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4讲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957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4讲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4讲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4讲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4讲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4讲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4讲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训练:第一部分 古代篇 第4讲  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通史限时集训(四)(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B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据材料“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可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古希腊近海多

2、山少平原是商品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但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2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A据材料“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可知,雅典政治注重公民的城邦意识,并渗透于雅典社会的各个方面,故A项正确;材料“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是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与要求,而不

3、是重视公民个人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与希腊稳定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雅典民主属于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公民只是城邦内成年男性公民,而不是所有人,故D项错误。3雅典城邦的每个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期满卸任之时,同样也要接受审查:一方面是账目审查,另一方面是职司审查。官员若顺利完成自己分内事务,便可顺利离职;若未能完成,将受到渎职处罚。这一做法()A督促了公职人员廉洁履职B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C调动了公民参政的极大热情D杜绝了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A对官员任期内及期满卸任之时均进行审查,

4、有效监督公职人员,可以督促公职人员廉洁履职,故A项正确;对官员进行审查,与限制公民的自由权利无关,故B项错误;对官员进行审查并不能直接调动公民参政的热情,故C项错误;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对官员进行审查与直接民主制的弊端无关,故D项错误。4柏拉图指出:“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据此可知,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A丝毫没有体现平等的理念B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C压制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D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B根据题目中“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得出在某些方面体

5、现平等的理念,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得出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雅典民主制压制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故C项错误;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管理形式,并未说明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故D项错误。5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这段话意在说明()A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B广大雅典公民有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C雅典民主政治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C材料

6、没有提到民主政体的建立条件,故A项错误;据材料“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可看出人类所要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自由平等了,故B项错误;“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意在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是有弊端的,故C项正确;“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重点强调民主政体的弊端,故D项错误。6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B人文精神出现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智者能言善辩A智者高尔吉亚能够说

7、服“议事会”、“顾问委员会”、“审判官法庭”的社会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项正确;人文精神是思想根源,故B项错误;社会生活的丰富与政治无关,故C项错误;智者能言善辩是个人因素,不是社会条件,故D项错误。7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A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C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D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D柏拉图的“灵魂论”与正义等道德标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项错误;“用以

8、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这显然指的是理性而非感性力量,故B项错误;有关“教化”的功能,柏拉图在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故C项错误;柏拉图一方面强调理性思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充分顾及个人的物质享受,这很明显追求的是一种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故D项正确。8在古罗马的刑法领域,被告的秩序性尊严(身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享有秩序性尊严者一般承担较轻的刑罚;而如果受害者的秩序性尊严越高,则施害者的罪行越严重。由此可知罗马刑法()A重在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受到希腊人文精神的影响C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原则D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材料“身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与奴隶相比,也有可能保护平

9、民利益,故A项错误;罗马刑法量刑强调身份等级,对社会底层者如奴隶的压迫,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故B项错误;据材料“身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可知,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强化社会等级差异,与保护私有财产无关,故D项错误。9十二铜表法第7条规定:果实落在邻人的土地上,果树的所有人有权将其取回。后来罗马大法官据此创立了“请求返还之诉”。这说明古代罗马()A保护私人土地所有 B立法程序得到完善C邻里关系较为紧张 D反对“不当得利”D保护私人土地所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大法官据此创立”不能体现程序得到完善,故B项错误;法律能有效调节民事关系, 关系较为紧张与材料中“

10、请求返还之诉”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果树的所有人有权将其取回”“请求返还之诉”表明法律保护合理的财产权,故D项正确。10乌尔比安论告示第3编:“执法的人不应当对自己行使司法权,也不应当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解放自由人或其他属于他自己的人行使司法权。”材料表明,古代罗马法()A适用对象不断扩大 B体现公正和公平C伴随征服不断调整 D强调程序和理性B材料只涉及罗马法司法不适合的对象,没有反映出适用对象不断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中执法的人不应当对自己及其他属于他自己的人行使司法权,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公平,故B项正确;这一规定与罗马征服地区的扩大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司法的程

11、序,故D项错误。11古罗马法系创制了“无体物”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权利系抽象物,概为人们主观所拟制的某种利益,因此被视为区别于有体物之无体物;法律上的无体物,以能以金钱评价为条件。”“无体物”理论的创制反映了古罗马法()A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带有主观主义色彩C立法技术优先其他法系D注重维护个人权利D据材料“无体物”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权利系抽象物,概为人们主观所拟制的某种利益,因此被视为区别于有体物之无体物;法律上的无体物,以能以金钱评价为条件”可知,“无体物”理论的创制反映了古罗马法注重维护个人权利,故选D项。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带有主观主义色彩不符合题意,故B项

12、错误;立法技术优先其他法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12罗马帝国时期,“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这表明()A法官代行地方行政之职B罗马法巩固了帝国政治经济基础C公民法推广到帝国全境D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B法官执行司法权而非地方行政权,故A项错误;罗马按照法律管理地方,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公民法及其推广,故C项错误;法官按照法律审判,并非滥用权力,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

13、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材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

14、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

15、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1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得出宽法缓刑;根据材料一“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可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根据材料一“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得出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根据材料一“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

16、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得出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根据材料二“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得出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根据材料二“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得出对酷刑的限制严格。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古罗马版图的不

17、断扩张所引发的政治(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经济(同内外贸易的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上述材料,可以从时代性(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人道性(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两个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答案】(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酌情给分)。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

18、措施”)。(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进步: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钱穆曾谈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

19、近海之岛屿。”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阐述过地理风貌对人文精神的巨大影响:“土地贫瘠,使人勤奋、简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摘编自吴岩岩从地理环境看中西方法制文化差异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地理环境与文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果认为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可以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与海洋文明的关系、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与平原农耕文明的关系;如果认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需

20、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和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没有决定作用。【答案】示例1:论题:地理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阐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了不同文化的形成。古代希腊多山、多岛屿、海洋环绕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商业文化,商业文化又孕育了人们的平等精神,同时所形成的城邦国家也都是比较小的政治共同体,很难有一个城邦能够完全征服其他城邦,专制王权很难出现,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民主政治体制。与古代希腊相反,中国拥有广阔的平原,形成了农耕文化,此文化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政府进行管理,且广阔的平原也很容易产生彼此的兼并和征服现象,因此,在中国王权从一开始就很强大,从而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一体化专制政治体制。示例2:论题:地理环境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阐述: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不起决定作用。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文化的差异虽受到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但并不由其所决定,而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样是海洋环境的英国也曾是极其专制的封建国家,而与中国地理环境大体相当且拥有广阔平原的美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这都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文化特性的形成没有决定作用。(“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