,不得上道路行驶。确属特殊情况的,向属地防控指挥部申报。五、 严格落实日常防控措施(一)严格执行体温监测制度。严格落实体温监测工作,所有到岗职工每天体温检测早晚两次。乘坐公司专车职工由_负责,自行进出公司人员由_负责,住宿舍职工由_负责。外部人员由_负责检测。(二)严格落实单位用餐管理。职工食堂暂停集中就餐(桌餐),实行分餐制、送餐制或错峰就餐制,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近距离接触。提倡自带餐具,严格执行食堂餐具、用具的清洗和消毒制度。(三)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性活动。暂停集体早会、培训等集聚性活动,督促职工日常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宣导卫生礼

5、仪。暂停召开职工大会、开展集中培训等人员密集聚集的相关活动、赴重点疫区的商务出差等活动。(四)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加强员工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及时传达政府和公司相关政策、措施,提高员工防疫意识,督促员工做好自我卫生防疫管理。五、制定并严格落实应急措施(一)对职工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的,按相关规定第一时间隔离,并报_防疫工作指挥部,安排其到指定的_医院就诊。(二)在_设立隔离区和观察点,发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的,统一安排在_实施隔离,自重点疫区返回的住宿舍职工及与疑似症状密切接触人员集中统一安排在_实施隔离观察。(三)由_专门负责隔离观察人员每天体温和症状的询问和记录,严禁病例密切接触者在隔离

6、医学观察期间返岗,严防医学观察人员在隔离观察期内外出。六、生产计划安排到位(一)由_部门负责梳理企业生产订单情况,合理安排订单生产。(二)实时确认原材料供给情况,与周边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络,确保生产需要,及时调达。(三)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在确保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及时评估人员情况,按要求落实人员,保证生产有序进行。七、安全工作确认到位(一)复工前做好供电、供水、空调设施和电气线路的安全检查,确保水、电、气、空调正常。(二)车间、仓库做好机械设备、特种设备、工艺装备和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确保无故障、无遗漏,职业卫生和劳动防护到位。(三)因部分职工不能及时到岗,个别需要作业资质的操作岗位,必须确认上岗职工具备有效资质。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