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8675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0.1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高效演练稳达标【高考真题】1.(2016海南单科T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解析】选D。明清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早已失去活力,A错误;由材料中“新学国民剪去辫发”,可以看出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错误;发式与新旧学没有直接关系,C说法错误,由“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以看

2、出,虽然新学追求民权,但没有报效国家的方式,只能服从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方式,故选D。2.(2016海南单科T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解析】选D。材料中没有对比,谈不上“高效”,也体现不出新闻宣传网络,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故B错误;C和材料无关。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务之急是巩固新生政权,稳固社会秩序,材料中

3、的规定目的是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来实现社会稳定,所以答案为D。3.(2016江苏单科T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解析】选C。材料中妇女“剪发齐眉”仅仅发生在成都,并结合所学,民国初期社会习俗的变迁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故A错误;男女平等思想近代中国一直在提倡,并没有深入人心,政府认为妇女剪发齐眉有伤风俗,不能体

4、现男女平等,故B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从侧面体现当时妇女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正确;政府的处罚措施没有法律依据,体现不了民国法治精神,故D错误。4.(2014全国卷T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选B。由题干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要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即“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易西服”是改制的开端,为改革的总体

5、目标服务,故B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A、C、D的相关信息。5.(2014全国卷T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解析】选C。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故国产片的比重比北京和天津要高。由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导致国产影片在由上海流通到其他地区时,各种税费太重,流通困难,由此导致北京和天津国产片的比重小。【模拟

6、预测】1.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颁布“懿旨”,革除“旧例不通婚姻”的禁令,“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应对革命排满风潮挽救统治危机B.推进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C.顺应婚姻关系民主平等的趋势D.推动婚姻主婚权向当事人转移【解析】选A。辛丑条约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政府实施婚姻改革,其目的是挽救危机巩固统治,故A正确。2.(2017黄石调研)从图一到图三,表明()A.中国外交从屈辱走向独立自主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社交礼仪近代化C.近代中国社会传统陋习根深蒂固D.中国社交礼仪从等级分明走向平等【解析】选D。中国外交从屈辱走向独立自主是在

7、新中国成立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促进社交礼仪近代化的原因之一,材料要求从图片中总结历史现象,不是考查原因,故B错误;材料中“躬身问候”“亲切握手”,表明近代中国社会传统陋习已经改变,故C错误;材料中从“百姓跪官”到“亲切握手”表明社交礼仪从等级分明走向平等,故D正确。3.(新题速递)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A.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B.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

8、需求D.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解析】选C。材料强调改变传统崇尚节俭的观念,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生产,达到“裕国足民”。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属于外因,不是根源,故A错误;“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与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无关,故B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扩大国内市场,要求民众改变消费观念,是其根源,故C正确;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只是表面现象,根源在于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故D错误。4.(新题速递)右图由成都市档案局提供,它是在四川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新新新闻1938年刊登的插画。对其正确的理解是()A.民国十三年后,成都修好成灌马路后渐渐有了汽车B.成都人车拥挤,交通混乱,美女交管在街头指

9、挥行人和车辆向左行驶C.通过漫画美女交管宣传向左的交通规则D.民国三十八年,成都宣传交通改为靠右行驶【解析】选C。民国十三年是1924年,与1938年报纸新闻无关,故A错误;新新新闻1938年刊登的插画主要反映美女交管的交通指挥,看不出人车拥挤,交通混乱,故B错误;从插画可以看出美女交管指挥汽车向左,反映了当时通过漫画宣传交通规则的特点,故C正确;成都宣传交通改为靠右行驶不符合漫画的内容,故D错误。【拓展延伸】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

10、化的束缚,增强了平等、女权、文明意识。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4)整体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也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5.(2017稽阳联考)张之洞上书曰:“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张之洞所说的这种“办法”在中国最早实现于()A.19世纪70年代台湾B.19世纪80年代台湾C.19世纪80年代上海D.19世纪60年代天津【解析】选A。从“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可知张之洞所说的这种“办法”是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中国架设有线电报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故A正确,

11、B、C、D错误。6.(2017晋冀豫三省联考)1930年,三家上海影片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A.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B.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解析】选A。材料“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表明中国电影业为时代服务,故A正确;“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表明电影业之间的竞争,没有体现以联合发展为主,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引导社会

12、舆论,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发展模式的转型,故D错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经材料二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即“剃发结辫”,剃去前额的头发,后部头发结成辫子),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改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蒋良骐东华录卷五材料三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张枬论辫发原由材料四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

13、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来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1)据材料一,古代的中国人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3)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可以总结出答案。第(2)题从剪辫与革命之间的关系上分析认识。第(3)题发型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经济发展、思想解放有关系。答案:(1)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孝。(2)认识: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3)趋势:由单调到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原因: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生活水平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